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视治疗仪瞳距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81566发布日期:2022-08-17 11:0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近视治疗仪瞳距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近视治疗仪瞳距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2.物联网的定义随着多种实时技术的融合而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些技术包括:分析学,机器学习、商业化传感器和嵌入式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系统、自动化(包括家庭和楼宇自动化)等传统领域都有助于实现物联网,近视治疗仪是目前防治学生近视最重要,最有前途的非手术方法,而手术方法只能起治标不治本的作用,近视治疗仪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使用物联网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整体良好的治疗效果。
3.如图1所示,近视治疗仪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2,所述固定支架2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治疗近视的变焦远视镜3,所述变焦远视镜3一端固定连接有护眼垫4。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近视治疗仪对患者的治疗时间是不固定的,从而导致患者不能正确的控制治疗时间,长时间治疗或者治疗时间过短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损坏眼睛的情况,降低了整体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联网远程控制治疗时间的近视治疗仪瞳距调节系统。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近视治疗仪瞳距调节系统,包括固定底座和变焦远视镜,所述固定底座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操作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内部包括有用于记录治疗次数的频率记录模块、用于控制治疗仪治疗时长的定时模块、用于接收和上传信息的信息收发模块、用于提示警告的警示模块和用于网络连接的物联网连接终端,所述频率记录模块、定时模块、信息收发模块、警示模块、物联网连接终端和触摸屏相互电性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控制治疗仪治疗时长的定时模块对每次操作的时长进行限定,并通过用于记录治疗次数的频率记录模块对使用次数进行记录,且通过物联网连接终端进行联网上传,方便卖家对使用者进行提醒,防止治疗时间过长对眼睛造成伤害。
9.进一步地,所述变焦远视镜内部包括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可拆卸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壳体与上壳体为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对整体内部进行开启,方便检修和更换部件的同时方便对整体进行清洁,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11.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块,所述下壳体内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下壳体外侧开设有定位卡孔,所述定位卡孔与插接槽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插接块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卡钮,所述弹簧卡钮与定位卡孔相互卡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卡钮与定位卡孔可以稳定的卡合,从而保证整体方便对下壳体与上壳体进行安装和拆卸,降低了整体安装和拆卸的难度,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13.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块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弹簧,所述安装弹簧远离安装槽的一面与弹簧卡钮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卡钮外径与定位卡孔内径相等,所述弹簧卡钮通过安装弹簧与安装槽活动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卡钮外径与定位卡孔内径相等保证整体卡合后良好的稳定性,整体安装后不会产生偏移,从而保证整体良好的卡合效果。
15.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框架,所述限位框架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限位框架内部活动连接有镜筒,所述镜筒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轮,所述调节轮与限位框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轮关于限位框架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限位框架外侧调节轮之间啮合连接有中转轮,所述中转轮在两组调节轮之间分布有两组,所述调节轮之间两组中转轮啮合连接,所述调节轮上端穿过上壳体延伸至上壳体上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轮可以带动镜筒在限位框架内部进行小位移,从而方便整体根据使用者的情况对治疗仪瞳距进行调节,保证整体良好的调节效果,增加了整体灵活性。
17.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内部开设有供调节轮穿过的调节槽,所述调节轮上端面开设有增加调节轮表面摩擦的防滑纹,所述防滑纹在调节轮表面等间距分布。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轮表面等间距分布的防滑纹增加了整体的防滑效果,同时方便整体进行调节,并保证调节轮上端高于上壳体上端,方便整体进行调节。
19.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轮侧壁开设有定位轮齿,所述定位轮齿与中转轮轮齿相适配,所述中转轮前端转动连接有用于限定两组中转轮横向位置的限位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可以保证中转轮之间的间距不产生变化,从而保证整体良好的联动效果,增加了整体的调节稳定性,方便整体进行同向调节,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2.1、采用了频率记录模块和定时模块,方便对客户的使用时间和频率进行记录,并通过物联网进行数据上传和远程监控,防止整体治疗时间过长,产生控制治疗时长的效果;
23.2、采用了弹簧卡钮和定位卡孔,方便整体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方便对整体内部部件进行检修和更换,从而方便整体进行清洁,产生方便清洁检修的效果;
24.3、采用了调节轮和中转轮,方便整体手动调节镜筒的位置,同时保证整体良好的同向调节效果,方便整体根据使用者瞳距进行调节,保证整体良好的治疗效果,产生方便调节的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为近视治疗仪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拆分结构示意图一;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拆分结构示意图二。
30.图中,1、固定底座;2、固定支架;3、变焦远视镜;4、护眼垫;5、触摸屏;6、频率记录模块;7、定时模块;8、信息收发模块;9、警示模块;10、物联网连接终端;31、下壳体;32、上壳体;33、插接块;34、插接槽;35、定位卡孔;36、弹簧卡钮;37、安装槽;38、安装弹簧;39、限位框架;310、活动槽;311、镜筒;312、安装环;313、调节轮;314、中转轮;315、调节槽;316、防滑纹;317、定位轮齿;31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参照图2和图3,一种近视治疗仪瞳距调节系统,包括固定底座1和变焦远视镜3,变焦远视镜3激光波长为630-660nm,且变焦远视镜3额定功率为0.5-2.5mw,激光路径最佳治疗范围为变焦远视镜3激光发射处到人眼距离为20-30cm,且整体的最佳治疗时间为180s,同时最佳治疗范围内光斑直径为8-12mm,固定底座1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操作的触摸屏5,触摸屏5内部包括有用于记录治疗次数的频率记录模块6、用于控制治疗仪治疗时长的定时模块7、用于接收和上传信息的信息收发模块8、用于提示警告的警示模块9和用于网络连接的物联网连接终端10,频率记录模块6、定时模块7、信息收发模块8、警示模块9、物联网连接终端10和触摸屏5相互电性连接,频率记录模块6、定时模块7、信息收发模块8、警示模块9、物联网连接终端10可以对顾客使用的时间和频率进行记录,接着通过信息收发模块8将记录的信息传递至物联网连接终端10,方便卖家根据买家使用情况对使用者进行提醒,警示模块9具体可以是扬声器和警报灯,从而保证使用者良好的治疗效果。
33.参照图4,变焦远视镜3内部包括有下壳体31,下壳体31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上壳体32,下壳体31与上壳体32可拆卸连接,下壳体31与上壳体32形状大小相适配,且上壳体32上端面低于调节轮313上端面,上壳体32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块33,下壳体31内部开设有插接槽34,下壳体31外侧开设有定位卡孔35,定位卡孔35与插接槽34内部相互连通,插接块33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卡钮36,弹簧卡钮36与定位卡孔35相互卡合,插接块33可以和插接槽34进行充分的插接,保证整体良好的安装效果,方便整体进行拆装,同时插接块33与插接槽34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方便整体进行插接,插接块33内部开设有安装槽37,安装槽37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弹簧38,安装弹簧38远离安装槽37的一面与弹簧卡钮36固定连接,弹簧卡钮36外径与定位卡孔35内径相等,弹簧卡钮36通过安装弹簧38与安装槽37活动连接,弹簧卡钮36与定位卡孔35均为表面光滑结构,从而方便整体进行充分的卡合,保证整体良好的安装效果。
34.参照图5,下壳体31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框架39,限位框架39内部开设有活动槽310,限位框架39内部活动连接有镜筒311,镜筒311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环312,安装环312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轮313,调节轮313与限位框架39转动连接,调节轮313关于限位框架39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限位框架39外侧调节轮313之间啮合连接有中转轮314,中转轮314在两组调节轮313之间分布有两组,调节轮313之间两组中转轮314啮合连接,调节轮313上端穿过上壳体32延伸至上壳体32上端,有中转轮314与调节轮313对应分布有两组,且中转轮
314与调节轮313相互啮合,保证整体良好的调节效果,增加了整体的灵活性,上壳体32内部开设有供调节轮313穿过的调节槽315,调节轮313上端面开设有增加调节轮313表面摩擦的防滑纹316,防滑纹316在调节轮313表面等间距分布,在调节轮313表面等间距分布的防滑纹316方便整体进行调节,且整体通过两组中转轮314进行连接,方便整体进行同向调节,增加了整体的灵活性,调节轮313侧壁开设有定位轮齿317,定位轮齿317与中转轮314轮齿相适配,中转轮314前端转动连接有用于限定两组中转轮314横向位置的限位块318,保证整体良好的啮合效果,从而方便整体进行调节,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35.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使用频率记录模块6对使用者使用的次数进行计算,同时通过定时模块7对使用者一天使用时间进行记录,并通过信息收发模块8将整体产生的数据传输至物联网连接终端10进行数据记录,同时卖家根据使用者数据对使用者使用情况进行观测,并通过警示模块9对使用过度的使用者进行警示,防止治疗过剩对眼睛造成伤害,且下壳体31与上壳体32为可拆卸连接,安装的过程中,通过插接块33与插接槽34进行插接,且整体插接的过程中,安装弹簧38带动弹簧卡钮36与定位卡孔35进行卡合,保证整体方便对下壳体31与上壳体32进行安装和拆卸,同时整体需要根据使用者情况对瞳距进行调节,通过转动调节轮313对镜筒311的位置进行调节,当调节轮313转动时,调节轮313带动中转轮314进行旋转,从而使定位轮齿317与中转轮314的卡合位置发生变化,保证镜筒311之间的间距产生变化,且调节轮313之间设置有两组中转轮314,保证整体同向调节,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3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