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77775发布日期:2022-04-22 12:1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创伤外科、骨科及整形可临床应用的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


背景技术:

2.皮肤缺损是外科医生在临床上经常需要处理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皮肤缺损的常见原因有肿瘤、瘢痕、外伤、炎症和皮肤本身病变等,较大面积皮肤缺损无法直接缝线闭合伤口。目前国内外临床上治疗皮肤缺损的主要方式有皮片移植、皮瓣移植、人工皮肤、皮肤扩张术、皮肤牵张伸展术等。其中通常的处理方式是皮瓣移植或皮肤扩张术,其手术复杂,且并发症高。
3.皮肤牵张伸展术使用皮肤牵张闭合器,利用皮肤的可伸展性,使皮肤缺损伤口两侧的正常皮肤在外力牵拉下伸展,使创缘距离逐渐缩小或靠拢,实现皮肤的应力性松弛,以获得“额外”的皮肤,实现创面缩小或关闭,具有无需植皮、迅速关闭创面、减少并发症等特点,正成为新的皮肤缺损治疗方式。
4.按是否侵入皮肤内部,皮肤牵张闭合器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侵入式一般采用克氏针、钢针、皮钉、缝合线、钢丝、弹力带、橡皮筋等将皮肤牵张闭合器侵入到皮肤内部与之固定。非侵入式则采用粘贴的方式将皮肤牵张闭合器附着在皮肤表面与之固定。目前临床上或尚在研发阶段的已有的皮肤牵张闭合器,存在以下不足:1.结构过于复杂,临床安装操作繁琐,耗时长,增加医务人员操作负担;2.牵拉力不足或过大,牵张力无法局部有效调整,以适合伤口不同部位的拉伸力需要;3.多为单向调节拉伸,当拉的过紧后无法或不容易回退;4.横断面多为平面设计,无法适应非平面或不规则创面伤口;5.体积较大,对手术台上无法短时间牵张闭合、需要较长时间佩戴的患者,术后下地活动带来不便;6.价格昂贵,病人经济负担重。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其采用拉杆和钩针进行伤口皮肤牵拉,牵张力大小可方便调节并可实现可逆调节,对皮肤创伤小,可以适应平面及非平面不规则伤口,体积较小,操作非常方便。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包括:拉杆,拉杆的一侧设置有齿槽;接头,接头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拉杆穿过两个接头中间的通孔;卡扣,固定设置于接头的上方,与拉杆一侧的齿槽活动配合;两组钩针,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接头的下方,两组钩针的弯钩方向相对。
7.可选的,所述钩针包括主体部分和弯钩部分,所述钩针的主体部分与拉杆的夹角为10
°
~90
°

8.可选的,所述拉杆的厚度在0.1-15mm之间。
9.可选的,所述一组钩针的数量为至少2个。
10.可选的,所述钩针的长度为1-10mm。
11.可选的,多个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并排使用。
12.可选的,多个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并排使用时,其中相邻两个拉杆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13.可选的,多个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并排使用时,其中相邻两个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上的接头通过连接条连接。
14.可选的,所述钩针通过一体注塑、机械配合或胶黏剂粘结的方式与接头连接。
15.可选的,所述钩针由金属材料制造,所述接头、拉杆以及卡扣为塑料或金属材料制造。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实用新型用于难以直接缝合的伤口皮肤牵张,采用拉杆和钩针进行伤口皮肤牵拉,牵张力大小可方便调节并可实现可逆调节,可以适应平面及非平面不规则伤口,体积较小,对皮肤创伤小,不影响患者术后活动,同时操作非常方便,且价格便宜。此皮肤牵张闭合器器临床适应症广,操作方便、节省手术操作时间,能够快速、有效缩小皮肤缺损,解决了现有市场产品的不足,可有效减少对植皮和皮瓣术的需求,不需二次手术,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9.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20.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单排单向牵拉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钩针细节及与连接头夹角不同角度示意图。
22.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拉杆齿槽与厚度示意图。
23.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多排单向牵拉整体图(横向连接)。
24.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多排双向牵拉整体图(横向连接)。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钩针,2-钩针,3-接头,4-接头,5-拉杆,6-卡扣,7-通孔,8-主体部分,9-弯钩部分,10-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28.参照图1到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包括:拉杆5,拉杆5的一侧设置有齿槽;接头,接头中间设置有通孔7,所述拉杆5穿过两个接头中间的通孔7,其中,一个接头3位于拉杆5的起始端,另一个接头4位于拉杆5的齿槽上;卡扣6,固定设置于接头的上方,与拉杆5一侧的齿槽活动配合;两组钩针,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接头的下方,两组
钩针的弯钩方向相对,参照图1,一组钩针1连接于接头3的下方,一组钩针2连接于接头4的下方。
29.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中,所述卡扣6可以抬起或落下,卡扣抬起时,穿过接头中间的通孔7的拉杆5可以实现抽拉运动,卡扣6落下时与拉杆5一侧的齿槽卡紧,拉杆5固定。采用卡扣配合齿槽实现拉杆的抽拉及固定,因卡扣可抬起或落下,因此拉杆可实现可逆抽拉。本实用新型采用拉杆、卡扣和钩针进行伤口皮肤牵拉,牵张力大小可方便调节并可实现可逆调节,可以适应平面及非平面不规则伤口,对皮肤创伤小,体积较小,不影响患者术后活动,同时操作非常方便,且价格便宜。
30.在卡扣的一实施例中,卡扣6可以连接在一个接头4上(参照图1、图2、图4和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两个接头都连接卡扣(图中未示出)。
31.在钩针的一实例中,参照图2,所述钩针包括主体部分8和弯钩部分9,所述钩针的主体部分8与拉杆5的夹角为10
°
~90
°

32.在拉杆的一实例中,参照图3,所述拉杆5的厚度在0.1-15mm之间,可具有不同的刚度适合平面及曲面的不同伤口。
33.在钩针的一实例中,参照图1、图4和图5,所述一组钩针1的数量为至少2个。钩针的数量不限于此,可根据病人的伤口情况进行选择。
34.在钩针的一实例中,所述钩针的长度为1-10mm。
3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可以根据临床情况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复合使用。参照图4和图5,多个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可以并排使用。并排使用时,可以直接并排使用,也可以多个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之间使用连接条连接。参照图4和图5示出的实施例,相邻两个皮肤牵张闭合器上的接头可以通过连接条10连接。
36.多个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并排使用时,相邻两个拉杆的方向可以相同,参照图4。相邻两个拉杆的方向可以相反,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拉杆方向可以全部相同。在另一实施例中,拉杆方向可以部分相同,部分相反(图中未示出)。复合使用时拉杆的方向根据病人伤口情况进行选择。
37.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时,先将带有连接有接头的钩针(单侧或双侧都带卡扣),分别以弯钩方向相对的刺入伤口两侧,然后将拉杆穿入接头的通孔内,通过抽拉拉杆,实现皮肤的牵拉。若牵拉过紧或张力过大,可抬起卡扣,将拉杆退回至合适的位置。当伤口两侧皮肤逐步牵拉伸展到可缝合的张力大小,不需要再继续牵拉时,将伤口缝合或闭合,然后依次抬起卡扣,取出拉杆,取出钩针即可。
38.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中,所述钩针通过一体注塑、机械配合或胶黏剂粘结的方式与接头连接。
39.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钩针拉杆式皮肤牵张闭合器中,所述钩针由金属材料制造,所述接头、拉杆以及卡扣为塑料或金属材料制造。
40.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