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9023发布日期:2022-08-27 01:15阅读:44来源:国知局
杆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杆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凝止血是消化、呼吸内镜手术常用的止血方法,内镜下使用的电凝止血器械有单极电凝止血钳,双极凝血探头等器械,更多的是用单极电活检钳代替单极电凝止血钳进行止血,也有一些配合内镜使用的柔性的双极电凝钳。但现有技术中的电凝钳杆体结构大都通过在杆体尾端设置一体的圆球形的膨大部来实现与手柄的连接,这就导致杆体与手柄之间拆装不够便利。
3.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凝淋巴钳[申请号:201920540888.6],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固定柄和活动柄,所述固定柄一侧设置有所述活动柄,所述固定柄内靠近所述活动柄处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拉杆,所述固定柄上端一侧通过卡压的方式固定有电极夹棒,所述电极夹棒一侧设置有卡位件,所述固定柄内中部通过卡压的方式固定有滑移套,所述固定柄另一侧插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一侧设置有插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设置有导向筒,所述拉杆远离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夹块,所述夹块一侧壁上设置有齿纹,所述夹块有两个,所述夹块内设置有取样槽。
[0004]
该实用新型专利具有提高了手术的效率,且在手术过程中无需借助其他器械来辅助进行止血的优势,但其仍未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拆装方便的杆体连接结构。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杆体连接结构,包括推杆和用于驱动推杆移动的驱动手柄,还包括活动连接在驱动手柄内的连接件,所述推杆的一端连接在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与推杆在沿推杆的轴心线方向上相互固定。
[0008]
在上述的杆体连接结构中,所述驱动手柄一端设有拆装空腔,连接件位于拆装空腔内,所述连接件外侧面呈弧形且与拆装空腔侧面相贴合,所述驱动手柄至少有一侧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拆装空腔相连通。
[0009]
在上述的杆体连接结构中,所述推杆一端贯穿过驱动手柄侧壁并延伸至拆装空腔内,还包括设置在推杆上的活动凹槽,所述活动凹槽贯通驱动手柄侧壁且活动凹槽的一端与推杆相连通。
[0010]
在上述的杆体连接结构中,所述活动凹槽位于推杆的正上方。
[0011]
在上述的杆体连接结构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主体和设置在连接件主体内的连接凹槽,连接件主体侧面设有至少一个与连接凹槽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推杆的端部通过开口延伸至连接凹槽内。
[0012]
在上述的杆体连接结构中,所述连接件主体呈圆柱形,所述开口设有两个且沿连接件主体的轴心线对称设置。
[0013]
在上述的杆体连接结构中,所述连接件主体内表面凸出有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凸起一端向连接凹槽内部延伸,所述凸起与接件主体内表面之间形成卡位台阶,所述推杆压设在卡位台阶上。
[0014]
在上述的杆体连接结构中,所述推杆位于连接凹槽内的一端表面具有向推杆内部凹陷的环形凹槽,所述凸起对称设置在推杆两侧且凸起嵌合在环形凹槽内。
[0015]
在上述的杆体连接结构中,所述凸起设有若干个,相邻两个凸起之间具有卡合间隙。
[0016]
在上述的杆体连接结构中,每个凸起的横截面均为矩形,且每个凸起的长度延伸方向均相互平行。
[0017]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8]
1、本实用新型的推杆通过连接件与驱动手柄相连,且连接件与推杆仅在特定方向上相互固定,便于推杆与驱动手柄之间的拆装,使用方便。
[0019]
2、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凹槽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凸起,形成多齿结构可大大提高连接件主体与推杆之间在推杆轴心线方向上承受的力。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至电凝钳上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3]
图中:推杆1、驱动手柄2、连接件3、拆装空腔4、通孔5、活动凹槽6、连接件主体31、连接凹槽32、开口33、凸起34、卡位台阶35、环形凹槽36、卡合间隙37。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
如图1所示,一种杆体连接结构,包括推杆1和用于驱动推杆1移动的驱动手柄2,还包括活动连接在驱动手柄2内的连接件3,所述推杆1的一端连接在连接件3上,所述连接件3与推杆1在沿推杆1的轴心线方向上相互固定。
[002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推杆1通过连接件3连接至驱动手柄2上,转动驱动手柄2通过连接件3带动推杆1,使得推杆1发生沿推杆1轴心线方向的移动。故本实用新型的推杆1通过连接件3与驱动手柄2相连,且连接件3与推杆1仅在特定方向上相互固定,即在推杆1轴心线方向固定,从而便于推杆1与驱动手柄2之间的拆装,使用方便。
[0027]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手柄2一端设有拆装空腔4,连接件3位于拆装空腔4内,所述连接件3外侧面呈弧形且与拆装空腔4侧面相贴合,所述驱动手柄2至少有一侧侧壁上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与拆装空腔4相连通。
[0028]
拆装过程中,连接件3可通过通孔5装入或拆出拆装空腔4。连接件3外侧通过弧形面与拆装空腔4贴合,这样在驱动手柄2转动过程中,连接件3可发生相对驱动手柄2的周向转动,即不会被驱动手柄2带动发生同步转动,防止发生带动推杆1导致推杆1受到径向方向
力的问题。
[0029]
如图1所示,所述推杆1一端贯穿过驱动手柄2侧壁并延伸至拆装空腔4内,还包括设置在推杆1上的活动凹槽6,所述活动凹槽6贯通驱动手柄2侧壁且活动凹槽6的一端与推杆1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活动凹槽6位于推杆1的正上方。活动凹槽6在驱动手柄2转动过程中可实现让位,防止沿径向施压至推杆1表面。
[0030]
结合图1-3所示,所述连接件3包括连接件主体31和设置在连接件主体31内的连接凹槽32,连接件主体31侧面设有至少一个与连接凹槽32相连通的开口33,所述推杆1的端部通过开口33延伸至连接凹槽32内。
[0031]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主体31呈圆柱形,所述开口33设有两个且沿连接件主体31的轴心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件主体31的端部也设有一个便于推杆1端部滑入连接凹槽32内的滑入口。
[0032]
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主体31内表面凸出有至少一个凸起34,所述凸起34一端向连接凹槽32内部延伸,所述凸起34与接件主体31内表面之间形成卡位台阶35,所述推杆1压设在卡位台阶35上。所述推杆1位于连接凹槽32内的一端表面具有向推杆1内部凹陷的环形凹槽36,所述凸起34对称设置在推杆1两侧且凸起34嵌合在环形凹槽36内。利用推杆1上的环形凹槽36与凸起34相互配合从而限制了推杆1在轴心线方向的移动,从而实现推杆1与连接件3在轴心线方向的固定。
[0033]
优选地,所述凸起34设有若干个,相邻两个凸起34之间具有卡合间隙37,每个凸起34的横截面均为矩形,且每个凸起34的长度延伸方向均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凹槽32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凸起34,形成多齿结构可大大提高连接件主体31与推杆1之间在推杆1轴心线方向上承受的力。
[003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推杆1端部通过滑入口滑入连接凹槽32内,此时凸起34嵌合在环形凹槽36内。连接件主体31通过通孔5安装至装空腔4内,此时推杆1沿活动凹槽6摆动至工作位置。转动驱动手柄2通过连接件主体31带动推杆1,使得推杆1发生沿推杆1轴心线方向的移动。故本实用新型的推杆1通过连接件3与驱动手柄2相连,且连接件3与推杆1仅在特定方向上相互固定,即在推杆1轴心线方向固定,从而便于推杆1与驱动手柄2之间的拆装,使用方便。
[0035]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6]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推杆1、驱动手柄2、连接件3、拆装空腔4、通孔5、活动凹槽6、连接件主体31、连接凹槽32、开口33、凸起34、卡位台阶35、环形凹槽36、卡合间隙3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