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用的拔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39478发布日期:2022-09-16 23:2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用的拔罐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中医用的拔罐器。


背景技术:

2.拔罐法古称角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不仅罐的质料和拔罐的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而且治疗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外科、内科等都有它的适应症,并经常和针刺配合使用。
3.现有的拔罐器在使用时,通常需要准备酒精灯、酒精棉、镊子等多种辅助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在体表,操作起来比较的麻烦,同时现有的拔罐器无法准确的显示拔罐器内部的负压程度,负压程度低无法起到很好的拔罐效果,负压程度过大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医用的拔罐器。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中医用的拔罐器,以改善上述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用的拔罐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头,所述活塞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密封圈,所述罐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压力柱,所述压力柱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罐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快速泄压装置,所述快速泄压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块。
6.可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延伸至罐体的外部,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体,所述旋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通气孔。
7.可选的,所述活塞头外壁到罐体内壁的间隙为1mm,所述密封圈与罐体过盈配合。
8.可选的,所述压力柱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与压力柱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压力柱的底部与罐体的内部连通有连通孔。
9.可选的,所述快速泄压装置的底部开设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的左端与罐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泄压管的顶部设置为凸嘴结构。
10.可选的,所述密封块的底部配合在泄压管的顶部,所述密封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顶部延伸至快速泄压装置的外部,所述密封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活动套接在拉杆的外部。
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中医用的拔罐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中医用的拔罐器,通过旋转旋转体带动螺纹杆转动,利用螺纹杆带动活塞头向上移动,使罐体的底部形成负压,方便罐体吸附在患者的身体,不需要再使用火焰燃烧罐体的内部进行吸附,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通过设置压力柱,在罐体的内部形成负压时,活动块会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根据活动块移动距离的长短可以判断罐体内部的负
压程度,方便控制罐体产生的吸力,提高拔罐的效果,避免吸力过大对患者造成伤害。
13.2、该中医用的拔罐器,通过设置快速泄压装置,在拔完火罐后只需要向上拉动拉杆,即可使泄压管与外界的空气连通,方便快速的平衡罐体内部的气压,便于快速的将罐体取下来,通过压紧弹簧给与密封块向下的推力,使密封块压紧在泄压管的顶部,能够避免泄压管在拔罐的过程中漏气,有利于保持罐体内部的压力稳定。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中医用的拔罐器的示意图;
16.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中医用的拔罐器半剖的示意图;
17.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中医用的拔罐器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罐体;2、螺纹杆;3、旋转体;4、活塞头;5、密封圈;6、压力柱;7、刻度线;8、活动块;9、复位弹簧;10、连通孔;11、快速泄压装置;12、泄压管;13、密封块;14、拉杆;15、压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用的拔罐器,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杆2,螺纹杆2的顶部延伸至罐体1的外部,螺纹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体3,旋转体3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通气孔,螺纹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头4,通过旋转旋转体3带动螺纹杆2转动,利用螺纹杆2带动活塞头4向上移动,使罐体1的底部形成负压,方便罐体1吸附在患者的身体,不需要再使用火焰燃烧罐体的内部进行吸附,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活塞头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密封圈5,活塞头4外壁到罐体1内壁的间隙为1mm,密封圈5与罐体1过盈配合,罐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压力柱6,压力柱6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7,压力柱6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8,活动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通过设置压力柱6,在罐体1的内部形成负压时,活动块8会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根据活动块8移动距离的长短可以判断罐体1内部的负压程度,方便控制罐体1产生的吸力,提高拔罐的效果,避免吸力过大对患者造成伤害,复位弹簧9的顶部与压力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压力柱6的底部与罐体1的内部连通有连通孔10,罐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快速泄压装置11,快速泄压装置11的底部开设有泄压管12,泄压管12的左端与罐体1的内部连通,泄压管12的顶部设置为凸嘴结构,快速泄压装置1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块13,通过设置快速泄压装置11,在拔完火罐后只需要向上拉动拉杆14,即可使泄压管12与外界的空气连通,方便快速的平衡罐体1内部的气压,便于快速的将罐体1取下来,密封块13的底部配
合在泄压管12的顶部,密封块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14,拉杆14的顶部延伸至快速泄压装置11的外部,密封块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15,通过压紧弹簧15给与密封块13向下的推力,使密封块13压紧在泄压管12的顶部,能够避免泄压管12在拔罐的过程中漏气,有利于保持罐体1内部的压力稳定,压紧弹簧15活动套接在拉杆14的外部。
21.综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中医用的拔罐器,在使用时,将罐体1放置到需要拔罐的部位,然后旋转旋转体3带动螺纹杆2转动,使螺纹杆2带动活塞头4向上移动,使罐体1的内部形成负压吸附在患者的身体上,根据活动块8在刻度线7上下降的数值调整至合适的压力,拔罐完成后,向上拉起拉杆14使罐体1内部的压力恢复平衡,将罐体1取下来,即可。
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