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针灸治疗创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62894发布日期:2022-07-30 14: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针灸治疗创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治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具雕刻:拿出一套针灸所用的针具,针具的长度为3寸、直径为0.30mm,针具上使用激光雕刻机雕刻出刻度,将雕好刻度的针具先进行清洗,再进行消毒,最后用于备用;s2、针灸治疗准备:将定位部件套在已经雕刻出刻度的针具上,穴位所需入针深度就等于定位部件下表面距离针尖的距离,将套上定位部件的针具的针尖浸入强化药水中并浸10~20s,浸好后即可施针;s3、针灸治疗过程:将s2中的针具对病人的风池穴、百会穴、四神聪穴、肩井穴和天柱穴进行针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治疗创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定位部件为圆球,圆球为不锈钢材质,圆球中心开设有圆孔,圆孔中安装有空心圆柱,圆柱的材质为橡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治疗创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强化药水的配方为生地、钻地风、细辛、天南星和川乌组成,其中生地、钻地风、细辛、天南星和川乌的质量比例为1:2:1: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治疗创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风池穴施针方法为调节定位部件下表面距离针尖的距离为0.3~1.0寸,针尖向内下朝人中或鼻尖方向,针与皮肤呈45
°
扎入,当定位部件贴合皮肤时停止扎入即可,留20min;所述s3中百会穴施针方法为调节定位部件下表面距离针尖的距离为0.5~0.8寸,针与皮肤呈90
°
扎入,当定位部件贴合皮肤时停止扎入即可,留20min;所述s3中四神聪穴施针方法为调节定位部件下表面距离针尖的距离为0.5~0.8寸,针与皮肤呈15
°
扎入,当定位部件贴合皮肤时停止扎入即可,留20min;所述s3中肩井穴施针方法为调节定位部件下表面距离针尖的距离为0.5~0.8寸,针与皮肤呈45
°
扎入,当定位部件贴合皮肤时停止扎入即可,留20min;所述s3中天柱穴施针方法为调节定位部件下表面距离针尖的距离为0.5~0.8寸,针与皮肤呈90
°
扎入,当定位部件贴合皮肤时停止扎入即可,留20min。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治疗创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球的直径为1.20mm,所述圆孔的直径为0.80mm,所述空心圆柱的内径为0.20mm,且空心圆柱的外径为0.80m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治疗创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药水的配制方法为:一、取洗净的生地加黄酒拌匀,置罐内或适宜容器内,隔水蒸至酒被吸尽,生地显乌黑色光泽,味转甜后取出,晒至外皮黏液稍干,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并取30g备用;二、将钻地风清洗干净,切0.5~1厘米段片,晾晒成干品取60g备用;三、将细辛与炼蜜混合,用适量开水稀释后,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并取30g备用;四、取净天南星用清水浸泡,每日换水2~3次,如水面起白沫时,换水后加白矾,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漂至切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另将生姜片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天南星煮至内无干心时取出,晾至4~6成干,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取90g备用;五、取川乌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并取60g备用;六、将30g生地、60g钻地风、30g细辛、90g天南星和60g川乌共同放入锅中,放入350g水进行熬煮,大火熬30min,边熬边搅拌,放凉后即可成为强化药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治疗创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地和黄酒的
比例为10:3,所述细辛和炼蜜的比例为4:1,所述天南星和白矾的比例为50:1,所述天南星和生姜的比例为8: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针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治疗创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具雕刻:拿出一套针灸所用的针具,针具上使用激光雕刻机雕刻出刻度;S2、针灸治疗准备:将定位部件套在已经雕刻出刻度的针具上,将套上定位部件的针具的针尖浸入强化药水中;S3、针灸治疗过程:将S2中的针具对病人进行针灸,本发明通过在针具外部加了定位部件,将定位部件下表面到针尖的距离调节至穴位所需扎入的深度,这样使用时可以直接扎入,生地、天南星和川乌均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效果,钻地风具有舒经活络,颈椎止痛的效果,细辛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的效果,混合在一起使用使得该中针灸方法对颈椎各种疼痛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性价比较高。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寻梦缘美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3
技术公布日:2022/7/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