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收引导膜辐照灭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2902发布日期:2022-07-26 21:2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吸收引导膜辐照灭菌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辐照灭菌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吸收引导膜辐照灭菌设备。


背景技术:

2.辐照灭菌是利用电离辐射产生的电磁波杀死大多数物质上的微生物的一种有效方法,用于灭菌的射线有电子束、x射线和γ射线等,它们都能通过特定的方式控制微生物的生长或杀死微生物,x射线和γ射线能使其它物质氧化或产生自由基,再作用于生物分子或者直接作用于生物分子,打断氢键、使双键氧化、破坏环状结构或使某些分子聚合等方式,破坏和改变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从而抑制或杀死微生物。
3.现有技术开发的一种复合膜辐照灭菌装置,如cn211884631u的一种复合膜辐照灭菌装置,该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第一转轴、第一活动板、第二转轴、传动板以及传动杆等到配合下,对第二类电子束辐照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其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复合膜进行辐照灭菌,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在进行辐照灭菌的过程中,电子束辐照装置只能从复合膜的上方对复合膜进行辐照灭菌,导致其辐照灭菌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吸收引导膜辐照灭菌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可吸收引导膜辐照灭菌设备,包括辐照灭菌箱本体、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所述辐照灭菌箱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所述辐照灭菌箱本体内部中间位置从左往右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转轴,所述辐照灭菌箱本体前表面相对于转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与第一电机一一对应,所述转轴的后侧插接在辐照灭菌箱本体上,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表面、第二传送带上表面以及转轴的顶部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7.所述辐照灭菌箱本体内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从远离转轴的一端向内依次设置有电子枪、加速器以及辐射窗,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在辐照灭菌箱本体的壁体上;
8.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右侧壁体固定连接在辐照灭菌箱本体上,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的前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轮上,所述第一转动轮与第二电机一一对应;
9.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左侧壁体固定连接在辐照灭菌箱本体上,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二转动轮的前侧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轮上,所述第二转动轮与第三电机一一对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辐照灭菌箱本体的左侧壁体相对于第一传送带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一孔洞,所述辐照灭菌箱本体的右侧壁体相对于第二传送带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孔洞,所述第一孔洞以及第二孔洞的内侧均紧贴设置有第一金属屏蔽板,所述第一金属屏蔽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辐照灭菌箱本体的壁体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辐照灭菌箱本体的壁体上设置有第二金属屏蔽板、真空层以及绝缘层,所述第二金属屏蔽板、真空层以及绝缘层由外向内依次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上方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挡板,且在挡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在辐照灭菌箱本体的壁体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在辐照灭菌箱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二传送带,在辐照灭菌箱本体内部中间位置从左往右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转轴,在对引导膜进行辐照灭菌的过程中,将引导膜铺设在转轴上,启动电子枪和加速器,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束经过加速器后,并通过辐射窗照射到引导膜上,可以同时从引导膜的上下两端对引导膜进行辐照灭菌,提高了引导膜辐照灭菌的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可吸收引导膜辐照灭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可吸收引导膜辐照灭菌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转轴与挡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辐照灭菌箱本体;101、第一孔洞;102、第二孔洞;103、第一金属屏蔽板; 104、第二伸缩杆;2、第一传送带;201、第一支撑板;202、第一转动轮;203、第二电机;3、第二传送带;301、第二支撑板;302、第二转动轮;303、第三电机;4、转轴; 401、第一电机;5、壳体;501、电子枪;502、加速器;503、辐射窗;6、第一伸缩杆; 7、第二金属屏蔽板;8、真空层;9、绝缘层;10、挡板;11、第三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可吸收引导膜辐照灭菌设备,包括辐照灭菌箱本体1、第一传送带2以及第二传送带3,辐照灭菌箱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传送带2以及第二传送带3,辐照灭菌箱本体1内部中间位置从左往右等间距的设置有多个转轴4,辐照灭菌箱本体1前表面相对于转轴4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电机401,第一电机401输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在转轴4上,转轴4与第一电机401一一对应,转轴4的后侧插接在辐照灭菌箱本体1上,第一传送带2上表面、第二传送带3上表面以及转轴4 的顶部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在对引导膜进行辐照灭菌的过程中,将引导膜铺设在转轴4 上,启动电子枪501和加速器502,电子枪501产生的电子束经过加速器502后,并通过辐射窗503照射到引导膜上,可以同时从引导膜的上下两端对引导膜进行辐照灭菌,提高了引导膜辐照灭菌的效率;
21.辐照灭菌箱本体1内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壳体5,壳体5的内部从远离转轴4的一
端向内依次设置有电子枪501、加速器502以及辐射窗503,打开电子枪501和加速器502,电子枪501产生的电子束经过加速器502后,并通过辐射窗503照射到引导膜上,对引导膜进行辐照灭菌,壳体5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杆6,第一伸缩杆6的端部固定连接在辐照灭菌箱本体1的壁体上,可以根据引导膜的厚度,并在第一伸缩杆6的配合下,对壳体 5的高度进行调整,使之与引导膜相匹配,可以实现对不同厚度引导膜进行良好的灭菌,壳体5与引导膜之间的距离过近会导致引导膜出现损坏,壳体5与引导膜之间的距离太远会导致辐照灭菌的效果不佳;
22.第一传送带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01,第一支撑板201右侧壁体固定连接在辐照灭菌箱本体1上,第一传送带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转动轮202,第一转动轮202 的前侧设置有第二电机203,第二电机203输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轮202上,第一转动轮202与第二电机203一一对应;
23.第二传送带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301,第二支撑板301左侧壁体固定连接在辐照灭菌箱本体1上,第二传送带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转动轮302,第二转动轮302 的前侧设置有第三电机303,第三电机303输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轮302上,第二转动轮302与第三电机303一一对应,在对引导膜进行辐射灭菌的过程中,启动第一电机401、第二电机203以及第三电机303,使得转轴4、第一传送带2以及第二传送带3 均发生转动,带动这个引导膜在第一传送带2、辐照灭菌箱本体1以及第二传送带3之间从左往右移动,并在辐照灭菌箱本体1的内部完成辐照灭菌。
24.在图1和图2中,辐照灭菌箱本体1的左侧壁体相对于第一传送带2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一孔洞101,辐照灭菌箱本体1的右侧壁体相对于第二传送带3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孔洞 102,第一孔洞101以及第二孔洞102的内侧均紧贴设置有第一金属屏蔽板103,第一金属屏蔽板10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04,第二伸缩杆104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辐照灭菌箱本体1的壁体上,在对引导膜进行辐照灭菌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引导膜的高度尺寸大小,并在第二伸缩杆104的配合下,对第一金属屏蔽板103的高度进行相对应的调整,确保第一孔洞101以及第二孔洞102处于导通状态,待引导膜辐照灭菌完毕后,控制第二伸缩杆 104伸长,带动第一金属屏蔽板103向下移动,将第一孔洞101以及第二孔洞102遮挡住。
25.在图2和图4中,辐照灭菌箱本体1的壁体上设置有第二金属屏蔽板7、真空层8以及绝缘层9,第二金属屏蔽板7、真空层8以及绝缘层9由外向内依次连接,通过第一金属屏蔽板103以及第二金属屏蔽板7可以屏蔽掉辐射窗503发出电磁波带来的辐射,真空层8进一步加强了辐照灭菌箱本体1的屏蔽性能,绝缘层9可以避免电子枪501发出电子束打到辐照灭菌箱本体1的内壁上,并产生电流。
26.在图4中,转轴4上方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挡板10,且在挡板10的外侧设置有第三伸缩杆11,第三伸缩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在辐照灭菌箱本体1的壁体上,在对引导膜进行辐照灭菌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引导膜的宽度尺寸大小,并在第三伸缩杆11的配合下,对前后两侧挡板10之间的间距进行相对应的调整,使之与引导膜的宽度大小相适应,确保引导膜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能够顺利的通过第一孔洞101进入到辐照灭菌箱本体1内,通过第二孔洞102从辐照灭菌箱本体1内走出。
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