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活动受限自动牵引松动仪

文档序号:30242925发布日期:2022-06-02 00:1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膝关节活动受限自动牵引松动仪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膝关节活动受限自动牵引松动仪。


背景技术:

2.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临床工作中有大量的患者因为骨折术后、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半月板损伤术后、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等多种原因,均会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从而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关节运动分为关节的附属运动和关节的生理运动,膝关节的附属运动除了前后向、后前向滑动之外,还包括关节的牵引分离。在临床处理膝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时,治疗师除了要处理单独的附属运动或者生理运动之外,更多时候需要附属运动与生理运动结合起来使用,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也更有利于患者受限活动度的改善。因此,在进行膝关节活动受限治疗时,治疗师需要固定患者患侧腿膝关节上部后,沿着小腿轴向方向拉伸膝关节下部进行长轴牵引使关节分离,再在保持膝关节关节分离的状态下,扳动患者脚部后倾改变膝关节屈伸角度以作到角度牵引;然而,在临床操作中,治疗师同时维持两个方向的力会出现发力困难、力度不稳定等问题,而且长期操作对治疗师自身健康也会有负面影响。并且,长轴牵引、关节分离、角度牵引操作会占据治疗师的大量心力,治疗师无法进行更多的辅助和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膝关节活动受限自动牵引松动仪。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膝关节活动受限自动牵引松动仪,由上而下依次连接一个膝上固定装置、两个长轴拉伸装置、一个角度牵引装置和两个踝上固定装置;
5.膝上固定装置前端两侧设有前伸的铰接板甲;铰接板甲的前端与长轴拉伸装置的顶端铰接;膝上固定装置中部上表面设有内凹的弧形面;弧形面两端上部设有绷带轴;绷带轴用以连接绷带;膝上固定装置末端连接有反c型的卡板;
6.长轴拉伸装置分别对称设于膝上固定装置两侧;每个长轴拉伸装置均由上而下依次连接铰接板乙、丝杆甲、丝杆螺母、丝杆乙;铰接板乙与铰接板甲相铰接;丝杆甲外螺纹与丝杆乙外螺纹螺纹方向相反;丝杆螺母的上下端分别与丝杆甲、丝杆乙螺纹连接;丝杆乙下端固接有方形移动板;长轴拉伸装置还竖向贯穿有导向杆;导向杆顶端与铰接板乙下端相连;导向杆下端贯穿移动板超过丝杆乙下端;导向杆中部通过横杆相连;
7.角度牵引装置设于两个长轴拉伸装置中间,包括设于卡板底面的绳筒、缠绕绳筒上的牵引绳;绳筒一端套装有棘轮,另一端固接有手柄;绳筒两端通过u形的架板与卡板底面相连相连;架板上设有与棘轮相匹配的棘爪;棘爪限制方向为牵引绳离开绳筒方向;牵引绳一端与绳筒相连,另一端与横杆相连;
8.两个踝上固定装置分别对应地与丝杆乙下端相连;每个踝上固定装置均包括前伸的两根以上的滑杆、滑块和弧形板;两根滑杆均穿过滑块形成滑动副;
9.弧形板朝向内侧;弧形板前端两侧设有扎带轴;扎带轴连接扎带;
10.弧形板外凸面连接有板甲;板甲在滑块顶面滑行;板甲超过滑块侧面的末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竖向截面大于板甲竖向截面的限位块;滑块两侧设有与板甲配合的板乙;板乙为n形结构;板乙内侧面与板甲相匹配;板甲上设有横向长孔;横向长孔中穿过有螺栓;螺栓的螺纹端旋入滑块内;滑块侧面贯穿有调节手柄;调节手柄的端部顶压在滑杆上。
11.优选的,膝上固定装置中部底面通过加强筋与卡板侧面相连。
12.优选的,绷带有前后两个。
13.优选的,卡板底面设有调节手柄;调节手柄中部穿过卡板底面;调节手柄端部设有圆盘形的弹性垫。
14.优选的,弧形板内侧面覆盖有软垫。
15.优选的,卡板底面或滑块侧面均设有与调节手柄中部相配合的圆形螺母。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膝关节活动受限自动牵引松动仪,由上而下依次设有膝上固定装置、长轴拉伸装置、角度牵引装置和踝上固定装置;膝上固定装置前端与长轴拉伸装置顶端铰接;膝上固定装置底面与长轴拉伸装置中部通过角度牵引装置连接;长度拉升装置底端与踝上固定装置相连;长轴拉伸装置顶端和底端可以调整间距;角度牵引装置可以拉动长轴拉伸装置后倾,并该后倾角度;踝上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膝关节下部踝关节上部;膝上固定装置、长轴拉伸装置、踝上固定装置相互配合可以长轴牵引、关节分离操作;膝上固定装置、长轴拉伸装置、角度牵引装置和踝上固定装置相互配合可以角度牵引操作;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上述操作力度及稳定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大大减轻治疗师的负担。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膝关节活动受限自动牵引松动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18.图2是图1的i放大视图;
19.图3是图1的ii放大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膝关节活动受限自动牵引松动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1.图5是图4的iii放大视图;
22.图6是踝上固定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图6的iv放大视图;
24.图8是图6的a-a剖视图;
25.图9是图8的v放大视图;
26.图10是膝上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膝上固定装置、11.铰接板甲、12.弧形面、13.绷带轴、14.绷带、15.卡板、151.调节手柄、1511.圆形螺母、152.弹性垫、16.加强筋、2.长轴拉伸装置、21.铰接板乙、22.丝杆甲、23.丝杆螺母、24.丝杆乙、25.导向杆、251.横杆、3.角度牵引装置、31.绳筒、32.牵引绳、33.棘轮、34.手柄、35.架板、36.棘爪、4.踝上固定装置、41.滑杆、42.滑块、421.板乙、4211.移动板、43.弧形板、431.扎带轴、432.板甲、4321.横向长孔、4322.螺栓、433.限位
块、434.软垫、44.扎带、5.床。
具体实施方式
28.实施例:参见图1-10,一种膝关节活动受限自动牵引松动仪,由上而下依次连接一个膝上固定装置、一个长轴拉伸装置、两个角度牵引装置和两个踝上固定装置;膝上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膝关节上部;长轴拉伸装置用于膝关节长轴拉伸操作;角度牵引装置用于关节分离后的角度牵引操作;踝上固定装置对应固定于下关节下部踝关节上方,与膝上固定装置相配合,对膝关节的上、下部形成固定以便于长轴拉伸、关节分离、角度牵引等操作;
29.膝上固定装置前端两侧设有前伸的铰接板甲;铰接板甲的前端与长轴拉伸装置的顶端铰接形成转动副,以配合膝关节进行膝关节的角度牵引操作;膝上固定装置中部上表面设有内凹的弧形面,适配患者膝关节上部即大腿部分;弧形面两端上部设有绷带轴;绷带轴用以连接绷带;绷带与弧形面相配合用于膝关节上部的固定;膝上固定装置末端连接有反c型的卡板,用于卡在患者所坐平台边沿;本实施例中患者所坐平台为方便描述设定为床,并不排除桌椅板凳在外;
30.长轴拉伸装置分别对称设于膝上固定装置两侧;每个长轴拉伸装置均由上而下依次连接铰接板乙、丝杆甲、丝杆螺母、丝杆乙;铰接板乙与铰接板甲相铰接形成转动副,使长轴拉伸装置能够绕着铰接板甲向后摆动,以角度牵引操作;丝杆甲外螺纹与丝杆乙外螺纹螺纹方向相反;丝杆螺母的上下端分别与丝杆甲、丝杆乙螺纹连接;旋转丝杆螺母,丝杆甲的上端与丝杆乙的下端会发生相对移动,有两个功用:一,可根据患者的小腿长度进行适配性调整;二,在膝上固定装置、踝上固定装置形成稳定的固定关系后,调整丝杆螺母以关节分离操作,并使膝关节处于稳定的关节分离状态;丝杆乙下端固接有方形移动板;长轴拉伸装置还竖向贯穿有导向杆;导向杆顶端与铰接板乙下端相连;导向杆下端贯穿移动板超过丝杆乙下端;导向杆的作用是为调整丝杆螺母以调整丝杆甲的上端与丝杆乙的下端间距时提供导向作用;导向杆中部通过横杆相连;
31.角度牵引装置设于两个长轴拉伸装置中间,包括设于卡板底面的绳筒、缠绕绳筒上的牵引绳;绳筒一端套装有棘轮,另一端固接有手柄;绳筒两端通过u形的架板与卡板底面相连相连;架板上设有与棘轮相匹配的棘爪;棘爪限制方向为牵引绳离开绳筒方向;牵引绳一端与绳筒相连,另一端与横杆相连;摇动手柄,使绳筒卷起牵引绳,棘轮、棘爪组成的单向机构不做阻碍,而横杆被牵引绳牵引连带着长轴拉伸装置向后倾斜,以角度牵引操作;手柄更便于绳筒收起牵引绳;棘轮、棘爪相组合可在长轴拉伸装置到达合适角度后阻止牵引绳离开绳筒,从而使长轴拉伸装置固定在该角度下,以形成稳定的角度牵引;
32.两个踝上固定装置分别对应地与丝杆乙下端相连,会随着丝杆乙下端向下移动;每个踝上固定装置均包括前伸的两根以上的滑杆、滑块和弧形板;两根滑杆均穿过滑块形成滑动副;滑块在滑杆上滑动以适应患者踝关节上部;
33.弧形板朝向内侧,用于箍紧患者踝关节上部;弧形板前端两侧设有扎带轴;扎带轴连接扎带;两侧的弧形板拼合后再通过扎带相连形成一个整体,以箍住患者踝关节上部;如此在长轴牵引、关节分离时,患者踝关节会被弧形板向下顶压以实现相应操作的效果;
34.弧形板外凸面连接有板甲;板甲在滑块顶面滑行;板甲超过滑块侧面的末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竖向截面大于板甲竖向截面的限位块; 滑块两侧设有与板甲配合的板乙;
板乙为n形结构;板乙内侧面与板甲相匹配;板甲上设有横向长孔;横向长孔中穿过有螺栓;螺栓的螺纹端旋入滑块内;滑块侧面贯穿有调节手柄;调节手柄的端部顶压在滑杆上;板乙限制了板甲的滑行方向;限位块限制了板甲滑行的极限位置;横向长孔既限制了板甲的滑行方向和滑行行程,又可与螺栓配合使板甲处于固定位置以适应患者踝关节上部的位置和尺寸;调节手柄顶压滑杆可固定滑块位置,从而限制弧形板在滑杆轴向上的位置以适配患者踝关节上部。
35.膝上固定装置中部底面通过加强筋与卡板侧面相连;加强筋可加强卡板对膝上固定装置中部的支撑以承载患者膝关节上部。
36.绷带有前后两个使患者膝关节上部被更加牢固的固定。
37.卡板底面设有调节手柄;调节手柄中部穿过卡板底面;调节手柄端部设有圆盘形的弹性垫;弹性垫受到挤压弹性变形增加摩擦力,使卡板与患者所坐平台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同时又可通过调节手柄卡在不同厚度的患者所坐平台,适配性好。
38.弧形板内侧面覆盖有软垫,减少弧形板对患者踝关节上部顶压带来的不适感。
39.卡板底面或滑块侧面均设有与调节手柄中部相配合的圆形螺母,便于维修。
40.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41.治疗师把本实施例安装在床边沿;卡板卡在床边沿,再通过旋紧卡板底面的调节手柄,使弹性垫顶压到床边沿底面形成稳定的固定关系;
42.治疗师使患者坐在床边沿,使用本实施例对患者进行穿戴;先把患者患侧膝关节上部卡在弧形面内,膝关节对应铰接板甲前端超出膝上固定装置;此时,膝关节下部自动垂下;再通过绷带对膝关节上部进行固定,调节丝杆螺母调整踝上固定装置的竖向位置,使弧形板位于踝关节上部的合适高度,调节滑块在滑杆上的位置以对应踝关节上部的水平位置;通过移动板甲相对板乙移动,使弧形板卡住踝关节上部;依次扎紧弧形板上的扎带、旋紧横向长孔内的螺栓和滑块侧面的调节手柄,对膝关节下部进行固定;
43.实现长轴牵引操作;伸直膝关节下部,使膝关节下部与膝关节上部平行,调整丝杆螺母,带有扎带的弧形板卡住踝关节前移,而膝关节上部被膝上固定装置固定,从而实现长轴牵引操作;
44.实现关节分离操作;随着膝关节下部被前移,膝关节逐步被拉开;当膝关节被拉开合适程度,膝关节稳定地处于关节分离状态以实现关节分离操作;
45.实现角度牵引操作;摇动绳筒上的手柄,牵引绳拉动长轴拉伸装置、踝上固定装置带动膝关节下部后倾;膝关节下部被后倾到合适角度后,不再摇动手柄;绳筒因为棘轮、棘爪组成的单向结构而不会反向转动,从而牵引绳对膝关节的牵引后倾状态保持不变,进而实现角度牵引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