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22202发布日期:2022-08-05 20:4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处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处置装置
1.相关申请数据
2.根据美国法典第35章第119款,本技术基于并且要求于2021年2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3/145,237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3.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可开合的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的处置装置。可开合钳口用于夹住组织以进行密封和横切。刀片用于闭合钳口,并且公开了用于协助打开钳口的各种机构,这在剥离组织的手术中是有用的。


背景技术:

4.在下面的讨论中,参照了特定结构和/或方法。然而,以下参考文献不应被解释为承认这些结构和/或方法构成现有技术。申请人明确保留证明此类结构和/或方法不符合本发明的现有技术的权利。
5.图14a、图14b和图14c是现有技术(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09/0076506a1)中公开的处置装置的图。图14a示出了钳口222a和222b处于打开位置的情况下的工作端210,钳口222a和222b具有面向外表面262a和262b以及能量输送表面265a和265b。钳口内的通道242适应往复构件240的运动,往复构件240可以包括组织切割元件(例如具有锋利的远侧边缘)。能量输送表面265a和265b的边缘268可以是圆形的以防止组织的分离。图14b示出了钳口222a和222b处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的工作端210。往复构件240被设计成前后移动所在的通道242以及能量输送表面之间的尺寸d可见。图14c示出了往复运动构件240的远端,其具有上下凸缘或“c”形部250a和250b。凸缘250a和250b分别限定了用于可滑动地接合钳口222a和222b的面向外表面262a和262b的内凸轮表面252a和252b。
6.现有技术处置装置的缺点在于,虽然往复构件240用于通过使往复构件240逐渐向前滑动经过通道242来闭合钳口222a和222b,但使往复构件240向后移动为打开钳口222a和222b提供了弱力(weak force),当存在阻力时,可能没有足够的力来打开钳口222a和222b。当在剥离手术期间要求操作者不顾任何阻挡物体的阻力而打开处置装置的钳口时,现有技术处置装置将由于缺乏用于打开钳口222a和222b的力而无法完成该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7.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处置装置,该处置装置具有改进结构以增大可以被施加以打开处置端的钳口的力,这将基本上消除由于现有技术处置装置的局限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8.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处置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处置装置为用作高频电极的上钳口和下钳口的开合提供了有效设计。通过本文公开的处置装置实现了至少一个或一些目的。
9.所公开的处置装置的实施方式包括处置装置,处置装置具有:主体,其包括可动手
柄和连接件,连接件被构造为连接到电源,电源供应利用处置装置进行高频处置的电力;纵向延伸的轴,其具有连接到主体的近端;以及处置端,其能枢转地接合到轴的远端。处置端包括可动切割刀片(cutting blade)、具有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的钳口结构以及第一钳口中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钳口中的第二通道。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在基端处通过接合结构连接,以使第一钳口相对于第二钳口枢转从而开合钳口结构。当钳口结构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形成用于切割刀片响应于主体处的第一输入在钳口结构的基端和钳口结构的远端之间纵向地前后移动的路径。响应于主体处的第二输入,通过部件施加力以将第一钳口移动远离第二钳口。
10.所公开的处置装置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一种处置装置,该处置装置具有连接到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中的一者以响应于主体处的第二输入施加力以将第一钳口移动远离第二钳口的线。
11.所公开的处置装置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一种处置装置,该处置装置具有与从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中的一者突出的构件相结合的从可动切割刀片突出的钩挂构件,该钩挂构件用于响应于主体处的第二输入施加力以将第一钳口移动远离第二钳口。在可动切割刀片缩回期间,钩挂构件接触从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中的一者突出的构件并施加力以将第一钳口移动远离第二钳口。
12.所公开的处置装置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一种处置装置,该处置装置具有与从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中的一者突出的构件相结合的可动切割刀片的后表面,该后表面用于响应于主体处的第二输入施加力以将第一钳口移动远离第二钳口。在可动切割刀片缩回期间,切割刀片的后表面接触从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中的一者突出的构件并施加力以将第一钳口移动远离第二钳口。
13.所公开的处置装置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一种处置装置,该处置装置具有利用诸如弹簧等的弹性构件连接到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中的一者的内顶板的构件,该构件与可动切割刀片上形成的倾斜表面相结合,该倾斜表面用于响应于主体处的第二输入施加力以将第一钳口移动远离第二钳口。在可动切割刀片缩回期间,该倾斜表面与从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中的一者突出的构件接合以施加力从而将第一钳口移动远离第二钳口。
14.所公开的处置装置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一种处置装置,其中上述弹性构件是弹簧。
15.所公开的处置装置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一种处置装置,其中上述第二输入是可动手柄的运动。
16.所公开的处置装置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一种处置装置,其中上述可动切割刀片包括其表面上的倾斜部。
17.所公开的处置装置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一种处置装置,其中滑动件设置在可动手柄与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之间。
18.所公开的处置装置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一种处置装置,其中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中的至少一者用作高频电极。
19.所公开的处置装置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一种处置装置,其中与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中的至少一者相比,可动切割刀片是不同的柱电极。
20.所公开的处置装置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一种处置装置,其中接合结构设置在轴与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之间。
21.所公开的处置装置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一种处置装置,其中接合结构至少包括滑轮(pulley)或连杆(link)。
22.其它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检查以下附图和具体说明后将是或将变得显而易见。意图是将所有这样的附加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并且受到方案的保护。本节中的任何内容均不应被视为对这些方案的限制。下面结合所公开的输入装置的实施方式讨论其它方面和优点。应当理解的是,所公开的输入装置的前述一般说明和随后的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所公开的输入装置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3.可以结合附图阅读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详细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数字指示相同的元素,其中:
24.图1图示了包括主体、轴和处置端的处置装置。
25.图2图示了图1所示的处置端的放大图并且示出了处于打开构造的上钳口和下钳口。
26.图3a和图3b图示了钳口的接合结构以及处置端与轴之间的接合结构。
27.图4以截面图图示了处置端的上钳口和下钳口及其内部结构。
28.图5图示了用于移动i字形切割刀片的上钳口和上通道的特征。
29.图6图示了处于闭合状态的处置端的上钳口和下钳口的截面示意图。
30.图7a和图7b以截面图图示了处置端的上钳口和下钳口及其内部结构。
31.图8a图示了用于移动i字形切割刀片的上钳口和上通道的内视图的特征。
32.图8b以后视立体图图示了上钳口和下钳口以及用于打开上钳口的结构的特征。
33.图9a以截面图图示了处于打开状态的处置端的上钳口和下钳口。
34.图9b图示了上钳口和下钳口以及用于打开上钳口的结构的特征。
35.图10图示了上钳口和下钳口以及用于打开上钳口的结构的特征。
36.图11a、图11b和图11c图示了处于开合位置的上钳口和下钳口(分别为图11a以及图11b和图11c)以及用于闭合上钳口的结构。
37.图12图示了处于闭合状态的处置端的上钳口和下钳口的截面示意图。
38.图13a、图13b和图13c图示了处于开合位置的上钳口和下钳口(分别为图13a以及图13b和图13c)以及用于打开上钳口的结构。
39.图14a至图14c是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处置装置的图。
40.为了便于观察,在一些情况下,仅图中的一些被命名的特征标记有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41.图1是包括主体302、轴304和处置端306的处置装置300的图示。主体302包括移动臂308和握持部310。移动臂308用于致动和操作处置端306的功能。握持部310连接到供应用于处置装置300的高频处置的电力的电源。电源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电源。轴304保护内部的线和构件,该线和构件对于操作处置端306的功能是必需的。
42.图2是包括上钳口402和下钳口404的处置端306的图示。上钳口402和下钳口404可
以用作通过轴304电传导从主体302供应的电力的电极。当上钳口402和下钳口404处于闭合位置时,高频电流将在钳口之间传导,并且将使用传导的高频电流分离或密封夹在钳口之间的任何物体。
43.上钳口402和下钳口404两者均包括用于移动切割刀片410的通道,切割刀片410也可以用作高频电极。上通道406和下通道408用作切割刀片410在钳口的基端(即连接为用于开合地枢转钳口的端)和钳口的远端之间纵向地前后移动的路径。在通道中前后移动切割刀片410还用于开合钳口,诸如使上钳口402相对于可以固定地附接到处置端306的主体的下钳口404移位。操作构件412穿过轴304并用于操作处置端306的功能。操作构件412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形式,诸如线缆和滑轮或其它传输输入以控制处置装置300的特征、与处置端306相关的特定特征的操作的连接系统。
44.图3a和图3b图示了在轴304和处置端306之间形成的接合结构502。接合结构502用于实现对处置端306的角度操纵,增强处置装置300的可用性。具有接合结构502的缺点在于结构中增加的复杂性充当操作构件410穿过并将操作运动有效地传递到处置装置300的障碍。图3a和图3b还图示了钳口的接合结构504的特征,其允许钳口在操作期间的开合。
45.图4以截面图图示了处置端306的上钳口和下钳口及其内部结构,包括用于开合上钳口402和下钳口404的机构。切割刀片410连接到穿过轴304并连接到滑动件604的切割刀片构件602。滑动件604可通过可动臂308或诸如马达机构等的其它操作结构操作。当上钳口402和下钳口404闭合时,上通道406和下通道408形成空间,当切割刀片构件602通过滑动件604的操作被逐渐推动时,切割刀片410在该空间中移动。切割刀片410在该空间内行进并且可以在邻近钳口的基端的第一位置和在钳口的远端处的第二位置之间前后横移。当物体位于上钳口402和下钳口404之间的所述空间中时,穿过上通道406和下通道408的切割刀片410用于使用形成在其远端上的刀片切开此类物体。切割刀片410还具有与上通道406和下通道408的特征协作以使用上通道406的结构设计来操作以闭合上钳口402的结构,这在本文中进一步说明。上钳口连接到上钳口拉线606,上钳口拉线606也连接到滑动件604。响应于滑动件604拉动上钳口拉线606的操作,使用设置在上钳口402的基端的旋转支点608,上钳口402被拉离下钳口404。上钳口拉线606的拉动将与切割刀片构件604的拉动同时发生,切割刀片构件604用于拉回切割刀片410。
46.图5是上钳口402和下钳口404的内视图图示。i字形切割刀片410具有连接到切割刀片构件602的向下推动表面702和向上推动表面704。当切割刀片410穿过所述通道时,向下推动表面702和向上推动表面704分别与上通道和下通道的对应上表面706和下表面708接触。向下推动表面702最初与位于上表面706的近端的倾斜表面710接触并逐渐滑过倾斜表面710,从而逐渐将上钳口402向下推向下钳口404以使上钳口402移向下钳口404。虽然在此使用了向上、向下、上和下,但容易理解的是,这些术语与图中描绘的定向有关,并且定向的变化不会改变所述的特征的位置、操作和互操作性。
47.图6是上钳口402和下钳口404的截面示意图,其中钳口处于闭合状态。i字形切割刀片410的刀片部b的高度802等于(在制造公差内)当上钳口402和下钳口404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上通道406的上表面706和下通道408的下表面708之间的距离。当在钳口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开始将切割刀片410通过由下通道406和上通道408形成的空间朝向处置端306的远端推动时,推动表面702沿向下方向(即箭头d所绘示的方向)在上表面706上施加
力。相关地,推动表面704沿向上方向(即箭头u所绘示的方向)在下表面708上施加力。在i字形切割刀片410的刀片部b两侧的箭头d和u表明这些力可以施加在中心部分的两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钳口404相对于处置端306的主体和/或轴304被固定且不可动,而上钳口402将使用位于上钳口402的基端处的旋转支点608被朝向下钳口404向下推动,直到两个钳口闭合在一起。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上钳口402相对于处置端306的主体和/或轴304被固定且不可动,而下钳口404将使用位于下钳口404的基端的旋转支点608被朝向上钳口402向上推动,直到两个钳口闭合在一起。
48.图7a和图7b进一步示出了相对于下钳口404开合上钳口402的机构。如图7a所示,当滑动件604推动切割刀片构件602时,切割刀片410将经过上下通道从处置端306的近端朝向远端(如箭头所示)被向前推动,闭合上钳口402和下钳口404。向下推动表面702最初接触倾斜表面710并通过将上钳口402向下推向下钳口404而逐渐滑过倾斜表面710和上表面704。同时也使用滑动件604将上钳口拉线606推入轴304中,在上钳口拉线606中形成松弛的张力。如图7b所示,当滑动件604拉回切割刀片构件602时,切割刀片410将经过上下通道从处置端306的远端朝向近端被拉回并缩回(如箭头r所示)。上钳口拉线606将同时被滑动件604拉回,使用位于上钳口402的基端的旋转支点608打开上钳口402。通过拉线606的持续拉回力,将实现上钳口402的足够的打开强度,实现操作者在处置过程中所需的剥离功能。
49.图8a和图8b图示了另一实施方式,示出了上钳口402相对于下钳口404的开合机构。如图8a所示,在上钳口402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当切割刀片构件602被朝向处置端306的远端向前推动时,切割刀片410的向下推动表面702将向下推动上表面706,从而朝向下钳口404闭合上钳口402。向下推动表面702最初接触倾斜表面710并通过将上钳口402向下推向下钳口404而逐渐滑过倾斜表面710和上表面704。另一方面,从切割刀片410突出的钩挂构件802将穿过形成在上表面702下方的通道,该通道是上通道406的一部分。如图8b所示,当切割刀片410被切割刀片构件602向后拉时,作为上钳口402一部分的突出构件802与钩挂构件804接触。切割刀片410的拉回力与位于下钳口404处的旋转支点806实现的旋转运动一起将用于将上钳口402旋转打开到打开状态。通过切割刀片构件602的持续拉回力,将实现上钳口402的足够的打开强度,实现操作者在处置过程中所需的剥离功能。通过与突出构件802接触,钩挂构件804也将阻止切割刀片410向后拉回轴304中过多。通过可动手柄308感觉到的突出构件802的阻力将通知操作者切割刀片410已经到达其拉回的终点并且还将通知操作者将开始打开钳口402。
50.图9a和图9b示出了另一实施方式,进一步示出了上钳口402相对于下钳口404的开合机构。如图9a所示,当切割刀片构件602被朝向处置端306的近端向后推动时,切割刀片410的上部将与突出构件902接触。随着由位于下钳口404处的旋转支点806实现的旋转运动,进一步向后拉动切割刀片410将用于使上钳口402旋转打开进入打开状态。通过切割刀片构件602的持续拉回力,将实现上钳口402的足够的打开强度,实现操作者在处置过程中所需的剥离功能。
51.图10图示了另一实施方式,示出了上钳口402相对于下钳口404的开合机构。切割刀片410被切割刀片构件602向前推动经过上通道和下通道。切割刀片410的向下推动表面702接触倾斜表面1002并逐渐向下推动可动上通道1004。由于可动上通道1004连接到上钳口404,向下的力与旋转支点1006的旋转运动一起将朝向上钳口402的闭合状态向下推动上
钳口402。如下文进一步说明的,止动件1008用于在切割刀片410被拉回以打开上钳口402时阻止可动上通道1004被朝向处置装置300的近侧方向拉回。
52.图11a、图11b和图11c图示了上钳口和下钳口以及使用可移位的上通道1004相对于下钳口404闭合上钳口402的机构的截面图。如图11a所示,当切割刀片410的向下推动表面702接触并向下推动倾斜部1002时,可移位的上通道1004受到向下的力。由于可移位的上通道1004通过弹性构件1104连接到上钳口402的顶板1102,所以整个上钳口402将使用旋转支点1006的旋转运动向下移动。可移位的上通道1004将使用弹性构件1104的扩张特性在上钳口402内被向下拉,从而与顶板1104分离。弹性构件1104可以是弹簧、橡皮筋或允许伸缩的其它弹性构件。如图11b所示,可移位的上通道1004将被切割刀片410的向下推动表面702向下推动,弹性构件1104始终维持将向上偏压传递到可移位的上通道1004的收缩力。如图11c所示,当切割刀片410的向下推动表面702到达处置端306的远端和可移位的上通道1004的开口1108时,可移位的上通道1004将由于弹性构件1104的收缩而朝向顶板1102被向上拉动。
53.图12图示了处于闭合状态的上钳口和下钳口的截面图。当上钳口402和下钳口404处于它们的闭合位置时,i字形切割刀片410的刀片部b的高度1202等于(在制造公差内)上通道406的上表面706和下通道408的下表面708之间的距离。i字形切割刀片410的向下推动表面702向下推动可移位的上通道1002,使其远离上钳口402的顶板1102。弹性构件1104将扩张但维持将可动上通道在顶板1102的方向上向上拉动的收缩力。
54.图13a、图13b和图13c图示了使用可移位的上通道1004相对于下钳口404打开上钳口402的机构。如图13a所示,当切割刀片410被远离处置端306的远端向后拉动时,切割刀片410将使用开口1108和形成在切割刀片410的上表面的切割刀片倾斜表面1302在可移位的上通道1004下方滑动。然后,切割刀片410将在可移位的上通道1002下方滑动,直到切割刀片倾斜部1302与弯曲表面1304接触,弯曲表面1304是可动上通道1004的一部分。弯曲表面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弯曲形状,可以使用诸如半圆形、椭圆形或卵形、部分和完整的半圆形、椭圆形和卵形。如图13b所示,切割刀片倾斜部1302将接触弯曲表面1304并对弯曲表面1304施力,从而向上推动可移位的通道1004。由于向上力的这种施加和旋转支点1006的旋转运动,整个上钳口402将向上打开。如图13c所示,随着切割刀片410继续向近端方向被向后拉动,切割刀片倾斜部1302将滑过可移位的上通道1004的弯曲表面1304并且两个部分将交换其位置。可移位的上通道1002和切割刀片410的位置将恢复到图10中所述的预关闭状态。通过由切割刀片构件602的持续运动产生的力,足够的打开力施加到上钳口402,实现了操作者在处置过程中所需的剥离功能。
55.尽管已经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未具体说明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