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3525发布日期:2022-04-21 20:13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雾化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声雾化器。


背景技术:

2.超声雾化器可利用膜片的高频振动对液体进行雾化。目前超声雾化器的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日常生活的室内空气加湿、室内喷香、室内消毒等,也可用于医疗方面将药液雾化对患者进行治疗。
3.相关技术中,常见的超声波雾化器一般是将压电陶瓷片(即超声波雾化片)安装在盛水容器的底部,压电陶瓷片通电后发生一秒上百万次的高频振动,产生振荡能量,振荡能量向上方传播,在合适的水深下,水面处集中隆起一个水柱,隆起水面的表面张力大幅度的减少,水面被表面张力波的波长分裂成无数的微粒子,进而形成雾的效果。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超声波雾化器需要在合适的水深下才能顺利产生水雾,且水深十分有限,而一般超声雾化器的体积有限,导致盛水容器内不可一次性加入大量的水,每隔一段时间需要人工添水以维持水位,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使用便利性,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声雾化器。
6.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声雾化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超声雾化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有雾化杯,雾化杯连通有风机,雾化杯的底部设有雾化片,雾化片的顶部连通有喷雾管,机体设有蓄水罐,蓄水罐下端部连通注水管,注水管背离蓄水罐的一端延伸至雾化杯内,蓄水罐的最高处高于注水管的最高处,蓄水罐上端部连通有通气管,通气管背离蓄水罐的一端与注水管背离蓄水罐的一端位于同一高度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水提前注入蓄水罐,并使注水管及通气管位于雾化杯内的端部位于工作需要的水位处,当水面低于需要的水位时,通气管及注水管同时与雾化杯内的空气连通,此时蓄水罐内高于注水管最高处的水在自重作用下经注水管流入雾化杯,至液面将通气管端部淹没后,在压强作用下,蓄水罐内的水停止流出,实现蓄水罐内的水自动维持雾化杯内的水位,延长了人工添水的周期,进而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8.可选的,所述雾化杯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调整块,注水管及通气管均采用软质材料,注水管及通气管均与调整块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控制调整块沿竖直方向滑动,即可改变注水管及通气管位于雾化杯内一端的高度,进而可根据使用需求改变雾化杯内的水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
10.可选的,所述注水管及通气管靠近雾化杯的一端均连通有波纹管,波纹管内均穿设有调整杆,调整杆的下端部与对应的波纹管的下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开设有若干通孔,调整杆上端部均转动连接有调整套筒,调整套筒与波纹管螺纹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套筒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改变调整杆的高度,进而在连接板的作用下改变下端部的高度,实现对雾化杯内水位的调整,结构简单使用便利。
12.可选的,所述雾化杯的下端部与机体螺纹连接,雾化杯具有直径不同的若干规格,雾化杯下端部与机体之间设有密封胶垫。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旋转雾化杯,在螺纹作用下实现雾化杯与机体的拆装,便于更换不同直径的雾化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14.可选的,所述雾化片位于雾化杯底部的中心处,喷雾管位于雾化片的正上方,通气管及注水管均位于蓄水罐的偏心位置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气管及注水管偏离雾化片的正上方,雾化片处产生的水雾向上直接进入喷雾管内,不易出现水雾向上进入通气管及注水管的现象,使用效果较好。
16.可选的,所述机体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竖直设置,机体设有驱动螺纹杆转动的驱动马达,蓄水罐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蓄水罐与机体滑动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马达启动时带动螺纹杆转动,进而在螺纹作用下带动蓄水罐升降,进而改变蓄水罐的高度,便于改变蓄水罐位于供水管最高处以上的水量,以控制喷雾时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18.可选的,所述雾化杯及蓄水罐均采用透明材质,雾化杯的侧壁及蓄水罐的侧壁均设有液位刻度。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观察蓄水罐及雾化杯内的水量更为便利,不易出现干烧导致雾化片损坏的现象;且在液位刻度的作用下,便于使用者控制喷雾时间以及雾化杯内的水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20.可选的,喷雾管与雾化杯可拆卸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对喷雾管拆装,便于更换开口形状或朝向不同的喷雾管,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蓄水罐、供水管及通气管,使用者将水提前注入蓄水罐,并使注水管及通气管位于雾化杯内的端部位于工作需要的水位处,当水面低于需要的水位时,通气管及注水管同时与雾化杯内的空气连通,此时蓄水罐内高于注水管最高处的水在自重作用下经注水管流入雾化杯,至液面将通气管端部淹没后,在压强作用下,蓄水罐内的水停止流出,实现蓄水罐内的水自动维持雾化杯内的水位,延长了人工添水的周期,进而提高了使用便利性;通过设置调整块,使用者控制调整块沿竖直方向滑动,即可改变注水管及通气管位于雾化杯内一端的高度,进而可根据使用需求改变雾化杯内的水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通过设置波纹管、调整杆及调整套筒,调整套筒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改变调整杆的高度,进而在连接板的作用下改变下端部的高度,实现对雾化杯内水位的调整,结构简单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23.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突显实施例2波纹管剖面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11、驱动马达;12、螺纹杆;13、容纳槽;2、雾化杯;21、雾化片;22、杯盖;23、杯体;24、喷雾管;3、蓄水罐;31、注水口;32、通气管;33、阀门;34、连接套筒;35、注水管;4、风机;5、调整块;6、密封胶垫;7、液位刻度;8、波纹管;81、调整杆;811、连接板;82、调整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超声雾化器。
30.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一种超声雾化器,包括机体1,机体1设有雾化杯2,机体1长度方向的一端安装有雾化杯2,雾化杯2的下端部安装有雾化片21,雾化杯2内保持有一定量的水,雾化片21与水接触,将水雾化;雾化杯2上端部连通有喷雾管24,机体1安装有风机4,风机4带动雾化杯2内的空气经喷雾管24喷出。
31.参照图1,机体1背离雾化杯2的一端开设有槽口向上的容纳槽13,容纳槽13内安装有蓄水罐3,未使用状态下,蓄水罐3嵌入容纳槽13内且与容纳槽13的槽壁滑动连接,雾化器整体占用的高度较小,便于放置。
32.参照图2,机体1位于蓄水罐3下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11,驱动马达11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且同轴固定安装有螺纹杆12,在使用雾化器时,使用者启动驱动马达11,控制螺纹杆12发生转动,蓄水罐3内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筒34,连接套筒34不与蓄水罐3内部连通,螺纹杆12嵌入连接套筒34内且与连接套筒34螺纹连接,螺纹杆12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带动连接套筒34及蓄水罐3升降,使用者控制蓄水罐3上升,使蓄水罐3的下端部接近容纳槽13的槽口。
33.参照图1,蓄水罐3的侧壁靠近雾化杯2的位置开设有两个连接孔,两个连接孔分别位于蓄水罐3的上下两侧,雾化杯2包括杯盖22和杯体23,杯盖22扣合于杯体23的上端部,杯盖22活动连接有注水管35和通气管32,使用者将注水管35位于雾化杯2外的一端插入蓄水罐3较低处的连接内,然后将通气管32位于雾化杯2外的一端插入蓄水罐3较高处的连接孔内。
34.参照图1,通气管32及注水管35均安装有阀门33,使用者控制注水管35及通气管32的阀门33关断;蓄水罐33上端部开设有注水孔,使用者经注水孔向蓄水罐33注水,蓄水罐33采用透明材质且侧壁上设有液位刻度7,使用者观察蓄水罐33内的水量足够后将注水孔封闭;也可利用刻度添加定量的水,根据雾化耗水速度即可控制雾化的持续时间。
35.参照图1和图2,注水管35及通气管32位于雾化杯2内的端部竖直向下且高度相同,雾化工作时,雾化片21上方的液面高度影响雾化效果。雾化杯2采用透明材质且侧壁上标有液位刻度7,使用者根据雾化所需的液面高度调整注水管35及通气管32下端部的高度。
36.参照图1和图2,雾化杯2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调整块5,雾化开始前,使用者打开杯盖22,手动控制调整块5沿竖直方向与雾化杯2发生相对滑动,进而调整调整块5的高度;注
水管35及通气管32位于雾化杯2内的一端均与调整块5固定连接,使用者控制注水管35及通气管32的下端部与雾化所需的液面高度位于同一高度上。
37.参照图1,使用者将注水管35及通气管32的阀门33同时打开,空气从通气管32进入蓄水罐33上端部平衡蓄水罐33内外气压,同时蓄水罐33的水在自重作用下经通气管32流入雾化杯2内,使雾化杯2内的液面上升;至雾化杯2内的液面没过注水管35及通气管32的高度后,空气无法再通过通气管32进入蓄水罐33,此时在气压作用下,蓄水罐33内的水自动停止向雾化杯2内流动。
38.参照图1和图2,使用者启动雾化片21,被雾化片21雾化的水雾向雾化杯2上端部移动;机体1固定安装有风机4,风机4的出风口连通有进气管,雾化杯2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进气管背离风机4的一端插入进风口内,使用者启动风机4,经进气管向雾化杯2内吹风,使雾化杯2内的空气带动雾化后的水雾经喷雾管24喷出,实现雾化。
39.参照图1和图2,雾化片21位于雾化杯2底部的中心处,喷雾管24位于雾化片21的正上方,雾化片21附近产生的水雾向上直接进入喷雾管24内,通气管32及注水管35均位于蓄水罐3的偏心位置处,水雾不易进入通气管32内回到蓄水罐33,进而保障喷雾管24处喷出足量的水雾,保障喷雾效果。
40.参照图1,雾化导致雾化杯2内的水量减少,液面下降,通气管32及注水管35再次与雾化杯2内的空气连通,对蓄水罐33内外的气压进行平衡,使蓄水罐33内的水经注水管35自动注入雾化杯2内,至雾化杯2内液面再次没过通气管32的端部为止,实现蓄水罐33内的水自动向雾化杯2内添加,以使雾化杯2内的液面保持在一定高度范围内,不需使用者手动频繁向雾化杯2内加水,使用更加方便。
41.参照图1和图2,雾化杯2的下端部与机体1螺纹连接,使用者可将进气管、注水管35、通气管32从雾化杯2上拆下,然后手动转动雾化杯2,使雾化杯2在螺纹作用下上升,逐渐从机体1上拆下,雾化杯2具有直径不同的若干规格,使用者更换所需规格的雾化杯2利用螺纹将其安装在机体1上,雾化杯2下端部与机体1之间安装有密封胶垫6,密封胶垫6固定在机体1上,雾化杯2在螺纹作用下下降逐渐将密封胶垫6抵紧,雾化杯2内的液体不易从雾化杯2与机体1的螺纹连接处渗漏。
42.参照图1,喷雾管24与雾化杯2的杯盖22之间插接,使用者可将喷雾管24从杯盖22上拔出,然后更换不同开口形状或朝向的喷雾管24以实现多种喷雾需求,使用方便。
43.本技术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雾化开始时,使用者启动雾化片21,被雾化片21雾化的水雾向雾化杯2上端部移动;雾化导致雾化杯2内的水量减少,液面下降,通气管32及注水管35再次与雾化杯2内的空气连通,对蓄水罐33内外的气压进行平衡,使蓄水罐33内的水经注水管35自动注入雾化杯2内,至雾化杯2内液面再次没过通气管32的端部为止,实现蓄水罐33内的水自动向雾化杯2内添加,以使雾化杯2内的液面保持在一定高度范围内,不需使用者手动频繁向雾化杯2内加水,使用更加方便。
44.实施例2: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注水管35及通气管32靠近雾化杯2的一端均连通有竖直的波纹管8,两根波纹管8的上端部均与杯盖22固定连接,下端部延伸至雾化杯2内,且其下端面位于喷雾所需的水位处;波纹管8上端部延伸至杯盖22上方且螺纹连接有调整套筒82,需要调整雾化杯2内的水位时,使用者转动调整套筒82,使
调整套筒82在螺纹作用下升降。
45.参照图4,两根波纹管8内均同轴穿设有调整杆81,调整杆81的上端部延伸至波纹管8外且与调整套筒82转动连接,调整套筒82升降带动调整杆81同步升降;调整杆81的下端部延伸至波纹管8外且固定安装有连接板811,连接板811随调整杆81同步升降,连接板811呈与调整杆81同轴设置的圆形,波纹管8的下端部与连接板811固定连接,调整杆81升降时,经连接板811带动波纹管8的下端部升降,即带动波纹管8伸缩;连接板811均开设有若干通孔,便于空气或水的经过。
46.参照图3和图4,波纹管8上端部与对应的调整杆81滑动连接,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通气管32对应的波纹管8的下端部脱离水面后,空气经该波纹管8及通气管32进入蓄水罐33,蓄水罐33内的水经注水管35及对应的波纹管8流入雾化杯2,至雾化杯2内水量没过两根波纹管8的下端部,空气不能进入蓄水罐33,自动截停注水管35流出的水,此种方式在调整液面时不需打开杯盖22,可在喷雾过程中进行调整。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