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手术室外科塔的免手触操作装置

文档序号:28582974发布日期:2022-01-19 19:27阅读:82来源:国知局
用于手术室外科塔的免手触操作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卫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术室外科塔的免手触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2.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媒介传播和生物媒介传播,其中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常见的传播方式,根据病原体离开传染源侵入机体前后是否在外环境停留的特点,可将接触传播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指易感染者与传染源直接接触而致感染,不需要借助传播因素。间接接触传播是指有传播因素参加,即传播因素携带病原体与易感染者接触,病原体进入易感者。
3.预防医院内感染最重要的场所为手术室。手术室是为病人进行手术和抢救的场所,在手术室内获得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并为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因此,控制手术室内发生的感染是十分重要的。而手术室内最常用设备外科塔,在消毒后常需要与操作人员手部频繁接触,且只能通过手握操作,消毒也只能通过紫外线照射消毒和原位涂抹消毒液消毒,无法实现浸泡消毒,而浸泡消毒满足手术室消毒标准,浸泡30分钟可有效杀灭各种病原体,为降低甚至避免间接接触传播导致的感染,提供一种用于手术室外科塔的免手触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手术室外科塔的免手触操作装置,其结构简单轻量化,安装拆卸方便省力,易于大批量生产,且便于浸泡消毒,以满足浸泡消毒30分钟以上的需求,并可反复使用,无需手掌接触外科塔即可实现移动操作,可最大程度降低病毒、细菌自手部接触外科塔沾染手术操作人员进而感染患者的概率。
6.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术室外科塔的免手触操作装置,包括:
7.支撑部,其设置为开口朝上的弧形结构板,所述弧形结构板的弧度大于人体前臂的外径;所述弧形结构板的第一端高于所述弧形结构板的第二端。
8.连接部,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弧形结构板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件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接,以构成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弧形结构板的轴线平行。
9.垫层,其以套设在所述支撑部外侧。
10.优选的是,所述支撑部的外周均设置倒圆角,所述支撑部的底端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两端至所述支撑部两端的距离均设置为0.5-1厘米;沿所述第一凹槽纵向设置多个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为圆形或方形。
11.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侧与所述支撑部底端圆弧过渡连接,圆弧过渡段位
于所述弧形结构板较高一侧的底端;所述圆弧过渡段以及与所述圆弧过渡段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等宽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纵向贯穿所述圆弧过渡段和所述第一连接件。
12.优选的是,沿所述第二凹槽纵向设置多个间隔均匀的横向连接的加强筋。
13.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件上靠近所述支撑部底端的位置设置贯通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内远离所述圆弧过渡段的一侧设置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设置为1-2个。
14.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孔洞的顶端与所述支撑部的底端弧度适配,并与所述第一孔洞连通。
15.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为两侧带弯折板的u型卡板,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开设有与所述u型卡板相对以构成所述安装孔的u型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底端设置向所述第二连接件方向凸起并与所述弯折板适配的第三凹槽,以卡固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端所述弯折板处设置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适配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置螺丝。
16.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三凹槽内底至所述支撑部底端的垂直距离。
17.优选的是,所述垫层顶端内层与所述支撑部之间设置间隙,所述间隙设置为3-5mm。
18.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对接,构成安装孔,将免手触装置安装在外科塔操作接触部位上,安装结构简单省力;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人体前臂或肘部,其弧度的设置,以贴合人体前臂同时肘部可置于其内为主,以满足使用需求,所述弧形结构板一端高一端低的设置方式,更利于手臂的放入与取出,同时外侧较高的一端有助于手臂着力,使得推拉外科塔操作接触部位时更加省力。所述垫层的设置避免了人体直接接触硬质材料时的不适感,增加了着力摩擦,提高与人体接触的舒适度,且垫层便于更换消毒浸泡,以满足医疗用品浸泡消毒30分钟的标准,可有效杀灭各种病原体,进一步降低了交叉感染传播病毒的可能,保护了手术操作人员和患者。所述用于手术室外科塔的免手触装置结构简单,轻量化设计,更利于大批量生产制造,并且安装拆卸均十分方便省力,且该免手触装置可以在一定时间后拆卸、更换接触保护层以保持操作部位的细菌数量最低。同时也可以以肘部或小臂的接触本设计结构,以完外科塔的移动操作。因此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病毒、细菌自手部接触外科塔沾染手术操作人员进而感染患者的概率。既最大程度降低传播因素携带病原体与易感染者接触,以阻止病原体进入易感者。
2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手术室外科塔的免手触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手术室外科塔的免手触操作装置未套设垫层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手术室外科塔的免手触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5.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26.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手术室外科塔的免手触操作装置,包括:
27.支撑部10,其设置为开口朝上的弧形结构板,所述弧形结构板的弧度大于人体前臂的外径;所述弧形结构板的第一端高于所述弧形结构板的第二端。
28.连接部,其包括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所述第一连接件11连接于所述弧形结构板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件12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对接,以构成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的轴线与所述弧形结构板的轴线平行。
29.垫层20,其以套设在所述支撑部10外侧。
30.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对接,构成安装孔13,将免手触装置安装在外科塔操作接触部位上,安装结构简单省力;所述支撑部10用于支撑人体前臂或肘部,其弧度的设置,以贴合人体前臂同时肘部可置于其内为主,以满足使用需求,所述弧形结构板一端高一端低的设置方式,更利于手臂的放入与取出,同时外侧较高的一端有助于手臂着力,使得推拉外科塔操作接触部位的操作更加省力。所述垫层20的设置避免了人体直接接触硬质材料时的不适感,增加了着力摩擦,提高与人体接触的舒适度,且垫层20便于更换消毒浸泡,以满足医疗用品浸泡消毒30分钟的标准,可有效杀灭各种病原体,进一步降低了交叉感染传播病毒的可能,保护了手术操作人员和患者。所述用于手术室外科塔的免手触装置结构简单,轻量化设计,更利于大批量生产制造,并且安装拆卸均十分方便省力,且该免手触装置可以在一定时间后拆卸、更换接触保护层以保持操作部位的细菌数量最低。同时也可以以肘部或小臂的接触本设计结构,以完外科塔的移动操作。因此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病毒、细菌自手部接触外科塔沾染手术操作人员进而感染患者的概率。既最大程度降低传播因素携带病原体与易感染者接触,以阻止病原体进入易感者。
31.垫层20部分可以以tpu 3d打印制作或采用硅胶、橡胶类材质开模注塑成型制造。支撑部10结构部分可以以尼龙类、pla类材料3d打印制作或以其他高分子材料注塑制造。连接部可以参照外科塔手握部位形状以“阴模”制造方法随意改变贴合形状,以随形固定于不同形状的外科塔操作接触部位之上。
32.使用方法:将支撑部10较低的一端靠外科塔,较高的一端位于远离外科塔的一侧,使第一连接件11扣合在外科塔操作接触部位一侧,第二连接件12位于另一侧,在对接安装旋紧螺丝,将其安装在外科塔操作接触部位上,使用时,将前臂或肘部置于支撑部10内,通过前臂或肘部外拉支撑部10进而带动外科塔操作接触部位,从而实现对外科塔的移动操作,整个过程仅通过前臂或肘部完成,避免了手掌与外科塔操作接触部位的接触。
33.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部10的外周均设置倒圆角,所述支撑部10的底端设置第一凹槽101,所述第一凹槽101两端至所述支撑部10两端的距离均设置为0.5-1厘米;沿所述第一凹槽101纵向设置多个位于所述第一凹槽101内的第一孔洞102,所述第一孔洞102为
圆形或方形。
34.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部10外周倒圆角的设置,使得整个支撑部10的外周圆弧过渡,避免棱边与人体手触的不适感。所述第一凹槽101以及第一孔洞102的设置,去除了多余的重量,最大程度的保证结构的轻量化。
35.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一侧与所述支撑部10底端圆弧过渡连接,圆弧过渡段14位于所述弧形结构板较高一侧的底端;所述圆弧过渡段14以及与所述圆弧过渡段14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11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01等宽的第二凹槽15,所述第二凹槽15纵向贯穿所述圆弧过渡段14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1。
36.一个优选方案中,沿所述第二凹槽15纵向设置多个间隔均匀的横向连接的加强筋16。
37.在上述方案中,支撑部10较低的一端靠外科塔设置,从而支撑部10的主要受力偏向支撑部10较高的一侧,为保证对支撑部10较高一侧的支撑,圆弧过渡段14因此设置在较高一侧的底端,以保证对支撑部10的支撑力度。同时为保证结构的轻量化,将圆弧过渡端以及第一连接件11与圆弧过渡端连接的一侧的端面,均设置第二凹槽15,去除多余重量,使用材料极少,并通过设置加强筋16的方式,保证圆弧过渡段14以及第一连接件11的支撑力度。
38.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上靠近所述支撑部10底端的位置设置贯通所述第一连接件11的第二孔洞110,所述第二孔洞110内远离所述圆弧过渡段14的一侧设置第一螺纹孔111,所述第一螺纹孔111设置为1-2个。
39.在上述方案中,如图3所示,第二孔洞110的设置保证结构轻量化的同时,使得在第一螺纹孔111内安装螺丝时更加方便省力。
40.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孔洞110的顶端与所述支撑部10的底端弧度适配,并与所述第一孔洞102连通。
4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孔洞110顶端弧度的设置有利于保证第二孔洞110外周对支撑部10的支撑力度,减少集中应力,与第一孔洞102相通,保证结构的轻量化。
42.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件12可拆卸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第二连接件12设置为两侧带弯折板的u型卡板,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上开设有与所述u型卡板相对以构成所述安装孔13的u型槽112,所述第一连接件11底端设置向所述第二连接件12方向凸起并与所述弯折板适配的第三凹槽113,以卡固所述第二连接件12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件12的顶端所述弯折板处设置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11适配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11内设置螺丝。
43.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件12的底端弯折部120与顶端弯折部的厚度相等,将底端弯折部120卡固在第三凹槽113内后,顶端弯折部上的第二螺纹孔自然与第一螺纹孔111对齐,再将螺丝旋入第二螺纹孔和第一螺纹孔111内,使u型槽112与u型卡板相对,以构成安装孔13。u型槽112以及u型卡板所构成的安装孔13根据外科塔操作接触部位定制。安装时将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分别置于外科塔操作接触部位两侧,再将底端弯折部120插入第三凹槽113,再旋紧螺栓,从而将用于手术室外科塔的免手触操作装置安装在外科塔操作接触部位上。其中固定于外科塔操作接触部位的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采用底端卡固以及顶端仅需2枚螺丝的安装结构既可完成固定安装,使本设计产品更易于安装、拆卸。
44.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件12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三凹槽113内底至所述支撑部10底端的垂直距离。
45.在上述方案中,保证了所述第二连接件12适配性卡合在支撑部10底端与第三凹槽113上方,使得第二连接件12的安装更加的方便省力,并避免第二连接件12对第一连接件11对接时产生的干涉问题。
46.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垫层20顶端内层与所述支撑部10之间设置间隙,所述间隙设置为3-5mm。
4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垫层20内侧顶端并未与支撑部10这一刚性结构紧密贴合,而是悬浮于支撑部10表面,仅垫层20外周套扣在支撑部10周边,垫层20内侧顶端与支撑部10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具有具有“气囊”的缓冲作用,可极大改善支撑部10与人体接触的感受,提高与人体接触的舒适度,使人使用时感受到柔软的触感,同时垫层20本身柔性结构的特质,也提供了更大的摩擦力,使用时能够更高效地完成推拉等外科塔操作动作。
48.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