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儿科临床按摩辅助装置

文档序号:30301605发布日期:2022-06-05 00:1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儿科临床按摩辅助装置

1.本发明涉及中医按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中医儿科临床按摩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通过多中心回顾性调查、临床专家问卷调查形成中西医结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方案草案,通过对方案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评估方案疗效性,同时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真实世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形成省内的优化方案,在省内进行多中心推广应用研究,最终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方案,该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在治疗儿童肺炎过程中具备显著成效,其中便包括了中医化痰散外敷并配合推拿这一手法。
3.治疗过程中,需要将化痰散外敷在患儿脚部的涌泉穴,并结合服用西药,提高对患儿的治疗效果,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9700621b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提出了一种中医儿科推拿装置,虽然具备良好的推拿按摩效果,但是结合市场目前并没有针对涌泉穴的有效按摩器具,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儿科临床按摩辅助装置来满足治疗儿童肺炎的中西医结合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医儿科临床按摩辅助装置以解决针对患儿脚底涌泉穴外敷化痰散效果不理想等系列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中医儿科临床按摩辅助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多个均与患儿背部肺俞穴位置相对应的按摩球,以及位于涌泉穴周围的外围橡胶轮,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外围橡胶轮转动的旋转组件以及用于同步驱动多个所述按摩球同步转动的连动组件,所述安装架还通过手持座将整个装置安装在患儿的脚底部,所述旋转组件运转时能促使所述外围橡胶轮在患儿脚底涌泉穴周围进行持续滚动,并通过所述连动组件带动多个所述按摩球同步转动,且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用于按摩所述外围橡胶轮与所述按摩球之间空隙的填充组件。
7.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环形座,所述环形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位置相对应的垂直座,两个所述垂直座上均开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穿孔,两个所述穿孔内均转动套设有同一个转轴,所述外围橡胶轮固定套接在所述转轴的中部外壁上。
8.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含垂直排布的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所述环形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同轴的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环形座上转动套设有同一个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底座的顶侧外与所述环形座的底侧外,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转轴上还固定套接有与所述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所述从动锥齿轮。
9.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的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
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双向电机的输出轴的底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架内部固定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旋转轴的顶端固定套接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还转动套设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架内,且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底端内部滑动套设有第一滑柱,所述第一滑柱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座,且多个所述按摩球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座上。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所述第一滑柱上均固定套接有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套盘,且所述第一滑柱上还套设有第一压紧弹簧,所述第一压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套盘上。
12.优选的,所述连动组件包含底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柱的顶端固定连接的按摩轴,所述按摩轴转动套设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按摩轴上还固定套接有从动齿圈,所述底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内外壁上分别设有内齿圈与外齿圈,所述内齿圈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且所述外齿圈与所述从动齿圈上张紧有同一个内齿皮带。
13.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底端还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按摩轴同轴的手持座,所述手持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在患儿脚底的橡胶垫。
14.优选的,所述填充组件包含与涌泉穴附近穴位位置相对应的多个滚动球,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底端内部滑动套设有第二滑柱,所述第二滑柱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底侧外并固定连接有填充盘,所述填充盘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布均匀的球罩,多个所述滚动球分别滚动安装在对应的所述球罩内。
15.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底端外壁上还固定套接有限位盘,所述第二固定柱上还套设有第二压紧弹簧,所述第二压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限位盘与所述填充盘上。
1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7.上述方案中,将化痰散外敷在患儿脚底上对应涌泉穴位置后,医护人员手持手持座,将橡胶垫紧压在患儿脚底涌泉穴的外围,完成对手持座及安装架的位置固定,控制双向电机运转,使得外围橡胶轮带动整个安装架以手持座的轴线为轴持续旋转,外围橡胶轮滚动一段距离后,双向电机反向运转,从而使得外围橡胶轮反向移动,实现利用外围橡胶轮的换向滚动,往复式按压患儿脚底涌泉穴附近的穴位,以促进化痰散的扩散速率,提高化痰散的疗效。
18.上述方案中,通过手持座固定安装架的相对位置后,通过第一压紧弹簧的挤压作用,使得多个按摩球能够与涌泉穴紧密接触,并且在加热座的加热作用下,提高多个按摩球的温度,进一步促进化痰散的药效扩散,双向电机运转后,通过第一压紧弹簧与第一套盘带动多个按摩球持续转动,间歇式按压患儿脚底的涌泉穴,促进化痰散的药效扩散,通过同一个双向电机同步按压涌泉穴及其周边的穴位,不但充分提高了化痰散外敷的疗效,还能减少电机等的动力投入,缩小装置体积便于操作。
19.上述方案中,通过双向电机驱动整个安装架不断往复移动时,通过第二固定柱等的连接作用,使得多个滚动球在对应的球罩内持续滚动,从而对多个按摩球与外围橡胶轮
之间的空隙穴位进行同步补偿按压,配合按摩球与外围橡胶轮的按摩成效,提高了对患儿脚底涌泉穴及其周边穴位的往复按压效果,促进脚底皮肤吸收更大面积上的化痰散药物,从而直接提高患儿肺炎治疗过程中的中西医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为中医儿科临床按摩辅助装置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中医儿科临床按摩辅助装置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中医儿科临床按摩辅助装置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中医儿科临床按摩辅助装置外围橡胶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中医儿科临床按摩辅助装置填充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中医儿科临床按摩辅助装置按摩球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中医儿科临床按摩辅助装置部分连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
[0028]
1、安装架;2、外围橡胶轮;3、按摩球;4、滚动球;5、环形座;6、底座;7、双向电机;8、主动齿轮;9、垂直座;10、转轴;11、第一传动齿轮; 12、主动锥齿轮;13、从动锥齿轮;14、第一滑柱;15、第一固定盘;16、第一压紧弹簧;17、加热座;18、按摩轴;19、从动齿圈;20、旋转座;21、内齿圈;22、外齿圈;23、内齿皮带;24、手持座;25、橡胶垫;26、第二固定柱;27、第二压紧弹簧;28、球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0]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医儿科临床按摩辅助装置,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上安装有多个均与患儿背部肺俞穴位置相对应的按摩球3,以及位于涌泉穴周围的外围橡胶轮2,安装架1上还设有用于带动外围橡胶轮2转动的旋转组件以及用于同步驱动多个按摩球3同步转动的连动组件,安装架1还通过手持座24将整个装置安装在患儿的脚底部,旋转组件运转时能促使外围橡胶轮2在患儿脚底涌泉穴周围进行持续滚动,并通过连动组件带动多个按摩球3同步转动,且安装架1上还设有用于按摩外围橡胶轮2与按摩球3之间空隙的填充组件,需要对肺炎患儿结合中西医治疗时,首先将化痰散贴敷在患儿脚底的涌泉穴,并通过手持座24将整个按摩辅助装置按压在患儿脚底,使得多个按摩球3对应涌泉穴位置,并与涌泉穴压紧抵触,控制旋转组件运转,驱动外围橡胶轮2以手持座24的轴线为轴不断滚动,从而对患儿脚底涌泉穴附近穴位进行按压,同时,通过连动组件的连动作用,同步带动多个按摩球3转动,从而实现按压患儿脚底涌泉穴及其周边穴位,进而促进化痰散的药效加速扩散,提高化痰散的疗效,此外,旋转组件运转时还能带动填充组件不断移动,进而对患儿脚底涌泉穴与外围橡胶轮2移动范围之间所形成的空隙穴位进行同步补充按压,充分促进化痰散的药效扩散速率,提高对肺炎患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
[0031]
如图3-6所示,所述安装架1上固定安装有环形座5,环形座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位置相对应的垂直座9,两个垂直座9上均开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穿孔,两个穿孔内均转动套设有同一个转轴10,外围橡胶轮2固定套接在转轴10的中部外壁上,旋转组件包含垂直排
布的主动锥齿轮12与从动锥齿轮 13,环形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同轴的底座6,底座6与环形座5上转动套设有同一个旋转轴,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底座6的顶侧外与环形座5 的底侧外,旋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2,转轴10上还固定套接有与主动锥齿轮12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13,旋转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旋转轴转动的双向电机7,双向电机7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上,且双向电机7的输出轴的底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输入轴,输入轴的底端延伸至安装架1内部固定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8,旋转轴的顶端固定套接有与主动齿轮8相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11,安装架1的底端还转动连接有与按摩轴18同轴的手持座24,手持座2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在患儿脚底的橡胶垫25,将化痰散外敷在患儿脚底上对应涌泉穴位置后,医护人员手持手持座24,将橡胶垫25紧压在患儿脚底涌泉穴的外围,完成对手持座24及安装架1的位置固定,控制双向电机 7运转,通过联轴器与输入轴带动主动齿轮8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传动齿轮11 使得旋转轴转动,进而使得主动锥齿轮12带动从动锥齿轮13同步转动,从而驱动转轴10带动外围橡胶轮2持续转动,由于手持座24转动安装在安装架1 上,进而使得外围橡胶轮2带动整个安装架1以手持座24的轴线为轴持续旋转,外围橡胶轮2滚动一段距离后,双向电机7反向运转,从而使得外围橡胶轮2反向移动,实现利用外围橡胶轮2的换向滚动,往复式按压患儿脚底涌泉穴附近的穴位,以促进化痰散的扩散速率,提高化痰散的疗效。
[0032]
如图7所示,所述安装架1上还转动套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的顶端延伸至安装架1内,且第一固定柱的底端内部滑动套设有第一滑柱14,第一滑柱14的底端延伸至第一固定柱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盘15,第一固定盘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热座17,且多个按摩球3均固定安装在加热座 17上,第一固定柱与第一滑柱14上均固定套接有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套盘,且第一滑柱14上还套设有第一压紧弹簧16,第一压紧弹簧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套盘上,上述通过手持座24固定安装架1的相对位置后,多个按摩球3恰好与患儿脚底的涌泉穴位置相对应,且通过第一压紧弹簧16的挤压作用,使得多个按摩球3能够与涌泉穴紧密接触,并且在加热座17的加热作用下,提高多个按摩球3的温度,进一步促进化痰散的药效扩散。
[0033]
如图3-7所示,所述连动组件包含底端与第一固定柱的顶端固定连接的按摩轴18,按摩轴18转动套设在安装架1上,且按摩轴18上还固定套接有从动齿圈19,底座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旋转座20,旋转座20的内外壁上分别设有内齿圈21与外齿圈22,内齿圈21与第一传动齿轮11相啮合,且外齿圈22 与从动齿圈19上张紧有同一个内齿皮带23,双向电机7运转时,第一传动齿轮11转动并通过内齿圈21带动旋转座20转动,从而通过外齿圈22与内齿皮带23驱动从动齿圈19转动,进而使得按摩轴18带动第一固定柱同步转动,从而通过第一压紧弹簧16与第一套盘带动多个按摩球3持续转动,间歇式按压患儿脚底的涌泉穴,促进化痰散的药效扩散,同时,通过同一个双向电机7 同步按压涌泉穴及其周边的穴位,不但充分提高了化痰散外敷的疗效,还能减少电机等的动力投入,缩小装置体积便于操作。
[0034]
如图5所示,所述填充组件包含与涌泉穴附近穴位位置相对应的多个滚动球4,安装架1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柱26,第二固定柱26的底端内部滑动套设有第二滑柱,第二滑柱的底端延伸至第二固定柱26的底侧外并固定连接有填充盘,填充盘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多个分布均匀的球罩28,多个滚动球4分别滚动安装在对应的球罩28内,第二固定柱26的底端外壁上还固定套接有限位盘,第二固定柱26上还套设有第二压紧弹簧27,第二压
紧弹簧 2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盘与填充盘上,上述旋转组件与连动组件运转时,通过双向电机7驱动整个安装架1不断往复移动,这一过程中,通过第二固定柱26等的连接作用,使得多个滚动球4在对应的球罩28内持续滚动,从而对多个按摩球3与外围橡胶轮2之间的空隙穴位进行同步补偿按压,配合按摩球3与外围橡胶轮2的按摩成效,提高了对患儿脚底涌泉穴及其周边穴位的往复按压效果,促进脚底皮肤吸收更大面积上的化痰散药物,从而直接提高患儿肺炎治疗过程中的中西医治疗效果。
[0035]
本发明实际应用时,将化痰散外敷在患儿脚底上对应涌泉穴位置后,医护人员手持手持座,将橡胶垫紧压在患儿脚底涌泉穴的外围,完成对手持座及安装架的位置固定,控制双向电机运转,通过联轴器与输入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传动齿轮使得旋转轴转动,进而使得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同步转动,从而驱动转轴带动外围橡胶轮持续转动,由于手持座转动安装在安装架上,进而使得外围橡胶轮带动整个安装架以手持座的轴线为轴持续旋转,外围橡胶轮滚动一段距离后,双向电机反向运转,从而使得外围橡胶轮反向移动,实现利用外围橡胶轮的换向滚动,往复式按压患儿脚底涌泉穴附近的穴位,以促进化痰散的扩散速率,提高化痰散的疗效。
[0036]
上述通过手持座固定安装架的相对位置后,多个按摩球恰好与患儿脚底的涌泉穴位置相对应,且通过第一压紧弹簧的挤压作用,使得多个按摩球能够与涌泉穴紧密接触,并且在加热座的加热作用下,提高多个按摩球的温度,进一步促进化痰散的药效扩散,双向电机运转时,第一传动齿轮转动并通过内齿圈带动旋转座转动,从而通过外齿圈与内齿皮带驱动从动齿圈转动,进而使得按摩轴带动第一固定柱同步转动,从而通过第一压紧弹簧与第一套盘带动多个按摩球持续转动,间歇式按压患儿脚底的涌泉穴,促进化痰散的药效扩散,通过同一个双向电机同步按压涌泉穴及其周边的穴位,不但充分提高了化痰散外敷的疗效,还能减少电机等的动力投入,缩小装置体积便于操作。
[0037]
双向电机驱动整个安装架不断往复移动时,通过第二固定柱等的连接作用,使得多个滚动球在对应的球罩内持续滚动,从而对多个按摩球与外围橡胶轮之间的空隙穴位进行同步补偿按压,配合按摩球与外围橡胶轮的按摩成效,提高了对患儿脚底涌泉穴及其周边穴位的往复按压效果,促进脚底皮肤吸收更大面积上的化痰散药物,从而直接提高患儿肺炎治疗过程中的中西医治疗效果。
[0038]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