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针刺伤的改良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35129发布日期:2022-05-17 10:1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针刺伤的改良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防针刺伤的改良注射器。


背景技术:

2.注射器是护理人员常用的操作用物,主要用于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操作,护理人员每天都要频繁使用注射器为患者治疗,经常出现护理人员被注射器针头意外扎伤的情况,由针头刺伤造成的危险常常威胁着护理人员的健康,尤其是被注射过具有感染性疾病的注射器(例如乙肝、艾滋病)的针头刺伤,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另外使用后的注射器应作为医疗废物进行处理,由于临床工作节奏快,注射器在处理过程极易造成临床护士被针头刺伤。
3.因此,设计一款预防针刺伤的注射器,使得临床一线工作者避免被注射器针头刺伤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预防针刺伤的改良注射器,以避免临床一线工作者被注射器针头刺伤的情况发生。
5.为了能够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防针刺伤的改良注射器,包括针管、针头、套筒、限位块和限位座;
6.所述针管前端可拆卸连接有所述针头;
7.所述针管周侧套设有所述套筒,所述套筒可沿所述针管轴向或周向移动,所述套筒有选择地套设在所述针头的周侧,所述套筒内侧壁固接有限位块;
8.所述针管外侧壁固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设置在所述针管与套筒之间,所述限位座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相适配。
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包括背向设置的前端限位槽和后端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包括背向设置的前端限位块和后端限位块;
10.所述前端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座的前端侧壁相连通,所述前端限位槽与所述后端限位块相适配;
11.所述后端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座的后端侧壁相连通,所述后端限位槽与所述前端限位块相适配。
12.进一步地,所述前端限位槽包括相互连通的前端开口和前端卡接槽,所述前端开口与所述限位座的前端侧壁相连通,所述前端卡接槽内设置有止退齿,所述止退齿沿背向所述前端开口方向延伸,所述止退齿与所述前端卡接槽围合的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后端限位块。
13.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前端卡接槽的宽度,所述前端卡接槽的宽度与所述后端限位块的宽度相等。
14.进一步地,所述后端限位槽包括相互连通的后端开口和后端卡接槽,所述后端开
口与所述限位块后端侧壁相连通,所述后端卡接槽有选择地与所述前端限位块卡接。
15.进一步地,所述后端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后端卡接槽的宽度,所述后端卡接槽与所述前端限位块的宽度相等。
16.进一步地,所述针管外侧壁固接有沿轴向方向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套筒内侧壁固结有滑环,所述滑环与滑槽相适配。
17.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材质为透明亚克力板。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套筒,套筒有选择地套设在针头的周侧,一方面在露出针头时不影响注射器对药物的吸取及注射过程,另一方面可实现在注射器使用完成后完全遮盖住针头,避免出现护理人员被针头刺伤的现象。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射器的爆炸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注射器使用时注射前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注射器使用时注射后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e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8.附图标记:1、针管;2、针头;3、套筒;5、限位座;6、滑轨; 7、滑块;8、滑槽;9、滑环;41、前端限位块;42、后端限位块;51、前端限位槽;52、后端限位槽;53、止退齿;511、前端开口; 512、前端卡接槽;521、后端开口;522、后端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1.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针刺伤的改良注射器,包括针管1、针头2、套筒3、限位块和限位座5。
32.其中:针管1前端可拆卸连接有针头2;针管1周侧套设有套筒 3,套筒3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套筒3可沿针管1轴向或周向移动,套筒3可选择地套设在针头2的周侧,套
筒3内侧壁固接有限位块;针管1外侧壁固接有限位座5,限位座5设置在针管1与套筒3之间,限位座5表面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可开设在限位座5的任一侧壁的表面;限位槽与限位块间滑动连接并卡接配合使用,使得套筒3有选择地遮挡或露出针头2。
33.套筒3优选透明材料,如透明亚力克板,其中限位座5设置在远离液位线的一侧,使得护理人员可以清楚的辨别针管1上的液位线。
34.使用时,参照图5至图6,调整套筒3位置使针头2露出,注射器通过针头2吸取药液,并进行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操作;参照图8,注射完成后,再次调整套筒3位置并遮挡针头2,并利用限位块和限位槽进行配合,使得套筒3与针管1保持固定,从而解决了护理人员被针头2刺伤的风险。
35.优选地,参照图1、图2和图4,限位槽包括背向设置的前端限位槽51和后端限位槽52,限位块包括背向设置的前端限位块41和后端限位块42,其中前端限位槽51有选择地与后端限位块42卡接配合,后端限位槽52有选择地与前端限位块41卡接配合。
36.参照图7至图8,前端限位槽51与限位座5的前端侧壁相连通,前端限位槽51与后端限位块42相适配,后端限位块42可卡接在前端限位槽51内,此时套筒3套设在针管1周侧并露出针头2,可进行药物吸取和注射工作。
37.参照图5至图6,后端限位槽52与限位座5的后端侧壁相连通,后端限位槽52与前端限位块41相适配,前端限位块41可卡接在后端限位槽52内,此时套筒3完全遮挡住针头2,此时可以避免针头2 刺伤护士人员的现象发生。
38.参照图2和图8,前端限位槽51包括相互连通的前端开口511 和前端卡接槽512,前端开口511与限位座5的前端侧壁相连通,后端限位块42可通过前端开口511滑入到前端卡接槽512内,为了防止后端限位块42从前端卡接槽512中滑出,前端卡接槽512内设置有止退齿53,止退齿53沿背向前端开口511方向延伸,止退齿53 与前端卡接槽512围合的空间用于容纳后端限位块2。
39.为了便于后端限位块42滑入前端卡接槽512中,本实用新型中前端开口511的宽度大于前端卡接槽512的宽度,且前端开口511的内侧壁采用平滑的曲面设计,降低了后端限位块42滑动时的轴向阻力。本实用新型中前端卡接槽512的宽度与后端限位块2的宽度相等,后端限位块42卡入到前端卡接槽512实现周向定位,在遮挡针头2 时可保证套筒3的稳定性。
40.优选地,参照图2和图6,后端限位槽52包括相互连通的后端开口521和后端卡接槽522,后端开口521与限位座5后端侧壁相连通。为了便于前端限位块41滑入后端卡接槽522中,后端开口521 的宽度大于后端卡接槽522的宽度,且后端开口521的内侧壁采用平滑的曲面设计,降低了前端限位块41滑动时的轴向阻力,后端卡接槽 522与前端限位块41的宽度相等,前端限位块41卡入到后端卡接槽 522实现周向定位,在露出针头2时,可保证套筒3不滑向针头2的一侧。
41.优选地,参照图1、图3和图4,针管1外侧壁沿轴向方向固接有滑轨6,滑轨6上滑动连接有滑块7,滑块7可沿针管1的周向进行移动,滑块7的侧壁设置有沿针管1周向方向的滑槽8,套筒3内侧壁固结有滑环9,滑环9与滑槽8相适配,从而实现套筒3的轴向和周向移动。
4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43.参照图5和图6,注射前,通过周向旋转和轴向移动套筒3,使前端限位块41卡接到
后端卡接槽522中,此时可以保证套筒3固定在针管1后端,且不会朝向针管1的方向移动,此时可吸取药品,并进行注射工作。参照图7和图8,注射完成后,通过轴向旋转和轴向移动套筒3,使得套筒3套设在针头2外侧,并将后端限位块42卡接到前端卡接槽512中,此时可以保证套筒3固定在针管1的前端,由于止退齿53的作用,可以保证后端限位块42限定在前端卡接槽 512中且不被滑出,避免了护理人员被针头2刺伤的风险。
4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