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属于神经外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口腔护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2.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在口腔护理时,需要使用各种仪器对口腔进行消毒,清理,需要长时间的打开口腔,保持口腔开启状态。
3.如中国专利公开的公开号为cn110859590b的一种口腔张开器,包括弯板,所述弯板的底部右侧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正面左侧加工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左侧安装有伸缩机构,所述弯板的正面右侧加工有通口,所述弯板的顶部左侧固接有竖板。该口腔张开器,通过调节机构解决了现有的口腔张开器在使用无法为口腔内支起空腔的问题,避免了口腔张开器底部磨损口腔,防止了长时间使用时口腔破裂,避免了给使用者造成麻烦,保证了使用者使用体验,并且通过伸缩机构和转动机构解决了无法根据口腔大小调节的问题,省去更换的麻烦,节约了时间,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了实用性,功能全面,便于推广,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使用各种仪器对口腔进行消毒,清理,在打开口腔时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使仪器进入患者口腔内部,且深入口腔内部构件较多,后期清洗消毒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口腔护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口腔护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使用各种仪器对口腔进行消毒,清理,在打开口腔时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使仪器进入患者口腔内部,且深入口腔内部构件较多,后期清洗消毒麻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口腔护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下颌固定橡胶圈,所述下颌固定橡胶圈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绑带,所述下颌固定橡胶圈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绑带,所述下颌固定橡胶圈上方设置有上颌固定橡胶圈,所述下颌固定橡胶圈与上颌固定橡胶圈后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部活动安装有牙齿支撑板,所述上颌固定橡胶圈两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外表面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部活动安装有旋转连接销。
6.具体的,通过设置的旋转连接销可以连接连接块与下颌固定橡胶圈,使连接块与下颌固定橡胶圈可以相对旋转一定的角度,通过限位装置再将连接块与下颌固定橡胶圈相
互固定起来,此时上颌固定橡胶圈与下颌固定橡胶圈会张开一定的角度,患者张开下颚,可以将下颌固定橡胶圈套接在患者下颚处,第一固定绑带与第二固定绑带配合,可以将其相对固定在患者下颌位置处,牙齿支撑板会抵住患者上齿与下齿迫使患者口腔保持张开状态,从而对患者进行口腔的护理,由于上颌固定橡胶圈与下颌固定橡胶圈之间连接处设置在边缘,使患者张开口腔的同时,正面留有大量的空间,方便进行后续的口腔护理,且护理完毕后,由于牙齿支撑板会进入患者口腔内部,换沾染口腔内部细菌,可以直接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不需要将整个装置进行清洗,较为便捷。
7.优选的,所述下颌固定橡胶圈两侧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部开设有下颌限位凹槽。
8.具体的,通过设置的连接孔可以使旋转连接销进入,用于连接连接块与下颌固定橡胶圈,旋转连接销外表面的限位块进入下颌限位凹槽内部,可以将下颌固定橡胶圈对连接块相对固定在一起,防止连接块随意旋转。
9.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绑带正表面固定安装有母魔术贴,所述第二固定绑带正表面固定安装有子魔术贴,所述母魔术贴与子魔术贴相互配合。
10.具体的,通过母魔术贴与子魔术贴相互配合,可以使第一固定绑带与第二固定绑带粘连在一起,从而使下颌固定橡胶圈可以固定在患者下颚处。
11.优选的,所述连接通孔外部且位于连接块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弹簧安装孔,所述连接通孔内部开设有连接限位凹槽。
12.具体的,通过弹簧安装孔用于储存回位弹簧,连接通孔可以使旋转连接销插入上颌固定橡胶圈内部,连接限位凹槽可以储存限位装置。
13.优选的,所述安装凹槽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挡块。
14.具体的,通过限位挡块可以在牙齿支撑板卡住患者牙齿时,防止牙齿支撑板移出安装凹槽内部。
15.优选的,所述牙齿支撑板上表面且靠近一端边缘处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一侧且位于牙齿支撑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凸块。
16.具体的,通过设置的固定凸块可以防止患者牙齿在牙齿支撑板上表面打滑,当患者牙齿接触牙齿支撑板并施加一定的下压力时,由于牙齿支撑板中部会在安装凹槽端口位置提供支撑力,将牙齿支撑板另一端翘起,从而带动限位卡块抵在安装凹槽上壁,此时限位挡块会卡主限位卡块防止牙齿支撑板从安装凹槽内部移出。
17.优选的,所述旋转连接销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旋转连接销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旋转限位块,所述连接板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另一端与弹簧安装孔底面固定连接。
18.优选的,通过回位弹簧可以为连接板提供一定的拉力,使连接板贴合在连接块外表面,拉环可以带动连接板移动,旋转限位块卡在下颌限位凹槽与连接限位凹槽之间,可以将连接块与下颌固定橡胶圈相对固定在一起。
19.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口腔护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s1:将清洁杀菌后的两个牙齿支撑板推入安装凹槽内部安装起来,分别对应固定患者的上齿与下齿,拉动拉环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移动带动旋转连接销移动,旋转连接销移动带动旋转限位块移动,当旋转限位块移出下颌限位凹槽内部时,即可解除下颌固定
橡胶圈与上颌固定橡胶圈相当固定,将上颌固定橡胶圈与下颌固定橡胶圈调整至合适的角度后,松开拉环在回位弹簧的拉动下,连接板会带旋转连接销复位,从而旋转限位块会再度进入下颌限位凹槽内部,将下颌固定橡胶圈与上颌固定橡胶圈相对固定起开。
21.s2:穿戴装置需要患者张开下颚,通过设置的母魔术贴与子魔术贴相互配合,可以将下颌固定橡胶圈套接固定在患者下颌位置处,此时牙齿支撑板进入患者口腔内部,不需要患者主动张开口腔,牙齿支撑板会抵住患者上齿与下齿迫使患者口腔保持张开状态,从而对患者进行口腔的护理。
22.s3:护理完毕后,解除母魔术贴与子魔术贴的粘连,即可将装置整体取下,由于牙齿支撑板会进入患者口腔内部,换沾染口腔内部细菌,可以直接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1、通过设置的下颌固定橡胶圈与上颌固定橡胶圈相互配合,拉动拉环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移动带动旋转连接销移动,旋转连接销移动带动旋转限位块移动,当旋转限位块移出下颌限位凹槽内部时,即可解除下颌固定橡胶圈与上颌固定橡胶圈相当固定,将上颌固定橡胶圈与下颌固定橡胶圈调整至合适的角度后,松开拉环在回位弹簧的拉动下,连接板会带旋转连接销复位,从而旋转限位块会再度进入下颌限位凹槽内部,将下颌固定橡胶圈与上颌固定橡胶圈相对固定起开,通过牙齿支撑板抵住患者上齿与下齿迫使患者口腔保持张开状态,从而对患者进行口腔的护理,由于上颌固定橡胶圈与下颌固定橡胶圈之间连接处设置在边缘,使患者张开口腔的同时,正面留有大量的空间,方便进行后续的口腔护理。
25.2、通过设置的安装凹槽与牙齿支撑板相互配合,通过限位挡块可以在牙齿支撑板卡住患者牙齿时,防止牙齿支撑板移出安装凹槽内部,设置的固定凸块可以防止患者牙齿在牙齿支撑板上表面打滑,当患者牙齿接触牙齿支撑板并施加一定的下压力时,由于牙齿支撑板中部会在安装凹槽端口位置提供支撑力,将牙齿支撑板另一端翘起,从而带动限位卡块抵在安装凹槽上壁,此时限位挡块会卡主限位卡块防止牙齿支撑板从安装凹槽内部移出,护理完毕后,没有牙齿的挤压,牙齿支撑板可以恢复水平状态,此时可以直接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不需要将整个装置进行清洗,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28.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29.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凹槽处剖视图;
30.图5为本发明的连接块局部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发明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发明的牙齿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下颌固定橡胶圈;101、连接孔;102、下颌限位凹槽;2、第一固定绑带;201、母魔术贴;202、第二固定绑带;203、子魔术贴;3、上颌固定橡胶圈;301、连接块;302、弹簧安装孔;303、连接通孔;304、连接限位凹槽;4、安装凹槽;401、限位挡块;5、牙齿支撑板;501、固定凸块;502、限位卡块;6、连接板;601、拉环;602、旋转连接销;603、旋转限位块;604、回
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口腔护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下颌固定橡胶圈1,下颌固定橡胶圈1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绑带2,下颌固定橡胶圈1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绑带202,下颌固定橡胶圈1上方设置有上颌固定橡胶圈3,下颌固定橡胶圈1与上颌固定橡胶圈3后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凹槽4,安装凹槽4内部活动安装有牙齿支撑板5,上颌固定橡胶圈3两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01,连接块301一侧外表面开设有连接通孔303,连接通孔303内部活动安装有旋转连接销602。
36.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的旋转连接销602可以连接连接块301与下颌固定橡胶圈1,使连接块301与下颌固定橡胶圈1可以相对旋转一定的角度,通过限位装置再将连接块301与下颌固定橡胶圈1相互固定起来,此时上颌固定橡胶圈3与下颌固定橡胶圈1会张开一定的角度,患者张开下颚,可以将下颌固定橡胶圈1套接在患者下颚处,第一固定绑带2与第二固定绑带202配合,可以将其相对固定在患者下颌位置处,牙齿支撑板5会抵住患者上齿与下齿迫使患者口腔保持张开状态,从而对患者进行口腔的护理,由于上颌固定橡胶圈3与下颌固定橡胶圈1之间连接处设置在边缘,使患者张开口腔的同时,正面留有大量的空间,方便进行后续的口腔护理,且护理完毕后,由于牙齿支撑板5会进入患者口腔内部,换沾染口腔内部细菌,可以直接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不需要将整个装置进行清洗,较为便捷。
37.其中,为了实现空出空隙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下颌固定橡胶圈1两侧外表面开设有连接孔101,连接孔101内部开设有下颌限位凹槽102,第一固定绑带2正表面固定安装有母魔术贴201,第二固定绑带202正表面固定安装有子魔术贴203,母魔术贴201与子魔术贴203相互配合,连接通孔303外部且位于连接块301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弹簧安装孔302,连接通孔303内部开设有连接限位凹槽304。
38.通过设置的连接孔101可以使旋转连接销602进入,用于连接连接块301与下颌固定橡胶圈1,旋转连接销602外表面的限位块进入下颌限位凹槽102内部,可以将下颌固定橡胶圈1对连接块301相对固定在一起,防止连接块301随意旋转,母魔术贴201与子魔术贴203相互配合,可以使第一固定绑带2与第二固定绑带202粘连在一起,从而使下颌固定橡胶圈1可以固定在患者下颌处,弹簧安装孔302用于储存回位弹簧604,连接通孔303可以使旋转连接销602插入上颌固定橡胶圈3内部,连接限位凹槽304可以储存限位装置。
39.其中,为了实现便于清洗牙齿支撑板5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安装凹槽4内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挡块401,牙齿支撑板5上表面且靠近一端边缘处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卡块502,限位卡块502一侧且位于牙齿支撑板5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凸块501,旋转连接销602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连接板6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601,旋转连接销602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旋转限位块603,连接板6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回位弹簧604,回位弹簧604另一端与弹簧安装孔302底面固定连接。
40.通过限位挡块401可以在牙齿支撑板5卡住患者牙齿时,防止牙齿支撑板5移出安装凹槽4内部,设置的固定凸块501可以防止患者牙齿在牙齿支撑板5上表面打滑,当患者牙齿接触牙齿支撑板5并施加一定的下压力时,由于牙齿支撑板5中部会在安装凹槽4端口位置提供支撑力,将牙齿支撑板5另一端翘起,从而带动限位卡块502抵在安装凹槽4上壁,此时限位挡块401会卡住限位卡块502防止牙齿支撑板5从安装凹槽4内部移出,回位弹簧604可以为连接板6提供一定的拉力,使连接板6贴合在连接块301外表面,拉环601可以带动连接板6移动,旋转限位块603卡在下颌限位凹槽102与连接限位凹槽304之间,可以将连接块301与下颌固定橡胶圈1相对固定在一起。
41.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口腔护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s1:将清洁杀菌后的两个牙齿支撑板5推入安装凹槽4内部安装起来,分别对应固定患者的上齿与下齿,拉动拉环601带动连接板6移动,连接板6移动带动旋转连接销602移动,旋转连接销602移动带动旋转限位块603移动,当旋转限位块603移出下颌限位凹槽102内部时,即可解除下颌固定橡胶圈1与上颌固定橡胶圈3相当固定,将上颌固定橡胶圈3与下颌固定橡胶圈1调整至合适的角度后,松开拉环601在回位弹簧604的拉动下,连接板6会带旋转连接销602复位,从而旋转限位块603会再度进入下颌限位凹槽102内部,将下颌固定橡胶圈1与上颌固定橡胶圈3相对固定起开。
43.s2:穿戴装置需要患者张开下颚,通过设置的母魔术贴201与子魔术贴203相互配合,可以将下颌固定橡胶圈1套接固定在患者下颌位置处,此时牙齿支撑板5进入患者口腔内部,不需要患者主动张开口腔,牙齿支撑板5会抵住患者上齿与下齿迫使患者口腔保持张开状态,从而对患者进行口腔的护理。
44.s3:护理完毕后,解除母魔术贴201与子魔术贴203的粘连,即可将装置整体取下,由于牙齿支撑板5会进入患者口腔内部,换沾染口腔内部细菌,可以直接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4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