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裤型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83633发布日期:2023-02-04 05:3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内裤型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裤型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2.传统地,在诸如内裤型(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等的吸收性物品中,前腰身部和后腰身部通过形成在横向两端部中的接合部接合。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为了减少穿着者行走时等的不适,吸收性物品被设计成通过使腰身构件的纵向长度在该接合部的位置处最短而具有短裤样形状。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可以通过将设置在位于吸收垫的腹侧和背侧的腰身部上的接合构件与设置在腰带的腹侧和背侧的接合部接合安装而穿上。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中各个腿围开口的位于最靠腰身开口侧的部分设置在横向上靠近吸收体的位置处,而不是设置在形成于腰身部的横向两端部中的接合部的位置处。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29814号公报
6.专利文献2:pct国际公开wo2008/066008号的再次公开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8.当穿着者在穿上具有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的构造的吸收性产品的状态下行走时,前腰身部的下边缘部是由于穿着者大腿的最粗部分的摩擦而被施加力的部分,所述下边缘部(即,前腿围开口)从使前腰身构件和后腰身构件接合的接合部的下端朝向穿着者的裆部延伸。因此,前腰身部在左右方向上被拉伸,并且力被施加到接合部。这可能导致腰身构件变硬,可能在大腿周围产生不适。然而,如果为了减少与大腿的摩擦而将腰身构件的纵向长度制得较短,则增加了使穿着者不安的风险和撕破腰身构件的风险。
9.此外,如在专利文献2的吸收性物品中那样,在腰身开口侧中位于最深处的部分所处的位置不在上述接合部中的情况下,如果仅通过在制造期间的切割形状来形成这样的部分,即,如果试图仅通过切割来实现使这样的位于最深处的部分在纵向上最窄并且相对于纵向从最窄部朝向接合部的方向变宽的构造,则因为线张力不容易施加到位于接合部附近的加宽部而存在在与线正交的方向上容易发生翘起的风险。
10.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实现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其在使用期间在穿着者的大腿周围不容易发生翘起和不适。
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2.一种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彼此相交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所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主体;腰身构件,其被配置成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层叠在所述吸收性主体上,并且包括前腰身部和后腰身部;以及接合构件,在所述接合构件中,基端侧
接合到所述腰身构件并且在远端侧具有接合部,所述前腰身部和所述后腰身部彼此接合,在所述接合部与所述前腰身部接合的状态下,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基端侧的侧边缘的下端位于所述前腰身部的侧端的下端下方,所述前腰身部的下边缘的一部分和所述接合构件的下边缘的一部分界定腿围开口的一部分。
13.通过参照附图和说明书的记载,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14.发明的效果
15.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使用期间在穿着者大腿周围不容易发生翘起和不适。
附图说明
16.[图1]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示意性立体图。
[0017]
[图2]图2是沿厚度方向从皮肤侧看到的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的平面图。
[0018]
[图3]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
[0019]
[图4]图4a和图4b是说明将尿布1的腰身构件20分离成前腰身部20f和后腰身部20b的操作的图。
[0020]
[图5]图5是处于腰身构件20沿着位于左右方向两侧的分离部25分离的状态的尿布1的展开平面图。
[0021]
[图6]图6是处于自然状态的尿布1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0022]
[图7]图7是图6中所示的突片30的下部的简化图。
[0023]
[图8]图8是从皮肤侧看到的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的示意性平面图,其中已经处于产品状态的突片30朝向左右方向外侧打开。
[0024]
[图9]图9是示出处于带型状态的尿布1再次被制成内裤型状态并伸长的状态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以下事项将变得清楚。
[0026]
一种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其具有彼此相交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所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主体;腰身构件,其被配置成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层叠在所述吸收性主体上,并且包括前腰身部和后腰身部;以及接合构件,在所述接合构件中,基端侧接合到所述腰身构件并且在远端侧具有接合部,所述前腰身部和所述后腰身部彼此接合,在所述接合部与所述前腰身部接合的状态下,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基端侧的侧边缘的下端位于所述前腰身部的侧端的下端下方,所述前腰身部的下边缘的一部分和所述接合构件的下边缘的一部分界定腿围开口的一部分。
[0027]
根据上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接合构件的下边缘的一部分界定腿围开口的一部分,因此接合构件的向下突出超过前腰身部的侧端的下端的部分容易沿着大腿。传统地,如果前腰身部的下边缘在行走时等与大腿接触,则前腰身部可能在左右方向上被拉动,导致翘起或不适。然而,接合构件的向下突出超过前腰身部的下端的部分是自由端,这是因为该部分在基端侧与腰身构件接合,而在远端侧不与腰身构件接合。因此,其张力低于腰身构件的张力。因此,即使大腿与这样的突出部接触,也不容易发生不适。此外,即使前腰身部的上
下方向上的长度较短,设置接合构件也能够对穿着者赋予安心感。这能够使前腰身部不容易撕破。
[0028]
在这样的内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在接合状态下,所述接合构件包括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向下突出超过所述前腰身部的所述下边缘的突出部,并且所述突出部的基端侧的侧端部接合到所述后腰身部。
[0029]
根据上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即使在接合构件的突出部在内裤型吸收性物品的使用期间与大腿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牢固地压住突出部的一侧端部(基端侧的侧端部),并且这使得该一侧端部不容易翘起,这是因为该一侧端部与后腰身部接合。此外,接合的部分具有高刚性,因此即使突出部设置在接合部上,这样的部分也不容易翘起。
[0030]
在这样的内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所述接合构件被配置在所述前腰身部的非皮肤侧,并且在接合状态下,所述前腰身部的上边缘界定腰身开口的一部分,并且所述接合构件的上边缘位于所述前腰身部的上边缘下方。
[0031]
根据上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在接合构件突出超过腰身开口的边缘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突出的部分与皮肤接触而引起不适的风险。然而,将接合构件配置在前腰身部的非皮肤表面侧和上边缘下方使得能够抑制这种不适的产生。
[0032]
在这样的内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在通过朝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打开所述接合构件而使所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伸长且展开的状态下,所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和左右方向,并且关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侧端和所述腰身构件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侧端之间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所述腰身构件相对于所述中央位置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一侧的侧端那侧的纵向长度长于所述腰身构件在所述中央位置处的纵向长度。
[0033]
根据该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在其使用期间大腿容易移动,使得能够减轻不适。此外,使吸收性主体侧的长度较长使得能够防止腹股沟暴露并减轻关于渗漏的焦虑。
[0034]
在这样的内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在接合状态下,所述接合构件包括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向下突出超过所述前腰身部的所述下边缘的突出部,并且所述突出部的所述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在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基端侧的侧端部中最长。
[0035]
根据上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腰身构件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随着其朝向左右方向中央(内侧)去而变长,即,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朝向穿着者大腿逐渐变细的一侧变长。因此,优选的是,突出部随着其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去而变小。这使得突出部更容易沿着大腿。此外,突出部的这种构造使得外形看起来整洁。
[0036]
在这样的内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在穿上所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之前的状态下,在所述前腰身部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两侧设置一对分离部,所述一对分离部中的每一个分离部均是用于将所述腰身构件分离成所述前腰身部的至少包括中央部的部分和所述后腰身部的至少包括中央部的部分的部分,所述接合构件被配置在所述前腰身部的非皮肤侧,并覆盖所述分离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分离部的上端位于所述接合构件的上端上方。
[0037]
根据上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在穿上内裤型吸收性物品之前,可以目视识别分离部,这使得穿着者更容易确定在哪个位置撕破前腰身部。
[0038]
在这样的内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下边缘的至少一部
分具有弯曲部,并且在接合状态下,所述弯曲部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朝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并且朝向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延伸。
[0039]
根据上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在朝向左右方向内侧拉动接合构件的状态下使接合构件与前腰身部接合时,接合构件的下边缘的弯曲部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并向上延伸,使得用于拉动接合构件的力更容易传递到相同的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并向上)。因此,这使得更容易沿相同方向上拉。此外,通过设置这样的弯曲形状,内裤型吸收性物品的外形可以看起来整洁。
[0040]
在这样的内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所述后腰身部包括沿着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下边缘部延伸的后腿部弹性构件,所述后腿部弹性构件从左右方向上的内侧朝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侧并且向上沿着腿围的后侧延伸,在所述腰身构件沿着所述分离部被分离成所述前腰身部的至少包括中央部的部分和所述后腰身部的至少包括中央部的部分的状态下,所述接合构件位于所述后腰身部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并且在所述接合构件在所述左右方向上展开的状态下,包括在各个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下边缘中的弯曲部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侧朝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侧并且向上延伸。
[0041]
根据上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在分离之后,接合构件被拉动并与前腰身部接合。后腿部弹性构件的延伸方向和接合构件的弯曲部的延伸方向相同,因此用于拉动接合构件的力容易与后腿部弹性构件连动。因此,这使得能够增强贴合性。
[0042]
在这样的内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所述接合构件被配置在所述前腰身部的非皮肤侧,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下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弯曲部,在接合状态下,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下边缘具有拐点,在所述拐点处,所述弯曲部从向上凸变为向下凸,并且所述拐点位于所述前腰身部的下端上方。
[0043]
根据上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在拐点位于前腰身部的下端下方的情况下,存在接合构件的拐点部分与大腿接触而引起不适的风险。然而,拐点位于前腰身部的下端上方,这使得能够防止这种不适的发生。
[0044]
在这样的内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在所述接合构件在伸长之后接合的状态下,提供交点,所述交点是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下边缘和所述前腰身部的所述下边缘相交的点,并且从所述交点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侧且向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下侧延伸的、沿着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下边缘的曲线的曲率的最大值大于从所述交点向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侧且向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下侧延伸的、沿着所述前腰身部的所述下边缘的曲线的曲率的最大值。
[0045]
根据上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可以使外观更像短裤。此外,即使在接合构件在左右方向上进一步向内侧接合的情况下,也容易相对于具有小曲率(即,弯曲是平缓的)的前腰身部确保接合构件的突出部。
[0046]
在这样的内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在接合状态下,所述接合构件包括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向下突出超过所述前腰身部的所述下边缘的突出部,并且在所述左右方向上,所述接合构件的所述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突出部的内端的内侧。
[0047]
根据上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接合构件在远端侧(接合部所设置的侧)的一端是所谓的自由端。因此,如果突出部设置成延伸直到接合部的左右方向内侧,则存在当穿着者的腿部的力施加到突出部时,突出部容易翘起的风险。通过将接合部构造成配置在突出部的
内端的内侧,能够防止突出部容易地翘起。
[0048]
在这样的内裤型吸收性物品中,期望的是所述接合构件被配置在所述前腰身部的非皮肤侧,在接合状态下,所述接合构件包括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向下突出超过所述前腰身部的所述下边缘的突出部,并且所述突出部包括多个压缩部。
[0049]
根据上述内裤型吸收性物品,压缩部使得突出部的刚性增加,并且使得能够防止翘起。
[0050]
===实施方式===
[0051]
在下文中,内裤型尿布1(在下文中,也简称为“尿布1”)将被说明为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示例。应当注意,吸收性物品包括内裤型尿布等。
[0052]
《尿布1的基本结构》
[0053]
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沿厚度方向从皮肤侧看到的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的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
[0054]
应当注意,尿布1的“伸长状态”是指通过使尿布1中包括的各弹性构件(例如,后面说明的吸收体弹性构件50、皮肤侧片22和23等)伸长从而使整个尿布1(整个产品)没有褶皱地伸长的状态,具体地,尿布1伸长成使得尿布1的构成构件(例如,后面说明的非皮肤侧片21、皮肤侧片22和23等)的尺寸与构件本身的尺寸一致或接近的状态。应当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比较吸收性主体10部分时,优选的是在突片30解除接合的状态下(在剥离状态下)以及在内裤型的状态下(在撕断线25处撕破尿布1之前的状态下)执行测量和比较。在突片30中,可以在尿布1开封之后或处于解除接合的状态下执行测量。此外,上述测量方法是一个示例,并且可以通过其它测量方法来执行测量。
[0055]
如图1所示,尿布1具有彼此正交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此外,如图3所示,尿布1具有构件彼此层叠的“厚度方向”。在上下方向上,在穿着者穿上尿布1的状态下,对应于穿着者腰身的一侧是“上侧”,并且对应于穿着者裆部的一侧是“下侧”。此外,在前后方向上,在使用尿布期间对应于穿着者腹部的一侧是“前侧”,并且对应于穿着者背部的一侧是“后侧”。此外,在厚度方向上,在穿着者穿上尿布1的状态下,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的一侧是“皮肤侧”,与其相反的一侧是“非皮肤侧”。
[0056]
此外,在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下,尿布1具有彼此正交的“纵向”和“左右方向”。“纵向”是沿着在内裤型状态下的上下方向的方向,“左右方向”是与在内裤型状态下的左右方向同向的方向。
[0057]
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包括:液体吸收性的吸收性主体10,其吸收诸如经血等的排泄液;腰身构件20,其被配置成沿前后方向层叠在吸收性主体10上并且在尿布1的使用期间被配置在穿着者腰身周围;和突片30(对应于接合构件),其设置在腰身构件20的左右方向两侧。
[0058]
(吸收性主体10)
[0059]
如图2所示,吸收性主体10在平面图中为大致矩形的形状,其中纵向沿着尿布1的上下方向延伸。此外,如图3所示,吸收性主体10包括:沿着纵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吸收性芯11;相对于吸收性芯11配置在皮肤侧的正面片12;和相对于吸收性芯11配置在非皮肤侧的背面片13。然而,吸收性主体10可以包括其它片构件。例如,在厚度方向上,可以在正面片12和吸收性芯11之间设置第二片(未示出)。
[0060]
吸收性芯11是吸收并保持诸如经血等的液体的构件,并且由例如混入了超吸收性聚合物(sap)的液体吸收性纤维(例如,浆粕纤维)形成。应当注意,吸收性芯11的外周表面可以覆盖有液体可透过性的片构件(芯包裹片),诸如薄绵纸或无纺布片。
[0061]
正面片12是在尿布的使用期间能够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的液体可透过性片构件,并且例如由亲水性的透气无纺布片或纺粘无纺布片形成。
[0062]
背面片13形成为具有两层结构,包括:液体不可透过性片13a,其用于抑制由吸收性芯11吸收的诸如经血等的液体泄漏到外部;和疏水性片13b,其配置在液体不可透过性片13a的非皮肤侧。作为液体不可透过性片13a,例如使用树脂膜等,作为疏水性片13b,例如使用柔性无纺布片。然而,并非必须设置疏水性片13b,并且背面片13可以仅构造有液体不可透过性片13a。
[0063]
此外,防漏壁部(未示出)可以设置在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两侧。防漏壁部是对应于所谓的立体褶裥的部分。在尿布1的使用期间,防漏壁部从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两侧朝向穿着者的皮肤侧立起,从而抑制诸如经血等的排泄液泄漏到吸收性主体10的外部。
[0064]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主体10中,设置有多个沿着纵向(上下方向)伸缩的吸收体弹性构件50。吸收体弹性构件50均由例如弹性线形成,并且配置成在相对于吸收性芯11的非皮肤侧(在图3中,在液体不可透过性片13a和疏水性片13b之间)在纵向(上下方向)上伸长。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在左右方向上以预定间隔设置五个吸收体弹性构件50(参见图2)。由于由吸收体弹性构件50表现出的伸缩性,吸收性主体10被朝向穿着者的皮肤侧上拉,因此,吸收性主体10容易与穿着者裆部紧密接触,使得诸如经血等的排泄液难以泄漏。
[0065]
(腰身构件20)
[0066]
腰身构件20是构造有多个片构件的外装体,并且腰身构件20至少包括非皮肤侧片21以及皮肤侧片22和23(参见图3)。此外,在以下说明中,腰身构件20的相对于纵向中央位置cl位于纵向前侧(腹侧)的部分被称为前腰身部20f,并且腰身构件20的相对于纵向中央位置cl位于纵向后侧(背侧)的部分也被称为后腰身部20b。前腰身部20f是在尿布1的使用期间与穿着者身体的腹侧接触的部分。此外,后腰身部20b是在尿布1的使用期间与穿着者身体的背侧接触的部分。
[0067]
非皮肤侧片21是在尿布1的最靠非皮肤侧配置的非伸缩性片构件,并且例如由纺粘无纺布、sms无纺布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的平面图所示,非皮肤侧片21具有在纵向中央部(包括中央位置cl的部分)在左右方向上向内变窄的形状。
[0068]
皮肤侧片22是在纵向前侧(腹侧)层叠在非皮肤侧片21的皮肤侧上的伸缩性片构件。皮肤侧片22例如由伸缩性无纺布片形成。“伸缩性无纺布”是包含具有伸缩性的伸缩性纤维和具有比伸缩性纤维的收缩能力低的收缩能力的伸长性纤维的无纺布。伸缩性无纺布通过诸如齿轮拉伸的适当拉伸处理制成。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皮肤侧片22,可以使用作为具有弹性的热塑性弹性体的一种聚氨酯系弹性体纤维作为伸缩性纤维,并且可以使用作为不具有弹性的热塑性树脂的一种聚烯烃系树脂的聚丙烯(pp)纤维作为伸长性纤维。
[0069]
皮肤侧片22通过散布的多个片接合部(未示出)接合到非皮肤侧片21,因此,前腰身部20f被赋予至少左右方向上的伸缩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片接合部均使用公知的接合方
式(诸如超声波熔接等)形成。
[0070]
皮肤侧片23是在纵向后侧(背侧)层叠在非皮肤侧片21的皮肤侧上的伸缩性片构件。皮肤侧片23具有与皮肤侧片22相同的构造。即,皮肤侧片23由伸缩性无纺布片形成,并且通过散布的多个片接合部(未示出)接合到非皮肤侧片21。因此,后腰身部20b被赋予至少左右方向上的伸缩性。
[0071]
应当注意,作为构成腰身构件20的片构件,可以提供非皮肤侧片21以及皮肤侧片22和23之外的片构件。例如,腰身构件20可具有三层结构,其中非伸缩性无纺布片配置在伸缩性皮肤侧片22和23的皮肤侧上,伸缩性无纺布片被夹在非伸缩性无纺布片之间。此外,在三层结构的情况下,皮肤侧片22和23可以是伸缩性膜。
[0072]
处于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的尿布1在折叠位置沿纵向(前后方向)对折,使得前腰身部20f的皮肤侧表面和后腰身部20b的皮肤侧表面彼此面对,该折叠位置是纵向中央位置cl(在图2中示为点划线)。在该折叠状态下,前腰身部20f的左右方向两端部40f和40f在前后方向上与后腰身部20b的左右方向两端部40b和40b重叠,并且这些端部使用公知的接合方式(诸如密封熔接等)接合,从而形成侧接合部40。因此,在折叠的腰身构件20(20f和20b)中,前侧(腹侧)和后侧(背侧)以环形方式连接,并且内裤型尿布1形成为具有图1所示的一个腰身开口1a和一对腿围开口1b。
[0073]
(接合构件30)
[0074]
一对突片30(对应于接合构件)设置在尿布1的左右方向两侧部上。突片30均包括基片31和接合部32。
[0075]
基片31是由无纺布片等形成的片构件。基片31在其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对应于基端侧)通过突片接合部35接合到腰身构件20,并且在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对应于远端侧)具有接合部32(参见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腰身构件20的侧接合部40兼用作突片接合部35。即,前腰身部20f、后腰身部20b和突片30通过侧接合部40接合为一体。然而,突片接合部35可以与侧接合部40分离地设置。例如,在前腰身部20f或后腰身部20b中,突片30通过突片接合部35接合到在侧接合部40之外的预定区域的构造是可接受的。此外,突片接合部35可以以与侧接合部40相同的方式通过超声波熔接等形成,或者可以使用诸如热熔粘合剂等的粘合剂形成。
[0076]
接合部32是用于将突片30可拆卸地接合到腰身构件20的锁定构件,并且设置在突片30的皮肤侧表面上的预定区域(在左右方向上处于突片接合部35的相反侧(远端侧)的区域)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部32例如是钩环紧固件,其由聚丙烯形成并且在其皮肤侧表面上设置有用于锁定的多个钩构件(用于锁定的突起,未示出)。这些用于锁定的突起钩到构成设置在腰身构件20的最外层的非皮肤侧片21的无纺布片的纤维(环)上,从而将接合部32(突片30)可拆卸地锁定到腰身构件20的非皮肤侧表面。然而,用于锁定的钩构件设置在腰身构件20侧并且钩构件要钩的环构件设置在接合部32侧的构造也是可接受的。
[0077]
如图1所示,在内裤型尿布1中,突片30的接合部32在位于突片接合部35(侧接合部40)左右方向内侧的区域中接合到前腰身部20f的非皮肤侧表面。应当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突片30相对于腰身构件20(前腰身部20f)设置在非皮肤侧,并且接合部32设置在突片30的皮肤侧。然而,可以例示这样的构造:突片30相对于腰身构件20设置在皮肤侧,并且接合部32设置在突片30的非皮肤侧。
[0078]
《穿上和取下尿布1的操作》
[0079]
接下来,将说明穿上和取下尿布1的操作。在初始状态下,尿布1处于如图1所示的内裤型(短裤型)状态,并且可以作为普通的内裤型吸收性物品被穿上。此外,当从身体上取下尿布1时,可以通过将腰身构件20分离成前腰身部20f和后腰身部20b并展开尿布1来移除沿着穿着者腰身形成为环形的腰身构件20。
[0080]
图4a和图4b是示出将尿布1的腰身构件20分离成前腰身部20f和后腰身部20b的操作的图。图4a是示出在上下方向上从上方(从腰身开口1a侧)看到的处于内裤型状态的尿布1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b是示出前腰身部20f和后腰身部20b被分离的图4a中的尿布1的示意性截面图。
[0081]
在内裤型尿布1中,前腰身部20f和后腰身部20b在设置在左右方向两端部中的侧接合部40和40中彼此接合,从而形成如图4a所示的环形腰身开口1a。此外,一对突片30设置在腰身构件20的左右方向两侧部,并且突片30通过接合部32被接合到前腰身部20f的非皮肤侧表面。
[0082]
此外,在图4a中,一对分离部25设置在前腰身部20f的左右方向两侧。分离部25均是用于将沿着穿着者的腰身形成为环形的腰身构件20分离成前腰身部20f的至少包括中央部的部分和后腰身部20b的至少包括中央部的部分的部分。分离部25设置在从侧接合部40到接合部32被锁定的部分的左右方向区域中的某处。该分离部25是例如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穿孔(参见图2),并且通过沿着该穿孔撕破腰身构件20,能够容易地将腰身构件20分离成前腰身部20f的至少包括中央部的部分和后腰身部20b的至少包括中央部的部分。
[0083]
应当注意,在尿布1中,侧接合部40通过超声波熔接形成,因此,侧接合部40的刚性高于腰身构件20的其余区域的刚性。因此,还能够沿着腰身构件20的刚性差较大的侧接合部40的左右方向内端撕破腰身构件20。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侧接合部40的内端用作分离部25,因此不必设置穿孔等。
[0084]
在分离部25中分离成前腰身部20f的至少包括中央部的部分和后腰身部20b的至少包括中央部的部分的尿布1处于图4b所示的状态。即,图4a中的分离部25被分离成前腰身部20f侧的分离端25fe和后腰身部20b侧的分离端25be。此外,在图4b中,一对突片30和30通过左右方向两侧的突片接合部35(侧接合部40)接合到后腰身部20b,设置在突片30和30上的接合部32和32均接合到前腰身部20f。因此,腰身构件20形成为环形。当从穿着者的身体上取下处于该状态的尿布1时,可以通过从前腰身部20f解锁接合部32并且展开尿布1来容易地取下。
[0085]
图5是处于腰身构件20沿着位于左右方向两侧的分离部25分离的状态的尿布1的展开平面图。分离后的尿布1可以用作所谓的带型尿布,其中,包括接合部32的突片30设置在后腰身部20b的左右方向两侧。即,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可以是用作内裤型尿布和带型尿布的两用型。
[0086]
传统的内裤型尿布难以在外出时穿着者难以脱下其裤子或鞋的洗手间等地方穿上和取下。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腰身构件20通过分离部25分离,这使得能够容易地取下尿布1。此外,通过分离部25预先分离新尿布1的腰身构件20而将尿布1设定为展开状态,尿布1可以用作带型尿布,这使得即使在穿着者难以脱下其裤子或鞋的环境中也能够容易地穿上和取下尿布。
[0087]
在这样的内裤型尿布中,为了使尿布看起来更像内衣,通常,腰身构件20的上下方向长度最短的位置经常设定在侧接合部40的位置处。此外,在腰身构件20中,从侧接合部40的下端部附近朝向裆部延伸的部分是当穿着者在穿上内裤型尿布的状态下行走等时,由于穿着者大腿的最粗部分的摩擦而被施加力的部分。因此,特别地,前腰身部20f在左右方向上被拉动和拉伸,并且拉力被施加到侧接合部40并使前腰身部20f变硬,导致在大腿周围产生不适的风险。然而,如果为了减少与大腿的摩擦而使腰身构件20在从侧接合部40的下端部附近到裆部的部分中的上下方向长度较短,则不仅增加了使穿着者不安的风险,而且增加了撕破缩短部分的风险。
[0088]
相反,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具有以下构造。图6是处于自然状态的尿布1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地,该图示出了包装产品(尿布1)被取出并展开的状态,以及从前侧(腹侧)看到的设置在左右方向两侧的突片30和30中的一个突片30的附近。这里,突片30的接合部32处于与前腰身部20f接合的状态。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突片30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向下突出超过前腰身部20f的下边缘20feg的突出部30t(由图6中的右下阴影线表示的区域)。更具体地,突片30的在侧接合部40侧(基端侧)的侧边缘30eb的下端30ebn位于前腰身部20f的侧端20fe的下端20fen下方。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前侧(腹侧),前腰身部20f的下边缘20feg的一部分和突片30的下边缘30ge的一部分界定出腿围开口1b的一部分(参见图1和图6)。
[0089]
由于突片30包括向下突出超过前腰身部20f的下边缘20feg的突出部30t,因此突出部30t在尿布的使用期间能够沿着穿着者的大腿,这使得能够形成短裤样形状。如果在穿着者行走时前腰身部20f的下边缘20feg与大腿接触,则具有伸缩性的前腰身部20f会在左右方向上被拉动并引起不适,或者与大腿接触的部分会翘起。但是由于突片30仅在左右方向一侧(基端侧)接合,因此其张力低于腰身构件20f的张力。因此,即使大腿与突片30的突出部30t接触,也不容易发生不适。此外,即使使相对于突片30位于皮肤侧的前腰身部20f的上下长度较短,设置突片30的突出部30t也能够对穿着者赋予安心感。另外,利用突片30覆盖这样的短部分能够使前腰身部20f不容易撕破。
[009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腰身部20f、后腰身部20b和突片30通过侧接合部40接合为一体。另外,突出部30t向下突出超过前腰身部20f的下边缘20feg,因此,在各个侧接合部40中,突出部30t的基端侧(侧接合部40侧)的侧端部30ta接合到后腰身部20b。因此,在尿布的使用期间,即使在突片30的突出部30t与大腿接触的情况下,也可以牢固地压住突出部30t的部分,并且这使得突出部30t不容易翘起。此外,侧接合部40具有高刚性,因此在这样的侧接合部40设置突出部30t的一部分可以使突出部30t不容易翘起。另外,例如,在不设置接合构件30而使前腰身部20f的侧端fe的上下方向长度较短的情况下,覆盖臀部的部分的面积变小,因此,后腰身部20b的下摆可能由于穿着者的运动而上滑。然而,通过如本实施方式中那样将突出部30t的基端侧的侧边缘(侧端)30eb与后腰身部20b的侧端接合,即使在使前腰身部20f的侧端fe的上下方向长度较短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后腰身部20b覆盖臀部的部分足够大到与接合到突出部30t的长度相对应的程度。这使得能够抑制后腰身部20b的下摆的上滑。
[0091]
此外,如图6所示,前腰身部20f的上边缘20fug界定了腰身开口1a的一部分。在使接合部32与前腰身部20f接合的状态下,突片30的上边缘30gu位于前腰身部20f的上边缘
20fug下方。在突片30的一部分突出超过腰身开口1a的边缘(上边缘20fug)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突出部与穿着者的腹部接触而引起不适的风险。然而,将突片30配置在前腰身部20f的非皮肤表面侧并且在上边缘20fug下方使得能够抑制这种不适的产生。
[0092]
此外,在图6所示的穿上尿布之前的状态下,以覆盖分离部25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突片30,并且分离部25的上端25up位于突片30的上端30up的位置上方。如上所述,能够在穿上尿布1之前目视识别分离部25,这使得穿着者更容易确定在哪个位置撕破前腰身部20f。这使得更容易沿着分离部25顺利地进行撕破操作。
[0093]
此外,如图6所示,在左右方向上,突片30的接合部3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突出部30t的内端30tin内侧。突片30的远端侧(接合部32所设置的侧)的端部是所谓的自由端。因此,如果突出部30t设置成延伸直到接合部32在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则存在当穿着者的腿部的力施加到突出部30t时,突出部30t容易翘起的风险。通过将接合部32的至少一部分构造成配置在突出部30t的左右方向内端30tin的内侧,能够防止突出部30t容易地翘起。
[009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优选的是(整个)前腰身部20f的非皮肤侧表面的颜色和(整个)突片30的非皮肤侧表面的颜色彼此相似。例如,在与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不同的护理用尿布中,在许多情况下,在白色突片上设置蓝色或绿色的接合部,从尿布的外侧透视地目视识别接合部的颜色,并且非皮肤侧表面的颜色在前腰身部和突片之间不同。因此,如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那样,前腰身部和突片的非皮肤侧表面被制成具有彼此相似的颜色,使得尿布模样不显眼并改善了尿布1的外观。
[0095]
然而,在上述情况下,穿着者难以从尿布1的非皮肤表面侧识别接合部32的位置。因此,优选的是,各个突片30在配置有接合部32的区域中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压缩突片30的多个压缩部cp(参见图6)。通过这样做,容易从突片30的非皮肤表面侧识别接合部32的位置,使得更容易将突片30与前腰身部20f接合,并且增强尿布1的穿着容易性。应当注意,压缩部cp可以从突片30的皮肤侧压缩或从非皮肤侧压缩。在任一种情况下,都能够从突片30的外侧(非皮肤侧)目视识别压缩部cp。
[0096]
此外,在许多情况下,各个接合部32仅用粘合剂接合到构成突片30的基片31,但是突片30和接合部32之间的接合强度由于压缩部cp而进一步增大。因此,突片30可以在接合部32不与突片30分离的情况下重新附接。此外,这使得能够防止突片30在尿布1的使用期间脱离。
[0097]
应当注意,相似的颜色意味着,在munsell颜色系统(100色调)中,它们的色调差小于5,它们的亮度差小于1,或它们的色度差小于1。并且相似颜色的含义包括颜色相同的情况。
[0098]
优选的是色差δe小于1。如下地测量色差。
[0099]
(1)准备由x-rite公司制造的x-rite exact standard(测量直径:1.5mm)。
[0100]
(2)在十个以上的不同位置处测量样品的待测量部分(前腰身部20f的非皮肤侧表面)的cie l*a*b*坐标,并计算其平均值(l1*、a1*和b1*)。
[0101]
(3)在十个以上的不同位置处测量样品的待比较部分(突片30的非皮肤侧表面)的cie l*a*b*坐标,并计算其平均值(l2*、a2*和b2*)。
[0102]
(4)从以上结果计算色差δe(δe=[(l1*-l2*)2+(a1*-a2*)2+(b1*-b2*)2]
1/2
)。
[0103]
图7是图6中所示的突片30的下部的简化图。在图7中,为了便于理解突片30的形
状,省略了侧接合部40(突片接合部35)等的构造。如图7所示,突片30的下边缘30ge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弯曲部30y。具体地,在突片30的接合部32与腰身部20f接合的状态下,图7所示的弯曲部30y从左右方向外侧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并朝向上下方向上侧延伸。通过使突片30的下边缘30ge的弯曲部30y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并朝向上下方向上侧延伸,当穿着者在朝向左右方向内侧拉动突片30的状态下使突片30与前腰身部20f接合时,用于拉动突片30的力容易被传递到相同的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并且朝上)。因此,这使得更容易在相同方向上上拉。此外,通过设置弯曲部30y,能够使尿布1的外形看起来整洁。
[010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片30的下边缘30ge还包括在上述弯曲部30y的左右方向内侧的另一弯曲部。具体地,下边缘30ge具有拐点q,在拐点q处,曲线从向上凸(图7的弯曲部30y)变为向下凸。拐点q位于前腰身部20f的下端(下边缘)20feg上方。从拐点q起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的曲线向下凸,因此,在拐点q位于前腰身部20f的下端(下边缘)20feg下方的情况下,存在拐点q部分和拐点q的左右方向内侧部分与穿着者的大腿接触而引起不适的风险。然而,拐点q位于下端(下边缘)20feg上方,这使得能够防止这种不适的发生。
[0105]
此外,如图7所示,在周缘部中,本实施方式的突片30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压缩突片30的多个压缩部cp。应当注意,在上述图6中,为了便于说明突片30的构造,省略了周缘部中的压缩部cp。这里,优选的是,周缘部是指从突片30的周缘朝内具有大致3mm宽度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压缩部cp沿着突片30的轮廓形成为点状,但是可以形成为线状或者可以仅形成在突出部30t中。通过在周缘部中设置多个压缩部cp,增大了突片30的刚性,并且使突片30更容易被抓握。此外,由于突出部30t包括多个压缩部cp,因此突出部30t的刚性也增大,使得能够进一步防止突出部30t在尿布的使用期间翘起。
[0106]
图8是从皮肤侧看到的尿布1的示意性平面图,通过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展开已经处于产品状态的突片30来使尿布1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如图8所示,关于作为从吸收性主体10的左右方向一侧侧端10ea到腰身构件20(前腰身部20f、后腰身部20b)的左右方向一侧侧端40e的左右方向中央的中央位置cb,腰身构件20(前腰身部20f、后腰身部20b)相对于中央位置cb在吸收性主体10的侧端10ea侧的纵向长度长于腰身构件20(前腰身部20f、后腰身部20b)在左右方向中央位置cb处的纵向长度(lf和lb)。即,与中央位置cb处的长度(lf和lb)相比,长度朝向裆侧变长。因此,通过提供由腰身构件20覆盖的区域朝向裆侧增加并且覆盖腿部的区域朝向左右方向两侧减小的构造,使得穿着者在尿布的使用期间更容易移动大腿,使得能够减轻不适。此外,使腰身构件20在吸收性主体10侧(裆侧)的纵向长度较长,使得能够防止腹股沟暴露并减轻对泄漏的焦虑。
[0107]
此外,在突片30的突出部30t中,突出部30t的上下方向长度在突片30的在侧接合部40侧(基端侧)的侧端部30e中最长,并且该上下方向长度随着向左右方向内侧去而变短(参见图6)。如图8所示,腰身构件20的上下方向长度随着向左右方向中央(向内)去而变长,即,长度(宽度)朝向穿着者大腿逐渐变细(脚趾侧)的那侧增大。相反,优选的是,突出部30t的朝向左右方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量变小(即,优选的是,纵向长度变短)。这使得突出部30t更容易沿着大腿。此外,这使得可以制成内裤样形状,同时使外形看起来整洁。
[0108]
此外,返回图2,在前腰身部20f中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下侧的边缘部(即,腿围开口1b的轮廓)延伸的前腿部弹性构件28。前腿部弹性构件28均为诸如弹性线等的弹性构件,并且以从左右方向一侧到左右方向另一侧伸长的状态在厚度方向上配置在非皮肤侧片21
和皮肤侧片22之间(参见图2、图3等)。以相同的方式,在后腰身部20b中设置沿着上下方向下侧的边缘部(即,腿围开口1b的轮廓)延伸的后腿部弹性构件29。后腿部弹性构件29均为诸如弹性线等的弹性构件,并且以从左右方向一侧到左右方向另一侧伸长的状态在厚度方向上配置在非皮肤侧片21和皮肤侧片23之间(参见图2、图3等)。
[0109]
此外,为了使前腿部弹性构件28和后腿部弹性构件29遵循腿围开口1b的轮廓,期望的是前腿部弹性构件28和后腿部弹性构件29包括如本实施方式中那样的从左右方向内侧起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并向上弯曲的弯曲部28cv、28cv、29cv、29cv(图2)。
[0110]
通过设置这些腿部弹性构件28和29,沿着尿布1的腿围开口1b赋予了伸缩性,并且腿围开口1b容易贴合在穿着者腿部周围。特别地,在后腰身部20b中,腿围开口1b容易由于穿着者臀部的突出或穿着者腿部的运动的影响而从穿着者身体(臀部)升起分离或产生位置移位。因此,通过设置沿着腿围开口1b伸缩的后腿部弹性构件29,提高了后腰身部20b在穿着者臀部侧在腿周围的贴合性,能使穿着者不容易感觉到不愉快或不适。此外,侧接合部40均具有在厚度方向上与后腿部弹性构件29重叠的部分,即,当沿厚度方向看时,各个侧接合部40均与后腿部弹性构件29相交,因此,由于后腿部弹性构件29的弯曲部29cv的弹性力,侧接合部40被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和倾斜向上地拉动,以便符合穿着者臀部的形状。因此,这使得在接合部和穿着者裆部之间不容易产生间隙,使得能够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0111]
此外,当沿着设置在前腰身部20f中的一对分离部25分离腰身构件20,然后执行将突片30与前腰身部20f的非皮肤侧表面接合的操作时,能够获得对这样的后腿部弹性构件29的以下作用效果。首先,穿上尿布之前,在沿着分离部25切割前腰身部20f并且将腰身构件20分离成前腰身部20f的至少包括中央部的部分和后腰身部20b的至少包括中央部的部分的情况下,突片30位于后腰身部20b的左右方向两侧,如图5所示。然后,如图5所示,当尿布1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时,在突片30沿左右方向展开的状态下,包括在突片30的下边缘30ge中的弯曲部30y从左右方向内侧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并且朝向上侧延伸。即,弯曲部30y的曲线所延伸的方向与后腿部弹性构件29的弯曲部29cv的弯曲方向(从左右方向内侧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并且朝向上侧)相同。如上所述,后腿部弹性构件29的弯曲部29cv的弯曲方向和突片30的弯曲部30y的延伸方向相同,因此,当在分离后突片30被拉动并与前腰身部20f接合时,拉动突片30的力容易与后腿部弹性构件29连动。拉动突片30使得用于调节腰身位置的力更容易传递到后腿部弹性构件29,并且这使得后腰身部20b可能被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使得能够增强贴合性。
[0112]
应当注意,本实施方式的前腿部弹性构件28的弯曲部28cv、28cv和后腿部弹性构件29的弯曲部29cv、29cv具有从左右方向内侧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并且朝向上侧弯曲的形状,但是构造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可以接受弯曲部具有在相同方向上延伸的直线形状的构造。即,例如,后腿部弹性构件29可以以沿着穿着者的后侧腿围的方式延伸。
[0113]
图9是示出处于带型状态的尿布1再次被制成内裤型状态并伸长的状态的平面图。图9示出了图5所示的处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在纵向中央位置cl处对折,并且一对接合部32和32被锁定到前腰身部20f,从而将尿布1形成为内裤型的状态。在这样的伸长的内裤型状态下,尿布1包括突片30的下边缘30ge和前腰身部20f的下边缘20feg相交的交点p。突片30的下边缘30ge绘出了从该交点p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并朝向上下方向下侧延伸的曲线,并且前腰身部20f的下边缘20feg绘出了从该交点p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并朝向上下方向
下侧延伸的曲线。当比较下边缘(30ge和20feg)的曲线时,沿着突片30的下边缘30ge的曲线的曲率的最大值大于沿着前腰身部20f的下边缘20feg的曲线的曲率的最大值。这里所述的曲线的曲率表示曲线的局部曲率度,并且意味着曲率越大则曲率度越大(弯曲越急),而曲率越小则曲率度越小(弯曲越缓)。此外,由下边缘30ge和20feg绘出的曲线不具有恒定的曲率,因此比较的是其最大值,即曲率度最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突片30的下边缘30ge的曲线的曲率的最大值较大(即,突片30的下边缘30ge的弯曲较急),因此能使尿布在尿布的使用期间具有较接近内裤的外观。此外,在上述构造的情况下,当穿上尿布时,即使在突片30在左右方向更内侧接合的情况下,即,即使在突片30以贴合到较细的腰身周围的方式接合的情况下,也容易相对于具有较小曲率(弯曲是平缓的)的前腰身部20f的下边缘20feg确保突出部30t。
[0114]
===其它实施方式===
[0115]
已经说明了以上实施方式以便促进对本发明的理解,而不是以限制的方式解释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方式变更或改良本发明,并且本发明包括其等价方案。
[011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伸缩性片(例如,伸缩性无纺布)作为构成腰身构件20的皮肤侧片22和23,赋予腰身构件20左右方向上的伸缩性。但是可以在腰身构件20中设置其它伸缩性构件。例如,如图2所示,在前腰身部20f和后腰身部20b的上端部中设置诸如弹性线等的腰身弹性构件27以便能够沿着左右方向伸缩的构造是可以接受的。通过设置腰身弹性构件27,进一步提高了腰身开口1a的贴合性,并且这使得能够抑制尿布1的使用期间腰身构件20的位置移位。
[011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突片30设置在腰身构件20的左右方向两侧,但也可以仅设置在一侧。此外,例如,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通过在使用期间拉动仅设置在一侧的突片30,能够容易地沿着前腰身部20f中刚性差异大的侧接合部40的左右方向内端撕破。因此,实现了一种在使用期间仅能够在一侧展开的内裤型尿布。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侧接合部40的左右方向内端起到了本实施方式的分离部25的作用,因此可以不必设置穿孔等。
[0118]
附图标记说明
[0119]
1:尿布(内裤型吸收性物品),
[0120]
1a:腰身开口,1b:腿围开口,
[0121]
10:吸收性主体,
[0122]
11:吸收性芯,
[0123]
12:正面片,
[0124]
13:背面片,13a:液体不可透过性片,13b:疏水性片,
[0125]
20:腰身构件,
[0126]
20f:前腰身部,20fe:侧端,20fen:下端,
[0127]
20b:后腰身部,
[0128]
20feg:下边缘,
[0129]
21:非皮肤侧片,22:皮肤侧片,23:皮肤侧片,
[0130]
25:分离部,25fe:分离端,25be:分离端,
[0131]
27:腰身弹性构件,
[0132]
28:前腿部弹性构件,28cv:弯曲部,
[0133]
29:后腿部弹性构件,29cv:弯曲部,
[0134]
30:突片(接合构件),30e:侧端部,30eb:侧边缘,
[0135]
30ebn:下端,
[0136]
30ge:下边缘,30gu:上边缘,
[0137]
30y:弯曲部,30t:突出部,
[0138]
31:基片,32:接合部,35:突片接合部,
[0139]
40:侧接合部,40f:端部,40b:端部,
[0140]
50:吸收体弹性构件,
[0141]
cl:中央位置,cp:压缩部,
[0142]
p:交点,q:拐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