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免洗手消毒凝胶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4322发布日期:2022-09-06 20:1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免洗手消毒凝胶包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免洗手消毒凝胶包装。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日常生活的卫生保健,各色各样的医疗消毒产品也应运而生,免洗手消毒凝胶产品以方便快捷、灭菌效果好广受大众欢迎,免洗手消毒凝胶产品中常用的消毒剂种类有:氧化性消毒剂、醇类消毒剂、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生物消毒剂。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的免洗手消毒凝胶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会对免洗手消毒凝胶包装进行固定,现有的固定大多需要较为繁琐的操作,从而耽误使用者时间,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5.2、传统的免洗手消毒凝胶使用大多采用挤压形式,不慎挤压从而导致免洗手消毒凝胶的浪费,同时无法针对免洗手消毒凝胶的流量进行控制,会出现免洗手消毒凝胶的流出过多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免洗手消毒凝胶包装,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免洗手消毒凝胶包装方便固定的效果,解决现有的免洗手消毒凝胶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会对免洗手消毒凝胶包装进行固定,现有的固定大多需要较为繁琐的操作,从而耽误使用者时间,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免洗手消毒凝胶使用大多采用挤压形式,不慎挤压从而导致免洗手消毒凝胶的浪费,同时无法针对免洗手消毒凝胶的流量进行控制,会出现免洗手消毒凝胶的流出过多情况的问题,以达到避免免洗手消毒凝胶浪费的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便携式免洗手消毒凝胶包装,包括储存机构,所述储存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
9.所述储存机构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内壁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杆,所述一号连接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内腔螺纹连接有二号螺纹杆,所述二号螺纹杆的正面延伸至固定外壳的外部,所述活动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杆,所述二号连接杆的背面延伸至固定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吸盘。
10.所述出料机构包括限料机构,所述限料机构包括限料外壳,所述限料外壳的内腔设置有一号固定杆,所述一号固定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二号固定杆,所述二号固定杆的顶部与限料外壳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固定杆的底部与限料外壳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料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存外
壳,所述固定外壳的侧面与储存外壳的侧面固定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储存外壳用于放置免洗手消毒凝胶,波保护免洗手消毒凝胶不受污染。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存外壳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环块。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环块的设置令曲线杆可以多个方向进行偏转。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环块的表面设置有曲线杆,所述储存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柱。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环柱的设置令固定板可以发生转动,从而使得消毒凝胶进入到储存外壳内。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环柱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一号螺纹杆。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一号螺纹杆的设置可以对固定板进行固定作用。
1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一号螺纹杆的底部延伸至储存外壳的底部,所述限料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外壳。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出料外壳令消毒凝胶流出时进行限位,放置随意流出。
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免洗手消毒凝胶包装,采用了二号螺纹杆、螺纹块、吸盘的配合,转动二号螺纹杆,令螺纹块进行位移,推动吸盘靠近墙面进行挤压,挤压吸盘内部空气,从而与墙面实现固定,解决了现有的免洗手消毒凝胶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会对免洗手消毒凝胶包装进行固定,现有的固定大多需要较为繁琐的操作,从而耽误使用者时间,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达到了固定简单化的效果。
2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免洗手消毒凝胶包装,采用了一号齿轮、限料外壳、二号齿轮的配合,转动二号齿轮带动一号齿轮进行转动,当一号齿轮内部开孔与限料外壳流通时可以令消毒凝胶流出,解决了传统的免洗手消毒凝胶使用大多采用挤压形式,不慎挤压从而导致免洗手消毒凝胶的浪费,同时无法针对免洗手消毒凝胶的流量进行控制,会出现免洗手消毒凝胶的流出过多情况的问题,达到了避免消毒凝胶浪费的效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免洗手消毒凝胶包装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储存机构;11、固定板;12、环柱;13、储存外壳;14、一号螺纹杆;15、固定机构;151、二号螺纹杆;152、螺纹块;153、一号连接杆;154、固定外壳;155、活动板;156、二号连接杆;157、吸盘;16、固定块;17、环块;18、曲线杆;2、出料机构;21、出料外壳;22、限料机构;221、一号齿轮;222、限料外壳;223、一号固定杆;224、二号固定杆;225、二号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实施例1
3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免洗手消毒凝胶包装,包括储存机构1,储存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2,储存机构1包括固定机构15,固定机构15包括固定外壳154,固定外壳154的内壁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55,活动板15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杆153,一号连接杆15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块152,螺纹块152的内腔螺纹连接有二号螺纹杆151,二号螺纹杆151的正面延伸至固定外壳154的外部,活动板15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杆156,二号连接杆156的背面延伸至固定外壳15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吸盘157。
32.在本实施例中,将储存外壳13确定好角度方向后,转动二号螺纹杆151,由于二号螺纹杆151的转动,带动螺纹块152向墙面方向进行位移,螺纹块152的位移则直接带动一号连接杆153的位移,此时活动板155也随一号连接杆153进行位移,使得二号连接杆156推动吸盘157对墙面进行挤压,通过吸盘157与墙面产生连接,由于吸盘157为弹性材质,也可将吸盘插入相应凹槽内,通过吸盘157挤压凹槽内壁,也可产生相应固定,方便多数使用者的使用,当不进行固定时,可将吸盘157收缩,此时吸盘157不会超出储存外壳13长度,不会在携带过程中产生影响。
33.实施例2
34.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出料机构2包括限料机构22,限料机构22包括限料外壳222,限料外壳222的内腔设置有一号固定杆223,一号固定杆22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一号齿轮221,一号齿轮221的表面啮合有二号齿轮225,二号齿轮22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二号固定杆224,二号固定杆224的顶部与限料外壳222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二号固定杆224的底部与限料外壳222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35.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二号齿轮225,一号齿轮221与二号齿轮225的不断啮合,使得一号齿轮221发生转动,由于限料外壳222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位置尺寸相配的流通孔,同时一号齿轮221也同样开设有开孔,当开孔与流通孔位置匹配进行,会令储存外壳13内部的消毒凝胶受重力影响向下流通,由于一号齿轮221会进行转动,可以对开孔与流通孔的位置进行确定,通过转动二号齿轮225可以控制流速以及流通情况。
36.实施例3
37.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限料外壳2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存外壳13,固定外壳154的侧面与储存外壳13的侧面固定连接,储存外壳1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环块17,环块17的表面设置有曲线杆18,储存外壳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柱12,环柱1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内部设置有一号螺纹杆14,一号螺纹杆14的底部延伸至储存外壳13的底部,限料外壳2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外壳21。
38.在本实施例中,当向储存外壳13内部注入消毒凝胶时,转动一号螺纹杆14,使得一号螺纹杆14脱离固定板11,随后抓到弄固定板11即可,此时会将储存外壳13顶部打开,从而可以进行注入,环块17的设置令曲线杆18可以进行多个方向进行旋转,当曲线杆18向同一方向进行旋转后,曲线杆18的高度会高于储存外壳13的高度,通过拿取曲线杆18即可,同时
曲线杆18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路,提高与使用者的摩擦,避免滑落情况。
39.下面具体说一下该便携式免洗手消毒凝胶包装的工作原理。
40.如图1-4所示,将储存外壳13确定好角度方向后,转动二号螺纹杆151,由于二号螺纹杆151的转动,带动螺纹块152向墙面方向进行位移,螺纹块152的位移则直接带动一号连接杆153的位移,此时活动板155也随一号连接杆153进行位移,使得二号连接杆156推动吸盘157对墙面进行挤压,形成固定,转动二号齿轮225,一号齿轮221与二号齿轮225的不断啮合,使得一号齿轮221发生转动,开孔与流通孔位置匹配进行,会令储存外壳13内部的消毒凝胶受重力影响向下流通,通过出料外壳21流出。
41.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