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打入系统及打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168820发布日期:2022-05-26 09:56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打入系统及打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了腰椎后路植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打入系统及打入方法。


背景技术:

2.腰椎融合器是一种:在椎管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后,为了恢复椎间隙的正常高度及腰椎的生理弯度,使上下椎体在切除椎间盘后能更稳定地融合在一起,于上下椎体间植入的器械。
3.早期只单纯作融合器植入,术后出现融合器滑入椎管,融合器不能与上下椎体成形骨性融合的发生率很高。现在常规的做法是:植入融合器后,还增加上下椎弓根钉棒固定。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融合器术后滑移,也使上下椎体融合率明显提高。
4.由于个体差异及椎体终板面变化不定,即使作椎弓根钉棒固定,但融合器滑移、不融合仍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学者发明了膨涨融合器、螺纹融合器,对防止融合器滑移有一定帮助,但都依然需要作椎弓根钉棒固定。由于增加了椎弓根钉棒固定,使手术风险,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大大增加。近年发明了一种零切迹椎间融合椎,即在融合器尾端增加两组斜向锁定钉,使上下椎得到即时固定,免去椎弓根钉棒固定或钢板固定,在颈椎融合已得到广泛应用。国外也开展了腰椎前路零切迹融合器的应用,但是腰椎前路零切迹融合器的缺点:作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后,还需另作前路切口置融合器,创伤较大。
5.目前虽有提出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腰椎后路零切迹的优点:完成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手术后,即可置融合器,不需另作切口。但实际应用相比腰椎前路更困难,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9806034a公开的一种腰椎后路椎间融合系统,而在腰椎后路置入融合器,由于受硬囊、神根经,椎管内静脉丛,脂肪组织、残留的纤维环,及增生的骨赘组织的遮挡,影响视线,把融合器置入椎间后再上锁定钉的操作几乎不可能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打入系统及打入方法。
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第一方面,一种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的打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完成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手术后,将融合器与打入器可拆卸式连接成一体后从腰椎后路打入到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之间,所述融合器的撑开部朝向所述上位椎体一侧;将张开钉穿过所述打入器的头部进入到所述融合器的撑开孔内,通过螺丝批将所述张开钉旋入所述撑开孔且一端穿过抵接到所述撑开部,使其向上撑开抵接且顶起所述上位椎体的前柱,所述撑开部撑开至预设高度后停止继续旋入所述张开钉;通过锁钉穿过所述打入器的头部将所述融合器的固定部分别锁紧在所述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内;其中,所述融合器包括:
固定部,用于锁紧在腰椎的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上;撑开部,所述撑开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的侧上部,以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所述撑开部用于向上撑开抵接且顶起所述上位椎体的前柱;所述头部上用于所述张开钉和锁钉进入的入钉口远离所述融合器至少1cm以上。
8.第二方面,一种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其包括:固定部,用于锁紧在腰椎的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上;撑开部,所述撑开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的侧上部,以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所述撑开部用于向上撑开抵接且顶起所述上位椎体的前柱。
9.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部中部设置有撑开孔,所述融合器还包括张开钉,其用于与所述撑开孔螺纹连接,所述张开钉的一端穿过所述撑开孔后抵接所述撑开部并将其顶开。
10.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撑开部的一端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连接,所述撑开部下部一侧还开设有斜台,所述斜台用于与所述张开钉抵接。
1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初始状态下,所述斜台的高位端位于所述撑开孔或其延伸区域的顶部上方,所述斜台的低位端位于所述撑开孔的轴线下方。
12.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斜台设置有纵截面为弧形的顶开槽,所述张开钉的顶开端抵接在顶开槽内。
13.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部的上下两侧部还分别开设有上斜孔和下斜孔,便于锁钉旋入所述上斜孔和下斜孔且穿过分别钉入所述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实现融合器的锁紧固定;所述上斜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固定部的上侧面之间的线面夹角为30~40
°
;所述下斜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固定部的下侧面之间的线面夹角为30~40
°

14.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部在所述撑开孔的右侧开设有避让槽,以避让旋入的所述张开钉。
15.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部还开设有连接孔,便于与打入器螺纹连接,实现融合器与打入器的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撑开孔同轴设置。
16.第三方面,一种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打入系统,其包括打入器及上述的融合器;所述打入器包括套管、头部和带有尾帽的中空螺杆;所述头部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头部的中部开设有贯通孔,其与所套管连通;所述中空螺杆套设在所述套管和贯通孔内,靠近所述尾帽的所述中空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管螺纹连接,所述中空螺杆远离所述尾帽的一端与所述融合器螺纹连接;所述头部还开设有上斜通道和下斜通道,所述头部与所述融合器对应连接后,所述上斜通道与所述上斜孔相对应,所述下斜通道与所述下斜孔相对应;所述中空螺杆在对应所述上斜通道和下斜通道区域上也开设有避让口。
17.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的打入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空螺杆和所述套管在所述头部的上方开设有观察口。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的打入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融合器的固定部还开设有卡位槽,
所述打入器的头部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卡位槽配位的卡位块。
18.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以及打入方法,融合器打入到椎体间之后,通过张开钉的旋入深度控制转动连接在所述融合器固定部的撑开部的撑开角度即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所述张开钉的选入深度以满足不同椎体间的撑开高度;同时本发明融合器为单侧撑开,即所述撑开部是朝向上位椎体一侧撑开,撑开后,位于椎体后路一侧的融合器相比位于椎体前路一侧的融合器,如此设计,不仅能够稳定有效地把所述上位椎体的前柱向上顶起使其恢复所述上位椎体前柱的生理弯度。而且,通过锁钉将所述融合器的固定部分别锁紧在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保证撑开后的融合器不出现移位,而且当术后人体活动时也避免椎体活动挤压造成所述融合器移位问题,保持所述融合器在椎体间的位置稳定不变。
19.本发明还通过特定的打入器,与本发明的融合器进行搭配使用。本发明打入器头部通过卡位块嵌入到融合器的卡位槽实现预定位且避免螺纹连接时出现同步转动的问题,打入器头部内设置的中空螺杆不仅用于连接所述打入器与融合器,还用于提供所述张开钉的进入通道;打入器头部内还开设了上斜通道和下斜通道,由于打入器头部的高度控制在1.0~1.5cm,高于神经根、硬膜囊等神经组织。进行张开钉旋入、固定部锁紧时,所述张开钉、锁钉和螺丝批均只在所述中空螺杆、上斜通道和下斜通道内进行操作,不与外围的任何神经及组织接触,以杜绝在所述张开钉、锁钉旋入的过程中发生损伤椎体周围神经组织的意外。
20.本发明把融合器可增高性和即时固定性结在一起,所述融合器靠近前路的撑开部可用于增加高度,恢复腰间隙前柱的高度及腰椎生理弯度;所述融合器靠近后路的固定部可上锁定钉,使上下椎体即时固定,不移位。再通过特定的打入器,把进钉(张开钉和锁钉)以及撑开所述融合器高度的操作界面向后路方向抬高1cm以上,如此融合器打入后的进钉以及高度撑开等操作均远离神经根、硬膜囊,保证视野清晰,进钉过程均在打入器内进行,避免损伤神经根发生,不仅简化了进钉及撑开的动作,而且极大降低了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融合器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融合器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融合器中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融合器中撑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融合器撑开及锁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融合器撑开某一高度后锁紧时a-a处的剖视立体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融合器撑开另一高度后锁紧时a-a处的剖视立体图;图10为本发明融合器前期设计1的结构剖视图;图11为本发明融合器前期设计2的结构剖视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打入系统中打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2打入系统中打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打入系统中打入器的俯视图;图15中b-b处的剖视立体图;图16为图15中c处的局部示意图;图17本发明实施例2打入系统中中空螺杆及尾帽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3打入方法中打入器与融合器的连接示意图;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3打入方法中打入器与融合器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3打入方法中旋入张开钉和锁钉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3打入方法中张开钉进入及旋入过程的剖视立体图;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3打入方法中锁钉进入及旋入过程的剖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3.实施例1请参考图1-9,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其包括固定部110和撑开部120,所述撑开部120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部110侧上部,以相对所述固定部110转动。所述固定部110用于锁紧在腰椎的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上,所述撑开部120用于向上撑开使得融合器100上侧出现向上斜坡,即当所述融合器100打入到腰椎的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之间后,通过张开钉顶开所述撑开部120使其相对所述固定部110转动而向上撑开抵接且顶起所述上位椎体的前柱,以及通过锁钉170将所述固定部110分别锁紧在所述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内。
24.如图1、2、4和5所示,所述固定部110类似l型构造,具体地,所述固定部110包括一体的左固定块111和右固定块112。所述左固定块111中部设置有撑开孔113,所述撑开孔113内设置有第一螺纹,具有与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的张开钉130可旋入所述撑开孔113且一端穿过所述撑开孔113后抵接到所述撑开部120并将其顶开,可通过所述张开钉130旋入所述撑开孔113的深度以控制所述张开钉130顶开所述撑开部120的高度。所述左固定块111的上下两侧部还分别开设有上斜孔114和下斜孔115,所述上斜孔114和下斜孔115均设置有第四螺纹,便于具有与第四螺纹相配合的第五螺纹的锁钉170旋入所述上斜孔114和下斜孔115且穿过以分别钉入所述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实现融合器100的锁紧固定。
25.所述右固定块112的中部开设有避让槽116,如图5所示,便于避让所述张开钉130即不阻碍所述张开钉130前进,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张开钉130。
26.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上斜孔114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左固定块111的上侧面之间的线面夹角a为30~40
°
,优选地,为32~37
°
,更优选地为32~35
°
。对应地,所述下斜孔115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左固定块111的下侧面之间的线面夹角a为30~40
°
,优选地,为32~37
°
,更优选地为32~35
°
。如此设计,不仅有助于控制所述锁钉170钉入所述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的深度,也避免角度太高或太低造成锁紧不牢固或钉入过深。
27.优选地,所述左固定块111的左侧面还开设有连接孔117,所述连接孔117设置有第六螺纹,便于与打入器200螺纹连接,实现融合器100与打入器200的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
孔117与所述撑开孔113同轴设置,且所述连接孔117孔径大于所述撑开孔113孔径,其中所述连接孔117孔径大小满足当所述打入器200的中空螺杆220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孔117后,所述张开钉130可顺利经过所述中空螺杆220的中空以及穿过所述连接孔进入到所述撑开孔113即可。
28.优选地,所述左固定块111的左侧的周边上还开设有卡位槽118,打入器200对应设置有卡位块212,所述卡位块212对位嵌入所述卡位槽118后,以阻止所述打入器200与所述左固定块111螺纹连接时出现同步转动影响连接效果和拆卸。所述卡位槽118可以设置在所述左固定块111的上下两侧,或前后两侧,或上下前后的其中任意两个,还可以其他位置。
29.如图1、2、4、7-9所示,所述撑开部120设置在所述右固定块112的上方,所述撑开部120的左端可相对所述左固定块111转动。具体地,所述撑开部120通过转轴140转动连接在所述左固定块111上,具体地,所述撑开部120左端两侧边设置有转动部123,对应地,所述左固定块111开设有转动槽119,具体装配时,所述转动部123嵌入到所述转动槽119,再插入转动轴140实现所述转动部123在所述转动槽119内进行转动,同时所述转动槽119半包住所述转动部123,不仅有利于所述转动部123在所述转动槽119稳定的转动,而且避免所述撑开部120的右端撑开时受到下压力过大后会通过所述张开钉的顶起点作为杠杆支点传导到所述转动部123使其翘起而脱离所述左固定块111,也即所述撑开部120处于自由状态,也无法起到顶住所述上位椎体的作用。
30.所述撑开部120初始状态即撑开前,其上侧面与所述左固定块111的上侧面齐平或几乎齐平,如此设计,有利于所述融合器100打入椎体之间。
31.本发明人早期开发时,在所述左固定块的右侧一体延伸连接有上下对称的撑开部,如图10所示,即此撑开部是通过自身弹性被张开钉顶开,当张开钉进入抵接到撑开部后,上下对称的两个撑开部同步被顶开,进而实现融合器的增高,但是具体实践时发现由于融合器是置入人体内,其材质要采用医用钛金属或其合金材料,但医用钛金属或其合金材料脆性大,张开钉撑开过程中撑开部是通过自身弹力张开的则容易出现脆断,即融合器直接报废。为了解决此问题,发明人将上下两个撑开部分别通过转轴与左固定块转动连接,即上下两个撑开部分别被张开钉顶开时,是通过转轴转动的,如图11所示,如此就避免出现脆断的问题。但是具体实践时,置入时所述融合器时需要通过外力敲打才可以置入到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内,此过程上下两个撑开部均会受到挤压存在变形,置入后融合器存在偏位情况,即融合器侧向偏位,撑开部没办法正对应抵接到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即抵接接触面积少,则难以达到稳定调节椎体间高度的恢复效果以及生理弯度的恢复效果。为了进一步解决此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人仅采用一个所述撑开部120,而与所述撑开部120对应的一侧即为与所述左固定块一体连接的右固定块,如此敲打置入所述融合器时有效降低了变形造成侧向偏位情况,保证置入后所述撑开部120能够正对应抵接到上位椎体。后续被顶开时通过转轴140顺利达到预设的高度以及处于稳定的撑开状态,同时结合锁钉170将所述固定部110锁紧在椎体间,保证所述融合器100不移位,即保证所述撑开部120的撑开高度以及撑开位置处于稳定状态,不朝向后路移位也不塌陷,能够明显有效地把所述上位椎体的前柱稳定向上扩张以恢复所述上位椎体的高度以及生理弯度。
32.通过所述张开钉130将所述融合器100的右端开口端撑开实现增高,但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仅仅在右端开口端撑开高度的可调节性一般无法达到预期的恢复效果,而且需
要将所述张开钉130旋入较深深度,如果出现误操作,为了进一步调高旋入过深穿过融合器100后抵到大动脉则存在很高的大出血风险。为了解决此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人在所述撑开部120朝向所述右固定块112的一侧还开设有斜台121,便于根据不同椎体间的间隙情况调节所述撑开部120的撑开高度,能够更加有效地调节撑开高度,如图8、9所示。
33.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初始状态下,所述斜台121的高位端1211位于所述撑开孔113或其延伸区域的顶部上方,所述斜台121的低位端1212位于所述撑开孔113的轴线下方,如略高于或位于所述撑开孔延伸区域的底部。所述斜台121的高位端1211和低位端1212的水平长度l控制在7~9mm,如此便于控制所述张开钉130的旋入深度,所述斜台倾斜角度β控制在25~35
°
,优选为28~32
°
,还可以是其他角度。进一步地,所述张开钉130的顶开端131外径可以为4~5mm。如此设计,所述张开钉旋入至所述右固定块的中部右侧时即可撑开足够的高度,可升高两个等级,此处等级可以理解为原融合器高度为10mm,一般撑开后高度为12mm(即为1个等级),而本发明通过斜台的设计撑开后高度可达到13-15mm。
34.同时所述斜台121的右端止于所述撑开部120的中部右侧,而不延伸至右端部,即使旋入到所述斜台121的最右端,所述张开钉130也一直在所述融合器100内部,降低了手术时由于张开钉旋出所述融合器造成挤压大动脉的风险。
35.所述斜台121用于抵接所述张开钉130,通过斜台121的设计,所述张开钉130抵接到所述斜台121然后将所述撑开部120顶开开始,随着所述张开钉130的进入深度时刻调整所述撑开部120的撑开高度,旋入越深,撑开高度越高。病体的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之间各个位置的间距大小不一,通过所述张开钉130的旋入深度将所述撑开部120顶开至合适高度,更加灵活适配各种不同间距的椎体间,也减少碎骨的填充量。
36.为了能够更好的匹配抵接所述张开钉130以及提供稳定的顶开效果,所述斜台121设置有纵截面为弧形的顶开槽124,如图6所示,所述张开钉130的顶开端抵接在顶开槽124内。
37.所述撑开部120的左侧上部靠近所述左固定块111设置有限位槽122,当所述撑开部120向上撑开时,所述限位槽122用于抵接到所述左固定块111以限位所述撑开部的撑开角度,避免所述张开钉130旋入过度后造成撑开过度而断裂。
38.所述右固定块112的右部开设有横向填充孔150,便于填充人造骨材料。所述撑开部120的右部也开设有横向填充孔150。人造骨填充在所述横向填充内,可以与腰椎融为一体,便于加快术后恢复。
39.在本发明中,所述右固定块112和撑开部12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波纹160,有助于提高所述融合器100与椎体之间的连接。
40.实施例2如图12-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腰椎后路零切迹融合器打入系统,其包括打入器及如实施例1所示的融合器。
41.如图12-16所示,所述打入器200包括套管230、头部210和带有尾帽240的中空螺杆220。所述头部210与所述融合器100可拆卸连接,以通过所述头部210连接所述融合器100,然后将其打入到所述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之间。所述头部210中部开设有贯通孔211。所述头部与所述套管230连接,所述头部的中部开设有贯通孔211,其与所套管230连通且同轴设置;所述中空螺杆套设在所述套管230和贯通孔211内,靠近所述尾帽240的所述中空螺杆的
一端与所述套管230螺纹连接,所述中空螺杆远离所述尾帽240的一端与所述融合器螺纹连接;通过旋转尾帽240带动所述中空螺杆220在所述套管230内移动,即可相对所述头部210旋进旋出,旋出后,所述中空螺杆220的前端螺纹222与所述融合器的连接孔117进行螺纹连接,如此将所述融合器与所述打入器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42.所述卡位块212设置在所述头部210上。具体实现时,所述头部210通过所述卡位块212嵌入所述融合器100的卡槽后实现所述头部210与融合器100的预定位,旋转所述中空螺杆220入连接孔117内,通过所述中空螺杆220的螺纹连接将所述头部210和融合器100连接在一起,分离时进行反向操作即可。如此结构设计,通过简单的卡位块212和卡位槽118配位避免螺纹连接时出现同步转动影响拆装,无需通过复杂的结构设计如抓手、卡扣等结构,降低制造难度以及拆装难度。
43.如图17所示,所述中空螺杆220的中空设计,所述中空螺杆220螺纹连接在所述融合器100的固定部110后,所述中空螺杆220的中空与所述撑开孔113相对应,如此便于螺丝批带动张开钉130通过所述中空进入到撑开孔113,再通过螺丝批转动控制所述张开钉130的旋入深度。
44.优选地,所述中空螺杆和所述套管230在所述头部的上方开设有观察口250。所述张开钉是通过螺丝批从所述尾帽240一侧带入,依次穿过套筒和头部最后进入所述撑开孔,但是所述螺丝批仅仅是楔形头插入所述张开钉的凹口,并非固定连接,由于套筒的长度较长,在套筒的移动过程中,所述螺丝批可能与所述张开钉出现脱位或偏位,不利于后续的旋入。通过在所述头部的上方设置观察口250,可观察所述螺丝批与张开钉的连接情况,如果发现有问题则可以通过观察口250手动调整。
45.如图16所示,所述头部210还开设有上斜通道213和下斜通道214,所述头部210与所述融合器100对应连接后,所述上斜通道213与所述上斜孔114相对应,所述下斜通道214与所述下斜孔115相对应,如此设计,所述锁钉170直接从所述上斜通道213和下斜通道214的入口端215进入即可,无需从融合器100的上斜孔114和下斜孔115进入。所述头部210高度h控制在1.0~1.5cm,优选地,控制在1.2~1.5cm,也可以高于1.5cm,如此则所述上斜通道213和下斜通道214的入口端215(即入钉口)完全高于神经根、硬膜囊等神经组织。进行上部锁紧时,所述锁钉170和螺丝批均只在所述上斜通道213和上斜孔114内进行操作,不与外围的任何神经及组织接触,以杜绝在所述锁钉170旋入的过程中发生损伤椎体周围神经组织的意外。
46.进一步地,如图17所示,所述中空螺杆220在对应所述上斜通道213和下斜通道214区域上也开设有避让口221,避免影响所述锁钉170和螺丝批的进入。
47.为了便于手持操作所述打入器,在所述套管230靠近所述尾帽240一侧连接有手持部260。
48.实施例3如图18-2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了融合器100的应用方法,即打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完成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手术后,将融合器与打入器可拆卸式连接成一体后从腰椎后路将所述融合器打入到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之间,所述融合器的撑开部朝向所述上位椎体一侧;将张开钉穿过所述打入器进入到所述融合器,且抵接到所述撑开部,
使其向上撑开抵接且顶起所述上位椎体的前柱,所述撑开部撑开至预设高度后停止继续旋入所述张开钉;通过锁钉170将所述融合器的固定部锁紧在所述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内,撤掉所述打入器。
49.具体地,如图18所示,打入器200的头部210与融合器100的固定部110通过卡位块212嵌入卡位槽118进行对位后;旋转尾帽240带动中空螺杆在套管230移动,旋出所述头部然后与所述固定部110的连接孔螺纹连接,完成打入器200与融合器100的连接,如图19所示;在完成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手术后,通过打入器200将所述融合器100从后路打入到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之间(具体地逐步敲打所述打入器200的尾帽240即可),进入后,所述撑开部120朝向所述上位椎体;螺丝批连接张开钉130后,即螺丝批(图中未显示)的楔形头插入所述张开钉的凹口内,然后从所述尾帽240一侧进入所述中空螺杆内(如图20、21所示),逐步下行,通过观察口250时观察螺丝批与张开钉的连接情况,如果出现偏位,可手动在观察口250处调整好之后,再穿过所述头部进入所述撑开孔;通过螺丝批将所述张开钉旋入所述撑开孔,所述张开钉的前端抵接到所述撑开部120的斜台121,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所述张开钉130的旋入深度,达到预设高度后,停止旋入所述张开钉130(如图21所示),撤出螺丝批。
50.然后,如图20、22所示,进行上位椎体锁紧:锁钉170从上斜通道213放入至所述上斜孔114内,通过螺丝批将所述锁钉170旋转钉入所述上位椎体;接着进行下位椎体锁紧:锁钉170从下斜通道214放入至下斜孔115内,通过螺丝批将所述锁钉170旋转钉入所述下位椎体,完成所述融合器100的锁紧固定。最后,旋转所述中空螺杆220,使其从所述连接孔117旋出,将所述卡位块212移出所述卡位槽118,则所述头部210与所述融合器100分离,拿走打入器200即可。
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