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胃癌、胆管癌或肝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9065发布日期:2022-06-18 04:04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胃癌、胆管癌或肝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胃癌、胆管癌或肝癌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2.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胃癌早期不易诊断,确诊时大多已晚期,故疗效不如意,同时具有复发率高,预后差的特点。晚期主要表现为疼痛、呕吐,甚至呕血、黑便,也可以出现腹部肿块、上腹压痛、脾肿大和黄疸,以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盆腔转移等体征。
3.中医认为胃癌归属于“伏梁”、“积聚”、“噎塞”、“胃反”等范畴,多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或情志内伤,气机失畅,痰气瘀凝结而成。
4.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种源于胆道上皮的恶性肿瘤,根据肿瘤解剖位置的不同,胆管癌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与许多癌症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胆管癌患病风险也会增大,患病年龄多是集中在50岁至70岁,并且男性和女性胆管癌患病率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胆管癌患者症状主要是黄疸、大便色浅、小便深黄及皮肤瘙痒,通常也会伴有全身性表现例如疲劳和体重减轻等,腹痛和发热常提示有胆管炎。
5.中医认为胆管癌属“黄疸”、“积聚”等病范畴,其病因病机与胆囊癌相类同。早期多为情志不畅,肝胆气郁;中期致脾胃不和,湿热内蕴,甚或热毒滋生;晚期脾胃受损,发生正虚邪陷证。
6.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肝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细胞肝癌源自肝细胞,肝内胆管细胞癌源自肝内胆管。从全球来看,肝细胞肝癌占全部肝癌的75%左右,肝内胆管细胞癌占大约15%左右。
7.中医认为肝癌属于中医“积聚”、“癥瘕”、“黄疸”、“鼓胀”、“肋痛”范畴,肝癌的发生是正气内虚,邪毒外侵或内生,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痰、瘀、湿、毒等互结产生的结果。
8.本公开基于上述认识而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可用于治疗胃癌、胆管癌或肝癌,安全不易复发。
10.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11.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方香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12.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香附350-450份,延胡索430-500份,天花粉430-500份,金荞麦750-850份,九香虫500-600份,五倍子200-300份,山楂150-250份和苦参100-200份。
13.需要说明的是,香附可以但不限于为350份、360份、370份、380份、390份、400份、410份、420份、430份、440份或450份;延胡索可以但不限于为430份、440份、450份、460份、
470份、480份、490份或500份;天花粉可以但不限于为430份、440份、450份、460份、470份、480份、490份或500份;金荞麦可以但不限于为750份、760份、770份、780份、790份、800份、810份、820份、830份、840份或850份;九香虫可以但不限于为500份、510份、520份、530份、540份、550份、560份、570份、580份、590份或600份;五倍子可以但不限于为200份、210份、220份、230份、240份、250份、260份、270份、280份、290份或300份;山楂可以但不限于为150份、160份、170份、180份、190份、200份、210份、220份、230份、240份或250份;苦参可以但不限于为100份、110份、120份、130份、140份、150份、160份、170份、180份、190份或200份。
14.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香附380-420份,延胡索460-500份,天花粉460-500份,金荞麦780-820份,九香虫540-580份,五倍子220-260份,山楂180-220份和苦参140-180份。
15.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香附400份,延胡索480份,天花粉480份,金荞麦800份,九香虫560份,五倍子240份,山楂200份和苦参160份。
16.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胃癌、胆管癌或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药物的剂型包括胶囊剂、颗粒剂、片剂、丸剂、口服液或汤剂,优选为胶囊剂。在得到原料药的提取物之后,制备不同剂型的一般工艺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
17.一种复方香附胶囊,其原料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
18.上述复方香附胶囊饭后服用,一日3次,一次5粒,30天为一疗程,可连服3个疗程。孕妇慎用。每粒装0.4g相当于饮片3.32g。
19.上述复方香附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苦参、天花粉、延胡索和九香虫分别利用乙醇进行提取,金荞麦、香附、山楂和五倍子利用水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加入赋形剂制备得到复方香附胶囊。
2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步骤(a)苦参、天花粉、延胡索和九香虫分别采用58%-62%乙醇回流提取1-4次,每次1-2h,苦参、天花粉或延胡索的提取液依次经过滤、浓缩和干燥备用,九香虫的提取液依次经过滤和浓缩成稠膏;
22.步骤(b)金荞麦、香附、山楂和五倍子加水煎煮1-4次,每次1-2h,得到提取液依次经过滤、浓缩和干燥备用;
23.步骤(c)将将步骤(a)和步骤(b)得到的提取物加入赋形剂制备得到复方香附胶囊。
24.在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制备方法为:苦参、天花粉、延胡索分别用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浓缩,干燥备用。九香虫用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时,过滤,浓缩成稠膏备用。金荞麦、香附、山楂、五倍子加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浓缩,干燥备用。上述提取物加羧甲基淀粉钠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加硬脂酸镁3g,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25.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的每一味中药材具有如下来源和功效。
26.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三焦经。功效与作用: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功效,属理气药。用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
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
27.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性温,味辛、苦。归肝经、脾经。功效与作用:活血散瘀、理气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用于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28.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经、胃经。功效与作用:清热生津、消肿排脓,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用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29.金荞麦蓼科植物金荞麦的根茎。性凉,味涩、微辛。归肺经。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排脓祛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用治热毒壅结所致之肺痈、咽喉肿痛,以及肺热喘咳、瘰疬、痈疮疖肿、毒蛇咬伤;脾不健运所致之食少腹胀、疳积消瘦者等。
30.九香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虫体。性温,味辛、咸。归肝经、脾经、肾经。功效与作用:行气止痛、温肾壮阳,属理气药。用治肝胃不和或寒郁中焦所致的胸肋胃脘胀痛以及肾阳不足之腰痛、阳痿。
31.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性寒,味酸、涩。归肺经、大肠经、肾经。功效与作用: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肺,止血,收湿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敛肺涩肠药。用治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32.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微温,味酸、甘。归脾经、胃经、肝经。功效与作用:消食健脾、行气消瘀,属消食药。治疗肉食积滞、小儿乳积、脘腹胀痛、痢疾、泄泻、痛经、产后瘀血腹痛、高血脂症等。
33.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苦,寒。归心经、肝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功效与作用: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3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5.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理气止痛、清热散结的功效,用于肝癌、胃癌或胆管癌的治疗。方中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为君药;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软坚散结,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二药共奏清热、生津、活血止痛,软坚散结,为臣药;九香虫理气止痛,温中助阳,五倍子涩肠止泻、止血,收湿敛疮,山楂健脾消食,行气散瘀,化浊降脂,金荞麦清热解毒,四药共奏理气止痛,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之功为佐药;苦参清热、利尿为使药。全方理气止痛、清热散结。
36.该中药组合物疗效显著,治疗胃癌的总有效率达到89.39%,治疗胆管癌的总有效率达到86.73%,治疗肝癌的总有效率达到91.36%,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胃癌、胆管癌、肝癌药物。
附图说明
37.图1是瓜氨酸薄层色谱实验的结果图,其中,1、2、3为复方香附胶囊;s为瓜氨酸对照品;
38.图2是延胡索乙素薄层色谱实验的结果图,其中,1、2、3为复方香附胶囊;s为延胡索乙素对照品。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40.实施例1
41.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香附350g,延胡索500g,天花粉430g,金荞麦850g,九香虫500g,五倍子300g,山楂150和苦参200g。
42.实施例2
43.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香附450g,延胡索430g,天花粉500g,金荞麦750g,九香虫600g,五倍子200g,山楂250g和苦参100g。
44.实施例3
45.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香附400g,延胡索480g,天花粉480g,金荞麦800g,九香虫560g,五倍子240g,山楂200g和苦参160g。
46.实施例4
47.一种复方香附胶囊,以实施例3中中药组合为原料,苦参、天花粉、延胡索分别用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浓缩,干燥备用。九香虫用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时,过滤,浓缩成稠膏备用。金荞麦、香附、山楂、五倍子加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浓缩,干燥备用。上述提取物加羧甲基淀粉钠适量,混匀,制粒,干燥,加硬脂酸镁3g,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48.实施例5活性成分鉴定
49.(1)取本品2粒,除去囊壳,研细,加50%乙醇溶液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瓜氨酸对照品加50%乙醇溶解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无水乙醇-冰乙酸-水(8:2:2:3)为展开剂,上行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果如图1所示。
50.(2)取本品12粒,除去囊壳,研细,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浓氨试剂调至碱性,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试验,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1μl,供试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三氯甲烷-甲醇-三乙胺(7.5:4:1:0.1)为展开剂,置于展开剂预饱和的展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碘缸中约3分钟后取出,挥尽板上吸附的碘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果如图2所示。
51.实施例6临床疗效
52.一、临床病例选择
53.1、胃癌诊断标准
54.经胃镜活检与手术病理证实,西医诊断符合《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胃癌分册》中有关胃癌的诊断标准,临床分期为ⅲb期、ⅳ期,均出现一定程度的饱胀不适、消化不良、上腹痛、贫血、厌食等症状;
55.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胃脘痛的诊断标准,辨证分型
属痰湿凝结证,出现气短乏力、纳差少食、胃脘疼痛、精神萎靡等症状;
56.共观察病例132例,其中男72例,女60例;年龄32~73岁;病程6个月~3年;病灶部位中,胃窦58例,胃体42例,胃底贲门部32例;临床分期中,ⅲ期76例,ⅳ期56例。
57.2、胆囊癌诊断标准
58.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癌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隐痛、发热及恶心呕吐;
59.共观察98例,其中男61例,女37例;年龄37~70岁。
60.3、肝癌诊断标准
61.(1)治疗前均进行了afp、腹部ct、b超等检查,或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按“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2001年修订)。
62.(2)共观察243例,其中男性182例,女性61例。年龄最小者22岁,最长者83岁。
63.(3)根据“原发性肝癌分期标准”(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2001年修订)进行分期:ⅰ期(早期):37例,ⅱ期(中期):127例,ⅲ期(晚期):79例。
64.中医辨证:气滞血瘀型42例,湿热蕴结型136例,脾肾两虚型65例。
65.二、排除病例标准:
66.①
其他恶性肿瘤;

合并其他脏器疾病;

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意识障碍;

精神病;

免疫功能障碍;

血液系统疾病;

对研究药物过敏。
67.三、试验方法:
68.1、观察胃癌132例;胆管癌98例;肝癌243例。
69.2、用药:用本发明药物胶囊剂,每次0.4*5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70.3、疗程:3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3个疗程,临床验证期间不使用与本病相关的其它药物。
71.四、疗效判定标准:
72.1、中医证候积分:根据证候(气短乏力、纳差少食、胃脘疼痛、精神萎靡)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计为0、2、4、6分,评分越低越好。
73.2、临床疗效:判定结果为:
74.①
完全缓解:病灶消失,且持续时间>1个月;
75.②
部分缓解:病灶缩小50%以上,持续时间>1个月;
76.③
稳定:病灶缩小≤50%,持续时间>1个月;
77.④
进展:病灶缩小≤25%或增大;
78.五、试验结果:
79.表1:胃癌、胆管癌及肝癌疗效分析表疗效标准病例数完全缓解,例部分缓解,例稳定,例进展,例有效率,%胃癌病症1321867331489.39胆管癌病症981651181386.73肝癌病症24319106972191.36
80.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复方香附胶囊具有理气止痛、清热散结之功效。用于肝癌、胃癌、胆管癌的治疗。疗效显著,治疗胃癌的总有效率达到89.39%,治疗胆管癌的
总有效率达到86.73%,治疗肝癌的总有效率达到91.36%,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胃癌、胆管癌、肝癌药物。
81.实施例7典型病例
82.胃癌:
83.1、张某,男,42岁,患者突感胃痛、恶心、上腹饱胀,经当地医院经查诊断为胃腺癌,由于身体较为虚弱,未行化疗和手术,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复方香附胶囊,每天三次,每次0.4*5粒,服用20天后胃痛减轻,食欲增加,服用3个月后自觉一切正常,体重增加5公斤,服药9个月后再行复查,肿瘤消失。由于患者不放心,要求继续服药,后改为每天一次,一直服用3年之久,至最后一次随访未复发。
84.2、施某某,男,52岁,因胃脘胀满,时时作痛,痛引两胁,呃逆,呕吐,消瘦,到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胃腺癌。服用本发明复方香附胶囊,每天三次,每次0.4*5粒,服药1个月后疼痛消失,呃逆,呕吐症状消失,食欲增加,服药9个月后基本无不适症状,经当地医院复查肿瘤消失。
85.胆管癌:
86.1、刘某,女,45岁,因右上腹隐痛、发热、恶心、呕吐,经当地医院检查确诊为胆管癌,经人介绍开始服用本发明复方香附胶囊,每天三次,每次0.4*5粒,服用1个月后食欲、疼痛、黄疸、疲乏、呕吐情况明显好转,服用6个月后自觉与常人无异,经复查未发现肿瘤细胞。
87.2、周某某,男,36岁,因食欲不佳、皮肤发黄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胆管癌,未行其它治疗,于确诊1月后开始服用本发明复方香附胶囊,每天三次,每次0.4*5粒,3个月后黄疸消失,食欲恢复,体重增加,9个月后经当地医院复查肿瘤消失,至最后一次随访未复发。
88.肝癌:
89.1、张某某,男,65岁,患者在山东龙口矿务局医院诊断为肝细胞肝癌,肿瘤最大直径5cm,散在肿瘤10余个,患者不能进食、腹胀、疼痛、呼吸困难、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复方香附胶囊,每天三次,每次0.4*5粒,患者服药10天后疼痛减轻,可以进食;服药1个月后能够下床活动,疼痛消失;服药6个月后肿瘤彩超显示模糊不清,9个月后在行检查,肿瘤消失。至最后一次随访仍无异常。
90.2、余某某,男,52岁,患者经影像检查,发现右肝前叶占位性变,肿块3.5*4cm,伴腹水,甲胎蛋白值高达684。后服用本发明复方香附胶囊,每天三次,每次0.4*5粒,服用3个月后甲胎蛋白值恢复正常。服用9个月后行ct复查肿瘤消失,后改为每天服用1次,至今(2021年)已70岁仍健在。
9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