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技术涉及清洁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2.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猪只健康的病毒,其具有容易感染、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对于猪只养殖来说,防范非洲猪瘟病毒进入养殖场成为严峻的技术问题。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防止人体携带病菌进入养殖区,一般需要对人手进行清洁,然而,在对人手清洁的过程中,一般需要人工记录对清洁过程进行记录,无法有效地检测人员双手消毒的充分性。
技术实现要素:3.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清洁消毒设备。
4.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洁消毒设备包括盆体、加热元件和无线模块。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盆体的底部,所述无线模块设置在所述盆体的外侧,所述无线模块用于读取位于所述盆体附近的标签。
5.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洁消毒设备中,盆体用于装盛清洁消毒液体以进行杀菌消毒,加热模块用于对盆体中的液体加热以使清洁消毒时盆体内液体的温度更加舒适,无线模块能够读取盆体附近的标签以确定人员的双手是否处于盆体中以及是否达到有效的清洁消毒时间,保证了人员双手清洁消毒的充分性,避免将病菌带入养殖区。
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元件包括红外加热片,所述红外加热片位于所述盆体和所述无线模块之间。
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消毒设备包括导热元件,所述导热元件贴设在盆体的外侧底部,所述红外加热片贴设在所述导热元件背离所述盆体的一侧。
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消毒设备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贴设在所述红外加热片背离所述导热元件的一侧。
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元件通过支撑脚支撑在所述无线模块上。
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消毒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无线模块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消毒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无线模块上的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模块与所述标签的连接信号强度确认所述标签是否置入在所述盆体中。
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装置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无线模块读取所述标签置入在所述盆体中的时长。
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盆体采用非屏蔽材料制成。
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模块包括rfid模块。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7.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洁消毒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洁消毒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洁消毒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1.清洁消毒设备100、盆体10、底壁11、周壁12、容置腔13、加热元件20、红外加热片21、无线模块30、导热元件40、保温层50、支撑脚60、支架80、处理装置90。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6.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
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它工艺的应用和/或其它材料的使用。
27.请参阅体1-图3,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洁消毒设备100包括盆体10、加热元件20和无线模块30。加热元件20设置在盆体10的底部,无线模块30设置在盆体10的外侧,无线模块30用于读取位于盆体10附近的标签。
28.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清洁消毒设备100中,盆体10可以用于装盛清洁消毒液体以进行杀菌消毒,加热模块主要用于对盆体10中的清洁消毒液体加热以使双手在清洁消毒时盆体10内液体的温度更加舒适,无线模块30能够读取盆体10附近的标签以确定人员的双手是否处于盆体10中以及是否达到有效的清洁消毒时间,保证了人员双手清洁消毒的充分性,避免将病菌带入养殖区。
29.具体地,盆体10的形状可以设置为方形、圆形等,盆体10的内部形成有用于盛装消毒液体的容置腔13,容置腔13的开口朝向上方。本技术对于盆体10的形状不做限制。其中,盆体10的周边角落处可以圆滑过渡处理以免人员刮碰而受伤。
30.盆体10可以包括底壁11和周壁12,周壁12沿底壁11的外周面向上延伸而形成,底壁11和周壁12共同围成上述容置腔13。加热元件20可以贴设在盆体10的底壁11外侧,盆体10的底壁11可以设置为平面结构,进而以便于加热元件20能够与盆体10更好地贴合,使得加热元件20对盆体10内液体的加热效果更好。当然,在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20也可以贴设在盆体10的周壁12外侧,本技术对此不做具体限制,加热元件20能够对盆体10内的消毒液体进行加热即可。
31.无线模块30可以设置在盆体10的底壁11外侧,也可以设置在盆体10的周壁12外侧,本技术对于无线模块30在盆体10上的具体安装位置不做限制。无线模块30能够获取到盆体10附近的标签内所记录的信息,进而通过与标签之间的信号传递来确定人员相对于盆体10的位置以及双手在盆体10内清洁消毒的时长等信息,以保证人员双手的清洁消毒的充分性。
32.其中,标签可以可以理解为其内部记录有人员的个人信息以及能够接收或发射信号等功能的芯片,标签可以通过手环、工牌等方式佩戴在人员的手上,本技术对标签的具体功能作用以及佩戴方式不做限制,能够与无线模块30配合即可。
3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无线模块30包括rfid模块。
34.rfid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翻译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模块即为无线射频识别模块的简称。rfid模块能够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电子标签或射频卡等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rfid模块能够实时更新所接收到的信息,以能够快速地记录人员清洁消毒时的动向。同时,rfid模块还具有较大的信息存储量、较长的使用寿命以及较高的安全性等。
35.本技术的清洁消毒设备100可以利用rfid射频读取人员手上的标签信号,通过识别信号的强弱,检测出人员手部的行为轨迹,确保人员的双手在盆体10的容置腔13内活动,并判断是否满足完成清洁消毒所预设的时间,以此来判断人员的双手是否清洁消毒合格。
3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盆体10采用非屏蔽材料制成。例如,盆体10可以由塑料、橡胶等非金属材料制成。由于无线模块30与标签之间主要通过信号传递来检测人员的动向信息,非屏蔽材料制成的盆体10能够使得无线模块30与标签之间信号传递更加顺畅,避免盆
体10对无线设备与标签之间传输的信号造成屏蔽。
37.请参阅体1-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20包括红外加热片21,红外加热片21位于盆体10和无线模块30之间。红外加热片21的加热效果较好,能够使得盆体10内的消毒液体升温较快,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38.具体地,红外加热片21是一种通过红外光进行加热的板状元件,红外加热片21的形状可以与盆体10的底壁11形状相适配以使得红外加热片21能够严密地贴合在盆体10的底部,能够较快地对盆体10内的消毒液进行加热升温,进而人员在清洁消毒时盆体10内消毒液的温度能够快速升温,以使人员能够更加舒适。
39.无线模块30可以设置在红外加热片21相背于盆体10的一侧,红外加热片21不会影响无线模块30与标签之间的信号传输。
40.请参阅体1-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清洁消毒设备100包括导热元件40,导热元件40贴设在盆体10的外侧底部,红外加热片21贴设在导热元件40背离盆体10的一侧。
41.如此,导热元件40能够将红外发热片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盆体10中,以避免红外发热片直接与盆体10接触而导致盆体10在高温下变形或损坏,延长清洁消毒设备100的使用寿命。
42.具体地,导热元件40可以设置在盆体10与红外加热片21之间。导热元件40可以由耐高温、导热效果好且非屏蔽材料制成,例如玻璃材料等。导热元件40的形状可以与盆体10的底壁11形状相适配以能够更好地与盆体10贴合,增强导热效果。
43.请参阅体1-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清洁消毒设备100包括保温层50,保温层50贴设在红外加热片21背离导热元件40的一侧。
44.如此,保温层50能够更好地对盆体10中的消毒液进行保温,避免热量流失太快,红外加热片21进行间歇式加热即可,有效地节约用电量。
45.具体地,保温层50可以设置在红外加热片21相背于导热板的一侧。保温层50可以由保温效果好的材料制成,例如聚氨酯泡沫、聚苯板、保温棉等。保温层50的形状可以与盆体10的底壁11形状相适配,保温层50也可以整体包覆在盆体10的外侧,以使得保温效果更好,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
46.请参阅体1-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热元件40通过支撑脚60支撑在无线模块30上。
47.如此,支撑脚60能够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盆体10的重量全部压在红外加热片21、保温层50以及无线模块30上而导致元件损坏。
48.具体地,支撑脚60可以由硬度较大的材料制成以具有更好的支撑性。支撑脚6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支撑脚60间隔分布在导热元件40下方周侧以使支撑脚60对盆体10对支撑更加平稳。例如,导热元件40的形状为方形时,支撑脚60可以设置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导热元件40的角落处;导热元件40的形状为圆形时,支撑脚60可以设置为三个、四个或五个等,均匀间隔设置在其外周。本技术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49.由上述可知,清洁消毒设备100的各部件自上而下分别为盆体10、导热元件40、红外加热片21、保温层50、无线模块30,导热元件40和无线模块30之间设有多个部件,盆体10中装盛消毒液时重量较大,如若直接压下可能会导致部件损坏,进而可以通过支撑脚60进行支撑以使导热元件40和无线模块30之间形成间隔以便于多个部件的安装,间隔设置不仅
能够有效地起到散热的作用,避免红外加热片21在加热时散发的热量损坏其他部件,还能够避免重量过大直接压下而导致部件功能失效甚至破损,极大地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
50.请参阅体1-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清洁消毒设备100包括支架80,无线模块30设置在支架80上。支架80能够对上方的众多部件起到支撑保护作用。
51.请参阅体1-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清洁消毒设备100包括设置在无线模块30上的处理装置90,处理装置90用于根据无线模块30与标签的连接信号强度确认标签是否置入在盆体10中。
52.如此,处理装置90用于处理无限模块所接收到的信号,根据信号的强弱来确认标签相对于盆体10的距离,进而能够确认双手是否置于盆体10内的消毒液中。
53.具体地,处理装置90可以安装在支架80的底部且与无线模块30电连接,无线模块30所接收到底信号能够直接传递至处理装置90内进行分析处理。
5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装置90内可以包括电路板,电路板可以与红外加热片21以及无线模块30等电连接,处理装置90可通过电路板能够对红外加热片21与无线模块30进行连接控制。
5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装置90被配置为通过无线模块30读取标签置入在盆体10中的时长。如此,处理装置90可以通过无线模块30接收标签中信号的时长来确认人员的双手是否充分清洁消毒,避免出现消毒不充分而将病菌带入养殖区内的情况。
5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装置90内可以设有报警模块。当无线模块30接收标签的信号时长足够时,双手离开盆体10报警模块不会发声警告;当无线模块30接收标签的信号时长不足时,双手离开盆体10报警装置则会发声警告,以提示人员清洁消毒不够充分。当然,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制。
5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