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口咽吸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9824发布日期:2022-10-19 00:4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口咽吸引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吸引器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一次性口咽吸引头。


背景技术:

2.吸引头是一种医用的一次性耗材,它与吸引器的负压管相连并且能够被置于患者的术腔内,通过吸引头可以将手术中的血液以及冲洗液从术腔中吸走,从而使得术腔内视野清晰。而在鼻腔或口咽腔手术中,由于手术空间较小,因此采用现有技术中通用款的一次性直型吸引头无法很好适配该鼻腔或口咽腔手术,使得术中液体汇流到较低位置的咽部后无法被很好的吸走,造成手术视野模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只能依靠另外的医护人员手持并人为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一次性口咽吸引头,其能够很好适用于鼻腔和口咽腔手术,使得手术中术腔内液体被吸引的较为彻底。
4.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一次性口咽吸引头,它包括管主体,所述管主体沿长度方向分为前段管、中段管和后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管和中段管的连接处弯折形成第一折弯部,所述中段管和后段管的连接处弯折形成第二折弯部,所述前段管背离中段管的端部具有主吸入孔,所述后段管背离中段管的端部设有管接头,所述中段管上设有定位件,定位件的一端与中段管靠近后段管的外侧壁相连,定位件的另一端设有夹子。
5.所述定位件为柔性带,柔性带的一端与夹子相连,柔性带的另一端与中段管相连。
6.所述定位件为拉杆,拉杆的一端与夹子相连,拉杆的另一端与中段管相连。
7.所述中段管外套设有环圈,所述环圈的内侧壁上具有与中段管的管外壁相抵的摩擦层,所述定位件与环圈相连。
8.所述环圈包括c形骨架和包覆于c形骨架外的橡胶层,所述c形骨架的缺口位置设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两端与所述橡胶层相连。
9.所述弹力带的两端与所述橡胶层为一体式结构。
10.所述中段管上靠近后段管的位置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中段管固定连接,所述环圈位于凸起背离后段管的一侧。
11.所述前段管的外侧壁沿周向设有若干侧吸入孔。
12.所述前段管、中段管和后段管的轴线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13.其中,所述中段管的轴线和前段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为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14.其中,所述中段管的轴线和后段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β为大于120度且小于180度。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6.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首先,整个管主体上由三段管组成,并且前段管和中段管之间形成第一折弯部,从而使得前段管置于患者口腔内是第一折弯部可以卡在患者口角上,有利于定位,其次,通过带有夹子的定位件使得该夹子夹在手术用铺巾上时能够将中段管拉紧,由此使得第一折弯部能够很好的挂钩在患者的口角上,其次,采用环圈套在中段管外的设计使得定位件的位置可以沿中段管调节,并且由于第二折弯部的存在可以使得环圈滑动到第二折弯部所在位置时能够卡住,从而实现对于环圈的定位,最后,通过环圈的c形骨架外包覆橡胶层的设计,使得该环圈不仅能够适配于不同管径的中段管,而且定位件与环圈之间的连接也较为方便,即只需要让定位件端部勾住环圈上的弹力带即可。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口咽吸引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口咽吸引头的侧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口咽吸引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4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环圈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环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其中,1、前段管;1.1、主吸入孔;1.2、侧吸入孔;2、中段管;3、后段管;4、第一折弯部;5、第二折弯部;6、管接头;7、定位件;8、夹子;9、环圈;9.1、c形骨架;9.2、橡胶层;9.3、弹力带;10、凸起;
25.α为中段管的轴线和前段管的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夹角;
26.β为中段管的轴线和后段管的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次性口咽吸引头。
29.实施例一:
3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口咽吸引头,如图1所示的,它包括管主体,所述管主体沿长度方向分为前段管1、中段管2和后段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管1和中段管2的连接处弯折形成第一折弯部4,所述中段管2和后段管3的连接处弯折形成第二折弯部5,所述前段管1背离中段管2的端部具有主吸入孔1.1,所述后段管3背离中段管2的端部设有管接头6,所述中段管2上设有定位件7,定位件7的一端与中段管2靠近后段管3的外侧壁相连,定位件7的另一端设有夹子8。
31.作为优选,上述前段管1、第一折弯部4、中段管2、第二折弯部5和后段管3依序连接构成一体式的管主体,所述管主体应当是由能够被应用于手术室使用的医用材质制成,例
如聚氯乙烯材质制成。
32.优选地,所述定位件7为柔性带,柔性带的一端与夹子8相连,柔性带的另一端与中段管2相连。
33.优选地,所述定位件7为硬质的拉杆,拉杆的一端与夹子8相连,拉杆的另一端与中段管2相连。
34.上述定位件7与中段管2的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式的连接。
35.为了便于定位件7和中段管2之间的可拆式连接,所述中段管2外套设有环圈9,所述环圈9的内侧壁上具有与中段管2的管外壁相抵的摩擦层,所述定位件7与环圈9相连,集定位件7的一端勾连在环圈9上,由此环圈9的内侧壁上的摩擦层与中段管2的管外壁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在该静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得环圈9和中段管2沿轴向相对静止。
36.作为优选,所述环圈9包括c形骨架9.1和包覆于c形骨架9.1外的橡胶层9.2,所述c形骨架9.1的缺口位置设有弹力带9.3,所述弹力带9.3的两端与所述橡胶层9.2相连。
37.具体的,所述弹力带9.3的两端与所述橡胶层9.2为一体式结构。
38.所述中段管2上靠近后段管3的位置设有凸起10,所述凸起10与中段管2固定连接,所述环圈9位于凸起10背离后段管3的一侧。由此当环圈9不断的朝向后段管3所在位置移动时该环圈9最终能够与凸起10相抵靠,通过该凸起10实现对于环圈9的轴向限位。
39.所述前段管1的外侧壁沿周向设有若干侧吸入孔1.2。通过增加的若干侧吸入孔1.2不仅能够提高吸引效率,而且可以避免位于前段管1端部上的主吸入孔1.1堵塞或者主吸入孔1.1抵在术腔内组织表面上时吸附在组织上。
40.作为优选,所述前段管1、中段管2和后段管3的轴线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41.其中,所述中段管2的轴线和前段管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为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42.其中,所述中段管2的轴线和后段管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β为大于120度且小于180度。
43.上述的夹角是指两条轴线相邻的端部相交或延长至相交位置后,该两条轴线之间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的夹角。
44.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45.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阅读上述说明后,各种变化和修正无疑将显而易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应看作是涵盖本实用新型的真实意图和范围的全部变化和修正。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任何和所有等价的范围与内容,都应认为仍属本实用新型的意图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