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及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1847发布日期:2022-06-14 23:0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及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及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髋关节是人体最大、关节窝最深的杵臼关节,其主要功能为负重,将躯体的重量传达至下肢,同时能作相当范围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和环转运动,且有吸收减轻展荡功能。其位置在全身的中部,结构特殊,当全身剧烈运动时,髋关节的结构能适应由骨的杠杆作用产生的巨大力量。
3.髋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常见于老年人。骨折本身并不复杂,但髋部骨折危害性远大于其他部位的骨折,骨折后患者不得不卧床,丧失正常生活活动能力,长时间卧床易引起压疮、泌尿系统感染、肺炎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是造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非手术治疗的病死率3.6%~35%下降到手术治疗病死率的0.8%~0.9%,只要条件许可,髋部骨折应当首选手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或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长时间平卧位会引起腰背部及双下肢不适,也不利于压疮护理等,需定时侧卧翻身,此时需要将患肢摆放在稳定、舒适的位置,防止患肢异常活动受力,造成内固定物松动、切割或关节脱位等不良后果。
4.在现有技术中,临床护理多采用软枕夹垫。软枕夹垫支撑力不足,侧卧时腿部重力使得软垫变形,患肢固定角变化,使得髋关节内收,形成剪切力,不利于内固定物和人工关节;软枕夹垫缺少防滑凹槽,侧卧时依靠腿部进行夹持,无法保持患肢体位的稳定性,容易滑落;软枕夹垫只是夹持固定于两腿间,侧卧时长时间压迫下位肢体,容易引起不适,且其长度是固定的,身高较高的患者小腿会有部分外露在支撑体外无法获得支持,引起患者下肢的酸痛,影响患者的康复。
5.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髋部骨折的病患在侧卧时使用软枕夹垫进行支撑,无法保持患者肢体的稳定性,容易滑落,且长时间使用会造成下肢酸痛,影响患者康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及支撑装置。
7.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一种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其中,所述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包括:
9.小腿支撑体,所述小腿支撑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小腿支托槽和第二小腿支托槽;
10.大腿支撑体,所述大腿支撑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大腿支托槽和第二大腿支托槽;
11.所述第一大腿支托槽与所述第一小腿支托槽对应,所述第二大腿支托槽与所述第
二小腿支托槽对应。
12.所述的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其中,所述大腿支撑体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大腿支撑体下底一侧与所述小腿支撑体对应,所述大腿支撑体的下底长度与所述小腿支撑体的宽度相同。
13.所述的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其中,所述小腿支撑体和所述大腿支撑体对应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为柔性件,所述定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小腿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大腿支撑体固定连接。
14.所述的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其中,所述小腿支撑体和所述大腿支撑体对应的另一侧面上还设置有粘贴组件,所述粘贴组件用于固定所述小腿支撑体和所述大腿支撑体。
15.所述的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其中,所述粘贴组件包括:
16.第一粘贴件,所述第一粘贴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小腿支撑体上;
17.第二粘贴件,所述第二粘贴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小腿支撑体上;
18.第一粘贴部,所述第一粘贴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大腿支撑体上,所述第一粘贴件的另一端可拆卸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一粘贴部上;
19.第二粘贴部,所述第二粘贴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大腿支撑体上,所述第二粘贴件的另一端可拆卸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二粘贴部上。
20.所述的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其中,所述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还包括:
21.小腿延伸支撑体,所述小腿延伸支撑体设置在所述小腿支撑体与所述大腿支撑体对应的相反一端,且与所述小腿支撑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小腿延伸支撑体和宽度尺寸与所述小腿支撑体的宽度尺寸相同。
22.所述的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其中,所述小腿延伸支撑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延伸支托槽和第二延伸支托槽,所述第一延伸支托槽与所述第一小腿支托槽对应,所述第二延伸支托槽与所述第二小腿支托槽对应。
23.所述的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其中,所述第一小腿支托槽、所述第二小腿支托槽、所述第一大腿支托槽、所述第二大腿支托槽、所述第一延伸支托槽和所述第二延伸支托槽均是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凹槽。
24.所述的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其中,所述小腿支撑体、大腿支撑体和所述小腿延伸支撑体均为弹性支托体。
25.一种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小腿支撑体和大腿支撑体,小腿支撑体两侧设置第一小腿支托槽和第二小腿支托槽,大腿支撑体两侧设置第一大腿支托槽和第二大腿支托槽,当病患处于侧体位躺卧状态时,双腿通过支托槽固定,有效防止患肢脱滑、内外旋转,避免健肢被压迫,提高病患躺卧过程中的舒适性,缩减病患康复时间。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30.在图1至图3中:100、小腿支撑体;110、第一小腿支托槽;120、第二小腿支托槽;130、粘贴组件;131、第一粘贴件;132、第二粘贴件;140、定位件;200、大腿支撑体;210、第一大腿支托槽;220、第二大腿支托槽;231、第一粘贴部;232、第二粘贴部;300、小腿延伸支撑体;310、第一延伸支托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2.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3.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所述“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4.在现有技术中,临床护理多采用软枕夹垫。软枕夹垫支撑力不足,侧卧时腿部重力使得软垫变形,患肢固定角变化,使得髋关节内收,形成剪切力,不利于内固定物和人工关节;软枕夹垫缺少防滑凹槽,侧卧时依靠腿部进行夹持,无法保持患肢体位的稳定性,容易滑落;软枕夹垫只是夹持固定于两腿间,侧卧时长时间压迫下位肢体,容易引起不适,且其长度是固定的,身高较高的患者小腿会有部分外露在支撑体外无法获得支持,引起患者下肢的酸痛,影响患者的康复。
35.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如图1所示,该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包括:小腿支撑体100,小腿支撑体1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小腿支托槽110和第二小腿支托槽120;大腿支撑体200,大腿支撑体2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大腿支托槽210和第二大腿支托槽220;第一大腿支托槽210与第一小腿支托槽110对应,第二大腿支托槽220与第二小腿支托槽120对应。
3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小腿支撑体100和大腿支撑体200,小腿支撑体100两侧设置第一小腿支托槽110和第二小腿支托槽120,大腿支撑体200两侧设置第一大腿支托槽210和第二大腿支托槽220,当病患处于侧体位躺卧状态时,双腿通过支托槽固定,有效防止患肢脱滑、内外旋转,避免健肢被压迫,提高病患躺卧过程中的舒适性,缩减病患康复时间。
37.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的主体是小腿支撑体100和大腿支撑体200,在实际使用时,用户将小腿支撑器对应小腿部位、将大腿支撑器对应大腿部位进行放置,其中,病患的两个小腿分别放置在第一小腿支托槽110和第二
小腿支托槽120内,两个大腿分别放置在第一大腿支托槽210和第二大腿支托槽220内,形成卡合固定,病患通过放置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后可实现对患肢进行支撑,减少侧体位时对健肢的压迫。
38.具体地,为保证病患放置小腿和大腿时的舒适性,设置的第一小腿支托槽110和第一大腿支托槽210相互对应,平滑过渡,设置第二小腿支托槽120和第二大腿支托槽220相互对应,平滑过渡,从而能够与病患的皮肤顺滑贴合。
39.更加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大腿支撑体200的截面形状优选设置为梯形,第一大腿支托槽210和第二大腿支托槽220沿梯形的两个斜边向内凹陷布置,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大腿的直径尺寸大于小腿的直径尺寸,因此两大腿之间的距离相对接近,通过将大腿支撑体200设置为梯形与人体构造进行配合,从而提高病患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进一步地,在实际设置时,还可将第一大腿支托槽210和第二大腿支托槽220根据人体形状适配制作成半圆台形状,即两端的直径不同,逐渐过渡,以提高对病患大腿卡合过程的适配度和舒适性。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小腿支撑体100和大腿支撑体200对应的一侧还设置有定位件140,定位件140采用柔性材料制作,例如布料、塑料等,定位件140用于将小腿支撑体100和大腿支撑体200的一侧连接,在实际设置时,定位件140的一端与小腿支撑体1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大腿支撑体200固定连接,定位件140充当转轴,可实现沿定位件140设置的位置将小腿支撑体100和大腿支撑体200相对转动的效果,转动后的小腿支撑体100和大腿支撑体200可实现对应病患膝关节折弯的侧卧状态,从而为病患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避免因长时间侧卧导致腿部酸麻的情况发生。
41.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上述小腿支撑体100和大腿支撑体200对应的另一侧面上还设置有粘贴组件130,粘贴组件130用于对小腿支撑体100和大腿支撑体200进行固定,当粘贴组件130处于固定贴合状态时,小腿支撑体100和大腿支撑体200的两侧分别被粘贴组件130和定位件140贴合固定,小腿支撑体100和大腿支撑体200固定在同一直线上,当粘贴组件130处于分离状态时,小腿支撑体100和大腿支撑体200可沿定位件140设置的位置进行转动,从而适配病患的膝关节折弯。
42.具体地,如图3所示,上述粘贴组件130包括:第一粘贴件131、第二粘贴件132、第一粘贴部231和第二粘贴部232,其中,第一粘贴件13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小腿支撑体100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粘贴件13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小腿支撑体100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粘贴部231固定设置在大腿支撑体200上,第一粘贴件131上的自由端可与第一粘贴部231进行可拆卸贴合,以实现贴合状态或分离状态,第二粘贴部232同样固定设置在大腿支撑体200,第二粘贴件132上的自由端可与第二粘贴部232进行可拆卸贴合,以实现贴合状态或分离状态。
43.在具体设置时,第一粘贴部231和第二粘贴部232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对应地,第一粘贴件131和第二粘贴件132同样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以实现适配,同时,为提高粘贴组件130的使用次数,在实际设置时还可将第一粘贴件131和第一粘贴部231,第二粘贴件132和第二粘贴部232采用魔术贴的两部分分别设置,魔术贴又称子母扣。是箱包服饰上常用的一种连接辅料。它分公母两面:一面是细软的纤维,另一面是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公母相扣,在受到一定横力的情况下,富有弹性的勾被拉直,从绒圈上松掉而打开,然后又恢复原有的
勾型,如此反复开合可达一万次之多。
4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述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还包括小腿延伸支撑体300,小腿延伸支撑体300设置在上述小腿支撑体100与大腿支撑体200对应的相反一侧,小腿延伸支撑体300与小腿支撑体100之间采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以应对不同病患的小腿尺寸,当病患身高较高,小腿较长时,可将适宜长度的小腿延伸支撑体300安装在小腿支撑体100上,以实现长度适配,使病患更为舒适,当病患的身高较低,小腿较短时,可将小腿延伸支撑体300拆卸,以与病患的小腿长度适配,使病患更为舒适。
45.具体设置时,小腿延伸支撑体300与小腿支撑体100之间可采用粘贴、卡合按扣等多种方式进行设置,对此本技术不进行限定,安装后的小腿延伸支撑体300与小腿支撑体100位于同一直线上,不可相对转动。
46.更加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小腿延伸支撑体300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延伸支托槽310和第二延伸支托槽(图中未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第一延伸支托槽310对称设置),在实际设置时,第一延伸支托槽310与第一小腿支托槽110相互对应,第二延伸支托槽与第二小腿支托槽120相互对应,以实现对小腿支撑体100加长的效果。
47.为保证病患配带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时的舒适度,在上述实施例中可将第一小腿支托槽110、第二小腿支托槽120、第一大腿支托槽210、第二大腿支托槽220、第一延伸支托槽310和第二延伸支托槽设置为向内凹陷的半圆形凹槽形状,从而实现与病患腿部的形状适配的效果;另一方面,上述小腿支撑体100、大腿支撑体200和小腿延伸支撑体300在实际制作时采用具有弹性、透气性能的材料制成,例如泡沫材料、橡胶材料等,从而为病患提供舒适的配带体验。
48.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该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具体包括:小腿支撑体,小腿支撑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小腿支托槽和第二小腿支托槽;大腿支撑体,大腿支撑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大腿支托槽和第二大腿支托槽;第一大腿支托槽与第一小腿支托槽对应,第二大腿支托槽与第二小腿支托槽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小腿支撑体和大腿支撑体,小腿支撑体两侧设置第一小腿支托槽和第二小腿支托槽,大腿支撑体两侧设置第一大腿支托槽和第二大腿支托槽,当病患处于侧体位躺卧状态时,双腿通过支托槽固定,有效防止患肢脱滑、内外旋转,避免健肢被压迫,提高病患躺卧过程中的舒适性,缩减病患康复时间。
4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及支撑装置,其中,该髋关节骨折后侧体位支撑器包括:小腿支撑体,小腿支撑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小腿支托槽和第二小腿支托槽;大腿支撑体,大腿支撑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大腿支托槽和第二大腿支托槽;第一大腿支托槽与第一小腿支托槽对应,第二大腿支托槽与第二小腿支托槽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小腿支撑体和大腿支撑体,小腿支撑体两侧设置第一小腿支托槽和第二小腿支托槽,大腿支撑体两侧设置第一大腿支托槽和第二大腿支托槽,当病患处于侧体位躺卧状态时,双腿通过支托槽固定,有效防止患肢脱滑、内外旋转,避免健肢被压迫,提高病患躺卧过程中的舒适性,缩减病患康复时间。
50.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