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体温检测和轨迹追踪方法

文档序号:29948778发布日期:2022-05-07 17: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体温检测和轨迹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行人脸部图像,同时获取行人的体温数据;遍历预先建立的人脸图像数据库,将行人脸部图像与人脸图像数据库内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对比,若找到匹配度高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人脸图像数据,则对匹配度高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人脸图像数据对应的检测对象属性进行更新,所述更新包括将行人的体温数据和行人脸部图像获取地点添加到检测对象属性中,若未找到匹配度高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人脸图像数据,则创建新的检测对象;分析所有检测对象属性中的最新体温数据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有检测对象属性中的最新体温数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生成提示信息并基于检测对象属性生成检测对象移动轨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体温检测和轨迹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行人的体温数据后,计算温度补偿数据,根据温度补偿数据对行人的体温数据进行补偿修正,在更新检测对象属性时,将补偿修正后的体温数据添加到检测对象属性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体温检测和轨迹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温度补偿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和相应的检测数据,将环境数据和相应的检测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训练集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通过测试集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测试判断其是否满足期望;将实时的环境数据和检测数据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中,获得温度补偿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体温检测和轨迹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温度补偿数据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环境知识图谱、检测对象知识图谱和生理知识库;获取环境事件信息,基于环境事件信息更新环境知识图谱;在获取行人脸部图像的同时获取行人全身图像和场景图像,基于行人全身图像和场景图像更新检测对象知识图谱;基于环境知识图谱、检测对象知识图谱和生理知识库计算温度补偿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体温检测和轨迹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检测对象属性生成检测对象移动轨迹后,还包括步骤:获取相关人员限制条件,所述相关人员限制条件包括时间条件和距离条件;根据时间条件和距离条件查询在时间条件限制下与检测对象移动轨迹之间距离满足距离条件的其他检测对象;根据其他检测对象属性确定相关人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体温检测和轨迹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检测对象属性生成检测对象移动轨迹后,还包括步骤:获取检测对象属性查询条件;根据检测对象属性查询条件查询符合条件的检测对象;通过可视化界面展示符合条件的检测对象属性和移动轨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体温检测和轨迹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检测对象属性生成检测对象移动轨迹后,对检测对象移动轨迹进行模糊加密处理,所述模糊加密处理具体包括:模糊处理,确定检测对象移动轨迹中各个历史位置所属区域,生成检测对象基于区域的移动轨迹;加密处理,对检测对象移动轨迹中的各个历史位置坐标通过加密算法进行处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体温检测和轨迹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算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各个历史位置坐标对应的人脸图像和/或体温数据获取设备的识别码,基于所述识别码生成第一密钥,通过所述第一密钥对历史位置坐标进行加密;获取移动轨迹对应的检测对象人脸图像数据,提取检测对象人脸图像数据特征点,根据检测对象人脸图像数据特征点位置信息生成第二密钥,通过所述第二密钥对移动轨迹涉及的人脸图像和/或体温数据获取设备的识别码进行加密。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体温检测和轨迹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获取检测对象移动轨迹的请求时,向请求方发送检测对象基于区域的移动轨迹,若进一步接收到获取检测对象原始移动轨迹的请求时,获取请求方的人脸图像并提取请求方人脸图像特征点,根据请求方人脸图像特征点位置信息生成第三密钥,通过第三密钥对经过加密的识别码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基于解密获得的识别码生成第一密钥,通过所述第一密钥对经过加密的历史位置坐标进行解密,基于解密获得的历史位置坐标还原检测对象原始移动轨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体温检测和轨迹追踪方法,获取行人脸部图像和体温数据;遍历人脸图像数据库,将行人脸部图像与人脸图像数据库内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对比,若找到匹配度高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人脸图像数据,则对匹配度高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人脸图像数据对应的检测对象属性进行更新,包括将行人的体温数据和行人脸部图像获取地点添加到检测对象属性中,若未找到匹配度高于第一预设阈值的人脸图像数据,则创建新的检测对象;分析所有检测对象属性中最新体温数据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检测对象属性的最新体温数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生成提示信息和检测对象移动轨迹。本发明在室外、室内等多种不同场合均可应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淑雷 陈焕东 赵雨辰 史昱 王垚儒 何纪红 张洪旗 周雨歆 张若昕 唐新峻 丁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1.19
技术公布日:2022/5/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