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固定带

文档序号:30262059发布日期:2022-06-02 03:1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留置针固定带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留置针固定带。


背景技术:

2.在留置针的护理中,通常都是采用胶带将留置针固定在患者的手臂上,这种固定方式非常不便,并且胶带的透气性较差,长久以往,容易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胶带形变能力差,在留置针因为移位而导致患者穿刺部位肿胀时,会导致胶带对于患者肿胀部分的压力增加,不利于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留置针树状管的留置针固定带。
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留置针固定带,包括
5.第一固定带;
6.第一固定垫,与所述第一固定带相连;
7.第二固定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垫对侧,所述第一固定垫和所述第二固定垫可拆卸连接;
8.第二固定带,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垫上,所述第二固定垫与所述第二固定带相互连接;
9.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垫和所述第二固定垫相互配合以固定留置针上的树状管;
10.所述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垫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垫可相互连接形成环状结构以套设在患者手臂上。
1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第二护垫相互合拢之后,对留置针上的树状管进行固定,能够有效的强化固定效果,同时相比较于传统的使用胶带的固定方式,这种固定方式将传统的胶带替换成了,类似于表带结构,从而对于患者而言,这种固定方式透气性更好,固定树状管也更加方便。
12.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钉,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
13.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与所述固定孔的位置相对应。
14.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上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设置有卡槽,且所述卡块和所述卡槽上均涂覆有荧光物质。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垫和所述第二固定垫分别连接在留置针树状管部分的两根支管上。
16.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垫上设置有固定凸起,所述第二固定垫上设置有弧形槽。
17.可选的,所述弧形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金属响片,所述固定凸起至少部分结构为磁
性材料。
18.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垫和所述第二固定垫通过插接结构相连。
19.可选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垫上的棘轮条、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垫上的槽、设于所述槽内壁上的棘轮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垫上的挡块。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第二护垫相互合拢之后,对留置针上的树状管进行固定,能够有效的强化固定效果,同时相比较于传统的使用胶带的固定方式,这种固定方式将传统的胶带替换成了,类似于表带结构,从而对于患者而言,这种固定方式透气性更好,固定树状管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2.图2为图1中的侧视图。
23.图3为图2中a-a处部分剖视图。
24.图4为图1中第二固定带的立体图。
25.图5为图1中表带和连接部的剖视图。
26.图6为图5中a处放大图。
27.图7为图1中连接部的立体图。
28.图8为实施例二中第一、第二固定垫的剖视图。
29.图9为图8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31.参考图1-9,一种留置针固定带,包括第一固定带200、与第一固定带200相连的第一固定垫10a、与第一固定垫10a相对布置的第二固定垫10b、与第二固定垫10b相连的第二固定带300。
32.其中,第一、第二固定垫相互配合,用于固定患者手臂上留置针的树状管100上,而第一、第二固定带则缠绕在患者的手臂上,如此可以给留置针提供稳定的支撑。
33.进一步的,第一固定带200的上端面设置有固定钉201,第二固定带30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301,并且在第一固定带200的末端还设置有橡皮套202,如此当需要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患者手臂上时,只需要将第一、第二固定垫搭在手臂上,然后第二固定带300的端部穿过设置在第一固定带200上的橡皮套202,如此整个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形成环状,以套设在患者手臂上,而将固定钉201卡入不同的固定孔301中,可以调节环状结构的直径,以适应手臂的粗细。
34.进一步,在第二固定带300上还设置有刻度,刻度设置在固定孔301的一侧,通过刻度测量出患者手臂的粗细,对于同一个患者而言,可以通过手臂粗细的变化,判断留置针的布置是否导致患者的手臂出现肿胀,如果在布置留置针之后,患者的手臂出现肿胀,可以通过患者臂围的变化,直观的体现出来。
35.进一步的,第一固定带200上设置有卡块203,第二固定带300上设置有卡槽301,当
第一、第二固定带相互贴合时,卡块203卡入到卡槽301内,能够让第一固定带200和第二固定带300更加紧密的贴合。
36.进一步的,卡块203和卡槽301上均涂覆有荧光物质,如此在夜间查房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能够通过患者手臂上的荧光物质,判断患者留置针的具体位置,便于医护人员夜间对患者留置针的放置情况进行检测。
37.第一、第二固定垫上均设置有连接部11,通过连接部11与第一、第二固定带分别相连。
38.具体的,第一固定带200和第二固定带300两端均设有腔60,连接部11卡入至腔60内,进一步的,连接部11上设有多个固定孔111,上述腔60内设有卡部601,该卡部601连接上述腔60的上端面,当连接部11卡入至上述腔60内时,上述连接部11从固定孔111内穿过。
39.进一步的,上述卡部601设有多个,且卡部包括第一卡部601a和第二卡部601b,其中第一卡部601a上设有倾斜的斜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部601a和第二卡部601b均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卡部601a设于两个第二卡部601b之间,当然,固定孔111也形成与第一卡部601a和第二卡部601b相适配的形状。
40.连接部11的末端还设有齿部112,第一、第二固定带上均设有与齿部112相互配合的孔,上述孔卡入至所述齿部112内,进而压迫壳100通过布置在两的连接部11分别和第一、第二固定带相连。
41.进一步的,连接部11一侧设有齿部112,另一侧还设有凹口113,腔60内设有抵齿602和容纳槽603,上述抵齿602部分卡入至凹口113内,所述齿部112布置在容纳槽603内。
42.第一带体200和第二带体300上均设有连接耳70,进一步的,该连接耳70为形成上述腔60的下底面向着压迫壳100的方向延伸所形成,该连接耳70与壳体101的底面抵接,且连接耳70上设有贯穿连接耳70的槽孔701和销孔702,连接耳70通过穿过上述槽孔701和销孔702的销与壳体101相连。
43.在本实施例中,销孔702设有两个,该销孔702为截面为圆形的孔,销孔702设有两个,槽孔701布置在两个销孔702之间。
44.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如下第一、第二固定垫的结构。
45.具体的,第一、第二固定垫均为c形软垫,第一、第二固定垫的内部设置有卡簧,外部铺设有柔软的海绵垫,内部卡簧能够约束固定垫开口处的两个端点对向移动,以尽量减少固定垫所形成的c形护垫开口的大小。
46.如此,第一固定垫10a和第二固定垫10b可以分别固定在留置针树状管100上两根不同的管上。
47.进一步的,第一固定垫10a和第二固定垫10b上均设置有弧形设置的卡片100a,该弧形设置的卡片100a可以卡在树状管的侧壁上,增加固定垫对于树状管的固定强度。
48.进一步的,第一固定垫10a的端部设置有固定凸起101a,第二固定垫10b的端部设置有弧形槽101b,弧形槽101b的内壁上设置有弧形设置的金属响片,固定凸起101a的部分结构为磁性金属,如此当固定凸起101a和弧形槽101b相互连接时,能够产生声音,以提示其完成连接。
49.第一固定垫10a和第二固定垫10b上设置的凸起和槽结构,用于在患者手臂上未放置留置针时,也能够让患者先佩戴上本实用新型。
50.实施例2
51.在实施例1中,第一固定垫10a和第二固定垫10b两个固定垫分别和不同的树状管连接。而在实施例2中,第一、第二固定垫直接通过插接结构相连,从而第一、第二固定垫直接包裹住树状管100。
52.具体的,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垫10c上的棘轮条102c、设置在第二固定垫10d上的槽102d、设置在槽102d内壁上的棘轮齿1021d以及设置在第一固定垫102c上的挡块103c。
53.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