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

文档序号:29799729发布日期:2022-04-23 19:4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

1.本发明涉及临床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2.当患者自身带有较强的传染性细菌病毒时,医院需要对其进行隔离治疗,以避免患者感染其他人员,而现有的隔离装置多为简易的密封集成房,医护人员与患者递送物品时,还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对物品进行消毒,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隔离装置内也需要患者自行喷洒消毒液,这种方式常常导致消毒液喷洒量不足或过多,前者的消毒效果不好,病毒还存在通过空气传染的可能,后者不仅造成消毒液的浪费,还容易导致患者不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隔离装置过于简易,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对物品进行消毒,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隔离装置内也需要患者自行喷洒消毒液,导致消毒液喷洒量不足或过多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包括拼接组装的底板、顶板和多块侧板,其中一块所述侧板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桶和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密封机构,两个所述密封机构均包括与箱体固定连接的锁止块,两个锁止块内均滑动插设有密封盖板,两个锁止块内均开设有多个卡槽,且多个卡槽均关于相应的密封盖板对称分布,每个所述卡槽内均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滚珠,且每个滚珠均与对应的密封盖板相抵,两个所述密封盖板内均嵌设有磁条,所述箱体的侧壁内对称安装有两个磁控开关,两个所述磁控开关的位置与磁条的位置相对应。
6.进一步,所述箱体内放置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上卡接有置物篮,所述箱体的内顶壁上对称安装有多个喷头和多个紫外灯,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注液盒,且每个喷头均与注液盒密封连接。
7.进一步,所述密封桶的侧壁上设置有可视窗,所述密封桶的顶部安装有注液管和微型泵,所述微型泵的输出端与注液盒之间连通有软管。
8.进一步,其中一块所述侧板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防尘箱,所述防尘箱内固定安装有多个电动推杆,每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贯穿对应的侧板并固定连接有长刷,每个所述长刷的底部均粘贴有拖布。
9.进一步,每个所述长刷内均开设有流道,每个所述长刷的顶部均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嘴,每个所述雾化喷嘴均与对应的流道密封连接,每个所述流道与密封桶之间均密封连通有弹性管,且每根弹性管上均设有电磁阀。
10.进一步,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均固定设置有多块加固斜板,且每块加固斜板均与相应的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放置有床体,其中一块所述侧板上安装有玻璃窗和遮光
帘。
11.进一步,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进气装置和净化装置,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安装有进气栅口和排气栅口,所述进气装置的输出端与进气栅口相连接,所述净化装置的输入端与排气栅口相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当需要递送物品时,医护人员可以将外侧的密封盖板向上拉开,将物品放入置物篮内,在弹簧的作用下,滚珠始终与密封盖板相抵,使得密封盖板可以悬停在任意位置,使医务人员单手即可进行操作;
14.当物品不方便放入时,还可以拉动置物篮,使滑动架移动,使得置物篮向外滑动,物品放置好后,医护人员再将密封盖板向下推压,保证箱体的密封;
15.当两块密封盖板均复位时,微型泵自动开启一定时间,使得密封桶内的消毒液通过喷头向箱体内喷洒,紫外灯也会通电一段时间,对箱体内进行杀菌、消毒的操作,避免病毒通过箱体内的物体传播,并且上述消毒过程为自动化过程,不需要医务人员额外开启,不仅能避免医护人员太过忙碌而忘记,还能大幅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16.防尘箱内的电动推杆可在规定时间内开启,电动推杆带动长刷运动,对底板的上表面进行清洁,同时电磁阀开启,密封桶内的消毒液通过雾化喷嘴向上喷出,对隔离装置内进行消毒,进一步降低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可能;
17.隔离装置内空气的补充和排出采用两个不同的装置,以保证空气循环时的洁净,避免管道交叉始终时细菌或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净化装置的输出端密封连接有排气管,多个隔离装置的排气管可以连通总管道,进行二次杀菌处理,以预防病毒通过空气传播。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22.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中电动推杆与长刷的俯视图。
23.图中:1侧板、2传感器、3加固斜板、4底板、5长刷、6密封桶、7可视窗、8注液管、9微型泵、10软管、11箱体、12玻璃窗、13床体、14进气装置、15进气栅口、16遮光帘、17顶板、18净化装置、19排气栅口、20排气管、21防尘箱、22电动推杆、23密封盖板、24注液盒、25拉手、26喷头、27紫外灯、28滑动架、29置物篮、30锁止块、31卡槽、32弹簧、33滚珠、34磁条、35磁控开关、36拖布、37雾化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5.参照图1-4,一种临床医学用预防感染的隔离装置,包括拼接组装的底板4、顶板17和多块侧板1,底板4、顶板17以及侧板1共同构成隔离装置的外壁,采用上述方式对隔离装
置进行拼接,能方便对隔离装置的转移、组装、拆卸,其中一块侧板1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桶6和箱体11,箱体1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密封机构,两个密封机构均包括与箱体11固定连接的锁止块30,两个锁止块30内均滑动插设有密封盖板23,两个锁止块30内均开设有多个卡槽31,且多个卡槽31均关于相应的密封盖板23对称分布,每个卡槽31内均通过弹簧32固定连接有滚珠33,且每个滚珠33均与对应的密封盖板23相抵,两个密封盖板23内均嵌设有磁条34,箱体11的侧壁内对称安装有两个磁控开关35,两个磁控开关35的位置与磁条34的位置相对应;
26.滚珠33在转动时,其纵向中轴线始终位于卡槽31内,并且卡槽31与滚珠33连接处的纵向截面为梯形,使得滚珠33始终位于卡槽31内,不会从卡槽31内脱落,弹簧32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保证滚珠33与密封盖板23之间具有较大的压力,密封盖板23上固定设有拉手25,方便使用者移动密封盖板23,密封盖板23在滚珠33的挤压下能停留在任意高度。
27.参照图2-3,箱体11内放置有滑动架28,滑动架28上卡接有置物篮29,置物篮29可以从滑动架28上取下,方便清洁与消毒,箱体11的内顶壁上对称安装有多个喷头26和多个紫外灯27,箱体11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注液盒24,且每个喷头26均与注液盒24密封连接。
28.参照图2,密封桶6的侧壁上设置有可视窗7,方便观察密封桶6内消毒液的余量,密封桶6的顶部安装有注液管8和微型泵9,注液管8开口朝上,便于向密封桶6内灌入消毒液,微型泵9的输出端与注液盒24之间连通有软管10,微型泵9可以将密封桶6内的消毒液向上转移,使消毒液从喷头26处喷出。
29.参照图2-5,其中一块侧板1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防尘箱21,防尘箱21内固定安装有多个电动推杆22,每个电动推杆22的输出端均贯穿对应的侧板1并固定连接有长刷5,每个长刷5的底部均粘贴有拖布36,长刷5与拖布36之间通过魔术贴粘接,方便拖布36取下更换,拖布36的下表面与底板4的下表面贴合,当拖布浸润消毒液后,拖布擦拭底板4上表面时能对接触面进行消毒。
30.参照图5,每个长刷5内均开设有流道,每个长刷5的顶部均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嘴37,每个雾化喷嘴37均与对应的流道密封连接,每个流道与密封桶6之间均密封连通有弹性管,且每根弹性管上均设有电磁阀,密封桶6内的消毒液可以通过弹性管、电磁阀进入到流道内,然后通过雾化喷嘴37喷出,弹性管与电磁阀均为现有的常规部件,且连接、安装方式较为简单,因此为保证附图更加简明清楚,不再将弹性管和电磁阀进行图示。
31.参照图1-2,底板4与顶板17之间均固定设置有多块加固斜板3,且每块加固斜板3均与相应的侧板1固定连接,加固斜板3能保证侧板1、底板4以及顶板17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底板4上放置有床体13,其中一块侧板1上安装有玻璃窗12和遮光帘16。
32.参照图1-2,顶板17的上表面安装有进气装置14和净化装置18,顶板17的下表面安装有进气栅口15和排气栅口19,进气装置14的输出端与进气栅口15相连接,净化装置18的输入端与排气栅口19相连接,隔离装置内的空气通过进气装置14、进气栅口15补充,同时净化装置18、排气栅口19将隔离装置内的空气向外抽出,实现隔离装置内部空气的循环,净化装置18的输出端密封连接有排气管20,多个隔离装置的排气管20可以连通总管道,进行二次杀菌处理,以预防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侧板1的内侧壁上还安装有传感器2,传感器2能检测隔离装置内的温度和湿度,便于对隔离装置内的环境进行调控。
33.本装置在使用时,箱体11的位置如图1所示,当需要递送物品时,医护人员可以将
外侧的密封盖板23向上拉开,将物品放入置物篮29内,如图4所示,在弹簧32的作用下,滚珠33始终与密封盖板23相抵,使得密封盖板23可以悬停在任意位置,使人们单手即可进行操作,密封盖板23的外表面可以贴附橡胶薄层,以增加滚珠33与密封盖板23之间的摩擦力;
34.当物品不方便放入时,还可以拉动置物篮29,使滑动架28移动,使得置物篮29向外滑动,物品放置好后,医护人员再将密封盖板23向下推压,保证箱体11的密封;
35.特别地,滑动架28的滚轮在保证支撑力的同时较为靠近滑动架28的中部,当移动滑动架28时,滑动架28的一侧可以伸出箱体11,扩大置物篮29的移动范围;
36.位于隔离装置内的人员采用同样的操作,可以将物品取出,然后再将密封盖板23复位,保证箱体11始终处于密封状态,密封盖板23上安装的拉手25也方便人们持握,使密封盖板23能顺畅的上下滑动;
37.当两块密封盖板23依次移动时,磁条34与磁控开关35的位置相对改变,当两块密封盖板23均复位时,两个磁条34与磁控开关35的位置如图4所示时,此时微型泵9自动开启一定时间,使得密封桶6内的消毒液通过喷头26向箱体11内喷洒,紫外灯27也会通电一段时间,对箱体11内进行杀菌、消毒的操作,避免病毒通过箱体11内的物体传播;
38.防尘箱21内的电动推杆22可在规定时间内开启,在此规定的时间内,患者应将底板4上表面的杂物移走,电动推杆22带动长刷5运动,对底板4的上表面进行清洁,同时电磁阀开启,密封桶6内的消毒液通过雾化喷嘴37向上喷出,对隔离装置内进行消毒,进一步降低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可能,雾化喷嘴37喷出的消毒液的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避免消毒液喷洒量不足导致的消毒效果不好的问题,又避免消毒液喷洒量过大,隔离装置内消毒液的浓度过高引起人体不适的问题;
39.电动推杆22会带动长刷5匀速、往复运动多次,部分消毒液会洒落到底板4上表面,在长刷5运动时,拖布36能将消毒液吸收,不仅能对底板4进行消毒,还能避免底板4湿滑,保证患者在行走时的安全性;
40.医护人员通过可视窗7能观察到密封桶6内消毒液的余量,当消毒液较少时,可以通过注液管8对消毒液进行补充,玻璃窗12扩大了患者的视野,避免患者心情压抑,医护人员也能通过玻璃窗12观察患者的状态,避免患者出现突发性问题;
41.隔离装置内的空气通过进气装置14、进气栅口15补充,同时净化装置18、排气栅口19将隔离装置内的空气向外抽出,实现隔离装置内部空气的循环,净化装置18的输出端密封连接有排气管20,多个隔离装置的排气管20可以连通总管道,进行二次杀菌处理,以预防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侧板1的内侧壁上还安装有传感器2,传感器2能检测隔离装置内的温度和湿度,便于对隔离装置内的环境进行调控,保证隔离装置内环境的舒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