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及系统

文档序号:30218785发布日期:2022-05-31 19:5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及系统

1.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新冠肺炎等传染病已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并已超过中国历史上所有大规模传染病。随着病毒变种增多,有些变种潜伏期长,症状不明显,因此会造成较长时期的社区传播。病毒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场持久战,现有研究表明病毒潜伏期可长达24天。现在我国的防疫控制主要分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个机制。入境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落地后在酒店隔离14天。这种防控模式可将大部分潜在患者筛查出来。对于个别漏网之鱼,国内各大城市也有行之有效的精准防疫模式。一旦出现核酸阳性病例,通过专业流行病调查人员确认过去14天的行程轨迹,再将确诊患者经过的区域停止营业,启动多轮次的核酸检测,找到感染者。
3.现有精准防疫的核心是流行病调查,但是现有流调方式存在三个问题:
4.(1)流调难度大,时空粒度大:同乘航班和火车已有软件可查询,市内交通较难定位与分析。现有行程码以城市为单位,粒度过大。现有基于手机位置的行程卡轨迹过于粗略,如要求运营商持续采集手机信息则对运营商数据中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进出商场和小区的扫码信息只有进入时间,缺乏时间范围信息。
5.(2)个人提供轨迹数据的质量差:一般人难以准确回忆过去14天所有的行程轨迹,包括工作、吃饭、交通、购物、娱乐等位置和准确时间,会造成漏报。有人处于各种目的会有意识的进行瞒报。例如,有人存在侥幸心理,怕影响正常生活,个人缺乏主动上报并隔离的动力。不准确的流调信息造成涉及人员范围扩大。例如,某人在菜市场的某个摊位买了菜,现在会将整个菜市场定为密接人群。
6.(3)个人难以判断个体是否有时空交集:目前确诊患者的公开信息量少,时空范围大。个人记忆模糊,也难以判断是否有时空交集。
7.现有红黄绿码分别表示密接、次密接及安全人群,但是在出现社区传播后,需要通过封闭小区、封城等粗放的措施阻断病毒的人际传播。这些措施管理方式粗放,对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有较大的影响。政府对涉疫人群的分类缺乏数据支撑,通常以封闭小区和商业区为主,对隐蔽的社区传播分析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8.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描述了一种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及装置。
9.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包括:
10.智能终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定位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将所述时空轨迹信息保存于所述智能终端中;获取大数据平台公布的同一城市中的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根据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和所述确诊患者的时
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机主用户是否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11.所述智能终端在确定所述机主用户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时,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标记为一级密切接触者,提醒机主用户,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
12.所述智能终端在确定机主用户为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时,响应于机主用户触发的轨迹上传操作后,将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
13.所述大数据平台在接收到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后,根据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是否为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若是,则将对应的机主用户标记为二级密切接触者;将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防疫控制中心,以使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
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染病防控处理系统,包括:
15.智能终端,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定位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将所述时空轨迹信息保存于所述智能终端中;获取大数据平台公布的同一城市中的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根据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和所述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机主用户是否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16.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在确定所述机主用户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时,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标记为一级密切接触者,提醒机主用户,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
17.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在确定机主用户为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时,响应于机主用户触发的轨迹上传操作后,将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
18.所述大数据平台,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后,根据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是否为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若是,则将对应的机主用户标记为二级密切接触者;将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防疫控制中心,以使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
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和系统,智能终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定位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将所述时空轨迹信息保存于所述智能终端中,并获取大数据平台公布的同一城市中的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根据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和所述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机主用户是否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若是,则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标记为一级密切接触者,提醒机主用户,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针对其它用户,用户自己选择向大数据平台上传其时空轨迹信息。所述大数据平台在接收到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后,根据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是否为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若是,则将对应的机主用户标记为二级密切接触者;将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防疫控制中心,以使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流调的效率,而且也避免因个人记忆力差异导致提供的时空轨迹信息和真实信息有出入的问题,即提高流调
的质量。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web服务器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案进行描述。
26.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0~s140:
27.s110、智能终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定位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将所述时空轨迹信息保存于所述智能终端中;获取大数据平台公布的同一城市中的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根据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和所述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机主用户是否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28.其中,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因为手机和机主用户一般总是处于同一位置,因此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定期获取手机的位置信息,将该位置信息作为机主用户的定位信息,并存储于本机上。而且,智能终端还会从大数据平台中获取位于同一城市的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将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和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进行对比,判断两者是否有交集,若存在交集则认为机主用户为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29.例如,机主用户a在这段时间内只在城市b内活动,则将机主用户a的时空轨迹信息和城市b内的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进行对比。
30.s120、所述智能终端在确定所述机主用户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时,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标记为一级密切接触者,提醒机主用户,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
31.可理解的是,如果智能终端确定机主用户为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则将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标记为一级密切接触者,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机主用户,以提醒机主用户自主上报、进行自我隔离、进行相关检测等。同时,智能终端还会将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给大数据平台,这样大数据平台上就存储了一级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轨迹信息。
32.可见,一旦确认为一级密切接触者,智能终端就会自动上传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给大数据平台。
33.s130、所述智能终端在确定机主用户为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时,响应于机主用户触发的轨迹上传操作后,将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
34.可理解的是,如果智能终端确定机主用户并不是一级密切接触者,此时是否上传自己的时空轨迹信息是由机主用户自己确定。如果机主用户决定向大数据平台上传自己的时空轨迹信息,则在智能终端的对应app上进行相应的上传操作,智能终端响应于机主用户的这一上传操作,则将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上传至大数据平台上。
35.可见,大数据平台上就可以接收到一级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轨迹信息,也会接收到其他人的时空轨迹信息,至于其他人是健康人还是二级密切接触者,则需要由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
36.s140、所述大数据平台在接收到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后,根据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是否为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若是,则将对应的机主用户标记为二级密切接触者;将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防疫控制中心,以使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
37.可理解的是,大数据平台在接收到一级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轨迹信息和非一级密切接触者的信息后,判断非一级密切接触者的信息和一级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轨迹信息是否存在交集,若存在交集,则非一级密切接触者为二级密切接触者。大数据平台在将一级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给防疫控制中心的同时,也会将二级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给防疫控制中心。
38.其中,大数据平台上会保存和定期发布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是由防疫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上传的。大数据平台也会收集一级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轨迹信息,并且根据一级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二级密切接触者,然后将一级密切接触者和二级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防疫控制中心,以使防疫控制中心进行相应的处理。
39.其中,至于一级密切接触者和二级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轨迹信息是否发布,则需要根据防疫规定决定。
40.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涉及到个人的智能终端、大数据平台和防疫控制中心。其中:
41.在智能终端上可以安装有app,并同时启动一个后台进程。后台进程可以定期获取位置信息,保存在智能终端内。定期获得智能终端所在城市的确诊者的时空轨迹信息,判断本机保存的时空轨迹信息和确诊者的时空轨迹西信息是否有交集,如有交集则自动上传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app可以显示后台进程的运行状态,包括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的显示、是否定期获取数据、是否有密接风险等。如后台进程判断为密接,则通过app提示机主用户。
42.大数据平台可以以城市为单位部署web服务器集群,用来保存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一级密切接触者和二级密切接触者在过去14天的时空轨迹信息。发布确诊患者在14天内的时空轨迹信息并收集一级密切接触者和二级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轨迹信息。
43.防疫控制中心会定期向大数据平台中输入确诊患者的时空信息,根据从大数据平台上获取的一级密切接触者和二级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轨迹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整个城市的病毒传播过程和轨迹,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病毒在城市内的传播过程和轨迹。
44.可见,本发明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流调过程。
45.可理解的是,如果某人被确诊,该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将被公开供所有人下载。各人的移动终端自动判断自身的时空轨迹信息与确诊患者是否有时空交集。如有交集则自动转变为一级密切接触者并上报防疫控制中心。
46.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47.所述大数据平台采用感染概率模型计算每一个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各自对应的感染概率,并将所述感染概率发送至所述防疫控制中心;其中,所述感染概率模型用于根据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播途径和/或传播距离计算所述感染概率。
48.其中,感染概率模型为基础传染病学的感染概率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可以利用潜伏期、传播途径、传播距离等因素计算感染的概率。例如,通过与多个确诊患者有接触的用户,通过统计不同的途径,进而优化该模型。
49.在计算得到感染概率后,利用感染概率帮助防疫控制中心采取不同的措施。
50.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可以包括:
51.若一个机主用户的感染概率大于等于预设值,则进行第一隔离提醒以使工作人员对对应的机主用户实施到指定地点隔离的措施,对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的传染病检测报告进行监测,若在预设天数内的各次传染病检测报告均为阴性,则将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修改为健康人群,通知对应的智能终端和所述大数据平台,以使所述大数据平台对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应修改。
52.可理解的是,如果一个机主用户的感染概率大于预设值,说明该机主用户被感染的概率较大,因此防疫控制中心采取指定地点隔离的措施,并且持续监测该机主用户的传感病检测报告,例如,在隔离14天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则可以认为该机主用户没有感染,可以解除隔离。同时也会通知大数据平台,是大数据平台对该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更新。也会通知给智能终端,以使智能终端对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更新。
53.进一步的,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还可以包括:若在预设天数内的任一次传染病检测报告为阳性,则将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修改为确诊患者,并通知所述大数据平台,以使所述大数据平台对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应修改。
54.也就是说,如果一旦有一次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将该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设置为确诊患者,并通知大数据平台和智能终端,使得大数据平台和智能终端对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更新。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其它措施,例如,对机主用户进行复检,避免检测错误。
55.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56.若一个机主用户的感染概率小于预设值,则进行第二隔离提醒以使工作人员对对应的机主用户实施居家隔离的措施,对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的传染病检测报告进行监测,若在预设天数内的每一次传染病检测报告均为阴性,则将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修改为健康人群,通知对应的智能终端和所述大数据平台,以使所述大数据平台对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应修改。
57.可理解的是,如果一个机主用户的感染概率小于预设值,说明该机主用户被感染的概率比较低,此时防疫控制中心可以采用居家隔离的措施,并持续监测该机主用户的传感病检测报告,例如,在隔离14天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则可以认为该机主用户没有感
染,可以解除隔离。同时也会通知大数据平台,是大数据平台对该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更新。也会通知给智能终端,以使智能终端对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更新。
58.进一步的,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还可以包括:若在预设天数内的任一次传染病检测报告为阳性,则将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修改为确诊患者,并通知所述大数据平台,以使所述大数据平台对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应修改。
59.也就是说,如果一旦有一次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将该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设置为确诊患者,并通知大数据平台和智能终端,使得大数据平台和智能终端对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更新。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其它措施,例如,对机主用户进行复检,避免检测错误。
60.以上根据感染概率进行不同的措施之外,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措施。例如,依据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不同的隔离措施,例如,针对一级密切接触者采用到指定地点进行隔离的措施,再例如,针对二级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隔离的措施。
61.当然,还可以是:针对一级密切接触者和二级密切接触者均采取到指定地点隔离的措施,或者均采取居家隔离的措施。或者,根据其它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
62.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防疫控制中心在接收到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后,还可以包括:对所述时空轨迹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
63.可理解的是,对时空轨迹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方便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接触者的轨迹,便于快速进行分析。
64.在具体实施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大数据平台在公布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的同时,仅公布确诊患者的编号。
65.可理解的是,在公布确诊患者的信息,在公布其时空轨迹信息的同时,仅公布确诊患者的编号,没有其它的私人信息,这样可以更好的保护确诊患者的隐私,避免发生网络暴力事件。
66.其中,所述大数据平台可以为以城市为单位的web服务器集群。大部分人群只是获取过去14天内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这些信息的更新频率低,可以通过服务器集群并行提供数据获取服务。服务器集群可支持千万级的数据并行查询。跨城市的人员可以向不同城市的服务器获取指定日期范围内的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
67.web服务器集群采用分布式协同监控网络,以地级市为单位分库处理,人员流动后与不同服务器通信。确保全省,甚至全国的流动人口纳入统一的管理机制。
68.对老人、低收入人群可以采用低成本的gps采集装置代替上述智能终端,gps采集装置可以由政府发放,让其随身携带,及时充电即可。在小区、商场等入口处设置数据读取和判断装置,在其进出小区时更新状态。
69.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利用了智能终端的计算能力,将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和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进行对比,确定是否为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70.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流调的效率,并精确区分不同风险等级的人群,实现常态化且低成本的精准防疫。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智能终端采集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并且保存时空轨迹信息,并将其时空轨迹信息和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进行对比。而且本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服务器集群按地市分
区的方式确保了大规模人群的精准识别和防疫控制。
71.参见图2,大数据平台通过web服务器发布了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智能终端在从大数据平台上获取到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后,会将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和确诊患者的轨迹信息进行对比,从而确定一级密切接触者。防疫控制终端针对一级密切接触者和二级密切接触者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进行检测,如果在14天或24天后检测报告均为正常,则解除监控。如果监测过程中确定为确诊患者,则将新的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大数据平台上。
72.参见图3,若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和确诊患者的轨迹信息进行对比,发现没有交集,则暂时认为是健康者,如果有交集,即有时空伴随,则需要居家隔离或者到指定地点隔离14天,并将一级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大数据平台。健康者可以自主上传其时空轨迹信息,大数据平台根据健康者上传的时空轨迹信息和一级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轨迹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为二级密切接触者。进而将一级密切接触者和二级密切接触者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给防疫控制中心。
73.参见图4,以城市为单位管理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如有用户曾到访过其他地市,则根据其智能终端的记录,自动获取与之对应时间范围其他城市的确诊者活动轨迹,避免病毒外溢至其他城市。
7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染病防控处理方法,智能终端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定位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将所述时空轨迹信息保存于所述智能终端中,并获取大数据平台公布的同一城市中的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根据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和所述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机主用户是否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若是,则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标记为一级密切接触者,提醒机主用户,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针对其它用户,用户自己选择向大数据平台上传其时空轨迹信息。所述大数据平台在接收到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后,根据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是否为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若是,则将对应的机主用户标记为二级密切接触者;将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防疫控制中心,以使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流调的效率,而且也避免因个人记忆力差异导致提供的时空轨迹信息和真实信息有出入的问题,即提高流调的质量。
75.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染病防控处理系统,包括:
76.智能终端,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定位信息,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生成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将所述时空轨迹信息保存于所述智能终端中;获取大数据平台公布的同一城市中的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根据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和所述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机主用户是否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77.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在确定所述机主用户为所述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时,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标记为一级密切接触者,提醒机主用户,将所述机主用户对应的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
78.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在确定机主用户为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时,响应于机主用户触发的轨迹上传操作后,将所述机主用户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所述大数据平台;
79.所述大数据平台,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后,根据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确定所述非一级密切接触者是否为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若是,则将对应的机主用户标记为二级密切接触者;将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发送至防疫控制中心,以使防疫控制中心进行防疫处理。
8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大数据平台还用于:采用感染概率模型计算每一个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各自对应的感染概率,并将所述感染概率发送至所述防疫控制中心;其中,所述感染概率模型用于根据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播途径和/或传播距离计算所述感染概率。
8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疫控制中心具体用于:若一个机主用户的感染概率大于等于预设值,则进行隔离提醒以使工作人员对对应的机主用户实施到指定地点隔离的措施,对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的传染病检测报告进行监测,若在预设天数内的每一次传染病检测报告均为阴性,则将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修改为健康人群,通知对应的智能终端和所述大数据平台,以使所述大数据平台对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应修改。
8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疫控制中心具体用于:若一个机主用户的感染概率小于预设值,则进行第二隔离提醒以使工作人员对对应的机主用户实施居家隔离的措施,对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的传染病检测报告进行监测,若在预设天数内的每一次传染病检测报告均为阴性,则将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修改为健康人群,通知对应的智能终端和所述大数据平台,以使所述大数据平台对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应修改。
8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疫控制中心具体用于:若在预设天数内的任一次传染病检测报告为阳性,则将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修改为确诊患者,并通知所述大数据平台,以使所述大数据平台对对应机主用户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应修改。
8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疫控制中心在接收到所述一级密切接触者和所述二级密切接触者各自的时空轨迹信息后,还用于:对所述时空轨迹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
8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大数据平台还用于:在公布确诊患者的时空轨迹信息的同时,仅公布确诊患者的编号。
8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大数据平台为以城市为单位的web服务器集群。
87.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和上述方法是相对应的,第二方面提供的系统中的有关内容的解释、举例、有益效果等内容可以参考第一方面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88.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89.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至少一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挂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至少一个指令或代码
进行传输。
90.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