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妇产科生产协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妇产科临床生产协助装置。
背景技术:2.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
3.当孕妇孕晚期待产或出现规律宫缩时,孕妇可骑坐在分娩球上,跟随分娩球来回晃动身体,能够让孕妇自主调整选择最佳的生产姿势,避免肌肉紧张,达到让盆底肌肉放松,缓解会阴处神经疼痛的目的。而且分娩球的趣味性强,能够分散孕妇的注意力,能够有效改善初孕妇的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正确使用分娩球还可以使孕妇心理状态稳定,减少产后出血。
4.传统的分娩球多为产妇自主控制运动,对于一些运动协调性较差的产妇,极易发生意外事故,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妇产科临床生产协助装置,具备辅助摇晃运动、增加摄氧量以及训练腿部支撑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妇产科临床生产协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内限位转动连接有轴一,所述轴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置的转板一,所述转板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二,所述轴二的弧形轮廓上限位转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上靠近底部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上远离轴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环。
7.所述支撑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半球形气囊,所述半球形气囊被套管贯穿且与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支撑靠板,所述轴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板二,所述转板二与转板一平行,所述转板二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由动力机构带动转动的轴三,所述轴三与轴一同轴设置,所述底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上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框,所述支撑环上远离支撑靠板一侧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臂一,所述传动臂一上远离支撑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动连接在弧形框内的弧形齿板。
8.优选的,所述弧形齿板上传动连接有扩张装置,所述扩张装置包括与弧形齿板上齿牙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四,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被轴四贯穿的侧板,所述轴四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臂板,所述转动臂板上远离轴四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万向球一,所述万向球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臂二,所述传动臂二上远离万向球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球
二,两个所述侧板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板,两个所述支撑横板的上表面均限位滑动连接有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的相对面均为斜面,两个所述活动块上的斜面均开设有供万向球二限位转动的半球形凹槽,所述活动块上靠近支撑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用户手扶的支撑柄。
9.优选的,两个所述活动块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支撑横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且该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上水平段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杆上远离活动块的一端与活塞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三通管上竖直段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所述三通管上竖直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远离三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用户脚后跟进行支撑的球形气囊体。
10.优选的,所述球形气囊体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端部开设有锥形通孔且该孔内轴向限位滑动连接有锥形密封块,所述锥形密封块上朝向球形气囊体球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锥形密封块上套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与导气管和压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锥形密封块上远离压板一端活动连接的挤压板。
11.优选的,所述球形气囊体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防滑支撑垫,所述防滑支撑垫的表面上开设有防滑纹。
12.优选的,所述防滑支撑垫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凸起限位条,所述凸起限位条的形状与防滑支撑垫的弧形轮廓相适配。
13.优选的,所述套管上支撑条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支撑条在套管上均匀分布。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底板起到底部的固定支撑作用,通过支撑底座为轴一提供转动时的支撑,通过轴一随着转板一的同步转动,通过轴三带动转板二、轴二的同步转动,通过轴二带动转板一的转动,其中轴二作为转动轴,其轴向方向不断的进行改变,使得套管、支撑条、支撑环以及半球形气囊进行转动轴向不断改变的自转运动;
15.使用时,产妇跨坐在半球形气囊上,背靠在支撑靠板上,双脚着地,通过半球形气囊模拟分娩球的上半部,使得产妇较为舒适的跨坐在其上,同时在半球形气囊上能达到让盆底肌肉放松,缓解会阴处神经疼痛的目的,同时产妇身体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撑。
16.通过扩张装置的设置,能够使产妇进行扩胸运动,进而使产妇的胸腔内吸如更多的氧气,避免在运动时出现缺氧现象。
17.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分娩球多为产妇自主控制运动,对于一些运动协调性较差的产妇,极易发生意外事故,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发明半球形气囊的立体图;
20.图3为本发明从动齿轮的立体图;
21.图4为本发明三通管的剖视图;
22.图5为本发明球形气囊体的剖视图;
23.图6为本发明图5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24.图7为本发明凸起限位条的立体图。
25.图中:1、底板;2、支撑底座;3、轴一;4、转板一;5、轴二;6、套管;7、支撑条;8、支撑环;9、半球形气囊;10、支撑靠板;11、转板二;12、轴三;13、固定臂;14、弧形框;15、传动臂一;16、弧形齿板;17、从动齿轮;18、轴四;19、侧板;20、转动臂板;21、限位环;22、万向球一;23、传动臂二;24、万向球二;25、支撑横板;26、活动块;261、支撑柄;27、活塞杆;28、三通管;29、活塞板;30、单向阀一;31、单向阀二;32、输气管;33、球形气囊体;34、导气管;35、锥形密封块;36、压板;37、拉簧;38、挤压板;39、防滑支撑垫;40、凸起限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一
2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妇产科临床生产协助装置,包括底板1,通过底板1起到底部的固定支撑作用,底板1上设有支撑底座2,支撑底座2内限位转动连接有轴一3,通过支撑底座2为轴一3提供转动时的支撑,轴一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置的转板一4,通过轴一3随着转板一4的同步转动,转板一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二5,轴二5的弧形轮廓上限位转动连接有套管6,套管6上靠近底部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条7,支撑条7上远离轴二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环8;支撑条7对支撑环8起到支撑作用。
29.支撑环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半球形气囊9,支撑环8对半球形气囊9进行支撑,使用时半球形气囊9内部充满空气,半球形气囊9被套管6贯穿且与套管6固定连接,支撑环8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支撑靠板10,轴二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板二11,转板二11与转板一4平行,转板二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由动力机构带动转动的轴三12,通过轴三12带动转板二11、轴二5的同步转动,通过轴二5带动转板一4的转动,其中轴二5作为转动轴,其轴向方向不断的进行改变,使得套管6、支撑条7、支撑环8以及半球形气囊9进行转动轴向不断改变的自转运动。上述动力机构为接通电源后的电机。
30.使用时,产妇跨坐在半球形气囊9上,背靠在支撑靠板10上,双脚着地,通过半球形气囊9模拟分娩球的上半部,使得产妇较为舒适的跨坐在其上,同时在半球形气囊9上能达到让盆底肌肉放松,缓解会阴处神经疼痛的目的,同时产妇身体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撑。
31.轴三12与轴一3同轴设置,底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臂13,固定臂13上远离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框14,支撑环8上远离支撑靠板10一侧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臂一15,传动臂一15上远离支撑环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动连接在弧形框14内的弧形齿板16。
32.弧形齿板16在弧形框14内进行稳定的滑动,传动臂一15起到传动作用后,其中由于轴二5的轴向在连续的进行变化,以及套管6在轴二5上的限位转动,经传动臂一15的传动,会使弧形齿板16顺利的在弧形框14内进行往复摆动。
33.实施例二
34.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弧形齿板16上传动连接有扩张装置,通过扩张装置的设置,能够使产妇进行扩胸运动,进而使产妇的胸腔内吸如更多的氧气,避免在运动时出现缺氧现象。
35.扩张装置包括与弧形齿板16上齿牙啮合的从动齿轮17,从动齿轮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轴四18,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被轴四18贯穿的侧板19,轴四1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臂板20,转动臂板20上远离轴四18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1,限位环2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万向球一22,万向球一2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臂二23,传动臂二23上远离万向球一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万向球二24,两个侧板19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板25,两个支撑横板25的上表面均限位滑动连接有活动块26,两个活动块26的相对面均为斜面,两个活动块26上的斜面均开设有供万向球二24限位转动的半球形凹槽,活动块26上靠近支撑环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用户手扶的支撑柄261。
36.参考图1、图2。
37.通过弧形齿板16在弧形框14内的往复式滑动,会使弧形齿板16上的齿牙与从动齿轮17上的齿牙持续啮合传动,进而使从动齿轮17带着轴四18在侧板19上进行往复式转动,侧板19对轴四18的转动提供支撑。
38.通过轴四18带动转动臂板20的转动,活动块26在支撑横板25上只能进行线性限位滑动,参考图3,此时限位环21处于最低处,活动块26距离侧板19最远;而当限位环21被转动臂板20带动转至最高处时,通过万向球一22在限位环21内的转动,以及万向球二24在活动块26内的转动配合下,使得活动块26逐渐移至距离侧板19的最近处。
39.伴随着轴四18的往复转动,最终会使活动块26逐渐在支撑横板25上不断的进行往复滑动。
40.设置在活动块26上的支撑柄261会同步的进行往复滑动,由于两个支撑柄261的动作镜像对称,当用户的双手握在两个支撑柄261上时,伴随着两个支撑柄261的同步靠近或同步远离。可以辅助产妇在半球形气囊9上进行摇晃运动的同时,还能够进行扩胸运动,能提升用户胸腔处的张开程度,进而增加吸入氧气的含量,保证在运动时不会出现缺氧现象。
41.实施例三
42.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两个活动块26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塞杆27,支撑横板25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且该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三通管28,三通管28上水平段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塞板29,活塞杆27上远离活动块26的一端与活塞板29的表面固定连接,三通管28上竖直段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一30和单向阀二31,三通管28上竖直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气管32,输气管32上远离三通管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对用户脚后跟进行支撑的球形气囊体33。
43.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通过传动臂二23的限位滑动带动活塞杆27上的活塞板29在三通管28的水平段内进行往复滑动,使得三通管28内部空间的气压不断的进行增减变化,当气压增加时,三通管28内的高压气体会通过单向阀二31向下排出,经输气管32的传导,使得球形气囊体33内补入气体;
44.当气压减小时,外界气体会通过单向阀一30进入到三通管28中,使得三通管28内的空气得到补充,如此往复,会使球形气囊体33内的气体不断的增加;
45.使用时,产妇的脚后跟处于球形气囊体33上,伴随着球形气囊体33的不断膨胀,使
得产妇逐渐的踮起脚尖,最终通过脚尖进行训练时的足部支撑,在此变化过程中,产妇的小腿处肌肉逐渐的紧绷起来,使小腿处的肌肉得到训练,其次膝关节以及踝关节均得到训练,而后在球形气囊体33内的气体排出时,小腿处的肌肉又得到放松。具体球形气囊体33内的气体如何排放,将在下文内容中进行介绍。
46.实施例四
47.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球形气囊体33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导气管34,导气管34的端部开设有锥形通孔且该孔内轴向限位滑动连接有锥形密封块35,锥形密封块35上朝向球形气囊体33球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36,锥形密封块35上套有拉簧37,拉簧37的两端与导气管34和压板36的相对面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锥形密封块35上远离压板36一端活动连接的挤压板38。
48.参考图6、图5和图1。通过球形气囊体33的不断膨胀,使得球形气囊体33上锥形密封块35的端部会最终与挤压板38的表面接触并产生挤压,一旦产生挤压,会使锥形密封块35在导气管34内进行轴向滑动,该滑动需要克服拉簧37的弹力得以进行,使得锥形密封块35和导气管34的内壁间产生缝隙,球形气囊体33内的高压气体则会通过该缝隙快速的外排,使得球形气囊体33得以缩小,使得产妇脚后跟被垫起的高度降低。一旦缩小后的球形气囊体33远离挤压板38,使得锥形密封块35也脱离与挤压板38的接触,在拉簧37的弹力作用下,使得锥形密封块35再次复位至导气管34内并与导气管34形成紧密配合实现密封。
49.进一步的,球形气囊体33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防滑支撑垫39,防滑支撑垫39的表面上开设有防滑纹。
50.参考图7,通过防滑支撑垫39的设置,使得产妇的脚后跟更容易搭放在球形气囊体33上而不易滑落,其次防滑支撑垫39上防滑纹的开设,使得脚后跟的搭放会更加的稳定。
51.进一步的,防滑支撑垫39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凸起限位条40,凸起限位条40的形状与防滑支撑垫39的弧形轮廓相适配。
52.参考图7,通过两个与防滑支撑垫39弧形轮廓相适配的凸起限位条40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避免搭放在防滑支撑垫39上的脚后跟出现滑落情况。
53.进一步的,套管6上支撑条7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支撑条7在套管6上均匀分布。
54.参考图2,通过套管6上六个支撑条7的均匀设置,使得支撑环8能够得到更加牢固的支撑。
55.工作原理:该新型妇产科临床生产协助装置使用时,通过底板1起到底部的固定支撑作用,通过支撑底座2为轴一3提供转动时的支撑,通过轴一3随着转板一4的同步转动,通过轴三12带动转板二11、轴二5的同步转动,通过轴二5带动转板一4的转动,其中轴二5作为转动轴,其轴向方向不断的进行改变,使得套管6、支撑条7、支撑环8以及半球形气囊9进行转动轴向不断改变的自转运动;
56.使用时,产妇跨坐在半球形气囊9上,背靠在支撑靠板10上,双脚着地,通过半球形气囊9模拟分娩球的上半部,使得产妇较为舒适的跨坐在其上,同时在半球形气囊9上能达到让盆底肌肉放松,缓解会阴处神经疼痛的目的,同时产妇身体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撑。
57.通过扩张装置的设置,能够使产妇进行扩胸运动,进而使产妇的胸腔内吸如更多的氧气,避免在运动时出现缺氧现象。
58.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分娩球多
为产妇自主控制运动,对于一些运动协调性较差的产妇,极易发生意外事故,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5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