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8110发布日期:2022-09-14 10:4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传感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传感器已经应用到医疗的各个领域,作为传感器的一个重要分支,医疗用传感器的设计与应用时必须考虑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的对传感器测量的影响。现有的传感器一般通过应变片的形变产生的电阻变化以显示待测物的各种物理参数,医疗领域的传感器测试的是有生命待测物,传感器的测量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传感器需要放置或者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如果传感器与待测物脱离或者与传感器与待测物发生偏转,将会引起待测值得误差,影响后续的判断,传感器与待测物脱离,将无法获取测量参数,但是传感器与待测物之间产生少量偏差,无法直观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传感器,以解决传感器与待测物之间产生少量偏差,无法直观判断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本体和调平装置,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弹性体基座、第一挡板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基座一端设有第一挡板,另一端设有调平装置,所述弹性体基座内设有与弹性体基座同轴心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上设有十字凹槽,所述弹性体基座内部还设有互相垂直的第一架梁第二架梁,第一架梁第二架梁一端和弹性体基座内壁连接,另一端和十字凹槽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架梁上设有第一压槽,所述第二架梁上设有与第一压槽垂直的第二压槽,所述第一架梁和第二架梁上均设有应变片。
5.优选地,所述调平装置包括调平基座,所述调平基座上设有与调平基座底部垂直的第一支座、滑槽,所述第一支座上设有与第一支座可转动连接的调平板,所述传感器本体设于调平板上,所述调平板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调节块,所述滑槽内设有与滑槽可滑动连接的梯形块,所述梯形块两端与调节块抵接。
6.优选地,所述滑槽两端设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上设有穿过第二支座与梯形块可转动连接的调节丝杆。
7.优选地,所述调平板上设有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所述第一弧形杆和调平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的一端和第二弧形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弧形杆配合的锁块。
8.优选地,所述调平基座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有调节转轮,所述调节转轮与调节丝杆一端同轴心连接。
9.优选地,所述调节转轮直径大于调节丝杆直径。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弧形杆和第二弧形杆上均设有与弹性体基座配合的固定卡爪。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架梁和第二架梁,并通过第一架
梁和第二架梁与十字凹槽的间隙配合,可以同时实现传感器本体对待测物的物理参数的测量,以及减少因传感器本体与待测物不处于同一直线上引起的测量误差;2、本装置通过外设调平装置,调平装置与第二架梁配合,调节调平装置,通过第二架梁上的应变片的测量变化,显示传感器本体与带测量物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并可以通过调平装置将传感器本体调整至合适的测量位置,通过设置第二架梁,将传感器本体与待测物之间的扭转可视化;3、本装置可采用手动调整或者电动调整,同时由于设置调节转轮,可以使传感器本体的调整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发明一种医用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一种医用传感器的整体结构侧视剖视图。
15.图3为本发明一种医用传感器的整体结构俯视剖视图。
16.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
17.图5为图2中b处放大图。
18.图6为图3中c处放大图。
19.附图标记说明:传感器本体1;弹性体基座2;第一挡板3;弹性体4;十字凹槽5;第一架梁6;第一压槽601;第二架梁7;第二压槽701;调平装置8;调平基座801;第一支座802;调平板803;滑槽805,第一调节块804;滑槽 805;梯形块806;调节丝杆807;第一弧形808;第二弧形杆809;锁块810;弧形槽811;调节转轮812;固定卡爪813;第二支座814;圆形通孔9。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1和调平装置8,传感器本体1包括弹性体基座2、第一挡板3和弹性体4,弹性体基座2一端设有第一挡板3,另一端设有调平装置8,调平装置用于调整传感器本体1与安装面的倾斜角度,以减少传感器本体1测量时因传感器本体1偏转,待测物与传感器本体1之间的偏转带来的测量误差,弹性体基座2 内设有与弹性体基座2同轴心的弹性体4,弹性体4上设有十字凹槽5,弹性体基座2内部还设有互相垂直的第一架梁6第二架梁7,第一架梁6第二架梁7一端和弹性体基座2内壁连接,另一端和十字凹槽5间隙配合,其中,如图 6,第一架梁6的与十字凹槽5水平方向间隙配合,即第一架梁6与十字凹槽5 配合的一端可在十字凹槽5中水平滑动,如图5,第二架梁7与十字凹槽5竖直方向间隙配合,即第二架梁7与十字凹槽5配合的一端可在十字凹槽5中竖直滑动,弹性体4带动第一架梁6和第二架梁7产生形变从而将待测物的需测
量的物理参数转变为电信号,第一架梁6上设有第一压槽601,第二架梁7上设有与第一压槽601垂直的第二压槽701,第一架梁6和第二架梁7上均设有应变片,第一架梁6上的应变片与外部电路连接构成第一电路,第二架梁7上的应变片与外部电路连接构成第二电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架梁6上的第一压槽601为水平方向,第一压槽601受力时,弹性体4带动第一架梁6在竖直方向上产生形变,第二架梁7与十字凹槽5竖直方向间隙配合,第二架梁7与十字凹槽5配合的一端可在十字凹槽5中竖直滑动,不产生形变,第一架梁6 上的应变片测量弹性体4和第一挡板3受到竖直方向的力;第二架梁7上的第二压槽701为竖直方向,当传感器本体1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时候,弹性体4 带动第二架梁7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形变,第一架梁6与十字凹槽5水平方向间隙配合,同样不随弹性体4运动产生形变,第二架梁7上的应变片测量传感器本体1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力。
22.进一步的,本装置通过测量水平方面的扭转力从而判断传感器本体1是否水平,通过第二电路判端传感器本体1与待测物理是否处于同一直线上,因此,在传感器本体1外部还设有调平装置8,调平装置8用于调整传感器本体1与待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调平装置8包括调平基座801,调平基座801上设有与调平基座801底部垂直的第一支座802、滑槽805,第一支座802上设有与第一支座802可转动连接的调平板803,传感器本体1设于调平板803上,调平板803绕第一支座802转动实现传感器本体1的调平,调平板803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调节块804,滑槽805内设有与滑槽805可滑动连接的梯形块806,梯形块806两端与调节块804抵接,梯形块806在滑槽805中水平滑动,第一调节块804在梯形块806的倾斜面上滑动,由于第一支座802的限制,两个第一调节块804无法同时在梯形块806的斜面上上升或者下降,调平板803一端上升或者下降,带动传感器本体1偏转,带动调平板803转动,进而调节调平板803水平,消除传感器本体因不平或者与待测物与传感器本体1不处于同一直线上产生的扭矩为测量带来误差,梯形块806、第一调节块804和调平板803 配合为第一调节块804提供支撑。
23.进一步的,滑槽805两端设有第二支座814,第二支座814上设有穿过第二支座814与梯形块806可转动连接的调节丝杆807,通过调节调节丝杆807 调节梯形块806在滑槽805中水平滑动。
24.进一步的,调平板803上设有第一弧形杆808和第二弧形杆809,第一弧形杆808和调平板803固定连接,第一弧形808的一端和第二弧形杆809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一弧形杆808和第二弧形杆809围合成圆形,固定传感器本体1,第一弧形808和第二弧形杆809的自由端设有与第二弧形杆809配合的锁块810,通过固定锁块810将传感器本体固定于调平板803上,固定锁块810 中设有圆形通孔9,圆形通孔9使传感器本体1内部结构与外部电路连通。
25.进一步的,调平基座801上设有弧形槽811,弧形槽811内设有调节转轮 812,调节转轮812与调节丝杆807一端同轴心连接。
26.进一步的,调节转轮812直径大于调节丝杆807直径,相同的圆周角情况下,调节转轮812所对应的弧线更长,调节转轮812将对调节丝杆807的调节放大,以实现对调平板803倾斜角度的微调。
27.进一步的,第一弧形杆808和第二弧形杆809上均设有与弹性体基座2配合的固定卡爪813,固定卡爪813配合第一弧形杆808、第二弧形杆809,固定传感器本体1。
28.使用时,通过第一弧形杆808和第二弧形杆809围合成圆形固定传感器本体1,将传
感器本体固定在调平板803上,调节传感器本体1使第一架梁6与调节丝杆807平行,将第一架梁6上的应变片和外部电路连接构成第一电路,第二架梁7应变片和外部电路连接构成第二电路,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均为惠斯通电路,调节调节丝杆807带动梯形块806在滑槽805中水平滑动,使第二电路的电阻测量值不产生变化,此时可确定传感器本体1与待测物处于同一直线上。
2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