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气血的贴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90357发布日期:2022-04-06 12:49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中药贴剂领域,特别是一种改善气血的贴剂。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能改善气血的贴剂普遍只是短时间内提升气血,并不能针对性的对人体中的气血进行调理,也就没办法根治一些病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气血的贴剂,解决现有改善气血的贴剂不能针对性的对人体中的气血进行调理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气血的贴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桂枝2-4份、白蛇2-4份、生姜2-4份、炙甘草1-2份、黄连1-3份、生地黄5-8份、丹皮2-4份、茯苓1-2份、当归3-4份、吴茱萸1-3份、川芎3-5份、大枣0.5-2份。
5.该中药贴剂主要输注穴位包括大抒、关元、上巨虚、下巨虚、血海、肝俞和心俞,将其贴于这些穴位上后,能改善人体气血,对人体进行综合的调节,主要能治理由于气血引起的喉痹烦满、性急多怒、惊悸怔冲、血冷月经断绝、呕吐咳血等问题。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桂枝3份、白蛇3份、生姜3份、炙甘草2份、黄连2份、生地黄6份、丹皮3份、茯苓1份、当归3份、吴茱萸2份、川芎4份、大枣1份。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用所述原料制作贴剂是将原料分别打成粉末,然后将打好的原料粉末加入准备好的艾水并搅拌均匀。
8.用艾水敷贴时穿透力更强。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搅拌时艾水的温度为35℃-45℃。
10.这样温热的溶液能有助于原料中的有益物质溶解更充分。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原料制成的贴剂分别敷贴于大抒、关元、上巨虚、下巨虚、血海、肝俞、心俞这几处穴位。
12.将其贴于大抒主治伤寒汗不发、腰背强痛、喉痹烦满、头痛、咳嗽耳热、癫疾瘈疭等;将其贴于关元主治诸虚百损、脐下绞痛、遗精白浊、五淋七疝、小便赤涩、转胞不得溺、经水不退、产后恶露不止、血冷月经断绝等;将其贴于上巨虚主治偏风、脚气、腰腿手足不仁、骨髓冷疼、侠脐朌痛、肠中切痛、肠痛、喘息等;将其贴于下巨虚主治胃中热、肉脱、暴惊狂言、喉痹、不嗜食、飧泄、疝气、偏风胫肿等;将其贴于血海主治女子崩中漏下、月事不调、两腿疮痒、湿气瘾疼等;将其贴于肝俞主治气短咳血、性急多怒、黄疸发热、头晕目眩、一切眼疾、背强反折、筋急拘挛等;将其贴于心俞主治惊悸怔冲、心气闷乱、烦满恍惚、半身不遂、中风偏瘫、呃逆噎膈、失眠、呕吐咳血等。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中的一项:
1、能针对各个穴位进行输注,这样就能针对性的调节人体的气血,能根据病症治疗根本。
14.2、采用了艾水作为溶液,穿透性更强,起效更快。
15.3、原料中的有效成为溶解的更充分,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描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17.因此,以下对在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0.具体实施例1:一种改善气血的贴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桂枝2-4份、白蛇2-4份、生姜2-4份、炙甘草1-2份、黄连1-3份、生地黄5-8份、丹皮2-4份、茯苓1-2份、当归3-4份、吴茱萸1-3份、川芎3-5份、大枣0.5-2份。
21.该中药贴剂主要输注穴位包括大抒、关元、上巨虚、下巨虚、血海、肝俞和心俞,将其贴于这些穴位上后,能改善人体气血,对人体进行综合的调节,主要能治理由于气血引起的喉痹烦满、性急多怒、惊悸怔冲、血冷月经断绝、呕吐咳血等问题。
22.具体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原料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桂枝2份、白蛇2份、生姜3份、炙甘草1份、黄连1份、生地黄8份、丹皮3份、茯苓2份、当归4份、吴茱萸3份、川芎4份、大枣1份。
23.具体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原料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桂枝4份、白蛇3份、生姜4份、炙甘草2份、黄连2份、生地黄5份、丹皮4份、茯苓1份、当归3份、吴茱萸2份、川芎5份、大枣0.5份。
24.具体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原料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桂枝3份、白蛇4份、生姜2份、炙甘草1.5份、黄连3份、生地黄6份、丹皮2份、茯苓
1.5份、当归3.6份、吴茱萸1份、川芎3份、大枣2份。
25.具体实施例5: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原料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桂枝3份、白蛇3份、生姜3份、炙甘草2份、黄连2份、生地黄6份、丹皮3份、茯苓1份、当归3份、吴茱萸2份、川芎4份、大枣1份。
26.具体实施例6: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用原料制作贴剂的步骤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用所述原料制作贴剂是将原料分别打成粉末,然后将打好的原料粉末加入准备好的艾水并搅拌均匀。
27.用艾水敷贴时穿透力更强。
28.具体实施例7: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6的基础上对艾水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搅拌时艾水的温度为35℃-45℃。
29.这样温热的溶液能有助于原料中的有益物质溶解更充分。
30.具体实施例8: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制成的贴剂输注穴位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原料制成的贴剂分别敷贴于大抒、关元、上巨虚、下巨虚、血海、肝俞、心俞这几处穴位。
31.将其贴于大抒主治伤寒汗不发、腰背强痛、喉痹烦满、头痛、咳嗽耳热、癫疾瘈疭等;将其贴于关元主治诸虚百损、脐下绞痛、遗精白浊、五淋七疝、小便赤涩、转胞不得溺、经水不退、产后恶露不止、血冷月经断绝等;将其贴于上巨虚主治偏风、脚气、腰腿手足不仁、骨髓冷疼、侠脐朌痛、肠中切痛、肠痛、喘息等;将其贴于下巨虚主治胃中热、肉脱、暴惊狂言、喉痹、不嗜食、飧泄、疝气、偏风胫肿等;将其贴于血海主治女子崩中漏下、月事不调、两腿疮痒、湿气瘾疼等;将其贴于肝俞主治气短咳血、性急多怒、黄疸发热、头晕目眩、一切眼疾、背强反折、筋急拘挛等;将其贴于心俞主治惊悸怔冲、心气闷乱、烦满恍惚、半身不遂、中风偏瘫、呃逆噎膈、失眠、呕吐咳血等。
3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