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瓣式多孔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52720发布日期:2022-08-31 13:02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瓣式多孔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瓣式多孔定位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微创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其中利用导航穿刺引导板引导穿刺技术比较成熟,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和各种经皮穿刺手术的安全性,降低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3.导航穿刺引导板是在一块引导板上按照一定的顺序设置有若干穿刺针孔以及若干用于定位的标记线,通过支架固定在患者某部位,通过ct扫描确定穿刺位置,再利用标记线定位到穿刺针孔,经由穿刺针孔进行穿刺。其中,穿刺针孔通常包括一种或几种不同孔径的针孔,由于穿刺针孔的孔径规格比较少,无法适应更多尺寸类型的穿刺针;针孔固定设置,当需要微调角度时,穿刺针不能脱离引导板,无法根据手术需要动态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活瓣式多孔定位器,通过设置活瓣式夹持器,能够适配更多尺寸类型的穿刺针,并可以根据手术需要随时取下定位器,手动微调穿刺针方向。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瓣式多孔定位器,包括定位器主体,所述定位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端,所述定位器主体的另一侧设置用于夹持穿刺针的夹持器,所述定位器主体的侧部设置有与夹持器相连的手柄,按压手柄时打开夹持器,松开后关闭夹持器。
6.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器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在所述定位器主体上,所述定位器主体内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中部设置有第一阻挡块,所述手柄通过n字型连接块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所述n字型连接块套设在所述第一阻挡块的外部,所述阻挡块与所述n字型连接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7.进一步地,所述n字型连接块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弹簧的第一凹槽。
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器主体包括壳体和盖体,所述壳体中空,所述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下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固定柱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在所述固定凹槽内。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部下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固定柱穿过所述滑槽与所述n字型连接块的两端相连。
11.进一步地,所述滑道靠近所述壳体的侧部设置有阻挡条,所述手柄的下侧设置有第二阻挡块。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至少设置一组。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夹紧后至少形成一个穿刺针孔。
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端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固定端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凹槽。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技术中尺寸固定的针孔设置成活瓣式夹持器,并设置有与夹持器相连的手柄,按压手柄时打开夹持器,松开后关闭夹持器。设置多孔结构,既可以根据手术需要选择不同针孔,又可以通过设置手柄控制夹持器的开闭,方便穿刺针的安装,同时能够使夹持器适配更多尺寸类型的穿刺针,提高其适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定位器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18.图3为第二夹持部与手柄连接结构的一视图;
19.图4为第二夹持部与手柄连接结构的另一视图;
20.图5为另一种实施例中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5的爆炸图;
22.上述图中:1-定位器主体;11-壳体;12-盖体;121-第一盖体;122-第二盖体;13-滑道;14-第一阻挡块;15-固定凹槽;16-安装孔;17-滑槽;18-阻挡条;2-固定端;21-缺口;22-第二凹槽;3-夹持器;31-第一夹持部;32-第二夹持部;33-固定柱;4-手柄;41-第二阻挡块;42-第一手柄;43-第二手柄;5-n字型连接块;51-第一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现有技术中的导航穿刺引导板通常包括一种或几种不同孔径的针孔,由于穿刺针孔的孔径规格比较少,无法适应更多尺寸类型的穿刺针。
2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瓣式多孔定位器,如图1所示,包括定位器主体1,定位器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端2,定位器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用于夹持穿刺针的夹持器3,定位器主体1的侧部设置有与夹持器3相连的手柄4,按压手柄4时打开夹持器3,松开后关闭夹持器3。
26.通过将现有技术中尺寸固定的针孔设置成活瓣式夹持器3,并设置有与夹持器3相连的手柄4,按压手柄4时打开夹持器3,松开后关闭夹持器3。通过设置手柄4控制夹持器3的开闭,方便穿刺针的安装,同时能够使夹持器3适配更多尺寸类型的穿刺针,提高其适用性。
27.如图1和图2所示,手柄4包括两部分,分别为第一手柄42和第二手柄43,第一手柄42固定在定位器主体1的一侧,第二手柄43与夹持器3相连。
28.图2为定位器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图中未示出固定端2,如图2所示,夹持器3包括夹持部,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相对设置。如图2所示,定位器主体1包括壳体11和盖体12,壳体11中空,为了方便第二夹持部32以及第二手柄43的安装,盖体12一分为二,包括第一盖体121和第二盖体122。
29.第一夹持部31固定在定位器主体1上,具体设置时,如图2所示,第一夹持部31下部
设置有固定柱33,壳体11内设置有固定凹槽15,盖体12上设置有安装孔16,具体为第二盖体122上设置有安装孔16,第一夹持部31的固定柱33穿过安装孔16固定在固定凹槽15内,通过螺栓紧固在壳体11底部。
30.定位器主体1内设置有滑道13,滑道13中部设置有第一阻挡块14,第二手柄43通过n字型连接块5与第二夹持部32连接,具体设置时,第二夹持部32下部设置有固定柱33,第一盖体121上设置有滑槽17,第二夹持部32通过固定柱33穿过滑槽17连接到n字型连接块5的两端。n字型连接块5套设在第一阻挡块14的外部,第一阻挡块14与n字型连接块5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在n字型连接块5的内侧与第一阻挡块14上,处于压缩状态,通过弹力使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夹紧。
31.通过设置上述结构,按压第二手柄43,第二夹持部32沿滑道13滑动,此时弹簧被进一步压缩,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远离,此时将穿刺针置于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之间,松开手,弹簧的弹力使得n字型连接块5和第一阻挡块14远离,带动第一夹持部31靠近第二夹持部32,使得穿刺针被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夹紧。
32.为了固定弹簧,如图3所示,n字型连接块5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弹簧的第一凹槽51。
33.为了防止第二夹持部32和第二手柄43沿滑道13滑动滑脱,滑道13靠近壳体11的侧部设置有阻挡条18,如图2所示;第二手柄43的下侧设置有第二阻挡块41,如图4所示。当第二夹持部32和第二手柄43沿滑道13滑动到滑道13边缘时,第二手柄43下侧设置的第二阻挡块41受到阻挡条18的阻挡,可以防止滑脱。
34.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至少设置一组,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夹紧后至少形成一个穿刺针孔。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夹持部设置有一组,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夹紧后形成了2个穿刺针孔。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夹持部设置有3组,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夹紧后形成了6个穿刺针孔。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n字型连接块5的两端上侧连接有3组第二夹持部32,为了适用3组第二夹持部32的滑动,第一盖体121和第二盖体122上均设置有滑槽17。同时,第一夹持部31也有3组,壳体1内设置有3组凹槽15,安装孔16也分别分布在第一盖体121和第二盖体122上,用以固定第一夹持部31,其余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基本一样。
35.如图5所示,3组第一夹持部31和第二夹持部32夹紧后所形成针孔整齐排列,即针孔与针孔对齐,形成了3*2的针孔组合。但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针孔与针孔也可以不对齐,例如从左到右,分别称夹持部为第一组夹持部、第二组夹持部和第三组夹持部,中间的第二组夹持部形成了一个针孔,两边的第一组夹持部和第三组夹持部分别形成了两个针孔,第二组夹持部的针孔与第一组夹持部的两个针孔按照正三角形的形式排列,三个针孔分别位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同理中间第二组夹持部的针孔与第三组夹持部的两个针孔也按照正三角形的形式排列,这样的组合适用于穿刺消融时使用。当然针孔还可以按照实际需求,排列成其他形式。
36.如图1和图5所示,固定端2的一端设置有缺口21,可与支架夹板凸起相配合,防止引导板松动,固定端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凹槽22,可插入到引导板固定支架的固定夹头中。定位器主体1和固定端2为一体成型,固定更加牢靠。
37.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