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设备巡检与报修的智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71157发布日期:2022-05-18 02:0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设备巡检与报修的智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设备巡检与报修的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2.医疗设备是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实际使用中,医疗设备会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服务于每一位需要的患者。但医疗设备的能力具有局限,在高强度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医疗设备会发生各类机械故障,而为了维护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医疗设备需要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3.医院后勤管理是指医院的后勤服务和保障,它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高效的医院后勤管理可以及时掌握医院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优化医院资源布局和结构,提高医院资源利用率。医院后勤服务可分为软服务(面向人的服务,如保洁、安保、绿化、陪护等)和硬服务(面向设备设施的服务,如暖通系统、高低压配电系统、强弱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后勤服务质量不单会影响医院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全生命周期成本,而且还会影响医院医护人员和就诊人员的效率及满意度。后勤服务包括设备巡检服务,即通过巡检维护人员对医院各科室的医疗设备进行巡检维护,以保证各科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4.现有技术中对医疗设备的调配、检查和维护,最多的是使用巡检员,通过巡检员的人工检查和记录,寻找医疗设备损坏的部位或基于需求调配医疗设备。然而,人工的局限性在于,当医院内医疗设备数量增多至一定程度时,人工的检查和维护耗费巨额时间且容易因为精力不足等问题产生误检,导致后续无法使用等问题。同时,由于部分医疗设备如小型影像设备的问世,该类设备会在多种科室之间交叉使用,因此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设备的数量和位置的统计和调配成为增加诊治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人工调配数量众多且种类反复的设备同样存在低效高成本的问题。
5.专利号为cn112750525a的中国专利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巡检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装置包括扫描巡检地点二维码,访问管理后台,并建立访问通道;通过访问通道发送认证信息及巡检设备信息,并接收巡检记录模板;接收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完成巡检记录模板编辑,生成巡检记录文档;通过访问通道发送巡检记录文档,并接收存档结果。具体地,专利号为cn11351706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ai辅助信息化的医疗设备巡检系统,包括终端设备;网络中心,所述网络中心与所述终端设备相关联;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扫描模块,用于扫描待巡检医疗设备上的条码以识别设备名称、设备序列号以及设备存放点;摄像模块,用于对待巡检医疗设备进行拍照和/或摄像,以获取医疗设备的图像信息和/或视频信息;无线远程通信模块,与所述网络中心相关联,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中心通过无线远程通信模块进行信息交互。以设备标识为信息识别单元,从而在巡检装置巡检过程中记录设备的各类已知信息,并基于相关信息采集,远程分析设备是否存在问题。
6.进一步地,专利号为cn111816290a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医疗设备维保巡检方法及系统,通过移动终端的小程序,扫码医疗设备上的信息载体并解读,然后与云平台通信,云平台经过维修紧急程度判断以及工程师推荐,进行医疗设备的报修、维修、验收、巡检、保
养、备件更换的相关操作。该巡检系统能够基于采集信息进一步分析设备问题原因,并通过相关操作的分类进行维修推荐。
7.本发明涉及的用于设备巡检与报修的智能系统,区别于上述系统中数据需要全部发送至与采集信息的部分分开设置的网络中心(云平台)处,本发明采用功能分离的信息分析方法,将巡检过程中设备的相关信息以优先级的顺序的分别在网络中心(云平台)或采集模块处被处理,使在医院内移动的智能系统能够高效且高准确率的进行设备的调配和检查。
8.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9.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设备巡检与报修的智能系统,系统包含信息采集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通过移动采集用于患者生命监控的设备信息。信息处理模块能够处理所述用于患者生命监控设备的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
10.信息采集模块包含:视觉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图像摄取的方式获取视野内的用于患者生命监控的设备的信息,信息包含与该设备彼此关联的识别码、条形码和/或设备标识卡;和外部单元,被配置为承载用于获取视野内的用于患者生命监控的设备的信息的视觉单元,用以通过移动而确定多个不同地点的设备的物理损伤;
11.信息处理模块包含:静态数据存储组件,用于采集并生成与患者生命监控相关的设备的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存储组件,用于生成与患者生命监控相关的设备的动态数据;处理中心单元,其被配置为能够基于与用于患者生命监控的设备相关的设备需求的动态数据建立与用于患者生命监控的设备相关的设备需求和损坏报修的优先级,在信息采集模块在医院环境内进行设备巡检时,信息采集模块能够根据信息处理模块提供的与消毒约束条件、人员约束条件和/或电量约束条件相关的方式所预先规划的导航路径进行移动。
12.上述导航路径是以如下方式生成的:
13.处理中心单元响应于超出与患者生命监控相关的第一设备的、“动态数据存储组件所采集的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存储组件所采集并生成的静态数据”之差值的第一阈值而生成去往第一设备的去程最短路径,其中,针对去程最短路径的回程路径是由处理中心单元根据相同消毒约束条件下的与患者生命监控相关的第二设备的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差值超出第二阈值的情况,至少在考虑电量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来生成的。
14.处理中心单元能够基于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读取设备当前的自检信息。自检信息依照不同的错误代码类型而分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当设备处于第一状态时,表明问题比较简单且不影响设备正常使用,巡检设备能够自主完成设备问题的修复。当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表明设备问题不影响设备正常使用,但问题解决需要维修人员的参与。当设备处于第三状态时,表明其问题非常紧急,但巡检设备能够自主完成设备问题的修复。当设备处于第四状态时,表明设备问题非常紧急并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问题解决需要维修人员的参与。具体地,与患者生命监控相关的设备的状态设置有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例
如,第一阈值设定为根据第一设备报备的模块化检修而产生的表示组件老化需要更换的代码,该问题能够通过巡检设备携带可替换组件并帮助第一设备进行该组件的更换。
15.第一阈值能够设定为根据第一设备报备的模块化检修而产生的代表第一设备处于第一状态的代码,例如,可替换组件老化,巡检设备能够携带可替换组件帮助第一设备进行组件的更换。
16.第二阈值能够设定为根据第二设备报备的模块化检修而产生的代表第二设备处于第二状态的代码,例如,第二设备接线端松弛,巡检设备能够通过对第二设备的接线端的调整而自身处理第二设备的问题。
17.当处理中心单元根据电量约束条件而判断无法完成回程路径时,巡检设备能够通过发出警报获取周围医务人员的帮助。
18.与患者生命监控相关的第一设备的静态数据存储组件所采集并生成的静态数据能够为与患者生命监控相关的第一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时相关信息。
19.与患者生命监控相关的第一设备的动态数据存储组件所采集并生成的动态数据为与患者生命监控相关的第一设备的自检信息。与患者生命监控相关的第一设备会规律性进行自检,并实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自检信息发送至处理中心单元。
20.动态数据存储组件所采集的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存储组件所采集并生成的静态数据的差值用于判断与患者生命监控相关的第一设备的状态。动态数据存储组件所采集的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存储组件所采集并生成的静态数据的差值超出第一阈值时,即与患者生命监控相关的第一设备处于第一状态。处理中心单元响应于当前与患者生命监控相关的第一设备的状态,而生成去往第一设备的去程最短路径,从而能够使巡检装置携带第一设备的可替换组件而前往第一设备位置处,完成第一设备的维修工作。
2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相同消毒约束条件是指路径所处的环境的消毒条件相同。例如,无菌区的巡检设备不能够进入普通诊断区域或病房区域。同样的普通就诊区域的巡检设备同样不能进入无菌区或手术区域。通过在路径规划时,将消毒区域分级使巡检装置在移动时能够避免在非相同消毒等级区域的穿梭,从而防止各个消毒等级之间的交叉污染。
2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电量约束条件是指巡检装置自身搭载的用于驱动其完成维修、检查或移动的活动的动力源能量有限,在处于第一设备位置处的巡检设备响应于处理中心单元的指令前,处理中心单元在规划巡检设备自第一设备位置处到第二设备位置处的路径时需要考虑巡检设备搭载的电量是否充足。
23.基于考虑第一设备的状态差值而产生第一设备需要巡检设备检查维修的指令,巡检设备通过处理中心单元生成的去往第一设备的去程最短路径而进行正确的行进。一方面,减少了巡检设备无序状态的移动,增加巡检设备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巡检设备能够提前搭载维修需要的替换组件,避免了检查后的二次返工,并减少了巡检设备的里程数。巡检设备的有序移动和有目的性针对一个设备同样减少了巡检设备的损耗,增加了机械化巡检的机动性并降低了机械化巡检的成本。
24.由于巡检设备在移动时需要自身搭载的动力源提供活动的能源,因此,巡检设备在移动时收到了场地和自身搭载的动力源的约束。医院中,手术室或icu环境为无菌环境,传染科则为高危环境,其与普通病房和就诊区域都是完全分隔的,上述三个环境需要不相
通。巡检设备在自完成维修目的的第一设备向向有维修检查需求的第二设备移动时,需要考虑上述约束条件。处理单元中心基于上述约束条件而生成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最短路径,从而保证巡检设备即能够正常工作又能够避免其在移动过程中对医院分隔的环境的破坏。
2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最短路径指路径距离最短。
2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最短路径指移动所需时间最短。
2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巡检设备能够为信息采集模块。
2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动态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数据是实时更新的。
2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信息处理模块被配置成基于来自外部的设备需求的警报指令以第一优先级的顺序进行设置与所述用于患者生命监控的设备相关的设备需求调配。
30.本系统在巡检过程中,一方面用于设备资源的信息录入,以为后续医疗设备资源调配提供帮助;另一方面能够对医院或巡检范围内的硬件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医院内部的硬件设备的损坏。本系统中的设备需求调配与损坏报修共享同一个数据库,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减少了数据的重复测量和储存,降低对系统的数据处理的负担,并增加了系统于设备需求调配与损坏报修的效率。
31.进一步地,基于设备需求调配的即时性,本系统设置有建立设备需求调配和/或损坏报修的优先级。由于部分设备具有流动性,例如超声车,因此,静态数据库中记录的包含位置和存储量信息的设备仅能够是不具有流动性的,例如手术室内的手术灯或磁共振仪器。具有流动性的设备的相关信息(包含位置和存储量)一般被存储于动态数据库中。动态数据库中的设备信息至少包含最近一次时间的基于系统巡检过程中存储的上述设备的位置和存储量信息。进一步地,由于系统的巡检具有周期性,因此,动态数据库中流动性设备的信息能够包含前一个周期和本次周期中巡检过程中存储的。优选地,设备需求调配为本系统运行或操作的第一优先级。在未接收到设备需求调配相关指令时,本系统会进行设备损坏报修的相关操作。
3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识别码包含用于患者生命监控的设备种类、用于患者生命监控的设备使用频次、用于患者生命监控的设备最近一次使用时间以及用于患者生命监控的设备预约使用情况的信息。
3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系统包含显示模块,显示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形成数据流动通道,使信息处理模块能够基于显示模块的信息输送重新建立用于患者生命监控的设备的设备需求调配和/或损坏报修的优先级。
34.医疗资源,尤其是医疗设备的运营对于保持医护人员的诊治效率,满足患者的诊治需求具有重大影响。在诊断,尤其是急救诊治时,医疗设备需求根本由医护人员判断最为准确,因此,本系统能够响应于医护人员的医疗设备需求,以最高优先级进行医疗设备的筛选和定位,在不打乱正常诊治的使用的过程中提高意外情况下对医疗设备,尤其是流动性较强的医疗设备的需求。例如,患者在医院意外发病时,医护人员仅需要对终端进行需求输入,本系统能够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筛选和信息采集模块以第一优先级的信息采集模式快速采集的设备信息提供相关设备的位置信息。或者,当医院中部分科室的患者由于形成季节性高发而增多时,设备共享压力增大,此时医护人员发送设备需求,本系统能够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筛选和信息采集模块以第一优先级的信息采集模式快速采集的设备信息而进行其
他科室的设备调配,充分利用闲置设备,从而缓解该科室的设备使用压力。
3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信息采集模块能够将采集得到的信息进行初步过滤后发送至信息处理模块,其中,过滤条件为图像精度和通道数量。
3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损坏报修的检测范围能够包含设备的物理损伤,其中,物理损伤为连接件脱落或松动、设备发生变形或断裂、设备生锈或附着外来物质。
3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未收到设备需求警报指令时,承载视觉单元的外部单元能够对设定区域的用于患者生命监控的设备进行图像摄取,为用于患者生命监控的设备的损坏报修提供判断依据。
3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系统还包含搭载在外部单元的分处理中心单元,分处理中心单元能够针对视觉单元采集的数据进行第一级处理,其中,第一级处理包含数据的选择性传输、低质量采集图像的比对和数据的存储。
3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外部单元包含具有巡航能力的导航组件和具有移动能力的移动组件,通过导航组件和移动组件的配合,视觉单元能够通过承载其的外部单元实现对不同位置的设备进行信息摄取。
4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图像的质量由图像中的像素数和像素通道共同决定。
41.现有技术中,巡检装置以其配备的摄像头进行图像识别,用以判断医疗设备的健康状态并及时发现损毁或松动等问题。例如,彩超发生线路外露,病床支架断裂或矫形外用器械螺丝脱落等问题。在日常的设备损坏报修的监测过程中,现有技术往往直接采用图像摄取并发送中心平台的方式进行设备状态判断。拍照成本较高,能够包含组件细节的多组高清彩色图片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的数据处理量巨大,本系统中的外部模块所承载的分处理器单元自身的内存容量有限,处理能力有限。因此,本系统将设备的损坏处理的图像进行分级处理,从而增加信息处理的工作效率和速度,以增加医疗设备需求调配的反应速度和指令回响,减少设备检查的人工负担和失误率。
附图说明
42.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43.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设备损坏报修监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45.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范围能够指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包含医院、第三方独立的医疗检验机构、影像中心等。
4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设备巡检与报修的智能系统,包含:信息采集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以巡检的形式在设置的区域范围内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采集视野内的设备信息和图像。由于医院内的医疗设备数量众多,因此,包含设备信息和图像的数据量庞大,系统处理器自身的处理速度有限,庞大的数据量会导致巡检速度减低。因此采集的信息和图像通过信息采集模块的初次过滤,被传送至信息处理模块。由于医疗服务机构或医院中设备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具有一定流动性,且设备数量庞大并随时动态变化,在实际的设备管理过程中,会对设备的问题产生主观判断,并以缺乏科学决策数据的方式
淘汰相关设备(部分存在还能够使用而不需要淘汰的设备)和误差性的漏检。医疗服务机构,尤其是医院,具有较多数量和种类的待巡检设备。
47.受制于处理器的搭载体积和视觉单元的扫描速度,巡检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有限且巡检速度有限。基于上述原因,当巡检设备在移动过程中对经历设备进行依次巡检时,巡检设备的视觉单元需要不停切换焦距以及角度进行设备的图像摄取。不管是将图像发送至远程的信息处理模块或发送至自身的分处理中心单元,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运算处理,且在大部分情况下,前后巡检的设备不存在相似结构和特点,因此,每一次的设备图像对比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运算处理,从而大大拖慢巡检设备对设备异常判断的效率。
48.基于此,本设备的巡检方法能够根据其巡检范围以及巡检范围内的设备分类进行巡检路线的规划。
49.巡检路线规划的参考因素主要包含:以相似性特点分类的设备、巡检的最优移动路径以及不同巡检范围的卫生要求。
50.路径的规划依据能够以医院内的楼层或楼宇进行划分,而后根据该片区内的设备分类,参考设备所需的卫生要求和移动的最短距离从而得到最优的移动距离。
5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基于医院的功能区域划分,能够划分为办公检测区、高精密仪器检测区、患者病房及医生诊断检测区和无菌检测区。
5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以医院中的患者病房及医生诊断检测区为例,根据患者病房及医生诊断检测区中涉及的设备进行分类。患者病房及医生诊断检测区包含数量不等的病床、紫外灯、照明灯、床头柜、隔帘组件、呼吸机、心率监测仪、烟雾探测器、呼叫接口面板、供氧接口面板、换药车以及门窗。具体地,巡检设备的检测方向包含四大类别,第一类为通过对设备物理损伤的图像识别;第二类为对设备的有毒有辐射的感应识别;第三类为通过对设备的无线信号发生强度的识别;第四类为对设备的不当操作的识别。进一步地,第一类监测方向能够包含以下设备:灯具(例如,紫外灯、照明灯)、长方形立体结构装置(例如,床、床头柜、换药车)、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例如,呼吸机、心率监测仪)、墙壁结合的点或线设备(例如,门、窗、烟雾探测器、呼叫接口面板、供氧接口面板、隔帘组件)。该类别检测主要依靠视觉单元的图像摄取和比对。第二类监测方向主要针对设备的使用状态或者存储状态(例如,供氧接口面板发生氧气泄、紫外灯的误开)。该类别的检测主要依靠巡检设备搭载相关检测因素的传感器。第三类监测方向能够针对部分需要无线传输数据,其主要用于无线信号不佳的死角(例如,冷库的智能控制系统)。该类别的检测主要依靠搭载在巡检设备上的无线信号探测仪。第四类监测方向针对部分设备的不当使用和开关(例如,智能输液泵的显示器乱码)。该类别检测主要依靠视觉单元的图像摄取和比对。优选地,第二类监测方向还包含检测磁共振室外的磁共振设备的强磁场和强噪音、直线加速器的辐射强度。
53.基于上述不同的巡检方向,巡检设备能够使用不同的检测装备,并设置有不同的比对特点。第二类检测方向为对设备的有毒有辐射的感应识别。巡检设备能够存储健康环境下的磁场强度(100微特斯拉)、噪音强度(不超过40db)、辐射强度(不超过2.5微西弗每小时),并通过携带的传感器在规划的路径对环境中的磁场强度、噪音强度和辐射强度进行实时检测。具体地,在进行路径规划时,选择第二类检测方向,首先考虑对环境磁场强度、噪音强度和辐射强度有影响的设备或设备所处的位置,例如,高精密仪器检测区主要包含x射线机、ct机、直线加速器和磁共振机。将上述设备的位置点进行连线,并参考医院的三维布局
图,设立距离最短的优化行程图,用于导航巡检设备。
5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巡检路径的判断主要步骤包含:
55.确定检测区域(办公检测区、高精密仪器检测区、患者病房及医生诊断检测区和无菌检测区);
56.选择检测方向;
57.基于检测方向,设立相关设备的简易程度;
58.建立设备检测顺序,参考设备的位置坐标,规划巡检的最优路线;
59.巡检设备基于规划路线到达设备附近,通过设备的标识码识别设备,并基于当前设定的检测方向对设备进行检测;
60.通过与巡检设备的分处理中心中存在的健康设备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是否存在异常,若存在异常则向数据处理模块发出警报;
61.按照规划路线重复上述检测方法;
62.到达规划路径的最后一个设备,检测结束后报告数据处理模块,等待数据处理模块发送下一个规划路径。
6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同一检测区域和检测方向的设备的简易程度能够依据设备类型数量或结构进行排序。例如,同一检测区域和检测方向的设备数量最少则其能够作为优先检测目标,或同一检测区域和检测方向的设备结构最简单则其能够作为优先检测目标。优选地,在选择患者病房及医生诊断检测区的第一类监测方向进行检测时,通过静态数据组件获知具有9盏灯具(例如,紫外灯、照明灯)、51个长方形立体结构装置(例如,床、床头柜、换药车)、3台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例如,呼吸机、心率监测仪)、40个与墙壁结合的点或线设备(例如,门、窗、烟雾探测器、呼叫接口面板、供氧接口面板、隔帘组件)。巡检设备能够基于最小的数字选择先巡检电子设备,而后进行灯具检查,接着检查与墙壁结合的点或线设备,最后检查长方形立体结构装置。检测方向之间的设备能够重合,例如辐射检查的ct机同样能够进行物理损伤的检查。图像的检查模式主要通过与健康设备图像进行比对,因此,在每次巡检设备进行检测时,例如长方形立体结构装置,仅需要准备一张或多张健康的设备图片进行比对,其摄取的方式相同,从而通过聚类检测的方式增加巡检的数据处理效果和移动速度。
6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医院的属性信息(例如,设备的坐标点、设备的形状和大小)通过二位模块或三维模块映射至信息处理模块,形成数字孪生医院系统,并存储于静态数据库组件中。在路径规划时,巡检设备作为被控单元响应于信息处理模块的控制以规划的路径于数字孪生医院系统中显示和移动。通过虚拟和显示结合的数字孪生医院,将虚拟的巡检设备、规划路径具象和现实医院相结合,快速发现巡检的最优路径。本发明涉及的巡检设备能够将需要巡检的设备以区域、监测方向和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处理,通过该方法规划检测路径能够避免巡检设备在巡检过程中盲目的对不同类别和不同检查需求的设备之间切换,拖慢巡检效率和移动速度,同时,在开始巡检前进行设备的聚类,能够使巡检路线固定,并保证巡检设备在一开始的移动路线即为最优路线。同时,避免多个巡检设备的路线重合和巡检冲突。
65.信息采集模块包含视觉单元和外部单元。
66.视觉单元被配置为通过识别码或图像摄取的方式获取视野内设备信息。优选地,
input first output,fifo)和/或先进后出存储器(first in last out,filo)等。处理中心单元和分处理中心单元能够但不限于包括单片机、arm处理器等。
87.实施例1
88.处理中心单元被配置为能够基于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建立设备需求调配和/或损坏报修的优先级。
89.本系统主要用于医务资源分配和医疗设备的检查。医疗资源分配和医疗设备的检查具有信息采集的矛盾,因此,在信息采集过程中,需要将医疗资源分配和医疗设备的检查进行执行模式的优先级设定。基于医疗资源分配,尤其是急救或紧急时刻,医疗设备需求的即时性,本系统将医疗资源分配所需的信息采集指令设置为第一执行级别。在未接收医疗资源分配相关的指令时,信息采集模块能够开始或继续执行医疗设备检查的信息采集操作。
90.具体地,如图1所示,医疗资源分配所需的信息采集指令能够使本系统执行以下操作:
91.信息处理模块接收设备需求警报;
92.处理中心单元筛选存储于静态数据库组件和动态数据库组件中的设备品类信息;
93.当具有符合要求的设备时,处理中心单元直接将与设备相关的信息集合发送至医务人员或其他需求人员的终端;
94.当在静态数据库组件和动态数据库组件中筛选过程结束而未提交符合要求的设备品类信息时,处理中心单元将设备需求警报发送至信息采集模块;
95.信息采集模块基于接收到的设备需求警报而触发快速信息采集的操作程序,并通过视觉单元和导航单元对视野内的医疗设备的识别码和位置状态进行快速的数据录入和打包,并发送至处理中心单元;
96.处理中心单元重复条件筛选,直至信息采集模块发送的数据包符合要求,处理中心单元发送快速信息采集状态解除的指令,使信息采集模块停止上述操作。
97.需要说明的是,信息采集模块至少包含快速信息采集和高精度信息采集两种状态。信息采集模块的快速信息采集状态相较高精度信息采集状态具有优先级,即处于高精度信息采集状态的信息采集模块能够基于设备需求警报而切换至快速信息采集状态,此时高精度信息采集状态的信息采集模块操作暂停。信息采集模块的高精度信息采集状态为断点式续传模式,即在快速信息采集状态结束后,信息采集模块能够续接最近一次的高精度信息采集状态的操作和信息传送。
9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处理中心单元基于设备需求警报筛选静态数据库组件和动态数据库组件的条件还能够为设备的功能或适用科室。例如,多参数监护设备的筛选条件能够增加至心率监测、急救监测、生理指标监测。
9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设备需求警报能够以指令的形式触发设置于静态数据存储组件中的操作。
10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与设备相关的信息集合包含设备种类、设备使用频次、设备最近一次的位置状态、设备最近一次使用时间以及设备预约使用情况。
10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标识码具体可以以标签或其他形式作为信息载体的,成为医疗设备的唯一码。标识码能够采用二维码形式,置于信息载体上,信息载体以粘贴或其
他形式固定在医疗设备上,便于医务终端或视觉模块进行扫码。
102.实施例2
103.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104.在信息采集模块进入高精度信息采集状态后,本系统用于医疗设备的巡检,如图2所示,包含以下步骤:
105.视觉单元通过扫描识别码获取信息,具体操作如上;
106.信息采集模块通过该医疗设备的使用频次和最近一次使用时间,并与设定的阈值进行判断,从而确定该设备是否存在长时间不使用行为;
107.当该医疗设备符合长时间不使用行为的情况,信息采集模块则进行第一类拍摄,即视觉单元直接进行高分辨率彩色的图像拍摄;
108.当该医疗设备不符合长时间不使用行为的情况,信息采集模块则进行第二类拍摄,即分级拍摄。
10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分级拍摄包含以下步骤:
110.视觉单元优先进行低分辨率灰度图像拍摄;
111.分处理中心单元接受该低分辨率灰度图像,并与设备健康图像进行筛选比对,比对方法主要包含设备轮廓、平面异物及不同灰度特征的位置是否出现错乱;
112.当分处理中心单元基于比对发现设备可能存在变形、弯曲、断裂或破碎时,则指示视觉单元针对问题区域进行进一步地高清晰度灰度图片的拍摄,该图像发送至处理中心单元;
113.处理中心单元基于该图像进行医疗设备损毁方式以及损毁程度的分析和判断。
11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高分辨率彩色的图像能够用于设备异物附着的判断,例如设备的生锈或积灰。高分辨率彩色的图像还能够用于获知设备是否出现连接件的松弛或脱落、设备的变形、弯曲、断裂或破碎。
11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低分辨率灰度图像能够通过设备轮廓、平面异物及不同灰度特征的位置是否出现错乱等比对方法,获知设备是否出现连接件的松弛或脱落、设备的变形、弯曲、断裂或破碎。
11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损毁程度能够以损毁面积占整体设备面积的百分比进行分级处理。
117.通过图像的分级拍摄和处理,使视觉单元能够不需要保持长时间的高精度对焦,同时还能够减少处理中心单元的数据处理量,从而增加了系统检测设备的效率。同时,由于信息采集模块设置有能够简单处理低文本大小的图像的分处理中心单元,从而减少了图像发送至处理中心单元的时间,进一步增加了信息采集模块在设备检查时停留在设备处的时间,同样减少了其对设备使用的干扰。
118.本发明是参照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119.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120.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诸如“优选地”、“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或“可选地”均表示相应段落公开了一个独立的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