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子鼻咽喉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01560发布日期:2022-04-23 20:2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电子鼻咽喉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件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鼻咽喉镜。


背景技术:

2.鼻咽癌和喉癌是头颈部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顽症之一,占我国肿瘤发病率的18%。世界上80%的鼻咽喉癌病例发生在我国南方各省,其发病率居高不下。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甚难发现。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各类疾病在现在的医疗设备的帮助下能快速进行检测或者治疗,现在对鼻咽喉疾病的治疗,一般要借助鼻咽喉镜的帮助,鼻咽喉镜功能是显露喉部结构,以便于气管插管、咽喉部麻醉等操作。
3.如图1所示,电子鼻咽喉镜一般包括器体1、与器体1连接的镜管2、安装于镜管2上的调节部3、与器体1连接并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4、与器体连接的电源手柄5,调节部3用于调节镜管2的弯曲程度。在使用鼻咽喉镜后,按照医学浸泡消毒的要求,会对插入患者体内的镜管进行浸泡消毒,而目前鼻咽喉镜的各个部分均是一体设计,无法将镜管单独取出进行浸泡消毒,从而会造成消毒过程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鼻咽喉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鼻咽喉镜各个部分一体设计,无法单独对镜管进行消毒操作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以将镜管单独取出,减少消毒过程的不便,且可以使得在镜管消毒过程中,将其他镜管安装至器体上,以达到多场景应用。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鼻咽喉镜,包括器体、位于所述器体一侧的镜管、安装于所述镜管靠近所述器体的调节部、安装于所述器体一侧并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器体底部的电源手柄,所述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镜管的弯曲程度,所述调节部和所述器体之间设置有拆装机构,所述拆装机构包括固接于所述调节部端面的转接块、固接于所述器体侧壁上的立柱、固接于所述立柱顶部并水平设置的水平柱,所述转接块的侧壁固接有插接筒和连接母头,所述立柱和所述水平柱内腔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立柱内竖直设置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底面和所述立柱底面之间固接有弹簧一,所述水平柱内水平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水平柱的端部并与所述插接筒配合的插接杆,所述移动柱的侧壁上垂直固接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母头配合的连接公头,所述连接母头和所述连接公头之间的插接配合可以将所述调节部与所述器体之间的信号连接,所述水平柱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移动柱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水平柱外部并套设于所述插接杆上的套筒、固接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水平柱一端的左限位板、固接于所述左限位板并伸入所述立柱内腔的l型杆、固接于所述移动柱侧壁上的倾斜块一,所述倾斜块一的顶面为倾斜状并倾斜向上,所述l型杆的端面与所述倾斜块一的顶面相匹配。
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竖直固接于所述插接杆周面上的延伸柱,所述延
伸柱位于所述移动柱靠近所述转接块的一侧,所述移动柱靠近所述转接块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提升槽,所述提升槽的顶面为倾斜状并倾斜向上,所述延伸柱的侧壁上固接有与所述提升槽相匹配的倾斜块二。
8.进一步的,所述左限位板和所述水平柱端面之间固接有弹簧二。
9.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柱内固接有挡环,所述弹簧二的端部固接于所述挡环上。
10.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杆靠近所述转接块的一端固接有插接锥,所述插接锥的一周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条形槽,所述插接筒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锥配合的锥槽,所述锥槽内固接有若干个周向分布的插接条。
11.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侧壁延伸有延伸管,所述连接公头位于所述延伸管内。
12.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杆远离所述转接块的一端固接有拉环。
13.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1、由于采用了拆装机构,当需要将镜管拆卸下来时,操作人员可以手握拉环,向外拉动插接杆,插接杆在向外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得插接杆端部的插接锥从调节部上的插接筒移出,且插接杆的移动会带动延伸柱上的倾斜块二的移动,倾斜块二会逐渐进入提升槽内,从而使得移动柱向上抬升,移动柱的向上抬升会使得移动柱侧壁上的连接公头从调节部上的连接母头移出,进而可以使得调节部与器体脱离,因此可以实现将镜管从器体上拆卸下来,可以单独对镜管进行消毒操作,且可以使得在镜管消毒过程中,将其他镜管安装至器体上,以达到多场景应用。
14.2、由于设置了插接锥和插接筒,利用插接锥和锥槽配合,可以使得插接杆与插接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可以保证稳固性。插接杆的另一端伸出水平柱,并固接有拉环,利用拉环便于操作人员拉动插接杆。
15.3、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可以将插接杆的内外移动和移动柱的上下移动,当插接杆在向外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得插接杆端部的插接锥从调节部上的插接筒移出,当移动柱向上抬升,移动柱的向上抬升会使得移动柱侧壁上的连接公头从调节部上的连接母头移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鼻咽喉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示意拆装机构的构造;图3为图2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主要示意插接筒的构造;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主要示意倾斜块二和提升槽的构造;图5为图2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主要示意插接锥的构造;图中:1、器体;2、镜管;3、调节部;4、显示屏;5、电源手柄;6、拆装机构;61、转接块;611、插接筒;6111、锥槽;6112、插接条;612、连接母头;62、立柱;621、延伸管;63、水平柱;64、移动柱;641、连接公头;642、提升槽;65、弹簧一;66、插接杆;661、拉环;67、驱动组件;671、套筒;672、左限位板;673、l型杆;674、倾斜块一;675、延伸柱;676、倾斜块二;677、弹簧二;678、挡环;601、插接锥;602、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子鼻咽喉镜,通过将转接块61上的插接筒611和连接母头612分别插入水平柱63和延伸管621内,可以使得插接杆66端部的插接锥601插入插接筒611内,并在驱动组件67的驱动下,可以使得移动柱64向下移动,进而可以使得移动柱64上的连接公头641插入连接母头612上,使得调节部3和器体1之间的信号连接,并且可以将转接块61与器体1之间进行插接,从而可以将镜管2拆卸下来,单独对镜管2进行消毒操作,并且在镜管2消毒过程中,将其他镜管2安装至器体1上,以达到多场景应用。其中,在对镜管2安装过程中,利用驱动组件67即可实现拆装机构6的运行,从而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提高了安装效率。
18.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19.参照图1,一种便携式电子鼻咽喉镜,包括器体1、镜管2、调节部3、显示屏4、电源手柄5以及拆装机构6。显示屏4安装于器体1的一侧,并用于显示镜管2传输的图像,镜管2远离器体1的一端安装有采集图像的摄像器;电源手柄5安装于器体1的底部,电源手柄5用于给鼻咽喉镜整体进行供电;调节部3安装于镜管2靠近器体1的一端,并用于调节镜管2的弯曲度,通过调节镜管2的弯曲程度,实现对患者体内的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借助镜管2上的摄像器可以在显示屏4上显露喉部结构;拆装机构6安装于调节部3和器体1之间,用于镜管2的拆装。
20.参照图2,拆装机构6包括转接块61、立柱62、水平柱63、移动柱64、弹簧一65、插接杆66以及驱动组件67。转接块61为竖直块,转接块61靠近器体1的一侧为竖直平面,转接块61固接于调节部3靠近器体1一侧的侧壁上,参照图3,转接块61靠近器体1一侧的侧壁上固接有插接筒611和连接母头612,插接筒611位于连接母头612的正上方,插接筒611水平设置,插接筒611的端部设置为锥槽6111,锥槽6111内固接有若干个周向分布的插接条6112,连接母头612的水平设置且连接口竖直朝上,与连接母头612配合的有连接公头641。
21.参照图2,立柱62竖直固接于器体1靠近调节部3一侧的侧壁上,立柱62竖直设置,立柱62内部为中空状且顶部开口,立柱62靠近调节部3一侧的侧壁延伸有延伸管621,延伸管621靠近立柱62的底部,延伸管621与立柱62内腔连通。水平柱63水平设置,水平柱63周面与立柱62的顶部一体成型,水平柱63内部中空并与立柱62的顶部连通,且立柱62位于水平柱63靠近调节部3的一端,立柱62内腔的底面为平面。
22.参照图2和图4,移动柱64为截面呈矩形的柱体,移动柱64竖直设置于立柱62内,移动柱64顶部位于水平柱63内,移动柱64的侧壁固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接公头641,连接公头641位于延伸管621内,且连接公头641用于与连接母头612插接,连接母头612和连接公头641之间的插接配合可以将调节部3与器体1之间的信号连接,由于设置了延伸管621,可以使得连接公头641和连接母头612之间的插接在延伸管621内进行,可以减少对连接母头612和连接公头641造成损伤,且在连接母头612与连接公头641插接完成后,连接母头612与连接公头641依然在延伸管641内,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对连接母头612和连接公头641造成损伤。
23.参照图2和图4,移动柱64顶部靠近调节部3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提升槽642,提升槽642的槽深小于移动柱64的厚度,提升槽642的顶面为倾斜状并倾斜向上,提升槽642的槽
口为矩形,提升槽642贯穿移动柱64左右两侧的侧壁。弹簧一65固接于移动柱64底面和立柱62内腔底面之间。
24.参照图2和图5,插接杆66为圆杆状,插接杆66水平设置于水平柱63内,插接杆66的轴线与水平柱63的轴线共线,插接杆66靠近调节部3的一端固接有插接锥601,插接锥601用于与锥槽6111过盈配合,插接锥601的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条形槽602,条形槽602与插接条6112过盈配合。利用插接锥601和锥槽6111配合,可以使得插接杆66与插接筒611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可以保证稳固性。插接杆66的另一端伸出水平柱63,并固接有拉环661,利用拉环661便于操作人员拉动插接杆66。
25.当插接杆66在向外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得插接杆66端部的插接锥601从调节部3上的插接筒611移出,当移动柱64的向上抬升会使得移动柱64侧壁上的连接公头641从调节部3上的连接母头612移出,进而可以使得调节部3与器体1脱离,因此可以实现将镜管2从器体1上拆卸下来。
26.参照图2,驱动组件67用于驱动驱动组件插接杆66的内外移动和移动柱64的上下移动。驱动组件67包括套筒671、左限位板672、l型杆673、倾斜块一674、延伸柱675、倾斜块二676、弹簧二677以及挡环678。套筒671为圆筒状,套筒671套设于插接杆66上,套筒671位于插接杆66靠近拉环661的一端,套筒671的一端位于水平柱63内,另一端位于水平柱63外。左限位板672为环状板,左限位板672固接于套筒671位于水平柱63外一端的端部上,左限位板672的直径大于套筒671。l型杆673的一端垂直固接于左限位板672的下周面上,另一端伸入立柱62内。倾斜块一674固接于移动柱64的侧壁上,倾斜块一674的顶面为倾斜状并倾斜向上,l型杆673的端面与倾斜块一674的顶面相匹配,利用l型杆673的端部与倾斜块一674顶面的倾斜面相抵触,可以将倾斜块一674向下压,进而可以将移动柱64向下移动。
27.参照图2,延伸柱675的截面呈矩形,延伸柱675竖直固接于插接杆66的周面上,延伸柱675位于移动柱64靠近转接块61的一侧;倾斜块二676固接于延伸柱675的侧壁上,倾斜块二676与提升槽642相匹配。利用倾斜块二676插入提升槽642内,可以使得移动柱64向上移动。
28.参照图2,挡环678固接于水平柱63内,且位于水平柱63靠近拉环661的一端的端部,套筒671和插接杆66均穿过挡环678;弹簧二677固接于挡环678和左限位板672之间。通过利用挡环678,可以减少弹簧二677在外部的暴露面积,进而可以减少对弹簧二677造成损伤,以保证弹簧二677的正常使用,且利用弹簧二677可以套筒671自动复位到初始位置,无需操作人员操作,方便快捷。
29.当倾斜块二676逐渐进入提升槽642内,可以使得移动柱64向上抬升,移动柱64的向上抬升会使得移动柱64侧壁上的连接公头641从调节部3上的连接母头612移出。当l型杆673向内移动,l型杆673的端部可以下压倾斜块一674,倾斜块一674会带动移动柱64向下移动,进而可以使得连接公头641插接至连接母头612上。
30.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当需要将镜管2拆卸下来时,操作人员可以手握拉环661,向外拉动插接杆66,插接杆66在向外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得插接杆66端部的插接锥601从调节部3上的插接筒611移出,且插接杆66的移动会带动延伸柱675上的倾斜块二676的移动,倾斜块二676会逐渐进入提升槽642内,从而使得移动柱64向上抬升,移动柱64的向上抬升会使得移动柱64侧壁上的
连接公头641从调节部3上的连接母头612移出,进而可以使得调节部3与器体1脱离,因此可以实现将镜管2从器体1上拆卸下来,可以单独对镜管2进行消毒操作,且可以使得在镜管2消毒过程中,将其他镜管2安装至器体1上,以达到多场景应用。
31.当需要将镜管2进行安装时,操作人员可以向内推动左限位板672,左限位板672的移动可以带动l型杆673的移动,l型杆673的端部可以下压倾斜块一674,倾斜块一674会带动移动柱64向下移动,进而可以使得连接公头641插接至连接母头612上,由于设置了延伸管621,可以使得连接公头641和连接母头612之间的插接在延伸管621内进行,可以减少对连接母头612和连接公头641造成损伤,然后同时操作人员可以带动插接杆66移动,使得插接杆66上的插接锥601插入插接筒611内,利用插接锥601和锥槽6111配合,可以使得插接杆66与插接筒611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可以保证稳固性,因此,在对镜管2进行安装时,操作人员只需推动左限位板672和插件杆66,可以将转接块61与器体1之间进行连接,实现了将镜管2的固定安装,操作过程简单,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快捷操作。
32.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实施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