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疗减脂仪器的腔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5220发布日期:2022-09-02 23:24阅读:85来源:国知局
热疗减脂仪器的腔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疗减脂仪技术领域,具体讲是指一种热疗减脂仪器的腔体。


背景技术:

2.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肥胖不仅影响体态美观,还容易增加各种各样疾病的患病概率,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脂肪肝等。因此减肥减脂对于肥胖人群来说尤为重要。在各种各样的减肥减脂方法中,热疗减脂仪作为一种新兴减脂方法受到肥胖患者的欢迎。热疗减脂仪是一种通过电极对使得电流流过人体让脂肪发热,从而使脂肪进行分解来实现减脂效果的仪器。现有的热疗减脂仪中通过在腔体内设置一对左右对称或者上下对称的电极对来进行减脂,但是此种热疗减脂仪仅能起到一个方位的减脂,患者在治疗一端时间后需要翻身才能进行另一方位的治疗,治疗效果较差而且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多角度治疗的热疗减脂仪器的腔体。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疗减脂仪器的腔体,包括外壳和第一内壳,外壳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延伸至外壳一端并在外壳一端形成第一开口,第一内壳设于第一空腔中,第一内壳中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延伸至第一内壳一端并在第一内壳一端形成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供人体通过,第一内壳外周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馈点,每个馈点连接有射频馈线,射频馈线穿过外壳并连接射频源。
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热疗减脂仪器的腔体具有以下优点:射频馈线外接射频源后,电流经馈点传输至第一内壳,并在第一内壳中均匀分布,之后通过阻抗匹配实现对人体多角度的热疗减脂,患者治疗时无需翻身即可进行多角度的治疗,而且治疗效果好。
6.作为改进,第一空腔延伸至外壳另一端并在外壳另一端形成第三开口,第二空腔延伸至第一内壳另一端并在第一内壳另一端形成第四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均供人体通过;采用此种结构,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的设置使得外壳和第一内壳两端均贯通,使得人体在外壳和第一内壳中的可处范围增大,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身高或者治疗位置的需求。
7.作为改进,外壳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连接第二外壳,第一外壳直径小于第二外壳,第一内壳位于第二外壳内,第一开口位于第一外壳一端;采用此种结构,为达到良好的阻抗匹配,需要使得第二外壳的直径较大,而第一外壳内未设置内壳,因此可缩小第一外壳的直径达到节省空间,节省材料的目的。
8.作为改进,第一内壳一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凸起,凸起上设有往远离第二开口方向设置的第二内壳;采用此种结构,可达到更好的阻抗匹配效果,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9.作为改进,第一内壳、第二内壳和凸起一体成型;采用此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同时使得能够达到更好的阻抗匹配效果。
10.作为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支架组件,支架组件连接外壳和第一内壳;采用此种结构,方便腔体的使用。
11.作为改进,支架组件包括底座、支柱和横梁,外壳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内壳上设有第二通孔,支柱插接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横梁连接在支柱上端并位于第一内壳内部,底座连接在支柱下端并位于外壳外侧;采用此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而且稳定的优点。
12.作为改进,射频源的射频范围为20至50mhz;采用此种结构,在该射频下能够达到较佳的阻抗匹配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14.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外壳;101、第一外壳;102、第二外壳;2、第一内壳;3、第一空腔;4、第一开口;5、第二空腔;6、第二开口;7、馈点;8、射频馈线;9、凸起;10、第二内壳;11、支架组件;111、底座;112、支柱;113、横梁;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第三开口;15、第四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热疗减脂仪器的腔体作详细说明。
19.如图1至4所示,一种热疗减脂仪器的腔体,包括外壳1和第一内壳2;外壳1内设有第一空腔3,第一空腔3延伸至外壳1一端并在外壳1一端形成第一开口4,并且延伸至外壳1另一端并在外壳1另一端形成第三开口14;外壳1包括第一外壳101和第二外壳102,第一外壳101连接第二外壳102,第一外壳101直径小于第二外壳102,第一开口4位于第一外壳101一端,第三开口14位于第二外壳102一端;具体地,第一开口4位于外壳1的左端,即第一外壳101的左端,第三开口14位于外壳1的右端,即第二外壳102的右端。
20.第一内壳2设于第一空腔3中,第一内壳2中设有第二空腔5;第二空腔5延伸至第一内壳2一端并在第一内壳2一端形成第二开口6,并且延伸至第一内壳2另一端并在第一内壳2另一端形成第四开口15,即第二空腔5贯穿第一内壳2;第一内壳2一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凸起9,凸起9上设有往远离第二开口6方向设置的第二内壳10,而且第一内壳2、第二内壳10和凸起9一体成型;具体地,第二开口6位于第一内壳2左端,第四开口15位于第一内壳2右端,凸起9设于第一内壳2左端,即第二开口6处,第二内壳10往右侧方向设置,而且第一内壳2位于第二外壳102中;患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治疗时,人体从第一开口4进入,然后通过第二开口6,并可根据身高或治疗部位继续通过第三开口14和第四开口15。本实施例中,第一内壳2和第二内壳10均呈圆筒形,凸起9呈圆环形。
21.第一内壳2外周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馈点7,每个馈点7均连接有射频馈线8,射频馈线8穿过外壳1并连接射频源,具体地,射频馈线8穿过第二外壳102,射频源的射频范围为20至50mhz,本实施例中,优选为40.68mhz,以达到最佳阻抗匹配效果。
2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支架组件11,支架组件11连接外壳1和第一内壳2;支架组件11
包括底座111、支柱112和横梁113,外壳1上设有第一通孔12,第一通孔12位于第二外壳102上,第一内壳2上设有第二通孔13,支柱112插接在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内,横梁113连接在支柱112上端并位于第一内壳2内部,底座111连接在支柱112下端并位于外壳1外侧;本实施例中,支柱112共有两个,对应地,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分别有两个,每根支柱112分别插接一个第一通孔12和一个第二通孔13,底座111呈工字型,达到更好的稳定性。
23.患者在使用热疗减脂仪时,待减脂躯体依次经过第一开口4和第二开口6后位于第一内壳2内,即第二空腔5中,射频馈线8接通射频源后,电流在第一内壳2内壁均匀分布,然后利用阻抗匹配对人体进行热疗减脂,并且达到多角度、高效的减脂效果,并且减脂效果好。
2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一种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