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

文档序号:30850370发布日期:2022-07-23 05:54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2.目前,颅脑损伤患者因为病情危重,早期往往需要经口腔进行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还需安置胃管。颅底骨折患者不可经鼻腔安置保留胃管,也需要经口腔安置胃管。如此则口腔内既置入了气管插管也置入了胃管,气管插管和胃管均需要固定避免脱出。
3.常规的气管插管固定器只能固定气管插管,无固定胃管的结构。例如zl201821073036.2、zl202022867141.7、zl202120390126.x等专利公开的气管插管固定器均无法固定胃管。
4.zl202020416150.1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该气管插管固定器具有胃管固定结构,能够固定胃管。该气管插管固定器只是简单地在气管插管固定结构的旁边增加了一个与气管插管固定结构相同的胃管固定结构。该气管插管固定器使用时,气管插管、胃管和牙垫并排位于口腔内,口腔内部空间十分拥挤,吸痰和吸唾液均很不方便。同时该气管插管固定器气管插管固定结构、胃管固定结构、胃管和气管插管进入的通道和吸痰孔并排设置,气管插管固定器的长度需要很大。并且固定胃管和气管插管需要操作两个固定结构,也有所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及胃管均可固定的固定器。
6.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器面板、气管插管垫板、胃管垫板、压紧结构和牙垫;固定器面板上具有胃管孔、吸痰孔和位于二者之间的气管插管孔,胃管孔、吸痰孔和气管插管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该水平线为剖分线,牙垫与固定器面板的后表面连接并与气管插管孔位置对应;固定器面板和牙垫沿剖分线剖分,固定器面板剖分形成面板上半体和面板下半体,面板上半体与面板下半体可拆卸连接;气管插管垫板和胃管垫板与面板下半体的前表面连接,气管插管垫板和胃管垫板分别与气管插管孔和胃管孔位置对应;压紧结构与面板上半体的前表面连接,压紧结构与气管插管垫板和胃管垫板对应设置。
7.进一步的是:面板上半体上连接有插杆,面板下半体上连接有连接套,插杆穿过连接套,插杆下端连接有螺母,螺母抵靠在连接套上。
8.进一步的是:压紧结构包括压紧带和下压结构,压紧带的两端与面板上半体连接,气管插管孔和胃管孔位于压紧带的两端之间,下压结构位于压紧带的上方并位于气管插管孔和胃管孔之间,下压结构与面板上半体连接,下压结构能够下压压紧带。
9.进一步的是:下压结构包括导向套、下压杆和下压螺钉,导向套与面板上半体连接,下压杆插入导向套并与导向套配合,下压螺钉与导向套螺纹连接并能够下顶下压杆。
10.进一步的是:下压杆的下部形状为弧形。
11.进一步的是:下压结构包括两个定位片,两个定位片分别位于压紧带前后方,定位片与下压杆制成一体。
12.进一步的是: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包括弧形垫板,弧形垫板与面板上半体的前表面连接,弧形垫板位于胃管孔的正上方。
13.进一步的是: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包括连接耳和系带,连接耳与面板下半体的端部连接,系带与连接耳连接。
14.进一步的是:固定器面板的后表面和牙垫的外表面上均连接有减压垫。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患者安置好气管插管和胃管后,将面板下半体和面板上半体拼接,使气管插管和胃管分别从气管插管孔和胃管孔通过;然后将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佩戴在患者头上;然后利用压紧结构将气管插管和胃管分别压紧在气管插管垫板和胃管垫板上,即完成气管插管和胃管的固定。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气管插管和胃管的固定。
16.2、本实用新型牙垫与气管插管孔位置对应,气管插管从牙垫内通过,由于牙垫被剖分为两半,气管插管能够进入牙垫。如此减少了对患者口腔空间的占用,患者相对舒适,也便于吸痰吸唾操作。
17.3、本实用新型面板下半体和面板上半体拼接,无需专门设置气管插管和胃管进入的通道,气管插管和胃管也能够进入到气管插管孔、胃管孔和牙垫内,从而省去了插管和胃管进入的通道,利于减小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的长度。
18.4、进一步改进压紧结构,本实用新型一次操作即可同时压紧气管插管和胃管,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9.图1是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主视图;
20.图2是压紧结构图;
21.图3是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俯视图;
22.图4是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后视图;
23.图5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使用状态图;
24.图中标记为:固定器面板1、面板下半体1-1、面板上半体1-2、气管插管孔1-3、胃管孔1-4、吸痰孔1-5、气管插管垫板2、胃管垫板3、压紧结构4、压紧带4-1、导向套4-2、下压杆4-3、下压螺钉4-4、定位片4-5、牙垫5、插杆6、连接套7、螺母8、弧形垫板9、连接耳10、系带11、减压垫12、气管插管13、胃管14。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6.如图1至图4所示,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器面板1、气管插管垫板2、胃管垫板3、压紧结构4和牙垫5;固定器面板1上具有胃管孔1-4、吸痰孔1-5和位于二者之间的气管插管孔1-3,胃管孔1-4、吸痰孔1-5和气管插管孔1-3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该水平线为剖分线,牙垫5与固定器面板1的后表面连接并与气管插管孔1-3位置对应;固定器面板1和牙垫5沿剖分线剖分,固定器面板1剖分形成面板上半体1-2和面板下半体1-1,面板上半体1-2与
面板下半体1-1可拆卸连接;气管插管垫板2和胃管垫板3与面板下半体1-1的前表面连接,气管插管垫板2和胃管垫板3分别与气管插管孔1-3和胃管孔1-4位置对应;压紧结构4与面板上半体1-2的前表面连接,压紧结构4与气管插管垫板2和胃管垫板3对应设置。
27.如图5所示,患者安置好气管插管13和胃管14后,将面板下半体1-1和面板上半体1-2拼接,使气管插管13和胃管14分别从气管插管孔1-3和胃管孔1-4通过;然后将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佩戴在患者头上;然后利用压紧结构4将气管插管13和胃管14分别压紧在气管插管垫板2和胃管垫板3上,即完成气管插管13和胃管14的固定。
28.本实用新型牙垫5与气管插管孔1-3位置对应,气管插管13从牙垫5内通过,由于牙垫5被剖分为两半,气管插管13能够进入牙垫5。如此减少了对患者口腔空间的占用,患者相对舒适,也便于吸痰吸唾操作。吸痰吸唾时,将吸痰管和吸唾管从吸痰孔1-5伸入患者口腔。
29.本实用新型面板下半体1-1和面板上半体1-2拼接,无需专门设置气管插管13和胃管14进入的通道,气管插管13和胃管14也能够进入到气管插管孔1-3、胃管孔1-4和牙垫5内,从而省去了气管插管13和胃管14进入的通道,利于减小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的长度。
30.面板上半体1-2和面板下半体1-1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本实用新型优选方式如下:面板上半体1-2上连接有插杆6,面板下半体1-1上连接有连接套7,插杆6穿过连接套7,插杆6下端连接有螺母8,螺母8抵靠在连接套7上。插杆6穿过连接套7可限制面板上半体1-2和面板下半体1-1的相对平移和摆动,螺母8则限制了二者相对上下移动,如此面板上半体1-2和面板下半体1-1可靠连接。
31.压紧结构4可参照现有技术设计,即zl202020416150.1公开的压紧结构。本实用新型优选压紧结构4包括压紧带4-1和下压结构,压紧带4-1的两端与面板上半体1-2连接,气管插管孔1-3和胃管孔1-4位于压紧带4-1的两端之间,下压结构位于压紧带4-1的上方并位于气管插管孔1-3和胃管孔1-4之间,下压结构与面板上半体1-2连接,下压结构能够下压压紧带4-1。
32.如图5所示,下压结构下压压紧带4-1,压紧带4-1即同时压紧气管插管13和胃管14,操作简便。压紧带4-1是具有一定柔性的带子,其材料可以是尼龙。
33.下压结构的具体结构优选为:下压结构包括导向套4-2、下压杆4-3和下压螺钉4-4,导向套4-2与面板上半体1-2连接,下压杆4-3插入导向套4-2并与导向套4-2配合,下压螺钉4-4与导向套4-2螺纹连接并能够下顶下压杆4-3。
34.为了避免损坏压紧带4-1,优选下压杆4-3的下部形状为弧形。
35.为了避免压紧带4-1前后方向摆动,优选下压结构包括两个定位片4-5,两个定位片4-5分别位于压紧带4-1前后方,定位片4-5与下压杆4-3制成一体。
36.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同时置入气管插管13和胃管14的患者。若是患者只置入了气管插管13,则上述压紧结构4难以只压紧气管插管13。为了适用于只置入了气管插管13的病人,优选气管插管及胃管固定器包括弧形垫板9,弧形垫板9与面板上半体1-2的前表面连接,弧形垫板9位于胃管孔1-4的正上方。
37.如此则病人只置入气管插管13时,将压紧带4-1绕到弧形垫板9的上方,弧形垫板9支撑压紧带4-1,则压紧结构4可压紧气管插管13。
38.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本实用新型需要固定在病人头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常规地包括连接耳10和系带11,连接耳10与面板下半体1-1的端部连接,系带11与连接耳10连接。系
带11系在头上,从而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头上。
39.固定器面板1与病人嘴唇周边接触,为了减压,固定器面板1的后表面上常规地连接有减压垫12。病人牙齿咬住牙垫5,牙垫5支撑病人两排牙齿,避免牙齿咬合而咬闭气管插管13和胃管14,牙垫5是硬质的则容易导致病人牙齿松动乃至脱落,为此优选牙垫5的外表面上均连接有减压垫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