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2625发布日期:2022-06-08 06:0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血液透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


背景技术:

2.透析是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弥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血液透析作为治疗肾脏功能衰竭的一种医疗手段,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体内的血液引流至体外进行过滤和吸附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再将净化的血液输回体内。
3.在透析完成后需要对血管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一般止血方式采用绷带需要采用绷带对准动脉内瘘皮肤穿刺点,并沿着血管走向放置绷带,将绷带环形扣好,并通过子母魔术贴对绷带进行固定,用同样的方式按压静脉穿刺瘘点,对血管穿刺部位进行加压可以有效减缓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使血小板沉积、黏附而形成凝血块,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但是传统绷带在使用时容易产生以下问题:一是绷带在包扎的松紧度大多是根据护士的主观感觉和经验来判断,且包扎压力不可调控,绷带的压力过小,起不到止血的目的,压力过大,易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导致内瘘失功,二是完成透析时,护士通过绷带完成包扎后,无法判断穿刺点是否出血,一旦出现出血情况,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容易造成感染,三是术后逐渐对绷带进行放松处理时,一旦放松程度过大,其再次对其进行紧固时,容易出现外圈紧,内圈松的问题,只能单向进行放松工作,将其绷带重新解开将会大大增大穿刺点受到二次感染的几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包括绷带本体、加强带、塑胶杆和调节组件,所述绷带本体内部安装有呈e型设置的加强带,加强带的设置保证绷带本体进行缠绕在患者手臂时,其绷带中央和两侧同步进行拉伸,避免绷带本体中央紧两侧松的情况,所述加强带外侧固定连接有可弯曲的塑胶杆,所述塑胶杆另一端外侧转动连接有塑料的转动筒,转动筒外侧设有外螺纹可以与半封调节帽内侧的内螺纹配合实现松紧工作,所述绷带本体正面安装有用于显示压力的测压表,测压表与测压带配合完成穿刺点的测压工作,所述测压表面朝转动筒的一侧设有与绷带本体连接在一起的横向设置的塑料的半封调节帽,所述半封调节帽上方的绷带本体部位安装有对比铭牌,对比铭牌的设置方便患者或者护理人员以对比铭牌上的信息设置穿刺部位的压力,所述绷带本体背面设有与测压表连接的横向设置的测压带,所述绷带本体背面安装有用于调节压力的调节组件,且调节组件外侧安装有用于检测失血的失血检测机构和用于对失血处理的紧急处
理机构。
6.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气囊和充气管,所述调节气囊外侧与绷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气囊中央开设有圆形孔,且调节气囊侧边开设有扇形槽,所述调节气囊外侧安装有失血检测机构和紧急处理机构,所述失血检测机构一端位于扇形槽内部,用于与血液接触并延伸至绷带本体外侧,方便患者或者护理人员观察,所述紧急处理机构的一端位于中央的圆形孔,所述调节气囊外侧与失血检测机构相对的一端连通有充气管,且充气管另一端安装有气门芯,且充气管侧面连通有放气机构,放气机构,用于对调节气囊内部的气体进行排出,用于调整调节气囊对穿刺点的压力,所述充气管靠近气门芯的一端外侧安装有单向阀和连接机构,单向阀的设置保证在螺旋筒与气门芯进行连接时,保证调节气囊内部的气体不会通过气门芯排出,避免气体回流至充气气囊内部,保证充气气囊的充气工作,所述气门芯另一端螺旋连接有螺旋筒,且螺旋筒另一端连接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外侧连通有单向进气管,单向进气管用于气体通过单向进气管进入充气气囊内部,在挤压充气气囊时避免充气气囊内部的气体通过单向进气管排出。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气机构包括放气管、阻挡环和放气帽,所述放气管一端与充气管连通,所述放气管外侧和放气帽外侧均开设有放气孔,放气管和放气帽的放气孔重合时,其调节气囊内部的气体排出,所述放气管外侧固定连接有阻挡环,阻挡环用于保证放气帽稳定在放气管外侧转动,保证两个放气孔重合然后进行放气动作,所述放气帽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在放气孔错开时,其内部的密封垫堵住放气管的放气孔,避免调节气囊内部的气体私自排出。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环、连接体和卡环,所述转动环内侧与充气管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环,这种设置可以通过充气管缠绕在患者手臂,然后通过卡环卡在充气管外侧,可以实现固定充气管的目的,避免其随意晃动影响使用。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失血检测机构包括空心螺纹筒、透明筒和绒毛浆,所述空心螺纹筒外侧与调节气囊固定连接,所述空心螺纹筒内侧螺旋连接有透明筒,所述透明筒内部设有绒毛浆,所述透明筒的一端伸入至调节气囊的扇形槽内部,当患者手部用力,或者包扎出现松动导致穿刺点流血,血液流入至扇形槽并与绒毛浆接触,传导血液,此时患者或者护理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透明筒观察到流血,方便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紧急处理机构包括引导管、储存囊、注入管和密封帽,所述引导管一端伸入至调节气囊的圆形孔,所述引导管另一端连通有储存囊,所述储存囊外侧连通有注入管,且注入管外侧螺旋连接有密封帽,在使用绷带时,其预先通过注射器通过注入管将消毒液注入储存囊,以供备用。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管与储存囊连通的一侧内部安装有一层用于与储存囊内部液体隔离的隔离膜,在患者穿刺部位出血时,此时通过患者用力挤压储存囊,此时消毒液挤破隔离膜然后通过引导管通过调节气囊中央的圆形孔排出,渗透无菌纱布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12.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的绷带本体、测压表、测压带、调节组件、失血检测机构和紧急处理机构,对透析患者术后的穿刺点进行包扎时,首先采用无菌纱布覆盖在穿刺点,
并通过绷带本体的调节组件的调节气囊位于无菌纱布上方,并将绷带本体缠绕在患者手臂,并使塑胶杆从半封调节帽的上方凹槽位于半封调节帽内部,通过转动筒外侧与半封调节帽内部螺旋连接可以调控绷带本体的整体松紧度,设置的测压表和测压带可以时刻监测对患者手臂的压力,以便及时调整,设置的失血检测机构可以及时检测穿刺点是否出血并且可以通过紧急处理机构进行及时消毒处理,而设置调节组件内部的充气管、气门芯、螺旋筒和充气气囊可以时刻对调节气囊内部进行充气或者放气动作,这种设置不但可以十分方便的进行对患者穿刺点进行挤压加压动作,同时可以通过放气机构对调节气囊进行减压动作,在加压动作和减压动作中可以来回调整,以确保透析患者的穿刺点尽快恢复,使用十分方便,且不会造成二次感染。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的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的放气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的失血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的紧急处理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绷带本体、2-加强带、3-塑胶杆、4-转动筒、5-测压表、6-测压带、7-调节组件、701-调节气囊、702-充气管、703-放气机构、7031-放气管、7032-阻挡环、7033-放气孔、7034-放气帽、704-气门芯、705-单向阀、706-连接机构、7061-转动环、7062-连接体、7063-卡环、707-螺旋筒、708-充气气囊、709-单向进气管、8-失血检测机构、801-空心螺纹筒、802-透明筒、803-绒毛浆、9-紧急处理机构、901-引导管、902-储存囊、903-注入管、904-密封帽、10-半封调节帽、11-对比铭牌。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如图1-7所示,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包括绷带本体1、加强带2、塑胶杆3和调节组件7,所述绷带本体1内部安装有呈e型设置的加强带2,加强带2的设置保证绷带本体1
进行缠绕在患者手臂时,其绷带1中央和两侧同步进行拉伸,避免绷带本体1中央紧两侧松的情况,所述加强带2外侧固定连接有可弯曲的塑胶杆3,所述塑胶杆3另一端外侧转动连接有塑料的转动筒4,转动筒4外侧设有外螺纹可以与半封调节帽10内侧的内螺纹配合实现松紧工作,所述绷带本体1正面安装有用于显示压力的测压表5,测压表5与测压带6配合完成穿刺点的测压工作,所述测压表5面朝转动筒4的一侧设有与绷带本体1连接在一起的横向设置的塑料的半封调节帽10,所述半封调节帽10上方的绷带本体1部位安装有对比铭牌11,对比铭牌11的设置方便患者或者护理人员以对比铭牌11上的信息设置穿刺部位的压力,所述绷带本体1背面设有与测压表5连接的横向设置的测压带6,所述绷带本体1背面安装有用于调节压力的调节组件7,且调节组件7外侧安装有用于检测失血的失血检测机构8和用于对失血处理的紧急处理机构9。
24.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调节气囊701和充气管702,所述调节气囊701外侧与绷带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气囊701中央开设有圆形孔,且调节气囊701侧边开设有扇形槽,所述调节气囊701外侧安装有失血检测机构8和紧急处理机构9,所述失血检测机构8一端位于扇形槽内部,用于与血液接触并延伸至绷带本体1外侧,方便患者或者护理人员观察,所述紧急处理机构9的一端位于中央的圆形孔,所述调节气囊701外侧与失血检测机构8相对的一端连通有充气管702,且充气管702另一端安装有气门芯704,且充气管702侧面连通有放气机构703,放气机构703,用于对调节气囊701内部的气体进行排出,用于调整调节气囊701对穿刺点的压力,所述充气管702靠近气门芯704的一端外侧安装有单向阀705和连接机构706,单向阀705的设置保证在螺旋筒707与气门芯704进行连接时,保证调节气囊701内部的气体不会通过气门芯704排出,避免气体回流至充气气囊708内部,保证充气气囊708的充气工作,所述气门芯704另一端螺旋连接有螺旋筒707,且螺旋筒707另一端连接有充气气囊708,所述充气气囊708外侧连通有单向进气管709,单向进气管709用于气体通过单向进气管709进入充气气囊708内部,在挤压充气气囊708时避免充气气囊708内部的气体通过单向进气管709排出。
25.所述紧急处理机构9包括引导管901、储存囊902、注入管903和密封帽904,所述引导管901一端伸入至调节气囊701的圆形孔,所述引导管901另一端连通有储存囊902,所述储存囊902外侧连通有注入管903,且注入管903外侧螺旋连接有密封帽904,在使用绷带时,其预先通过注射器通过注入管903将消毒液注入储存囊902,以供备用。
26.使用方法:使用前,预先通过打开密封帽904,并通过注射器将消毒液注入至储存囊902内部,然后将密封帽904重新安装在注入管903内部,留做备用,在患者透析完成后,通过护理人员将穿刺针取出,并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处理,在对透析患者进行包扎前,通过来回挤压充气气囊708,使其充气气囊708通过充气管702对调节气囊701进行充气动作,当其调节气囊701内部处于半充盈状态即可,然后通过无菌纱布对穿刺点进行包扎,将绷带本体1缠绕在透析患者外侧,并使调节气囊701位于无菌纱布的上方,然后缠绕绷带本体1,将塑胶杆3通过半封调节帽10的上方放置至半封调节帽10内部,将转动筒4通过半封调节帽10的背向测压表5的一侧螺旋安装至半封调节帽10内部,此时可以通过转动转动筒4带动塑胶杆3和加强带2移动,此时可以整体把握绷带本体1的松紧程度,而e型设置的加强带2保证解决了传统绷带中央紧两侧松的问题,且通过转动筒4和半封调节帽10的设置解决传统绷带通过子母魔术贴需要完全打开才能进行松紧程度调节的问题,其子母魔术贴一旦完全打开不
但绷带整体出现松动,并且无法精准把握其松紧程度,十分不便,而通过转动筒4的正反转动可以缓慢调整绷带的松紧程度,单手即可完成此操作。
27.实施例2如图1-7所示,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连接机构706包括转动环7061、连接体7062和卡环7063,所述转动环7061内侧与充气管70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7061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体7062,所述连接体706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环7063,这种设置可以通过充气管702缠绕在患者手臂,然后通过卡环7063卡在充气管702外侧,可以实现固定充气管702的目的,避免其随意晃动影响使用。
28.使用方法:在透析患者前期包扎过程中,需要对穿刺点进行较大的挤压力,此时通过将充气气囊708的螺旋筒707螺旋安装在气门芯704外侧,然后通过来回挤压充气气囊708此时可以使外部空气通过单向进气管709进入充气气囊708内部,然后进入气门芯704和充气管702内部,进入调节气囊701内部,此时调节气囊701内部处于充盈状态,调节气囊701处于充盈状态并且对穿刺点进行挤压,使其挤压力通过测压带6传递至测压表5,对比铭牌11表面注明恢复的三个阶段,分为前期血小板聚集阶段,血小板之间具有互相聚集在一起形成血小板血凝块,压力值应处于45-60kpa之间,并挤压5分钟,中期血小板释放阶段,血小板释放各种促凝物质,促进血液的凝固,压力值40-45kpa之间,并挤压40-70分钟,后期血小板收缩阶段压力值,压力值30-40kpa之间,并挤压40-60分钟,血凝块形成后血小板进一步收缩,导致血凝块更加严密的堵塞在出血部位,进一步发挥止血的作用,前期时进行挤压工作时,穿刺点的压力通过测压带6通过测压表5显示,当其压力处于45-60kpa之间时即为合适压力,此时停止挤压充气气囊708,通过螺旋筒707与气门芯704分离,然后将充气管702缠绕在患者手臂将连接机构706的卡环7063卡在充气管702外侧实现固定充气管702的目的,保证绷带整体性,而设置的单向阀705保证充气时,气体只能单向流动,避免调节气囊701的气体回流。
29.实施例3如图1-7所示,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包括绷带本体1、加强带2、塑胶杆3和调节组件7,所述绷带本体1内部安装有呈e型设置的加强带2,加强带2的设置保证绷带本体1进行缠绕在患者手臂时,其绷带1中央和两侧同步进行拉伸,避免绷带本体1中央紧两侧松的情况,所述加强带2外侧固定连接有可弯曲的塑胶杆3,所述塑胶杆3另一端外侧转动连接有塑料的转动筒4,转动筒4外侧设有外螺纹可以与半封调节帽10内侧的内螺纹配合实现松紧工作,所述绷带本体1正面安装有用于显示压力的测压表5,测压表5与测压带6配合完成穿刺点的测压工作,所述测压表5面朝转动筒4的一侧设有与绷带本体1连接在一起的横向设置的塑料的半封调节帽10,所述半封调节帽10上方的绷带本体1部位安装有对比铭牌11,对比铭牌11的设置方便患者或者护理人员以对比铭牌11上的信息设置穿刺部位的压力,所述绷带本体1背面设有与测压表5连接的横向设置的测压带6,所述绷带本体1背面安装有用于调节压力的调节组件7,且调节组件7外侧安装有用于检测失血的失血检测机构8和用于对失血处理的紧急处理机构9。
30.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调节气囊701和充气管702,所述调节气囊701外侧与绷带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气囊701中央开设有圆形孔,且调节气囊701侧边开设有扇形槽,所述调节气囊701外侧安装有失血检测机构8和紧急处理机构9,所述失血检测机构8一端位于扇
形槽内部,用于与血液接触并延伸至绷带本体1外侧,方便患者或者护理人员观察,所述紧急处理机构9的一端位于中央的圆形孔,所述调节气囊701外侧与失血检测机构8相对的一端连通有充气管702,且充气管702另一端安装有气门芯704,且充气管702侧面连通有放气机构703,放气机构703,用于对调节气囊701内部的气体进行排出,用于调整调节气囊701对穿刺点的压力,所述充气管702靠近气门芯704的一端外侧安装有单向阀705和连接机构706,单向阀705的设置保证在螺旋筒707与气门芯704进行连接时,保证调节气囊701内部的气体不会通过气门芯704排出,避免气体回流至充气气囊708内部,保证充气气囊708的充气工作,所述气门芯704另一端螺旋连接有螺旋筒707,且螺旋筒707另一端连接有充气气囊708,所述充气气囊708外侧连通有单向进气管709,单向进气管709用于气体通过单向进气管709进入充气气囊708内部,在挤压充气气囊708时避免充气气囊708内部的气体通过单向进气管709排出。
31.所述放气机构703包括放气管7031、阻挡环7032和放气帽7034,所述放气管7031一端与充气管702连通,所述放气管7031外侧和放气帽7034外侧均开设有放气孔7033,放气管7031和放气帽7034的放气孔7033重合时,其调节气囊701内部的气体排出,所述放气管7031外侧固定连接有阻挡环7032,阻挡环7032用于保证放气帽7034稳定在放气管7031外侧转动,保证两个放气孔7033重合然后进行放气动作,所述放气帽7034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在放气孔7033错开时,其内部的密封垫堵住放气管7031的放气孔7033,避免调节气囊701内部的气体私自排出。
32.使用方法:在透析患者护理中期时,需要减弱对穿刺部位压力,此时通过手动转动放气帽7034,放气帽7034转动时外侧的放气孔7033与放气管7031表面的放气孔7033重合,调节气囊701内部的气体通过充气管702和放气管7031并从放气孔7033内部排出,从而减弱调节气囊701内部的压力,当其测压表5显示的压力处于40-45kpa之间时即可停止放气动作,然后转动放气帽7034此时放气孔7033之间错开,并且放气帽7034内部的密封垫堵住放气管7031的放气孔7033,避免气体继续排出,并且挤压40-70分钟,在透析患者护理后期时,重复上述步骤并且使穿刺部位的压力处于30-40kpa之间,挤压40-60分钟,然后可以通过转动转动筒4与半封调节帽10分离,将绷带本体1拆除,本绷带可以通过护理人员使用,也可通过告知患者具体使用步骤,然后患者自行使用。
33.实施例4如图1-7所示,一种可调式透析专用绷带,所述失血检测机构8包括空心螺纹筒801、透明筒802和绒毛浆803,所述空心螺纹筒801外侧与调节气囊701固定连接,所述空心螺纹筒801内侧螺旋连接有透明筒802,所述透明筒802内部设有绒毛浆803,所述透明筒802的一端伸入至调节气囊701的扇形槽内部,当患者手部用力,或者包扎出现松动导致穿刺点流血,血液流入至扇形槽并与绒毛浆803接触,传导血液,此时患者或者护理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透明筒802观察到流血,方便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34.所述紧急处理机构9包括引导管901、储存囊902、注入管903和密封帽904,所述引导管901一端伸入至调节气囊701的圆形孔,所述引导管901另一端连通有储存囊902,所述储存囊902外侧连通有注入管903,且注入管903外侧螺旋连接有密封帽904,在使用绷带时,其预先通过注射器通过注入管903将消毒液注入储存囊902,以供备用。
35.所述引导管901与储存囊902连通的一侧内部安装有一层用于与储存囊902内部液
体隔离的隔离膜,在患者穿刺部位出血时,此时通过患者用力挤压储存囊902,此时消毒液挤破隔离膜然后通过引导管901通过调节气囊901中央的圆形孔排出,渗透无菌纱布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36.使用方法:在护理过程中患者手部用力或者包扎不紧凑,都容易出现穿刺部位出血情况,此时患者或者护理人员因为在绷带的作用下无法及时发现,而本绷带通过设置的空心螺纹筒801、透明筒802和绒毛浆803可以及时监测出穿刺点出血情况,当穿刺点出血时,其血液流出,并集聚与调节气囊701的扇形槽内部,血液经过绒毛浆803引流至端头部位,而端头部位裸露在绷带本体1外侧,在透明的透明筒802的作用下可以清楚的观察绒毛浆803的颜色情况,出现红色血液,如果护理人员在附近可以通过告知护理人员进行及时处理,如果此时患者离开医院,患者可以及时挤压储存囊902,储存囊902内部的消毒液挤压冲破隔离膜通过调节气囊701的圆心孔溢出,此时可以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将充气气囊708通过螺旋筒707安装在气门芯704外侧,并通过来回挤压充气气囊708,使其内部的气体通过充气管702注入调节气囊701内部,增加调节气囊701内部的压力,增加对穿刺部位的压力,完成上述步骤后,然后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系统的处理。
3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