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椎间融合手术用植骨床制备器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36896发布日期:2022-05-21 01:5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椎间融合手术用植骨床制备器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椎间融合手术用植骨床制备器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腰椎手术的广泛开展,腰椎融合应用越来越多,其为腰椎手术的终极目标,通过椎间融合,解决腰椎不稳,间盘再突出等远期并发症,改善患者腰腿疼症状,恢复腰椎稳定性及腰椎功能。腰椎融合方式众多,包括横突间融合、椎板间融合、关节突关节融合等,但最有效的还是椎间融合。椎体间的融合面积大,融合率相对高,融合强度大,也更符合腰椎的生物力学。融合物包括自体骨、异体骨、椎间融合器等,其中自体骨融合率最高,副反应、并发症最小。而在各种植入物融合的时候,共同面对的是植骨床的制备质量,因椎间盘上下两侧为软骨板,如不能有效去除软骨板、露出软骨下骨,则达不到有效的融合效果,极易出现远期腰椎不稳,内固定物断裂,症状复发加重等并发症。因此有效的植骨床制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3.目前,植骨床的制备尚无统一标准,不同器械植骨床制备器也不同,多为铰刀、刮刀、刮匙等,现有技术方案,多为各器械厂家所提供的铰刀,样式有所不同,但原理一致,通过器械在椎体间的旋转来去除软骨终板,暴露软骨下骨,形成植骨床,其在旋转过程中,仅有侧方锐性边缘能接触及破坏终板软骨,所以软骨下骨的暴露十分有限,如选择型号过大可破坏软骨下骨,导致内植物陷入椎体等。另外多数医生会选择配合应用刮匙或刮刀进一步处理软骨终板,包括不同大小、不同角度的刮匙,但处理过程中完全为盲性操作,主要靠术者的经验及手感,处理程度不能把握,且处理方式、程度不能统一标准,最终导致植骨融合效果不能保证,无法有效进行统计、分析。
4.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因此提出一种骨科椎间融合手术用植骨床制备器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科椎间融合手术用植骨床制备器及其制备工艺,为临床提供统一、规范的植骨床制备方法,提高植骨融合率,有效保证腰椎术后远期疗效。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椎间融合手术用植骨床制备器,包括前端结构,所述前端结构包括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上下分布且二者平行,两个所述夹板内侧均固定设有多个刺针,两个所述夹板上均开设有多个针孔,所述夹板上的刺针与针孔相间分布,上部所述夹板上的刺针与下部夹板上的针孔正对,上部所述夹板上的针孔与下部夹板上的刺针正对;
7.两个所述夹板一侧均设有把手,两个所述把手交叉且二者通过转轴连接,两个所述把手之间设有弹性组件,两个夹板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是始终处于张开状态,两个所述夹板之间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在刺针一侧且靠近把手。
8.优选的,所述夹板长度为2cm、宽度为1cm,所述前端机构高度为0.8cm。
9.优选的,所述夹板与把手通过转轴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为弹片或者弹簧。
11.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导向杆和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固定设在导向杆两端。
12.优选的,所述夹板内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夹板外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在第二通孔内侧且与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面积大于第一通孔面积。
13.优选的,所述导向杆贯穿两个夹板上的第一通孔,所述导向杆与第一通孔相接触,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设在两个夹板上的第二通孔内部,所述限位块与第二通孔相接触。
14.优选的,两个把手远离夹板的一端上贯穿设有同一个螺纹杆,两个所述把手远离夹板的一端均开设有用于螺纹杆活动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为螺纹杆与把手的相对运动提供足够空间,所述螺纹杆两端均固定设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设在两个把手外侧,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两个所述螺母均设在两个把手内侧,所述螺纹杆设在弹性组件远离夹板的一侧,把手开合时螺纹杆可以自由滑动,在将制备器置入椎间隙时将两个螺母拧到最外侧将把手固定,置入后将螺母拧至螺纹杆中部,然后再进行操作,配合弹性组件保证置入过程中两个夹板始终保持张开状态。
15.本发明还包括一种骨科椎间融合手术用植骨床制备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16.步骤一:初始状态时把手在弹性组件的弹性下保持两个夹板为张开状态;
17.步骤二:在常规处理完间盘及软骨终板后,按压两个把手使得通过转轴连接的两个把手转动,进而带动上下两个夹板向内侧运动,由于把手与夹板转轴连接,且夹板只能够沿着限位组件上的导向杆运动,进而使得两个夹板相对平行的运动,由于两个夹板内侧板面上的刺针与针孔相间,在两个夹板夹闭时能彼此对应穿出,进而使得刺针顺利通过针孔外露进入骨质,从而在两侧椎体上多点刺孔,微孔型暴露软骨下骨,确保植入物与骨的有效接触,确保远期的骨性融合。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9.1、本发明有效制备植骨床、确保植骨融合效果:在常规处理完间盘及软骨终板后,按压两个把手带动上下两个夹板向内侧运动,在限位组件的导向下使得两个夹板相对平行的运动,由于两个夹板内侧板面上的刺针与针孔相间,在两个夹板夹闭时能彼此对应穿出,进而使得刺针顺利通过针孔外露进入骨质,从而在两侧椎体上多点刺孔,微孔型暴露软骨下骨,确保植入物与骨的有效接触,确保远期的骨性融合。
20.2、本发明统一植骨床处理标准,有章可循:本发明容易统一标准,不太受个人对软骨终板处理程度不同的限制,即使软骨终板有部分残留,也可通过本发明制成微孔状植骨床,达到有效的融合效果。
21.3、本发明临床更容易操作,简化植骨床制备过程,缩短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整体结构图;
24.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整体结构图;
25.图3为本发明的下部夹板俯视结构图;
26.图4为本发明的下部夹板立体结构图;
27.图5为本发明的两个夹板夹闭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的限位组件结构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夹板、2刺针、3针孔、4把手、5弹性组件、6限位组件、7导向杆、8限位块、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螺纹杆、12固定块、1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32.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骨科椎间融合手术用植骨床制备器,包括前端结构,所述前端结构包括两个夹板1,两个所述夹板1上下分布且二者平行,两个所述夹板1内侧均固定设有多个刺针2,两个所述夹板1上均开设有多个针孔3,所述夹板1上的刺针2与针孔3相间分布,上部所述夹板1上的刺针2与下部夹板1上的针孔3正对,上部所述夹板1上的针孔3与下部夹板1上的刺针2正对,在两个夹板1夹闭时刺针2与针孔3能彼此对应穿出。
33.两个所述夹板1一侧均设有把手4,所述夹板1与把手4通过转轴连接,便于夹板1与把手4相对转动,两个所述把手4交叉且二者通过转轴连接,两个所述把手4之间设有弹性组件5,两个夹板1在弹性组件5的作用下是始终处于张开状态,两个所述夹板1之间设有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6设在刺针2一侧且靠近把手4,限位组件6使得夹闭夹板1时保证两块夹板1平行相对位移,使得刺针2顺利通过刺孔3外露进入骨质。
34.所述夹板1长度为2cm、宽度为1cm,所述前端机构高度为0.8cm,在保证大面积植骨床制备的同时,能顺利进入椎间隙。
35.所述弹性组件5为弹片或者弹簧,弹性设计能始终保持两个夹板1为张开状态,保证刺针2位于板面内保护状态,不会使刺针2外露伤及周围组织。
36.两个把手4远离夹板1的一端上贯穿设有同一个螺纹杆11,两个所述把手4远离夹板1的一端均开设有用于螺纹杆11活动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为螺纹杆11与把手4的相对运动提供足够空间,所述螺纹杆11两端均固定设有固定块12,两个所述固定块12分别设在两个把手4外侧,所述螺纹杆11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13,两个所述螺母13均设在两个把手4内侧,所述螺纹杆11设在弹性组件5远离夹板1的一侧;把手4开合时螺纹杆11可以自由滑动,在将制备器置入椎间隙时将两个螺母13拧到最外侧将把手4固定,置入后将螺母13拧至螺纹杆11中部,然后再进行操作,配合弹性组件5保证置入过程中两个夹板1始终保持张开状态。
37.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导向杆7和两个限位块8,两个所述限位块8分别固定设在导向杆7两端,所述夹板1内侧开设有第一通孔9,所述夹板1外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9设在第二通孔10内侧且与第二通孔10连通,所述第二通孔10面积大于第一通孔9面积,所述导向杆7贯穿两个夹板1上的第一通孔9,所述导向杆7与第一通孔9相接触,两个所述限
位块8分别设在两个夹板1上的第二通孔10内部,所述限位块8与第二通孔10相接触,由于夹板1只能够沿着限位组件6上的导向杆7运动,进而使得两个夹板1相对平行的运动,实现两个夹板1夹闭时刺针2与针孔3能彼此对应穿出,进而使得刺针2顺利通过针孔3外露进入骨质。
38.实施方式具体为:初始状态时把手4在弹性组件5的弹性下保持两个夹板1为张开状态,保证刺针2位于板面内保护状态,不会使刺针2外露伤及周围组织。
39.把手4开合时螺纹杆11可以自由滑动,在将制备器置入椎间隙时将两个螺母13拧到最外侧,使得螺母13与固定块12将把手4固定,从而撑开把手4,保证在制备器置入时两个夹板1保证张开状态,避免受力下闭环针尖外露影响置入,置入后将螺母13拧至螺纹杆11中部,然后再进行操作,配合弹性组件5保证置入过程中两个夹板1始终保持张开状态。
40.在常规处理完间盘及软骨终板后,按压两个把手4使得通过转轴连接的两个把手4转动,进而带动上下两个夹板1向内侧运动,同时由于把手4与夹板1转轴连接,且夹板1只能够沿着限位组件6上的导向杆7运动,进而使得两个夹板1相对平行的运动,由于两个夹板1内侧板面上的刺针2与针孔3相间,在两个夹板1夹闭时能彼此对应穿出,进而使得刺针2顺利通过针孔3外露进入骨质。
41.本发明有效制备植骨床、确保植骨融合效果:在常规处理完间盘及软骨终板后,利用本发明在两侧椎体上多点刺孔,微孔型暴露软骨下骨,确保植入物与骨的有效接触,确保远期的骨性融合。
42.本发明统一植骨床处理标准,有章可循:本发明容易统一标准,不太受个人对软骨终板处理程度不同的限制,即使软骨终板有部分残留,也可通过本发明制成微孔状植骨床,达到有效的融合效果。
43.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