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整形科患者术后肢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8807发布日期:2022-06-29 10:5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伤整形科患者术后肢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烧伤整形科患者术后肢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烧伤的致伤因素主要是蒸汽、热液、火焰、高温气体、炽热金属等损伤皮肤及黏膜组织,医学上因放射物、电、化学导致的皮肤损伤与烧伤表现类似,也归入烧伤范畴,现有的临床术后是将被褥叠在一起放在患者的小腿部,来减轻肢体的水肿,这样被褥很容易擦伤将患者烧伤处,造成交叉感染,患者腿部在被褥上不方便移动,从而导致了换药困难,加大了医生的工作难度,当患者需要排便时,传统的是使用盆,在使用盆的过程中抬动患者的小腿部容易造成损伤,从而导致病情加重,不能根据不能体型的患者做出调节。
3.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帮助患者支撑和换药且能帮助患者排泄异物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患者术后肢体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烧伤整形科患者术后肢体支撑装置,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有效的解决了患者腿部支撑和换药的问题,新增了患者异物排泄的功能,避免了排泄物污染空气的问题,增加根据患者体型调节的功能,增加了可调节支撑高度的功能。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1.一种烧伤整形科患者术后肢体支撑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上端设有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连接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床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螺纹杆,每个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一个腿部撑板,每个所述腿部撑板与对应的支撑杆滑动连接,每个所述腿部撑板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延伸板,所述床体前端螺纹杆与床体后端螺纹杆之间套装有一个移动带,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转轴,所述前后两端之间的转轴套装有一个传动带,每个所述转轴的外侧均滑动套装连接有一个第一线轴与一个第二线轴,每个所述第一线轴与第二线轴远离传动带的一端均设有一个限位机构,每个所述第一线轴与第二线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缠绕线,每个所述缠绕线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弧形腿板,所述支撑板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移动机构,所述相对传动带前端的转轴固定连接有一个蜗轮,所述支撑板的前端转动连接有一个蜗杆,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所述床体的下方设有一个回收机构。
6.优选的,所述床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连接有一个齿板,所述床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右端与齿板啮合,所述床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转接齿轮,所述传动杆左端与转接齿轮啮合,所述床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齿轮,所述转接齿轮与传动齿轮之间套装有一个套接带,所述床体的下端滑动连接有一个c板,所述c板的左侧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c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液压杆,所
述液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储物板,所述储物板的上端设有一个回收机构,所述床体的内部设有一个切换机构,所述传动杆与切换机构之间套装有一个转动带。
7.优选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有一个回收桶,所述回收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杆,所述回收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齿带轮,所述转动杆与第一齿带轮之间套装有一个第一连接带,所述回收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挤压齿板,所述第一挤压齿板与转动杆啮合,所述回收桶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拉板,所述第一齿带轮与第一拉板啮合,所述回收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轮,所述转动杆与连接轮啮合,所述回收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连接轮之间套装有一个皮带,所述回收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齿带轮,所述传动轴与第二齿带轮之间套装有一个第二连接带,所述回收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挤压齿板,所述第二挤压齿板与传动轴啮合,所述回收桶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拉板,所述第二拉板与第二齿带轮啮合,所述传动杆与切换机构啮合。
8.优选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有一个与床体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一个移动齿轮,所述移动齿轮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一个l板,所述床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上端开设有一个滑槽,所述l板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下端开设有两个固定槽,所述床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柱,限位柱、限位板、复位弹簧与对应的固定槽相互配合形成移动杆的限位结构,所述床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齿杆,所述转动齿杆的右端与转动带套装。
9.优选的,每个所述限位机构均包括有一个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固定盒,每个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移动槽,每个所述固定盒的上端均滑动连接有一个异形弧板,每个所述异形弧板均与第一线轴、第二线轴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异形弧板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卡接柱,每个所述卡接柱的外侧均套装有一个挤压弹簧,挤压弹簧、卡接柱、固定盒、异形弧板均与对应的移动槽相互配合形成第一线轴与第二线轴的限位结构。
10.优选的,每个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一个与支撑板滑动连接的移动架,每个所述移动架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辅助轮与一个第二辅助轮,每个所述移动架的右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杆,每个所述滑杆的外侧均套装有一个伸缩弹簧,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开设有多个圆槽,滑杆、伸缩弹簧均与对应的圆槽相互配合形成移动架的限位结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装置具有蜗轮、蜗杆、螺纹杆、传动带、转轴、第一线轴、第二线轴缠绕线、弧形腿板、腿部撑板,有效的解决了患者腿部支撑和换药的问题,避免了腿部在被褥上擦伤感染的问题,减轻了医护人员换药的工作强度。
13.2.本装置具有回收桶、挡板、c板、液压杆、储物板,新增了患者异物排泄的功能,增加了患者排泄异物的方便。
14.3.本装置具有转动杆、第一齿带轮、第一连接带、第一挤压齿板、第一拉板、连接轮、传动轴、皮带、第二齿带轮、第二连接带、第二挤压齿板、第二拉板,避免了排泄物污染空气的问题,避免了异物污染空气。
15.4.本装置具有腿部撑板、延伸板,增加根据患者体型调节的功能,根据不同患者进行调整,增加了方便性。
16.5.本装置具有螺纹杆、腿部撑板,增加了可调节支撑高度的功能,根据患者的小腿部需求进行做出调整。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中螺纹杆与腿部撑板的配合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中转轴与传动带配合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中腿部撑板与延伸板配合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中传动齿轮与c板的配合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中第二挤压齿板与传动轴配合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中示切换机构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中移动齿轮与l板配合示意图。
26.图9为本发明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7.图10为本发明图8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8.图11为本发明中支撑板与移动机构配合示意图。
29.图12为本发明图8中c处的放大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1-12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1.实施例一,由图1、图2、图3、图4和图11给出,为了达到患者腿部便于支撑和换药目的,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的上端设有一个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下端连接有两个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与床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一个螺纹杆3,移动带7前端和后端的螺纹杆3方向相同,每个所述螺纹杆3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一个腿部撑板4,每个所述腿部撑板4与对应的支撑杆5滑动连接,每个所述腿部撑板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延伸板6,所述床体1前端螺纹杆3与床体1后端螺纹杆3之间套装有一个移动带7,所述支撑板2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一转轴8,所述前后两端之间的转轴8套装有一个传动带9,每个所述转轴8的外侧均滑动套装连接有一个第一线轴10与一个第二线轴11,每个所述第一线轴10与第二线轴11远离传动带9的一端均设有一个限位机构12,每个所述第一线轴10与第二线轴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缠绕线13,每个所述缠绕线13的另一端均设有一个弧形腿板14,缠绕线13卡在弧形腿板14上,所述支撑板2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移动机构15,所述相对传动带9前端的转轴8固定连接有一个蜗轮16,所述支撑板2的前端转动连接有一个蜗杆17,所述蜗轮16与蜗杆17啮合,所述床体1的下方设有一个回收机构26;
32.在使用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前端的螺纹杆3转动,前端螺纹杆3在转动的时候通过皮带269带动后端螺纹杆3同步转动,螺纹杆3在转动的时候带动两侧的腿部撑板4沿着支撑杆5上升,在上升到指定位置时即可将烫伤的双腿或单腿放在腿部撑板4的上面进行支撑,在病人需要换药时,转动蜗杆17,蜗杆17带动蜗轮16,蜗轮16带动前侧的转轴8,前侧的转轴8带动第一线轴10和第二线轴11将缠绕线13和弧形腿板14进行下降,此时前端的转轴8
通过转动带28带动后端的转轴8一起转动,同步下降到指定位置时,然后根据患者腿部受伤的位置进行调整限位机构12,限位机构12带动第一线轴10和第二线轴11滑动,此时也可根据体型,拉动腿部撑板4内部的延伸板6往中间靠拢,此时患者可将小腿部分放在上面,换药的时候,通过移动两边的移动机构15将缠绕线13和弧形腿板14移动到患者小腿上方,然后将卡在弧形腿板14上一端的缠绕线13使其与弧形腿板14脱离,然后将弧形腿板14放在患者小腿部没有烧伤的位置上,然后分别将缠绕线13扣在弧形腿板14上,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两侧的螺纹杆3转动,螺纹杆3带动腿部撑板4下降,此时中间露出缝隙,然后就可以对患者腿部进行拆换纱布并进行换药。
33.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5和图6给出,为了达到方便回收桶261来回目的,所述床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挡板18,所述挡板18的下端连接有一个齿板19,所述床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杆20,传动杆20的右端固定链接有齿轮和带轮,左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锥齿轮,所述传动杆20的右端与齿板19啮合,所述床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转接齿轮21,所述传动杆20左端与转接齿轮21啮合,所述床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齿轮22,所述转接齿轮21与传动齿轮22之间套装有一个套接带29,所述床体1的下端滑动连接有一个c板23,所述c板23的左侧与传动齿轮22啮合,所述c板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液压杆24,液压杆分为两部分,上端部分与c板23固定,下端部分与储物板25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2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储物板25,所述储物板25的上端设有一个回收机构26,回收机构26是卡在储物板25上的,是可拆卸式的,所述床体1的内部设有一个切换机构27,所述传动杆20与切换机构27之间套装有一个转动带28;
34.在使用时,将带绳的垃圾袋卡在回收机构26上,将回收机构26放在储物板25上的槽里,由液压杆24上升到指定位置,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切换机构27,切换机构27通过转动带28带动传动杆20,传动杆20带动齿板19,齿板19带动挡板18往前移动,在移动的同时,传动杆20带动转接齿轮21转动,转接齿轮21通过套接带29带动传动齿轮22转动,传动齿轮22带动c板23往前移动,c板23在移动的同时带动液压杆24和回收机构26移动,直至回收机构26与切换机构27啮合,挡板18脱离床上的孔处。
35.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由图1、图2、图5和图7给出,为了达到便于回收异物目的,所述回收机构26包括有一个回收桶261,所述回收桶26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杆262,转动杆262中部和左端固定有齿轮,所述回收桶26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齿带轮263,所述转动杆262与第一齿带轮263之间套装有一个第一连接带264,所述回收桶26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挤压齿板265,第一挤压齿板265的中部有齿槽,所述第一挤压齿板265与转动杆262啮合,所述回收桶261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拉板266,所述第一齿带轮263与第一拉板266啮合,所述回收桶26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轮267,所述转动杆262与连接轮267啮合,所述回收桶26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轴268,传动轴268的左端和中部分别固定有齿轮,所述传动轴268与连接轮267之间套装有一个皮带269,所述回收桶26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齿带轮270,所述传动轴268与第二齿带轮270之间套装有一个第二连接带271,所述回收桶26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挤压齿板272,所述第二挤压齿板272与传动轴268啮合,所述回收桶261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拉板273,所述第二拉板273与第二齿带轮270啮合,所述传动杆20与切换机构27啮合;
36.当挡板18脱离床上的孔处时,患者就可以排泄异物,当异物排泄完成后,由切换机
构27切换到与传动轴268啮合,随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传动轴268,传动轴268通过第二齿带轮270转动,第二齿带轮270带动第二拉板273往前移动,在移动时第二拉板273上端的钩子带动垃圾袋有绳子的一端使其收缩一些,同时传动轴268带动第二挤压齿板272往后移动,进行挤压垃圾袋,与此同时传动轴268通过皮带269带动连接轮267,连接轮267带动转动杆262,转动杆262通过第一连接带264带动第一齿带轮263转动,第一齿带轮263带动第一拉板266往后移动,此时转动杆262带动第一挤压齿板265往前移动与第二挤压齿板272同步,将垃圾袋封口。
37.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由图2、图5、图7、图8、图10和图12给出,为了达到挡板18和c板23切换目的,所述切换机构27包括有一个与床体1转动连接的转动轴2701,所述转动轴270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一个移动齿轮2702,l板2703与移动齿轮2702为转动,所述移动齿轮270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一个l板2703,所述床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移动杆2704,所述移动杆2704的上端开设有一个滑槽2705,所述l板2703与滑槽2705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2704的下端开设有两个固定槽2706,所述床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个复位弹簧2707,所述复位弹簧270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板2708,所述限位板270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柱2709,限位柱2709、限位板2708、复位弹簧2707与对应的固定槽2706相互配合形成移动杆2704的限位结构,所述床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齿杆2710,所述转动齿杆2710的右端与转动带28套装;
38.在进行切换齿轮时,通过往左往右移动实现齿轮啮合从而进行传动,按下限位板2708,限位板2708往下挤压复位弹簧2707,限位板2708上的限位柱2709脱离移动杆2704下端的固定槽2706,从而移动杆2704解除限位,转动移动杆2704,移动杆2704通过滑槽2705来控制l板2703和移动齿轮2702在转动轴2701上的移动来切换并进行传动,当切换到指定位置时,松开限位板2708,复位弹簧2707挤压限位板2708和限位柱2709上升进入到移动杆2704的固定槽2706内,并进行对移动杆2704进行限位。
39.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5和图9给出,为了达到第一线轴10和第二线轴11限位的目的,每个所述限位机构12均包括有一个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的固定盒122,每个所述固定盒122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移动槽123,每个所述固定盒122的上端均滑动连接有一个异形弧板124,每个所述异形弧板124均与第一线轴10、第二线轴11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异形弧板124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卡接柱125,每个所述卡接柱125的外侧均套装有一个挤压弹簧126,挤压弹簧126、卡接柱125、固定盒122、异形弧板124均与对应的移动槽123相互配合形成第一线轴10与第二线轴11的限位结构;
40.在进行调节位置时,通过按下卡接柱125,卡接柱125下压挤压弹簧126从而脱离移动槽123内,从而移动异形弧板124,对应的异形弧板124带动第一线轴10与第二线轴11进行调整位置,当第一线轴10和第二线轴11到达指定位置时,松开卡接柱125,挤压弹簧126带动卡接柱125复位并进行带动卡接柱125下端进入到移动槽123内,并进行限位。
41.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和图11给出,为了达到辅助缠绕线13的目的,每个所述移动机构15包括有一个与支撑板2滑动连接的移动架151,每个所述移动架15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辅助轮152与一个第二辅助轮153,每个所述移动架151的右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杆154,每个所述滑杆154的外侧均套装有一个伸缩弹簧155,所述支撑板2的下端开设有多个圆槽156,滑杆154、伸缩弹簧155均与对应的圆槽156相互配合形成
移动架151的限位结构;
42.在使用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拉动滑杆154,滑杆154挤压伸缩弹簧155下压,此时滑杆154脱离圆槽156,然后将移动架151移动到患者腿部上方,并将缠绕线13缠绕在对应的第一辅助轮152和第二辅助轮153上,松开滑杆154,伸缩弹簧155带动滑杆154到达圆槽156内部,从而进行对滑杆154的限位,支撑板2上转动连接有个箱门,关闭时,上端可以储存东西。
43.本发明使用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前端的螺纹杆3转动,前端螺纹杆3在转动的时候通过皮带269带动后端螺纹杆3同步转动,螺纹杆3在转动的时候带动两侧的腿部撑板4沿着支撑杆5上升,在上升到指定位置时即可将烫伤的双腿或单腿放在腿部撑板4的上面进行支撑,在病人需要换药时,转动蜗杆17,蜗杆17带动蜗轮16,蜗轮16带动前侧的转轴8,前侧的转轴8带动第一线轴10和第二线轴11将缠绕线13和弧形腿板14进行下降,此时前端的转轴8通过转动带28带动后端的转轴8一起转动,同步下降到指定位置时,然后根据患者腿部受伤的位置进行调整限位机构12,限位机构12带动第一线轴10和第二线轴11滑动,此时也可根据体型,拉动腿部撑板4内部的延伸板6往中间靠拢,此时患者可将小腿部分放在上面,换药的时候,通过移动两边的移动机构15将缠绕线13和弧形腿板14移动到患者小腿上方,然后将卡在弧形腿板14上一端的缠绕线13使其与弧形腿板14脱离,然后将弧形腿板14放在患者小腿部没有烧伤的位置上,然后分别将缠绕线13扣在弧形腿板14上,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两侧的螺纹杆3转动,螺纹杆3带动腿部撑板4下降,此时中间露出缝隙,然后就可以对患者腿部进行拆换纱布并进行换药,在使用时,将带绳的垃圾袋卡在回收机构26上,将回收机构26放在储物板25上的槽里,由液压杆24上升到指定位置,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切换机构27,切换机构27通过转动带28带动传动杆20,传动杆20带动齿板19,齿板19带动挡板18往前移动,在移动的同时,传动杆20带动转接齿轮21转动,转接齿轮21通过套接带29带动传动齿轮22转动,传动齿轮22带动c板23往前移动,c板23在移动的同时带动液压杆24和回收机构26移动,直至回收机构26与切换机构27啮合,挡板18脱离床上的孔处,患者就可以排泄异物,当异物排泄完成后,由切换机构27切换到与传动轴268啮合,随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传动轴268,传动轴268通过第二齿带轮270转动,第二齿带轮270带动第二拉板273往前移动,在移动时第二拉板273上端的钩子带动垃圾袋有绳子的一端使其收缩一些,同时传动轴268带动第二挤压齿板272往后移动,进行挤压垃圾袋,与此同时传动轴268通过皮带269带动连接轮267,连接轮267带动转动杆262,转动杆262通过第一连接带264带动第一齿带轮263转动,第一齿带轮263带动第一拉板266往后移动,此时转动杆262带动第一挤压齿板265往前移动与第二挤压齿板272同步,将垃圾袋封口。
44.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患者腿部支撑和换药的问题,新增了患者异物排泄的功能,避免了排泄物污染空气的问题,增加根据患者体型调节的功能,增加了可调节支撑高度的功能。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