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部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25224发布日期:2023-07-20 08:3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腕部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腕关节的、适于被佩戴在人前臂和手上的矫形器,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该矫形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1、这种类型的矫形器用于固定遭受腕部或手的疼痛状况的对象的腕关节。疼痛状况或损伤可由手的频繁、持续的重复运动或急性事故造成。为了允许腕部愈合,期望在所有运动方向上可靠地稳定关节。

2、已知的矫形器通常为此目的提供前臂和至少手掌的大范围覆盖。该大范围覆盖的缺点是很难保持身体部位的清洁。患者通常仅在移除矫形器时才能清洗前臂。然而,在移除矫形器的时间期间,受伤的腕部不稳定。为了促进愈合过程,矫形器应尽可能佩戴一致。应该避免移除该装置。

3、普通矫形器的长期佩戴时间导致的进一步负面效果包括发痒和产生气味。上述负面效果通过一些矫形器的非常迅速地弄脏的织物部分而增强。这些织物部分需要定期彻底清洗并且随后进行风干,在风干过程中,患者不能佩戴矫形器,并且在他或她的日常活动中非常受限。

4、前臂和手的大范围覆盖另外阻碍医师可能需要的对受影响的腕部区域的接近。因此,在现有技术的矫形器中,医师只能在矫形器被移除之后检查腕部,例如查看腕部上的外科部位。每次移除都会使腕部遭受不希望的、有害的运动。

5、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改进的腕部矫形器,其提供相同水平的稳定性,但允许改进的卫生、改进的愈合以及对腕部区域更好的接近。


技术实现思路

1、该问题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矫形器来解决。

2、本发明利用可清洗的、可逆地塑性可变形的材料,该材料稳定腕部,特别是在前臂和腕部的尺骨侧或桡骨侧上。由此,前臂和腕部的背侧和腹侧可保持对于医师可接近。

3、因此,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被佩戴在人前臂和手上以固定腕关节的矫形器,包括具有包围细长芯部的外部结构的硬质本体,其中该硬质本体包括:

4、(i)掌骨区段,

5、a.具有适于容纳人手的拇指的环形或环区段形的拇指保持区段,

6、b.具有适于与人手的手掌接合的手掌区段,以及

7、c.具有适于从手的掌侧到手的背侧围绕人手缠绕的尺骨区段,

8、(ii)细长的中间区段,其适于与人前臂并且可选地与腕部在其尺骨(内侧)侧或桡骨(侧向侧)上接合,以及

9、(iii)前臂区段,其适于从人前臂的腹侧到其背侧围绕人前臂缠绕。

10、本发明的矫形器适于被佩戴在人前臂和手上以稳定腕关节。这意味着矫形器具有沿着佩戴者的前臂、腕部和手延伸的细长形状。矫形器的形状在解剖学上适于贴合到这些身体部位。矫形器内侧的形状可与手、腕部和前臂的部分表面形状互补,特别是与手的掌骨区域的部分形状互补,例如手的手掌、腕部和前臂的尺骨(内侧)或桡骨(侧向侧)侧以及前臂的部分近端区域。矫形器的“内侧”是当佩戴矫形器时面向佩戴者的身体表面的一侧。内侧可直接驻留,即,可适于直接驻留在手、腕部和前臂的表面上,优选地在内侧表面的至少50%、至少75%或至少95%上。换句话说,内侧的表面积的50%至100%、60%至100%、70%至100%、75%至100%、80%至100%、85%至100%、90%至100%或95%至100%可适于直接驻留在佩戴者的手、腕部和前臂的表面上。

11、矫形器的良好贴合通过其塑性变形的能力来确保,并且从而适应于个体佩戴者的特定形态。换句话说,矫形器通过塑性变形、特别是通过可逆塑性变形,可适应于佩戴者的特定形态。矫形器的这些特性和高稳定性由矫形器中包括的硬质本体确保,该硬质本体具有包围细长芯部的外部结构。用于外部结构和芯部的合适材料在本文中其它地方描述。在一个实施例中,硬质本体由外部结构和芯部组成。

12、特别地,细长芯部可逆地塑性可变形。塑性变形是由施加的力造成的,并且与弹性变形相反,不是简单地通过移除该力而解开的。因此,戴上该矫形器的医务人员可将该硬质本体弯曲成所需的形状,以使其适应于个体患者的手。此外,塑性变形优选是可逆的,从而在必须矫正初始贴合的情况下,矫形器可以被调整。因此,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塑性变形”不包括硬质本体的断裂。医务人员可以进行的芯部和硬质本体的弯曲通常仅是对已经存在的由上述硬质本体的部件(掌骨区段、中间区段和前臂区段)建立的硬质本体的基础形状的微小调整,例如,在手掌区段中硬质本体的略微弯曲,以使硬质本体的内侧的表面更靠近佩戴者的手的手掌。

13、硬质本体的外部结构围绕塑性可变形的芯部。换句话说,芯部被嵌入在外部结构中。与芯部类似,外部结构也可以是塑性可变形的,但这仅仅是一个替代实施例。在其它实施例中,外部结构是弹性的,即包含弹性材料或由弹性材料组成。弹性材料适于确保当芯部正在被弯曲成所需形状时外部结构也将变形。

14、优选的是,外部结构覆盖芯部表面的50%或更多、60%或更多、70%或更多、80%或更多、90%或更多、95%或更多,例如100%。换句话说,外部结构覆盖芯部表面50%至100%、60%至100%、70%至100%、80%至100%,90%至100%或95%至100%。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芯部将完全或大致上被外部结构覆盖,但这可能受到例如选择用于制造硬质本体的制造方法的影响。因此,芯部的未覆盖区段是可接受的。示例性的制造方法在本文中别处描述。

15、硬质本体包括(i)掌骨区段,(ii)细长的中间区段,以及(iii)前臂区段。这些区段以上述顺序布置在矫形器中,并且优选地彼此直接相邻。换句话说,掌骨区段优选地与中间区段直接相邻,并且中间区段与前臂区段直接相邻。在一个实施例中,硬质本体由掌骨区段、细长的中间区段和前臂区段组成。硬质本体是一件式构造。外部结构在硬质本体中是连续的,特别是在前述的掌骨区段、细长的中间区段和前臂区段中。从而,外部结构从尺骨区段、手掌区段、拇指保持区段、细长的中间区段到前臂区段是连续的。这意味着外部结构中在前述区段之间没有间隙。将理解,这不排除在外部结构中较小的基于制造的孔,只要外部结构连接前述各区段。外部结构的尺骨区段和拇指保持区段的部分不直接连接。

16、术语“坚硬”意味着硬质本体抵抗在佩戴者正常使用过程中施加到矫形器的力所引起的变形。由此,矫形器能够将腕关节保持就位。同时,术语“坚硬”不排除当高于通常的力被施加到硬质本体时,硬质本体可弯曲,特别是如上所述塑性变形。实际上,本发明的矫形器的一个有利特性是,其可由戴上该矫形器的医务人员弯曲,以使其适应于佩戴者的手和前臂。

17、矫形器包括(i)掌骨区段,其被设计成在手的掌骨区域中至少部分地围绕手。掌骨区段可由至少一个细长元件形成,并且在处于手和前臂的正常解剖位置时基本上垂直于前臂的纵向轴线的平面中至少部分地包围掌骨。掌骨区段被设计成使得其可通过将其至少部分地围绕手的背面并且特别是手的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掌骨关节下方且位于腕部上方的手掌放置而与人手接合,使得其沿周长方向围绕掌骨延伸并且随后完全或部分地抵靠手掌搁置且部分地包围掌骨。

18、优选地,当佩戴矫形器时,掌骨区段不向远侧延伸超出手的掌骨区域。这改善佩戴者手指的活动性。掌骨区段的最大部分通常将被设计成搁置在佩戴者的手的掌侧上。掌骨区段围绕手的一个或两个边缘延伸,并且完全或部分地位于手的一个或两个边缘上。该掌骨区段在掌骨的周长方向上在手的整个手掌或手掌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地在整个手掌之上延伸。该掌骨区段可完全或部分地抵靠手的手掌,以便提供用于固定弯曲方向和伸展方向的结构,即防止弯曲和伸展运动,并且防止手的旋后和旋前。

19、作为掌骨区段的该构造的结果,手上的接触表面有利地布置在掌骨区域中并且当施加矫正器时在手指的方向上与腕部相距一定距离。在本上下文中,“接触表面”是硬质本体的表面,特别是掌骨区域,例如手掌区域,其与佩戴者的皮肤、例如佩戴者的手的皮肤直接接触,即其适于与佩戴者的皮肤直接接触。从而,腕部有利地在其掌侧和背侧表面上不被覆盖,使得这些区域保持足够程度的自由可接近性,并且使得没有额外的应力或压力施加在位于腕部的区域中的潜在伤口上。

20、此外,虽然掌骨区段围绕手的一侧或两侧、特别是桡骨侧和尺骨侧被缠绕,但其通常将不会在手的背侧(手的背面)上在手的整个宽度之上延伸。掌骨区段可例如在从桡骨到尺骨的方向上延伸(即,适于延伸)在手的掌骨区域的掌侧(即,手掌)的周长的100%之上,并且在从桡骨到尺骨的方向上延伸(即,适于延伸)在手的掌骨区域的背侧的周长的0%至50%、优选地0%至25%之上。从而,存在背侧的未被掌骨区段或硬质本体的其它部分覆盖的区段。在手的掌侧上的覆盖为矫形器提供足够的稳定性,而背侧上的间隙(多个间隙)确保良好的可接近性和容易的手清洁。背侧上的间隙(多个间隙)可通过如本文中别处描述的可移除的柔性闭合装置闭合。

21、掌骨区段具有(a)适于容纳人手的拇指的环形或环区段形的拇指保持区段。拇指保持区段包括适用于接收拇指的环形或环区段形开口。总的来说,拇指保持区段以这样的方式被设计成使得,当掌骨区段与手接合时,所述拇指保持区段可抵靠手的拇指放置,使得拇指延伸穿过环形或环区段形的拇指保持区段,即穿过由拇指保持区段限定的环形开口,并且使得拇指保持区段然后在拇指的周长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延伸并且完全或至少部分地围绕拇指。

22、此外,拇指保持区段可围绕手的桡骨侧缠绕。由此,即使当闭合装置没有闭合时,腕部矫正器的稳定性也被稳定地保持在手上。

23、由于矫形器的目的是稳定腕部,而不是特别地稳定拇指,因此矫形器通常将不会沿着拇指本身延伸。拇指可至少在指间关节中保持其可动性。矫形器不适于覆盖该关节。

24、掌骨区段另外具有(b)手掌区段,其适于与人手的手掌接合。在优选实施例中,手掌区段在手掌之上大致上垂直于前臂和手的关节纵向轴线延伸。借助于手掌区段的这种构造,当放置时,手掌区段有利地布置在掌骨的区域中并且在手指的方向上与腕部相距一定距离。因此,腕部有利地不被覆盖,并且如果需要的话,保持对于医师自由地可接近。手掌区段可例如被布置在手的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掌指关节下方的手掌中。

25、在手掌区段的与拇指保持区段相反的一侧上,掌骨区段包括尺骨区段。尺骨区段适于从掌侧到背侧、具体是在手的尺骨侧(即第五掌骨侧)围绕人手缠绕。为此,尺骨区段是弯曲的,并且可具有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横截面。尺骨区段可形成矫形器的掌骨区段的一端,并使手背的大部分空闲,从而使手背的这些部分不被一部分硬质本体覆盖。如在本文中别处将描述的,尺骨区段可借助于在手背之上伸展的闭合装置而被连接到拇指保持区段。

26、在其纵向方向上,掌骨区段具有由拇指保持区段形成的第一端和由尺骨区段形成的第二端,拇指保持区段包括细长元件的两个纵向端之一。拇指保持区段优选地与手掌区段直接相邻和/或手掌区段与尺骨区段直接相邻。硬质本体的掌骨段可由拇指保持区段、手掌区段和尺骨区段组成。

27、除了掌骨区段之外,硬质本体还包括(ii)细长的中间区段,其适于在人前臂和腕部的尺骨侧或桡骨侧上与人前臂和腕部接合,或者在人前臂的尺骨侧或桡骨侧上与人前臂接合。通常,中间区段将从前臂延伸到腕部区域,即,将适于从前臂延伸到腕部区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可能腕部被矫形器的拇指区段覆盖。在这些情况下,细长的中间区域适于与人前臂接合。在大多数其它情况下,中间区段将适于与人前臂以及腕部接合。

28、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已经发现,在腕部和前臂的一侧上用硬质本体进行的这种稳定提供足够的固定以促进腕部的愈合。不必在尺骨侧和桡骨侧上都设置稳定区段。因此,细长的中间区段优选地被布置在前臂和腕部的一侧上,即,适于被布置在前臂和腕部的一侧上,而腕部和前臂的相反侧是自由地可接近的,即,不被硬质本体的任何部分覆盖。在某些实施例中,中间区段适于被布置在前臂和腕部的桡骨侧上。从而,中间区段可与掌骨区段的拇指保持区段直接相邻。在这些实施例中,中间区段将不与掌骨区段的尺骨区段相邻。尺骨区段优选地不直接连接到当佩戴矫形器时延伸到前臂的区段。这样,尺骨侧以及背侧和腹侧的部分自由地可接近,确保皮肤的良好通气和对于医务人员的可接近性。

29、中间区段可适于在人的腕部和/或前臂的相应周长(分别在腕部和前臂的中间区段所处的区段中;优选地在中间区段的整个长度之上)的50%或更少、45%或更少、40%或更少、35%或更少、30%或更少、25%或更少、20%或更少或15%或更少上覆盖人的腕部和/或前臂。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在肢体的中间区段所位于的区段中,腕部和/或前臂的表面的仅50%或更少、45%或更少、40%或更少、35%或更少、30%或更少、25%或更少、20%或更少或者15%或更少被中间区段覆盖。例如,中间区段可适于在人的腕部和/或前臂的相应周长的5%至50%、10%至50%、5%至45%、10%至45%、5%至40%、10%至40%、5%至35%、10%至35%、5%至30%、10%至30%、5%至25%、10%至25%、5%至20%、10%至20%、5%至15%或10%至15%上覆盖人的腕部和/或前臂。由此,确保了对腕部和前臂的掌侧和背侧表面的接近,特别是对腕部和前臂的掌侧和背侧的中间的接近。在本上下文中,“中间”是指沿着掌侧的纵向轴线或者背侧的纵向轴线延伸的区域。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中间区段适于在人的腕部和/或前臂的相应周长的50%或更少上覆盖人的腕部和/或前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中间区段适于在人的腕部和/或前臂的相应周长的25%或更少上覆盖人的腕部和/或前臂。换句话说,中间区段可适于在人的腕部和/或前臂的相应周长的2%至50%、3%至40%、4%至30%或5%至25%上覆盖人的腕部和/或前臂。

30、中间区段的形状适应于人类佩戴者的前臂的形状。矫形器的中间区段可具有部分圆筒(例如半圆筒)的弯曲壁的形式。所述圆筒的内侧形成中间区段的适于驻留在佩戴者皮肤上的内侧。从而,中间区段的横截面具有部分圆形或部分椭圆形的形状。该部分圆形或部分椭圆形具有5°或更大、10°或更大或者15°或更大的中心角。同时,部分圆形或部分椭圆形的中心角优选为180°或更小、135°或更小、100°或更小或者90°或更小。在某些实施例中,部分圆形或部分椭圆形的中心角为5°至180°,例如10°至100°。

31、为了最有效地稳定腕部,中间区段可沿着前臂的相当大的部分延伸。例如,中间区段可以足够长,以确保矫形器的近端尽可能靠近肘部定位,而不会干扰肘部关节的运动。中间区段和前臂区段的长度一起可适于沿者人类佩戴者的前臂的50%或更多、60%或更多、70%或更多、75%或更多、80%或更多、85%或更多或者90%或更多延伸,其中60%或更多是优选的,并且70%或更多是特别优选的。换句话说,中间区段和前臂区段的长度一起可适于沿者人类佩戴者的前臂的50%至约100%、60%至约100%、70%至约100%、75%至约100%、80%至约100%、85%至约100%或者90%至约100%延伸。

32、当平行于矫形器的纵向轴线测量时,矫形器的中间区段可长于掌骨区段和/或前臂区段。例如,中间区段可具有掌骨区段的长度的100%或更大、例如125%或更大、150%或更大、175%或更大或者200%或更大的长度。换句话说,中间区段可具有掌骨区段的长度的100%至300%、例如125%至300%、175%至300%、200%至300%、125%至250%、150%至250%、175%至250%、200%至250%的长度。类似地,中间区段可具有前臂区段的长度的125%或更大、例如150%或更大、175%或更大或者200%或更大的长度。换句话说,中间区段可具有前臂区段的长度的125%至300%、例如150%至300%、175%至300%、200%至300%、125%至250%、150%至250%、175%至250%、200%至250%的长度。本文中提及的各区段的长度是平行于矫形器的纵向轴线测量的。

33、中间区段可例如具有7.5cm或更大或者10cm或更大的长度。换句话说,中间区段可具有7.5cm至20cm、10cm至18cm的长度。将理解,绝对长度将取决于矫形器的实际尺寸,该尺寸是独立选择的以贴合特定患者。

34、硬质本体,特别是其掌骨区段和/或中间区段,适于建立适合于挛缩预防的手部位置。腕部的合适角度可以是例如20°到30°于背侧延伸。因此,硬质本体,例如其掌骨和/或其中间区段,适于在佩戴者的腕部中建立20°至30°于背侧延伸的角度。该角度对于腕部的稳定和恢复特别有用。如上所述,可通过矫形器的手动塑性变形来确保适当的角度。该角度也可被预先建立在矫形器中。

35、最后,硬质本体包括前臂区段,该前臂区段适于从人前臂的腹侧到其背侧至少部分地围绕人前臂缠绕。该前臂区段在基本上垂直于硬质本体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即在周长方向上围绕近端前臂缠绕。前臂区段也形成矫形器的近端。通过围绕佩戴者的前臂缠绕并完全或部分地抵靠佩戴者的前臂,前臂区段为腕部屈曲、腕部伸展、旋后和旋前的稳定提供至少一个支承。因此,该矫形器适合于减少或防止腕部的屈曲、伸展、旋后和/或旋前运动,其中优选防止这些运动。中间区段和前臂区段的长度作为支承有效地确保了抵抗这些运动的稳定性。为此,前臂区段适于在正确佩戴时靠近肘部,而不会防止肘部关节的运动。特别地,通过细长的中间区段和前臂区段的这种组合有效地防止了腕部的旋后和旋前运动。

36、在垂直于硬质本体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前臂区段比细长的中间区段更宽。前臂区段可例如适于在人前臂的周长的15%至90%、优选地25%至90%上覆盖人前臂(在前臂区段所位于的近段前臂的区段中;优选地在前臂区段的整个长度之上)。换句话说,前臂区段可适于在人前臂的周长的15%或更多、25%或更多、35%或更多、45%或更多、50%或更多上覆盖人前臂。这意味着前臂表面的15%至90%,优选地25%至90%在前臂区段所位于的肢体(手臂)区段中被前臂区段覆盖。

37、为了实现该目的,前臂区段的形状适应于人类佩戴者的前臂的形状。矫形器的前臂区段具有部分圆筒(例如半圆筒)的弯曲壁的形式。所述圆筒的内侧形成前臂区段的适于驻留在佩戴者的皮肤上的内侧。从而,前臂区段的横截面具有部分圆形或部分椭圆形的形状。部分圆形或椭圆形具有75°或更大、80°或更大、85°或更大、90°或更大、95°或更大、100°或更大、110°或更大、120°或更大、130°或更大、140°或更大、150°或更大、160°或更大、170°或更大、或180°或更大的中心角,其中135°或更大是优选的。同时,部分圆形或部分椭圆形的中心角优选为300°或更小、280°或更小、260°或更小、240°或更小、220°或更小、200°或更小。在某些实施例中,部分圆形或部分椭圆形的中心角为100°至260°,例如135°至225°。

38、为了改善清洁手、腕部和前臂的皮肤的能力,并且由此改善佩戴舒适性,掌骨区段和/或前臂区段可包括开口。这是在材料的另外更大的区域中的开口,其是除了由环形或环区段形的拇指保持区段产生的开口之外的开口。这个/这些附加开口优选地在所有四个侧面上都是封闭的,并且从而可被视为通向皮肤的窗口。开口可具有带圆化边缘的矩形形状、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椭球形形状或不规则形状。掌骨区段中的开口被设想为位于尺骨区段中。与尺骨区段一起,开口可以围绕手的尺骨边缘。从而,该开口将位于矫形器的尺骨侧。此外,在前臂区段内,开口可位于前臂区段的围绕佩戴者前臂缠绕的部分中。该开口通常将位于矫形器的桡骨侧上。

39、本发明的矫形器可有利地适应于佩戴者的特定手形,从而提高矫形器的效率、佩戴舒适性,并减少对大量不同尺寸型式的矫形器的需要。矫形器的适应性通过硬质本体的塑性变形和本文中别处所述的闭合装置的对应调节来实现。因此,硬质本体,特别是其芯部,可以如上所述可逆地塑性可变形。塑性变形是可逆的,因为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塑性变形不是指产品的不可逆破裂。替代地,塑性变形的可逆性确保即使在医务人员已经进行了第一次调整之后,仍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例如较小的校正。硬质本体也可被弯曲回其原始制造的构造。

40、硬质本体,特别是其芯部,可以在室温下,即20℃至25℃下塑性变形。由此对进一步设备的需要和佩戴步骤的数量最小化。可替代地,硬质本体可以在较高温度下塑性可变形,例如28℃或更高、30℃或更高、35℃或更高、40℃或更高。优选地,医务人员使硬质本体可逆地塑性可变形的温度足够低以对于人类患者舒适,例如55℃或更低、50℃或更低、45℃或更低。在室温下可逆地塑性可变形的芯部是例如金属或金属合金芯部,例如铝或铝合金芯部。

41、塑性变形性可例如使用本文中别处所述的芯部材料之一来实现。替代地或附加地,硬质本体、外部结构和/或芯部的结构可被设计成允许或支持塑性变形。硬质本体、外部结构和/或芯部可例如具有可变形的栅格结构。

42、例如,可以使用金属或热塑性材料来实现硬质本体与佩戴者的手的适应。因此,硬质本体、芯部和/或外部结构,特别是芯部,可包括金属和/或热塑性材料或者由金属和/或热塑性材料组成。在热塑性材料的情况下,矫形器与特定佩戴者的适应将通过对热塑性材料加热、使硬质本体适应佩戴者的手、腕部和前臂、以及随后冷却材料来实现。如上所述,优选的是,所需温度足够低以使佩戴者感到舒适。然而,也有可能调整矫形器逐步地从身体表面上移开。在这些情况下,变形所需的温度可以更高。

43、在特定实施例中,芯部可由一种或更多种金属或金属合金组成或者包含一种或更多种金属或金属合金。金属和金属合金特别适合用于塑性可变形的硬质本体。金属或金属合金可选自由铝、铁及其合金、例如钢组成的组。在特别优选的实施里中,芯部是铝芯部,即由铝合金制成的芯部。

4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芯可由一种或更多种热塑性材料,特别是一种或更多种低温热塑性材料组成。低温热塑性材料的特征在于变形温度低于100℃(212°f),例如在40℃与100℃之间。合适的材料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是可商购的。它们可以在水浴或类似方式中加热之后或期间,例如在约70℃的温度下塑性变形。

45、芯部在较低温度下,具体地在20-30℃的温度下,例如室温或更低温度下可以是非弹性的。此外,在这些温度下,芯部抵抗张力和弯曲。

46、芯部可例如具有圆筒形、椭圆形、卵形、矩形或不规则横截面。优选地,芯部具有宽度比高度长的横截面,例如卵形、椭圆形或矩形横截面。与具有相等的宽度和高度的横截面的芯部相比,弯曲和稳定特性得到改善。芯部可被布置在矫形器中使得其具有较长宽度的一个横截面侧朝向矫形器的内侧定向。

47、芯部可掌骨区段延伸,穿过中间区段并进入前区臂段。芯部不必存在于外部结构的所有区域中,但优选地,芯部被包括在掌骨区段、中间区段和前臂区段中。例如,掌骨区域的某些区不需要包括芯部,例如尺骨区段和拇指保持区段的部分。然而,如果拇指保持区段的至少部分和手掌区段的至少部分包括芯部以及外部结构,则是有利的。芯部可以是单件设计或多件设计,其中优选的是将芯部形成为一件。

48、取决于芯部中要使用的材料,芯部可例如通过选自由以下方式组成的组的方法制造:(i)金属坯件的冲切以及随后的芯部的弯曲,以及(ii)热塑性芯部的冲切以及随后的芯部的热成型。

49、与芯部类似,外部结构可包括不同的材料。外部结构的材料可以更有弹性,因为它们不是主要的稳定器。它们在室温下可以更柔韧。外部结构的材料将针对它们提供足够的佩戴舒适性的能力同时便于在室温至体温(~20℃至~40℃)下容易地清洁硬质本体来选择。在这些温度下,外部结构的材料可以是弹性的。因此,外部结构将具有不吸收水的封闭表面结构,即流体密封表面。此外,外部结构的材料将具有良好的生物(皮肤)相容性、耐介质性、耐汗性、耐醇性、耐消毒剂性,并且将是防水的。

50、外部结构可包括热塑性聚氨酯(tpu)、热塑性弹性体(tpe)、热塑性橡胶(tpr)、硅酮及其混合物,或由其组成。在优选实施例中,外部结构包括tpu或由tpu组成。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矫形器包括具有铝芯部和tpu外部结构的硬质本体。

51、硬质本体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方法制造。例如,硬质本体可通过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方法旨在:两部件注射成型,例如两部件塑料注射成型;多部件塑料注射成型;通常的金属芯包覆成型或塑料包覆成型,以及金属网包覆成型,其中金属芯包覆成型的方法,例如金属芯坯料包覆成型,是特别优选的。

52、为了将矫形器紧固在人手上,除了硬质本体之外,矫形器还可包括一个或更多闭合装置。矫形器可例如包括1、2、3、4、5、6或7个闭合装置,优选地包括两个,更优选地包括三个。例如,闭合装置中的一个或两个,优选两个,可被附接到掌骨区段。一个或两个闭合装置,优选一个,可被附接到前臂区段。将理解,硬质本体可包括对应的附接点,例如开口,闭合装置可被紧固在该开口中。

53、闭合装置可具有例如一个或更多柔性或弹性带,当放置在手、腕部或前臂上时,该带与掌骨区段、中间区段和/或前臂区段一起围绕手、腕部或前臂,其中该带分别至少部分地在手背、腕部之上并围绕前臂延伸。例如,矫形器可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闭合装置(例如,带),其分别至少部分地在手背、腕部之上并围绕前臂延伸。第一、第二和第三闭合装置(例如带)可分别在掌骨区段、掌骨区段和中间区段以及前臂区段中的附连点可固定。

54、闭合装置具有一个或更多第一紧固区段,其被布置和构造成使得,当矫形器被放置在其上时,所述紧固区段可以这样的方式被布置和固定在掌骨区段和/或前臂区段上,即,所述紧固区段在每种情况下分别在手背和前臂之上延伸,并且分别与硬质本体的掌骨区段和前臂区段一起形成矫形器的区段的至少一部分,该区段分别环状地围绕手和前臂。由此,矫形器可简单且牢固地通过第一紧固区段或多个第一紧固区段——或者通过其自身或者与闭合装置的进一步的区段一起——保持或固定在手和/或前臂上。闭合装置还可具有一个或更多第一紧固区段,该第一紧固区段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和构造,即,当放置矫形器时,所述紧固区段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和固定在掌骨区段、中间区段和/或前臂区段上,即,所述紧固区段在每种情况下分别在手背、腕部和/或前臂之上延伸,并且分别与硬质本体的掌骨区段、中间区段和前臂区段一起形成矫形器的区段的至少一部分,该区段分别环形地围绕手、腕部和/或前臂。

55、闭合装置或至少第一紧固区段或第一紧固区段中的至少一个可被设置为单独的部件,其可从掌骨区段和前臂区段或矫形器的其余部分完全拆卸,并且可以为了紧固目的再次连接到其上,或者设置为永久紧固到上述区段的部件。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特别地设置成相关的第一紧固区段在每种情况下在一个点处被永久地紧固,并且在布置成使得它们在手背或前臂之上延伸之后,可被可释放地紧固以用于在另一点处固定。

56、这种类型的第一紧固区段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形成,例如,通过相应的柔性和/或弹性带形成。为了可拆卸地连接到掌骨区段或前臂区段,带可以在每种情况下具有接触和闭合元件,它们可以与带本身上或掌骨或前臂区段上或矫形器的另一部件上的对应的、适当布置的不同的接触和闭合元件相互作用。在该连接中,在每种情况下在第一端或者在与该第一端连接的区段上可以设置一个或更多开口,穿过该一个或更多开口可以分别引导一个或更多带。在穿过之后,每个带例如可借助于上述接触和闭合元件紧固到自身,从而在每种情况下产生穿过开口之一的环区段。

57、闭合装置的连接到掌骨区段的第一紧固区段可例如被连接到掌骨区段的拇指保持区段。可替代地,它们可被连接到尺骨区段。一个闭合装置优选地在手背之上延伸,将拇指保持区段的拇指基部远侧的区域与尺骨区段连接。一种替代的或附加的闭合装置优选地在手背之上延伸,将拇指保持区段的拇指基部近侧的区域与尺骨区段连接。优选地,替代或附加的闭合装置在手背和腕部之上延伸,由此将尺骨区段的区域与中间区段连接。优选地,替代的或附加的闭合装置在前臂之上与前臂的设置有硬质本体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之上延伸,将前臂区段的一端与前臂区段的另一端连接。由此,后一闭合装置与硬质本体的前臂区段一起环绕前臂。

58、用于将第一闭合装置例如带附接到硬质本体的附接部位可位于拇指保持区段的拇指基部远侧的区域中和尺骨区段中。用于将第二闭合装置例如带附接到硬质本体的附接部位可位于拇指保持区段的拇指基部近侧的区域中和尺骨区段中。可替代地,用于将第二闭合装置例如带附接到硬质本体的附接部位可位于拇指保持区段的拇指基部近侧的区域中和中间区域中。用于将第三闭合装置例如带附接到硬质本体的附接部位可位于前臂区段的两个相反端处。本发明的矫形器可有利地用于治疗或预防人的腕部损伤或人腕部的疼痛状况。损伤或状况可以是急性或慢性损伤或状况。治疗可以包括佩戴矫形器一周、两周、三周或更多周。此外,治疗可以包括在将矫形器佩戴在受影响的腕部的手、腕部和前臂上时对该腕部进行检查和/或手术。

59、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矫形器(即,如本文中描述的矫形器)的方法。任何上述过程和材料都可用于矫形器的制造,特别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方法:两部件(塑料)注射成型、多部件塑料注射成型、金属芯包覆成型或通常的塑料包覆成型以及金属网包覆成型。在优选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金属芯包覆成型。

60、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或预防人腕部损伤或人腕部疼痛状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佩戴本发明的矫形器。损伤可以是急性或慢性损伤。治疗可以包括佩戴矫形器一周、两周、三周或更多周。此外,治疗可以包括在将矫形器佩戴在受影响的腕部的手、腕部和前臂上时对所述腕部进行检查和/或手术。有利地,矫形器不覆盖腕部的整个背侧和腹侧,从而不会由矫形器在潜在的伤口或手术部位上施加额外的应力或压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