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系统

文档序号:29957475发布日期:2022-05-11 08:1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系统

1.本发明涉及医学诊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2.各个医学学科在临床上都会面临患者的各种躯体症状。躯体症状与疾病息息相关,如在呼吸循环系统,躯体症状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悸、胸闷、心跳加速、心前区不适、心因性的咳嗽、非心脏性的胸痛、过度换气综合症等;在消化系统,躯体症状常表现为神经性的腹泻、腹痛、频繁的稀便、胀气、反胃、恶心、胃痉挛等;在神经系统,躯体症状常表现为头晕、眩晕、偏瘫、感觉障碍,还有出汗、震颤、排尿困难、尿频、呃逆、肌肉酸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下降、疲劳等等。除此之外,一些心理疾病也以躯体症状的表现为主要特征。因此,对临床躯体症状进行分析诊断,可以根据躯体症状诊断出不同的病理特征,为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基础。
3.目前临床采用的躯体症状分类诊断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1)采用医护人员问询的方式来获取患者躯体症状特征,再通过人员手工记录的方式来固定信息,医生最后通过汇总分析患者所描述的症状特征和各种医疗仪器设备检测手段来确定患者病情,并以此为依据对患者所患疾病作出诊断;(2)医护人员向患者发放关于躯体症状特征相关的问卷调查表,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对问卷问题进行作答,医生通过回收患者作答的纸质的问卷调查表来了解患者躯体症状特征,再结合其他检测手段来确定病人病情,并作出诊断。
4.但是,目前临床采用的躯体症状分类诊断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人工问询收集患者躯体症状数据,信息采集速度慢,不同医生对于问询患者的问题表述不一致,信息采集结果差异较大;(2)纸质问卷填写繁琐、保存困难,难以进行横向对比以及对大规模患者样本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3)患者躯体症状信息的采集受地方限制,必须医患者双方面对面情况下才能进行;(4)既往采集的大量数据样本利用率极低,只作为单个患者进行诊断的依据,无法反向支撑、辅助并指导临床工作。
5.寻找到一种不受地方限制的、具有标准化的躯体症状分类诊断方法,快速、高效且标准化的对躯体症状进行分类诊断,对于的疾病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系统。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系统,它由用户端和后台云服务端组成;
8.用户端用于输入患者躯体症状特征数据以及查看结果;
9.后台云服务端包括云储存平台、大数据计算平台、以及智能分析平台;云储存平台中储存了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量表,大数据计算平台用于对患者躯体症状特征数据进行计算,智能分析平台用于分析诊断结果。
10.进一步地,所述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量表包括如下35个条目:
11.(1)如果医生告诉您“没发现您患有什么疾病”,您不能相信;(2)不能快速思考或有时大脑一片空白;(3)肉眼可见的躯体损害;(4)、睡眠浅,容易惊醒;(5)不能赋予对生活的意义;(6)尿频、尿急、尿不尽;(7)您比别人对疼痛更敏感;(8)您体验到的躯体症状内容具有多样性、多变性;(9)全身或四肢发凉或发热;(10)心跳很快、心悸;(11)做事提不起兴趣,非精力下降;(12)耳鸣或脑鸣;(13)体验到症状的性质及部位相对固定,症状生动清晰;(14)一阵阵坐立不安、心神不定;(15)全身游走性不适,周身性不适;(16)迟钝症状,少言、少语、少动;(17)不能集中注意力;(18)确认自己的身体出了严重问题;(19)医学实验室辅助检查;(20)查体发现有诊断意义的阳性体征;(21)感到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22)健忘;(23)梦多或受梦的干扰;(24)您比大多数人更担心自己的健康;(25)下肢灌铅感;(26)有短暂神志不清的感觉或感到恍惚;(27)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症状搅扰您;(28)听到某种疾病后,会导致您对患这种疾病的担心;(29)很容易体验到躯体各种不适;(30)汗多;(31)性欲减退;(32)有明确诊断的重大疾病;(33)难以入睡;(34)恶心或呕吐;(35)无动力感;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量表中每个条目有5个不同分数供用户选择填写:0分表示“从无”,1分表示“轻度”,2分表示“中度”,3分表示“偏重”,4分表示“严重”。
12.进一步地,用户根据前述的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量表输入患者躯体症状特征数据。
13.进一步地,患者输入数据后传送到后台云服务端云储存平台的业务数据库中,然后通过大数据计算平台进行计算,大数据平台将各条目分选到5个数据子集,每个子集对应一个症状维度;分选规则如下:
14.a.抑制性躯体症状维度,对应条目5,11,16,21,25,31,35;
15.b.激越性躯体症状维度,对应条目4,6,9,10,14,23,30,33,34;
16.c.生物性躯体症状维度,对应条目3,19,20,32;
17.d.想象性躯体症状维度,对应条目1,7,8,15,18,24,27,28,29;
18.e.认知性躯体症状维度,对应条目2,12,13,17,22,26;
19.对分选后的数据集进行计算,对各个维度所有条目的得分分别求和,得到的分数即为各维度的维度分;
20.然后对量表中所有条目得分求和,得到总分;
21.将维度分除以维度内条目数,得到因子分。
22.进一步地,智能分析平台对所得分进行分析,将维度分和总分与临界值对比,得出诊断结论:
23.总分和维度分均有对应的临界值:总分临界值为20分,抑制性躯体症状维度总分临界值为5分,激越性躯体症状维度总分临界值为9分,想像性躯体症状维度总分临界值为8分,认知性躯体症状维度总分临界值为4分;
24.诊断结论的规则是:
25.1)当总体分为大于或等于临界值20分,且至少有1个维度分值达到对应维度的临界值时,给出“需要针对躯体症状进行医学干预”的结论;
26.2)当总分小于临界值20分,且至少有1个维度分等于或大于对应维度临界值时,给出“需结合当事人的躯体症状对其社会功能影响程度考虑是否进行医学干预;如躯体症状已严重影响当事人社会功能,或/且当事人自觉痛苦,应予以医学干预”的结论;
27.3)当总分小于临界值20分,且各维度分均小于对应维度的临界值时,给出“可以不考虑进行医学干预”。
28.进一步地,将计算过程中得到的各种分值以及诊断结果在云储存平台业务数据库储存。
29.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可以对2次或2次以上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其规则是:
30.减分率≥50%为显效,≥25%为有效;
31.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
32.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端为手机端或pc端。
33.进一步地,所述云储存平台包括业务数据库和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量表数据库两部分。
34.进一步地,所述业务数据库用于储存所有原始数据,并对其进行分类管理。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36.(1)不受地方限制,平台使用云计算技术,可任意部署在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上,让患者可随时随地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自主填写躯体症状调查表,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无边界覆盖和服务能力。
37.(2)标化、固化患者躯体症状数据采集口径,消除由于人为表述或理解不一致造成的无效数据,平台后台支持自主学习、自动提示审核患者填写内容,实现对患者躯体特征数据智能识别。
38.(3)平台后台对采集数据使用云存储技术,采集到的患者躯体症状数据统一加密存储于云存储池中,在后续医学科研活动中统一存储的数据可供医生进行回顾性研究和支撑病例之间的横向比较。
39.(4)平台后台建立ai人工智能模型,模型自动对大量数据样本进行学习、分析,支撑在大数据样本条件下对临床工作进行反向支撑、辅助并指导临床决策工作。
40.(5)后台服务端可控制问卷调查表的每个项目分值和总体阀值,可根据实际的临床需要进行调整。
41.(6)根据调查表的总体分值,后台可根据内定的公式自动计算,并给出计算结果。
42.(7)系统可根据计算结果提示医生诊断意见和处理意见,不需要借助辅助检查的手段,为病人减负,提高医生诊断效率。
43.本发明首创将云储存、大数据和智能分析结合,实现支持对海量患者躯体症状特殊数据的快捷采集、汇总、计算、分析,对临床病例的判别、防治、诊断、治疗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撑。用户所有操作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就全部完成,支持各类主流平台系统,方便快捷。云端部署,为后继的更新升级提供了便利。业务平台和数据平台分离,可以方便的增加业务应用,大大增加系统的扩展性。数据平台可以单独进行更新和备份,提高了系统的冗余性,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44.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系统,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回答问卷直接获取诊断和处理建议,省时省力省钱;同时,该系统充分利用了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无边界服务能力,所有的操作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完成,简单、高效、便捷。数据集中存储在后端云平台数据库,为以后的研究分析提供支撑,实现了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为ai人工智能实现智能诊断奠定基础。
45.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46.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47.除另有说明外,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
48.实施例1、一种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系统
49.本发明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系统由用户端和后台云服务端组成:
50.(1)用户端:可以是手机端,也可以是pc端,用于输入患者躯体症状特征数据以及查看诊断结果;
51.(2)后台云服务端:包括云储存平台、大数据计算平台、以及智能分析平台;

云储存平台包括业务数据库和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量表数据库两部分;大数据计算平台用于对输入的数据进行计算;智能分析平台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诊断结果。业务数据库储存了所有原始数据以及用户账号,并对其进行了分类管理。
52.本发明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系统的工作方式:
53.1、输入
54.用户在用户端注册后登录,系统通过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量表数据库中提取量表(wcpa临床躯体症状心身医学分类诊断量表),并通过用户端显示给患者;
55.wcpa临床躯体症状心身医学分类诊断量表如表1所示:
56.表1.wcpa临床躯体症状心身医学分类诊断量表
[0057][0058][0059]
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量表中每个条目有5个不同分数供用户选择填写:0分表示“从无”,1分表示“轻度”,2分表示“中度”,3分表示“偏重”,4分表示“严重”。
[0060]
用户在手机上,通过输入系统自助答题;用户填表示例:
[0061]
如患者有“睡眠浅,容易惊醒”,这种感觉出现频度较低,约每周1-2次,而这种感觉患者已经明显地感觉到或注意到,但此项感觉不影响自身的生活,也不给本人带来明显的痛苦。对照量表的条目,此种症状符合量表的条目4睡眠浅,容易惊醒,而该条目中对此项症状严重程度的描述包括:
[0062]
0分无此症状;
[0063]
1分睡着后感觉周围发生的事自己基本知道,但没有完全醒来;
[0064]
2分睡着后感觉周围发生的事自己都知道,易醒,醒来可再睡去;
[0065]
3分睡着后感觉周围的轻微声响都可将自己惊醒,醒来可再睡去;
[0066]
4分明显睡眠感缺失,轻微响动就惊醒,且很难再睡去;
[0067]
患者的此项症状严重程度符合“轻度”的标准,因此记录方法如下表2:
[0068]
表2.示例表格
[0069][0070][0071]
以此类推,完成35个条目的评分。
[0072]
2、储存原始数据以及计算
[0073]
用户提交答卷,用户答题结果将传送到后台云服务端云储存平台的业务数据库中,然后通过大数据计算平台进行计算,大数据平台将各条目分选到5个数据子集,每个子集对应一个症状维度;分选规则如下:
[0074]
a.抑制性躯体症状维度,对应条目5,11,16,21,25,31,35;
[0075]
b.激越性躯体症状维度,对应条目4,6,9,10,14,23,30,33,34;
[0076]
c.生物性躯体症状维度,对应条目3,19,20,32;
[0077]
d.想象性躯体症状维度,对应条目1,7,8,15,18,24,27,28,29;
[0078]
e.认知性躯体症状维度,对应条目2,12,13,17,22,26;
[0079]
对分选后的数据集进行计算,对各个维度所有条目的得分分别求和,得到的分数即为各维度的维度分。然后对量表中所有条目得分求和,得到总分。将维度分除以维度内条目数,得到因子分。
[0080]
3、诊断结果的分析
[0081]
智能分析平台对所得分进行分析,将维度分和总分与临界值对比,得出诊断结论:
[0082]
总分和维度分均有对应的临界值:总分临界值为20分,抑制性躯体症状维度总分临界值为5分,激越性躯体症状维度总分临界值为9分,想像性躯体症状维度总分临界值为8分,认知性躯体症状维度总分临界值为4分;
[0083]
诊断结论的规则是:
[0084]
1)当总体分为大于或等于临界值20分,且至少有1个维度分值达到对应维度的临
界值时,给出“需要针对躯体症状进行医学干预”的结论;
[0085]
2)当总分小于临界值20分,且至少有1个维度分等于或大于对应维度临界值时,给出“需结合当事人的躯体症状对其社会功能影响程度考虑是否进行医学干预;如躯体症状已严重影响当事人社会功能,或/且当事人自觉痛苦,应予以医学干预”的结论;
[0086]
3)当总分小于临界值20分,且各维度分均小于对应维度的临界值时,给出“可以不考虑进行医学干预”。
[0087]
4、储存
[0088]
将计算过程中得到的各种分值以及诊断结果在云储存平台业务数据库储存。
[0089]
5、对比
[0090]
如果有2次或2次以上的诊断结果,可以将诊断结果中的总分、维度分、因子分等分数在只能分析平台进行对比,其规则是:
[0091]
减分率≥50%为显效,≥25%为有效;
[0092]
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
[0093]
6、查询结果
[0094]
用户可再次登录用户端,查询诊断结果、对比结果等。
[0095]
本发明首创将云储存、大数据和智能分析结合,实现支持对海量患者躯体症状特殊数据的快捷采集、汇总、计算、分析,对临床病例的判别、防治、诊断、治疗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撑。用户所有操作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就全部完成,支持各类主流平台系统,方便快捷。云端部署,为后继的更新升级提供了便利。业务平台和数据平台分离,可以方便的增加业务应用,大大增加系统的扩展性。数据平台可以单独进行更新和备份,提高了系统的冗余性,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0096]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临床躯体症状分类诊断系统,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回答问卷直接获取诊断和处理建议,省时省力省钱;同时,该系统充分利用了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无边界服务能力,所有的操作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完成,简单、高效、便捷。数据集中存储在后端云平台数据库,为以后的研究分析提供支撑,实现了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为ai人工智能实现智能诊断奠定基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