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如厕辅助装置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7429发布日期:2022-08-31 05:5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如厕辅助装置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如厕轮椅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带有如厕辅助装置的轮椅。


背景技术:

2.对于老年人或患者等行走不方便的人,如厕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为解决上述问题,现如今的市面上出现有如厕辅助装置,可以直接在椅子上完成如厕,由于椅子的如厕孔一般通过板子进行盖合,满足正常的使用,如厕时需要手动掀起板子进行如厕,需要老人或患者站立,这种座椅结构不适用于腿脚不方便用力、站立困难的人,不能使他们在座椅上退下衣裤进行如厕或如厕后站起,使用较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如厕辅助装置的轮椅,可辅助支撑起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或患者在座椅上退下衣裤,不需要艰难地站立手动掀起板子,有助于顺利如厕。
4.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有如厕辅助装置的轮椅,包括轮椅本体,轮椅本体的本体坐垫开设有中心孔洞,轮椅本体上设置有辅助支撑装置、移动坐垫装置,辅助支撑装置对称设置在轮椅本体的扶手上,辅助支撑装置包括上臂支撑板以及用于带动上臂支撑板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5.移动坐垫装置包括推杆以及横向滑接在中心孔洞内的移动坐板,推杆一端铰接在上臂支撑板下端,推杆另一端插设在移动坐板下端面设置的插槽内。
6.通过控制驱动装置带动轮椅两侧上臂支撑板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老人或患者的上臂向上移动至一定距离,退下衣裤如厕,由于长时间如厕腿部可能酸软导致站立困难,辅助支撑装置同时也便于如厕后老人或患者的辅助站立。
7.轮椅本体包括本体坐垫、底架以及设置在底架下的万向轮,本体坐垫开设的中心孔洞用于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或患者如厕时用,移动坐板与中心孔洞相适配,移动坐板横向滑接在中心孔洞内,用于中心孔洞的开合,移动坐板闭合中心孔洞,老人或患者可以正常坐于轮椅上。
8.上臂支撑板下端铰接有推杆,推杆另一端倾斜插设在移动坐板下端面的插槽内,老人或患者的上臂搭在上臂支撑板上,上臂支撑板在驱动装置带动下向上移动,带动推杆推动移动坐板向移动坐板的后侧移动,漏出中心孔洞,老人或患者可以单手退下衣裤,也可以通过别人帮助退下衣裤,上臂支撑板下移过程中。现有技术只能将老人或患者抬起,掀开坐垫或板子才能打开如厕孔,进行如厕,费时费力,本发明由于推杆插设在插槽内,移动坐板不跟随移动,不会向中心孔洞内移动,可使老人或患者顺利如厕,如厕后可自己或通过他人手动推回移动坐板至中心孔洞内,用于作为坐垫。
9.作为优选,扶手上开设有向下贯穿的长槽,上臂支撑板穿设在长槽内。
10.上臂支撑板穿设在长槽内,便于上臂支撑板竖向方向的稳定移动。
11.作为优选,上臂支撑板下部开设有矩形槽,驱动装置的电动推杆的壳体底端设置在轮椅本体的底架上,电动推杆的伸长杆设置在矩形槽上端面。
12.矩形槽设置在上臂支撑板下侧的中部,用于放置电动推杆,矩形槽的宽度大于电动推杆的宽度。
13.作为优选,两个上臂支撑板的下部连接有连杆,推杆铰接在连杆的中部。
14.作为优选,本体坐垫下端对应插槽开设有与第一滑行槽,插槽内可拆卸连接有竖向设置的顶杆,顶杆靠近推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行槽,推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滑行槽内。
15.第一滑行槽与插槽连通,顶杆可拆卸连接在插槽内,顶杆可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在插槽内,根据推杆和移动坐板之间的倾斜角度以及推杆推动移动坐板的距离调整顶杆至合适位置,第二滑行槽用于放置推杆,防止上臂支撑板带动推杆下移时推杆脱离移动坐板,每次使用还需要重新将推杆放在移动坐板下端的重复操作。
16.作为优选,推杆靠近第二滑行槽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行走轮。
17.行走轮便于推杆在第二滑行槽内滑动。
18.作为优选,底架两侧分别设置有圆杆,上臂支撑板下端开设有与圆杆相适配的圆形长槽。
19.底架同一侧圆杆设置有两个,圆杆插设在圆形长槽内,起到对上臂支撑板导向、提高稳定性的作用。
20.作为优选,本体坐垫的中心孔洞沿边缘开设有用于移动坐板横向滑动的滑槽,滑槽横向贯穿本体坐垫的后侧面。
21.作为优选,上臂支撑板上设置有把手和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靠近轮椅本体的靠背一侧,所述把手位于远离弧形板的一侧。
22.弧形板向内弯曲,用于支撑老人的腋下,把手便于老人把握、用力。
23.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体坐垫开设的中心孔洞用于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或患者如厕时用,移动坐板与中心孔洞相适配,移动坐板横向滑接在中心孔洞内,用于中心孔洞的开合,移动坐板闭合中心孔洞,老人或患者可以正常坐于轮椅上;
24.上臂支撑板在电动推杆带动下向上移动,带动推杆推动移动坐板向移动坐板的后侧移动,漏出中心孔洞,老人或患者退下衣裤,上臂支撑板下移过程中,由于推杆插设在插槽内,移动坐板不跟随移动,不会向中心孔洞内移动,可使老人或患者顺利如厕,如厕后可手动推回移动坐板至中心孔洞内,用于作为坐垫。
附图说明
25.附图1为本发明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26.附图2为本发明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7.附图3为本发明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28.附图4为本发明附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9.附图5为本发明附图3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30.附图6为本发明左视图。
31.附图中所示标号:1、轮椅本体;2、本体坐垫;201、中心孔洞;202、第一滑行槽;203、滑槽;3、扶手;301、长槽;4、上臂支撑板;401、矩形槽;402、圆形长槽;403、把手;404、弧形
板;5、电动推杆;6、底架;7、连杆;8、推杆;801、行走轮;9、移动坐板;901、插槽;10、顶杆;101、第二滑行槽;11、圆杆。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如图1~6所示,一种带有如厕辅助装置的轮椅,包括轮椅本体1,轮椅本体1的本体坐垫2开设有中心孔洞201,轮椅本体1上设置有辅助支撑装置、移动坐垫装置,辅助支撑装置对称设置在轮椅本体1的扶手3上,辅助支撑装置包括上臂支撑板4以及用于带动上臂支撑板4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扶手3上开设有向下贯穿的长槽301,上臂支撑板4穿设在长槽301内。上臂支撑板4穿设在长槽301内,便于上臂支撑板4竖向方向的稳定移动。
33.移动坐垫装置包括推杆8以及横向滑接在中心孔洞201内的移动坐板9,本体坐垫2的中心孔洞201沿边缘开设有用于移动坐板9横向滑动的滑槽203,滑槽203横向贯穿本体坐垫2的后侧面,推杆8一端铰接在上臂支撑板4下端,推杆8另一端插设在移动坐板9下端面设置的插槽901内。
34.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5,通过控制电动推杆5带动轮椅两侧上臂支撑板4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老人或患者的上臂向上移动至一定距离,便于老人单手或通过他人退下衣裤如厕,长时间如厕腿部可能酸软导致站立困难,辅助支撑装置同时也便于如厕后老人或患者的站立。
35.轮椅本体1包括本体坐垫2、底架6以及设置在底架6下的万向轮,本体坐垫2开设的中心孔洞201用于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或患者如厕时用,移动坐板9与中心孔洞201相适配,移动坐板9横向滑接在中心孔洞201内,用于中心孔洞201的开合,移动坐板9闭合中心孔洞201,老人或患者可以正常坐于轮椅上。
36.上臂支撑板4下端铰接有推杆8,推杆8另一端倾斜插设在移动坐板9下端面的插槽901内,上臂支撑板4在电动推杆5带动下向上移动,带动推杆8推动移动坐板9向移动坐板9的后侧移动,漏出中心孔洞201,老人或患者退下衣裤,上臂支撑板4下移过程中,由于推杆8插设在插槽901内,移动坐板9不跟随移动,不会向中心孔洞201内移动,可使老人或患者顺利如厕,如厕后可手动推回移动坐板9至中心孔洞201内,用于作为坐垫。
37.上臂支撑板4下部开设有矩形槽401,驱动装置的电动推杆5的壳体底端设置在轮椅本体1的底架6上,电动推杆5的伸长杆设置在矩形槽401上端面。矩形槽401设置在上臂支撑板4下侧的中部,用于放置电动推杆5,矩形槽401的宽度大于电动推杆5的宽度。
38.两个上臂支撑板4的下部连接有连杆7,连杆7用于连接两个上臂支撑板4,推杆8铰接在连杆7的中部。上臂支撑板4上设置有把手403和弧形板404,弧形板404向内弯曲,支撑老人或患者的腋下,弧形板404靠近轮椅本体1的靠背一侧,把手403位于远离弧形板404的一侧。
39.本体坐垫2下端对应插槽901开设有与第一滑行槽202,插槽901内可拆卸连接有竖向设置的顶杆10,顶杆10靠近推杆8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行槽101,推杆8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滑行槽101内。
40.第一滑行槽202与插槽901连通,顶杆10可拆卸连接在插槽901内,顶杆10可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在插槽901内,根据推杆8和移动坐板9之间的倾斜角度以及推杆8推动移动坐
板9的距离调整顶杆10至合适位置,第二滑行槽101用于放置推杆8,防止上臂支撑板4带动推杆8下移时推杆8脱离移动坐板9,每次使用还需要重新将推杆8放在移动坐板9下端的重复操作。
41.推杆8靠近第二滑行槽101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行走轮801,行走轮801便于推杆8在第二滑行槽101内滑动,减少摩擦力。
42.底架6两侧分别设置有圆杆11,上臂支撑板4下端开设有与圆杆11相适配的圆形长槽402。底架6同一侧圆杆11设置有两个,圆杆11插设在圆形长槽402内,起到对上臂支撑板4导向、提高稳定性的作用。
43.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