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染病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安全型负压隔离舱。
背景技术:2.随着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的流行,及早发现感染病例及疑似病例,并采取隔离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因此在感染病例及疑似病例转运到医院及隔离场所途中如何防止病毒传播以及保护医务工作者免受感染,已成为控制病毒传播和避免医院感染的重要议题。为了避免在运送过程中健康者被感染及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就必须采取完善的防护计划,并依靠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依照标准操作程序执行适当的消毒措施。另外,还需实行必要的隔离措施,以减少病毒传播和传染给其他病患或医护人员的机会。
3.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在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转运过程中,包括120急救车出车接诊病人或转运危重症病人,均不能有效隔离患者与周围环境,即在转运过程中患者不断向外界环境排出病毒,并通过上述传播途径,将新冠病毒传播给医护人员及周围人群,造成新冠病毒肺炎的播散甚至爆发。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物安全型负压隔离舱,主要解决现有病患转运方式不能有效隔离患者与周围环境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生物安全型负压隔离舱,包括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舱体前后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外侧通过负压抽气管道与负压发生器的负压口连接,所述舱体的底部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担架。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垫板为可充气气垫。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舱体包括柔性的舱底、安装在所述舱底前后两侧的舱壁,以及与所述舱壁和所述舱底可拆卸连接的舱盖。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舱底的上端面安装有安全带。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有所述第一过滤器的所述舱壁为塑料板。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舱盖包括沿所述舱底长度方向分布的支架,以及通过所述支架固定成型的柔性膜,每个所述支架的外部均设置有连接件,位于同一直线的各个所述连接件通过固定杆进行固定连接。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膜的表面设置有操作口以及输液输氧预留口。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膜为透明材料。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发生器还设置有负压检测端,所述负压检测端通过软管接入所述舱体的内部。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发生器配备有市电接口、ups电源,或车载电源中的至少一种。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舱体的前后分别设置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然后通过负压抽气管道将第一过滤器的外侧接入负压发生器,当开启负压发生器后,由负压发生器形成微负压,舱体内被污染的空气经第一过滤器过滤后从负压抽气管道和负压发生器排出,同时由于舱体内存在的负压,压强差将从外界的新鲜空气受吸入舱体进行补充,保证病人得到充足氧气,可有效隔离患者与周围环境,切断传播途径,最大限度降低医护人员和周围人群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风险。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生物安全型负压隔离舱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生物安全型负压隔离舱的部分剖切立体图;
19.其中:1-舱体,2-第一过滤器,3-第二过滤器,4-负压抽气管道,5-负压发生器,6-垫板,7-担架,8-软管,101-舱底,102-舱壁,103-舱盖,104-安全带,1031-支架,1032-柔性膜,1033-连接件,1034-固定杆,1035-操作口,1036-输液输氧预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2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生物安全型负压隔离舱,本装置可有效隔离患者与周围环境,切断传播途径,最大限度降低医护人员和周围人群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风险。
22.如图1、2所示,包括用于安置、隔离病患的舱体1,以及安装在舱体1前后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器2和第二过滤器3,第一过滤器2的外侧通过负压抽气管道4与负压发生器5的负压口连接,舱体1的底部设置有垫板6,垫板6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担架7。上述第一过滤器2和第二过滤器3可以是任何能够过滤病毒的高效过滤装置,在此不作限定。
2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舱体1的前后分别设置第一过滤器2和第二过滤器3,然后通过负压抽气管道4将第一过滤器2的外侧接入负压发生器5,当开启负压发生器5后,由负压发生器5形成微负压,舱体1内被污染的空气经第一过滤器2过滤后从负压抽气管道4和负压发生器5排出,同时由于舱体1内存在的负压,压强差将从外界的新鲜空气受吸入舱体1进行补充,保证病人得到充足氧气。再有,还设置了用于提高舱体1稳定性的垫板6,以及便于转运病人的可拆卸的担架7,能够适应多种应用场景。
24.为更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适用范围,垫板6为可充气气垫,通过配备的打气筒充气后,可在水中漂浮,便于野外和极端环境条件下使用。
25.上述的舱体1可以是任何机构形成的密闭空间,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舱体1为可拆卸的,以减少产品的体积。其中,本实施例提出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案,即,该舱体1包括柔性的舱底101、安装在舱底101前后两侧的舱壁102,以及与舱壁102和舱底101可拆卸连接的舱盖103。在该实施方式中,舱底101、舱壁102和舱盖103可通过密封拉链进行快速安
装。
26.更优的,舱底101的上端面安装有安全带104,用于固定病患的躯体。
27.考虑到第一过滤器2和负压抽气管道4的总体质量较大,为了提高舱壁102的强度,避免舱体1垮塌,安装有第一过滤器2的舱壁102为塑料板,塑料板具有一定的刚性,同时其质量较轻。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要发明点之一,上述的舱盖103包括沿舱底长度方向分布的支架1031,以及通过支架1031固定成型的柔性膜1032,每个支架1031的外部均设置有连接件1033,位于同一直线的各个连接件1033通过固定杆1034进行固定连接。通过以上设置,柔性膜1032在未组装前是可折叠的,有利于减小产品体积。柔性膜1032可以提前包覆在支架1031,舱盖103在组装时,只需将支架1031展开,然后将支架1031的底部安装在舱底101,并为连接件1033穿上固定杆1034进行固定,最后通过密封拉链将舱底101、舱壁102和柔性膜1032连接起来,完成密封。
29.在某些可选的方案中,柔性膜1032的表面设置有操作口1035以及输液输氧预留口1036。图1、2中显示了多个操作口1035,实际上是扩展的预留口,这些操作口1035可以通过安装密闭操作手套对舱体1的病患进行某些干预。输液输氧预留口1036则用于输液管道以及输氧管道进入舱体1内,对病患进行临时的处理。
30.更为优选的,柔性膜1032为透明材料,整体通透,令身在舱体1内的病患没有压抑感,同时医务人员也可以通过该透明的柔性膜1032观察病患的状态。
31.可选的,负压发生器5还设置有负压检测端,负压检测端通过软管8接入舱体1的内部,用于检测舱体1的负压值,该负压值可以显示在负压发生器5,医务人员通过负压发生器5的操作按钮能够控制负压发生器5的负压输出,从而间接控制舱体1内的气体更新速度。
32.负压发生器5配备有220v
±
10%市电接口、ups电源(充电),或车载电源中的至少一种,在配备多种电源方式的情况能够适应更多的任务环境。
33.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