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电极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4608发布日期:2022-05-07 15:41阅读:70来源:国知局
深部电极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深部电极组件。


背景技术:

2.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技术是一种针对难治性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在施行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在患者的颅骨上钻孔并拧入导向螺钉。深部电极的导管通过导向螺钉进入颅骨内部,螺帽将深部电极的导管与导向螺钉固定。
3.深部电极的导管较为柔软,使得导管位于颅骨外部的部分容易弯折和拉伸,导管内部的导线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态而做出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部电极,其能够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说明的缺点中的至少一个缺点。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下的深部电极组件,包括导管;导向螺钉组件,其包括导向螺钉和螺帽,所述导向螺钉形成有沿着其轴向延伸的通孔,所述螺帽套装于所述导向螺钉且与所述导向螺钉螺纹接合,所述导管插入穿过所述通孔;以及保护套,其包括包覆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包覆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所述包覆部包覆所述导管的被包覆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导向螺钉组件连接。
7.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包覆部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放的旋转体,所述包覆部套装于所述被包覆部,以包覆所述被包覆部的外周面。
8.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形成截面为圆形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侧壁的轴向一端与所述包覆部的轴向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包覆部同轴配置,所述第一侧壁包覆所述螺帽的外周面。
9.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第一端壁,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的轴向另一端固定且朝向径向内侧延伸,所述第一端壁包覆所述螺帽的端面。
10.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深部电极组件还包括分线器,所述分线器与所述导向螺钉组件位于所述被包覆部的两侧,所述保护套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分线器连接。
11.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分线器具有长方体结构,所述分线器的一面的中央部与所述被包覆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形成截面为方形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二侧壁的轴向一端与所述包覆部的轴向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侧壁包覆与所述一面相邻的面。
12.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二端壁,所述第二端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轴向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端壁包覆与所述一面相对的面。
13.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包覆部的轴向一端的钩状
结构,所述螺帽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第一插口,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所述第一插口使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螺帽卡扣连接,并且/或者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包覆部的轴向另一端的钩状结构,所述分线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的第二插口,所述第二连接部伸入所述第二插口使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分线器卡扣连接。
14.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保护套还包括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保护套的内部和所述保护套的外部,使得所述保护套能够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开口处打开。
15.在一个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保护套还包括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包覆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所述过渡部位于所述包覆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过渡部的截面面积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逐渐增大。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覆部包覆被包覆部,使得被包覆部在被包覆的部分处不易弯折。包覆部与第一连接部固定,第一连接部与导向螺钉组件连接,使得被包覆部靠近导向螺钉组件的根部不易弯折。保护套有效降低了导管内部的导线因导管弯折而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1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深部电极组件的导管、导向螺钉组件、分线器、插头和连接线的立体图。
18.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深部电极组件的保护套的立体图。
19.图3示出了图2中的保护套的剖视图。
20.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深部电极组件的保护套的立体图。
21.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深部电极组件的保护套的立体图。
22.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深部电极组件的保护套的立体图。
23.图7示出了图6中的保护套的剖视图。
24.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深部电极组件的保护套的立体图。
25.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深部电极组件的保护套的立体图。
26.图1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深部电极组件的导管、导向螺钉组件、分线器和保护套的装配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导管;11触点;12被包覆部;
29.2导向螺钉组件;21导向螺钉;22螺帽;2a第一插口;
30.3分线器;
31.4插头;
32.5连接线;
33.6保护套;61包覆部;62第一连接部;621第一侧壁;622第一端壁;63过渡部;64第二连接部;641第二侧壁;642第二端壁;6a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技术,而不用于穷举本技术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35.在本技术中,如无特殊说明,“筒状结构”的截面形状不限于为圆形,其可以具有任意可能的截面形状。“超弹性”是指材料存在一个弹性势能函数,该函数是应变张量的标量函数,其对应变分量的导数是对应的应力分量,在卸载时应变可自动恢复的现象。应力和应变不再是线性对应的关系,而是以弹性能函数的形式一一对应。
36.(第一实施例)
37.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深部电极组件。
38.深部电极组件包括导管1、导向螺钉组件2、分线器3、插头4、连接线5和保护套6。导管1的外周面设置有触点11,导管1内部的中空区域设置有沿导管1的轴向延伸的导线。导线穿过导管1的外周壁与触点11电连接。分线器3具有长方体结构,导管1的一端与分线器3的一面的中央部连接。连接线5的一端与分线器3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的中央部连接,连接线5的另一端与插头4连接。
39.导向螺钉组件2包括导向螺钉21和螺帽22。螺帽22套装于导向螺钉21的端部并且与导向螺钉21螺纹接合。导向螺钉21形成有沿着其轴向延伸的通孔。导管1从导向螺钉21安装有螺帽22的一端插入穿过通孔,使得导管1贯穿导向螺钉21。导管1位于螺帽22和分线器3之间的部分易于发生弯折和拉伸,因而在本技术中作为被包覆部12。
40.保护套6包括包覆部61、第一连接部62和过渡部63。包覆部61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放的旋转体。第一连接部62包括第一侧壁621和第一端壁622。第一侧壁621形成截面为圆形的筒状结构。第一侧壁621的轴向一端与包覆部61的轴向另一端固定,第一侧壁621与包覆部61同轴配置。第一端壁622与第一侧壁621的轴向另一端固定且朝向径向内侧延伸。过渡部63位于包覆部61和第一连接部62之间,第一侧壁621的轴向一端和包覆部61的轴向另一端与过渡部63固定连接。过渡部63的截面面积朝向第一连接部62逐渐增大,使得过渡部63形成为喇叭状。开口6a延伸遍及包覆部61、第一连接部62和过渡部63,位于包覆部61、第一连接部62和过渡部63的开口6a连通保护套6的内部和保护套6的外部,使得保护套6能够从开口6a处打开。
41.手术过程中,导管1穿过导向螺钉21使电极进入患者的颅骨内部。当导管1到达合适的位置时,旋钮螺帽22挤压导向螺钉21和螺帽22之间的垫圈。受到挤压的垫圈向导管1所在的方向膨胀,将导管1固定于导向螺钉21,被包覆部12的长度不再发生改变。此时,将保护套6从开口6a处打开并套装于被包覆部12和螺帽22。包覆部61包覆被包覆部12的一部分的外周面。第一连接部62的第一侧壁621包覆螺帽22的外周面,第一连接部62的第一端壁622包覆螺帽22的端面。导向螺钉21穿过第一端壁622伸出至保护套6的外部。这样,包覆部61包覆被包覆部12的一部分,使得被包覆部12在被包覆的部分处不易弯折。包覆部61与第一连接部62固定,第一连接部62与螺帽22连接,使得被包覆部12靠近螺帽22的根部不易弯折。保护套6有效降低了导管1内部的导线因导管1弯折而损坏的风险。
42.此外,第一端壁622包覆螺帽22的端面,使得保护套6在导管1的轴向上相对于导管1固定,防止保护套6窜动。保护套6能够从开口6a处打开,使得保护套6能够在手术过程中的任意时刻套装于导管1,保护套6的使用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过渡部63形成为喇叭状,使得包覆部61和第一连接部62平滑地过渡,进一步降低被包覆部12靠近螺帽22的根部发生弯折的风险。
43.保护套6安装完成后,可以在保护套6的外部加装锁紧装置使开口6a关闭,保护套6
与被包覆部12和螺帽22更为紧密地贴合。具体地,锁紧装置可以为医用胶带或松紧带,医用胶带或松紧带可以缠绕保护套6的外部。
44.保护套6可以具有均匀的壁厚。保护套6壁厚的范围可以为0.1mm至5mm。在保护套6未包覆螺帽22和被包覆部12时,开口6a的宽度可以为0.01mm至2mm。
45.保护套6可以由橡胶制成。具体地,保护套6可以由硅橡胶制成。
46.(第二实施例)
47.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深部电极组件的保护套。第二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型,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这些特征的详细介绍。
48.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在本实施例中,开口6a仅设置于第一连接部62并且连通保护套6的内部和保护套6的外部,使得第一连接部62能够从开口6a处打开。在导管1插入导向螺钉21前,将保护套6套装于导管1。待导管1与导向螺钉21固定后,将包覆部61包覆导管1的被包覆部12的一部分的外周面。第一连接部62的第一侧壁621包覆螺帽22的外周面,第一连接部62的第一端壁622包覆螺帽22的端面。
49.(第三实施例)
50.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深部电极组件的保护套。第三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型,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这些特征的详细介绍。
51.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套6没有设置开口6a,第一连接部62不包括第一端壁622。在导管1插入导向螺钉21前,将保护套6套装于导管1。待导管1与导向螺钉21固定后,将包覆部61包覆导管1的被包覆部12的外周面。第一连接部62的第一侧壁621包覆螺帽22的外周面。
52.为防止保护套6窜动,在第一侧壁621的内周面与螺帽22的外周面之间可以涂覆粘结剂,使得第一侧壁621与螺帽22充分贴合。
53.(第四实施例)
54.图6和图7示出了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深部电极组件的保护套。第四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型,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这些特征的详细介绍。
55.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套6还包括第二连接部64,第二连接部64包括第二侧壁641和第二端壁642。第二侧壁641形成截面为方形的筒状结构,第二侧壁641的轴向一端与包覆部61的轴向另一端固定,第二端壁642与第二侧壁641的轴向另一端固定。开口6a延伸遍及包覆部61、第一连接部62、过渡部63和第二连接部64,位于包覆部61、第一连接部62、过渡部63和第二连接部64的开口6a连通保护套6的内部和保护套6的外部,使得保护套6能够从开口6a处打开。
56.手术过程中,待导管1与导向螺钉21固定后,将保护套6从开口6a处打开并套装于被包覆部12、螺帽22和分线器3。包覆部61与第二连接部64相连的一部分包覆分线器3连接有导管1的一面,第二侧壁641包覆与分线器3的一面相邻的面。第二端壁642包覆与分线器3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连接线5穿过第二端壁642伸出至保护套6的外部。这样,第二连接部64与分线器3连接,包覆部61与第二连接部64固定,使得被包覆部12靠近分线器3的根部不
易弯折。保护套6进一步降低了导管1内部的导线因导管1弯折而损坏的风险。第二端壁642包覆与分线器3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使得保护套6在导管1的轴向上相对于导管1固定,进一步防止保护套6窜动。此外,保护套6同时包括第一端壁622和第二端壁642,使得螺帽22与分线器3在套管轴向上的位置受到保护套6的约束。被包覆部12不易拉伸,有效降低了导管1内部的导线因导管1拉伸而损坏的风险。
57.包覆部61由超弹性伸缩编制网管制成,第一连接部62和第二连接部64由橡胶制成。具体地,第一连接部62和第二连接部64由硅橡胶制成。
58.(第五实施例)
59.图8示出了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深部电极组件的保护套。第五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变型,对于与第四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这些特征的详细介绍。
60.与第四实施例相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62不包括第一端壁622,第二连接部64不包括第二端壁642。
61.(第六实施例)
62.图9和图1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深部电极组件的保护套。其中,包覆部61由能够拉伸延长的材料制成,图10示出的是保护套6未拉伸时的状态。第六实施例是第四实施例的变型,对于与第四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这些特征的详细介绍。
63.第一连接部62和第二连接部64分别形成为四个沿包覆部61的轴向延伸并向包覆部61的径向外侧弯折的钩状结构,四个钩状结构在包覆部61的周向上均匀地布置。螺帽22的端面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部62对应的四个第一插口2a,分线器3连接有被包覆部12的一面开设有与第二连接部64对应的四个第二插口。开口6a仅设置于包覆部61并且连通保护套6的内部和保护套6的外部,使得保护套6能够从开口6a处打开。
64.手术过程中,待导管1与导向螺钉21固定后,将保护套6从开口6a处打开并套装于被包覆部12。第一连接部62伸入第一插口2a,使得保护套6与螺帽22卡扣连接。第二连接部64伸入第二插口,使得保护套6与分线器3卡扣连接。这样,保护套6能够与螺帽22和分线器3连接,使得被包覆部12不易弯折也不易拉伸。保护套6与螺帽22和分线器3卡扣连接,使得保护套6不会窜动和脱落。
65.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66.(i)包覆部61包覆被包覆部12,使得被包覆部12不易弯折。包覆部61与第一连接部62固定,第一连接部62与螺帽22连接,使得被包覆部12靠近螺帽22的根部不易弯折。第二连接部64与分线器3连接,包覆部61与第二连接部64固定,使得被包覆部12靠近分线器3的根部不易弯折。
67.(ii)过渡部63形成为喇叭状,使得包覆部61和第一连接部62平滑地过渡,进一步降低被包覆部12靠近螺帽22的根部发生弯折的风险。
68.(iii)第一端壁622包覆螺帽22的端面,使得保护套6在导管1的轴向上相对于导管1固定,防止保护套6窜动。第二端壁642包覆与分线器3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使得保护套6在导管1的轴向上相对于导管1固定,进一步防止保护套6窜动。保护套6同时包括第一端壁622和第二端壁642,使得螺帽22与分线器3在套管轴向上的位置受到保护套6的约束,被包
覆部12不易拉伸。
69.(iv)保护套6能够从开口6a处打开,使得保护套6能够在手术过程中的任意时刻套装于导管1,保护套6的使用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70.(v)保护套6与螺帽22和分线器3卡扣连接,使得保护套6不会窜动和脱落。
71.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各种变型和改变,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
72.应当理解,第一连接部62和第二连接部64不限于采用包覆或卡扣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其可以采用任意可能的连接方式。应当理解,第一连接部62不限于与螺帽22连接,其也可以和导向螺钉21连接。
73.应当理解,钩状结构的数量不限于为四个,其可以为单个或多个。应当理解,多个钩状结构在包覆部61的周向上的排布方式不限于均匀地排列,其也可以是不均匀的。应当理解,钩状结构不限于向包覆部61的径向外侧延伸,其也可以向包覆部61的径向内侧延伸。
74.应当理解,分线器3不限于具有长方体结构,其可以具有任意可能的形状。相应地,第二连接部64可以具有与分线器3对应的任意可能的形状。
75.应当理解,包覆部61的长度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整或定制。例如,包覆部61可以为可伸缩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