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蜂毒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60147发布日期:2022-08-17 07:4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蜂毒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蜂毒精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蜂毒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蜂毒是工蜂尾部分泌的毒液,成分极为复杂,主要成分是多肽类(如蜂毒肽、蜂毒明肽等)、氨基酸、酶类(如磷脂酶、透明质酸酶等)、多巴胺、组织胺、酸类及微量元素。
3.蜂毒本身具有较强的毒性,单独使用容易出现中毒症状,严重可致人死亡,因此蜂毒一般是需要精制提取后才能使用。cn113476375a对蜂毒进行了精制提取,精制后的蜂毒提取物毒性明显下降,并在抗菌、消炎和镇痛等方面的功效方面发挥较佳的效果。
4.发明人认为,上述蜂毒提取物应用在口腔中,固然能在消炎镇痛方面产生优异的效果,维护口腔健康,但同时牙齿美白和口气清新也是人们长期想要追求的,具有牙齿美白和口气清新功效的蜂毒提取物目前仍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供一种无毒无刺激,且抗菌、消炎镇痛,同时具备牙齿美白和口气清新功效的复合蜂毒肽组合物,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蜂毒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蜂毒肽组合物,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蜂毒肽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蜂毒0.02~0.1%蜂皇浆5~20%蜂花粉3~10%蜂蜜10~30%甘草提取物5~20%食用油20~75%。
7.上述特定比例的蜂皇浆、蜂花粉、蜂蜜和甘草提取物的加入不但能去除蜂毒的毒性,使上述复合蜂毒组合物能正常使用在化妆品或者口腔用品中,而不产生刺激反应。
8.相对于现有技术,上述复合蜂毒肽组合物不但能发挥较佳的抗菌和消炎镇痛效果,而且当复合蜂毒组合物用于牙膏时,,复合蜂毒组合物还能有效去除咖啡、红茶、酱油以及香烟引起的牙釉质外源性色斑,在美白牙齿表现出显著的效果,同时还能显著降低口腔中甲硫醇的含量,去除口臭,提高使用者的口气清新度。
9.优选的,所述蜂毒取自胡蜂。
10.自然界中提取的蜂毒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蜂毒在组分种类和含量上不同,相应地,在毒性以及效果方面也具有明显区别,相对于其他蜂的蜂毒,胡峰的蜂毒经上述原料配合后,制得的复合蜂毒肽组合物不但在抗菌、消炎方面的效果较佳,在美白牙齿以及除口臭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
11.优选的,所述食用油为菜籽油。
1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蜂毒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蜂毒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甘草提取物、蜂蜜、菜籽油、蜂皇浆和蜂花粉混合,在100~120℃的温度下熬制2h以上,过滤后常温静置24h以上,获得基础油;步骤2,在基础油中加入蜂毒,在基础油中加入蜂毒提取物,在60~80℃下加热均质,使其混合均匀,室温静置24h以上,制备得蜂毒肽组合物。
13.蜂毒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通过在100~120℃的温度下熬制2h以上,使各组分的活性物充分融合形成基础油,基础油与蜂毒经过60~80℃均质混合结合并静置一段时间,使两者充分结合,不但能很好地去除蜂毒的毒性且蜂毒的活性组分不易受损失,得到无毒且不刺激口腔黏膜的复合蜂毒肽组合物,而且该复合蜂毒肽组合物还表现出显著的牙齿美白效果。
1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蜂毒肽的应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蜂毒肽的应用,将复合蜂毒肽组合物添加至药膏、口腔用品和化妆品中。
15.复合蜂毒肽组合物是一种十分安全不刺激的成分,且具有多重功效,添加至药膏中,能起到较佳抗菌、消炎和止血的效果,添加至口腔用品中,不但发挥较佳的抗菌、消炎和止血的效果,还能美白牙齿和祛除口臭,添加至化妆品中,还使得蜂毒肽成分发挥较佳的祛斑效果。
16.一种3d美白热感牙膏,由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复合蜂毒肽0.1~10%保湿剂13~54%增稠剂0.6~3.5%表面活性剂 0.5~5%水15~25%甜味剂 0~0.3%螯合剂0~1.8%摩擦剂7.2~37.8%食用香精:0~2%防腐剂0~0.3%。
17.进一步地,所述保湿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丙二醇:1~10%山梨醇:10~36%甘油:2~8%。
18.进一步地,所述增稠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羧甲基纤维素钠:0.4~2%黄原胶:0.2~1.5%。
19.进一步,所述摩擦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成组成:二氧化硅2~8%碳酸钙2~28%。
20.进一步地,所述防腐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成组成:羟苯甲酯:0.05~0.2%羟苯丙酯:0.05~0.1%。
21.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3d美白热感牙膏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美白热感牙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填充剂、表面活性剂和增稠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粉料混合物;调整真空度为(-0.05~-0.1)mpa,停止抽真空,将保湿剂、甜味剂、螯合剂、食用香精、防腐剂和水混合,得到液体混合物;步骤2,再次将真空度调整为(-0.05~-0.1)mpa,停止抽真空,在液体混合物中加入粉料混合物,接着搅拌0.5~1.5h,得到膏体混合物;步骤3,在膏体混合物中加入复合蜂毒肽组合物,搅拌10~30min,接着在真空度为(-0.08~-0.1)mpa下搅拌3~8min,停止搅拌,并恢复至常压,得到蜂毒牙膏。
22.优选的,所述液体混合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甜味剂和螯合剂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水相混合物;将保湿剂、食用香精和防腐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油相混合物;步骤2),将水相混合物以及油相混合物混合,得到液体混合物。
23.通过上述牙膏的制备方法,能够在保持复合蜂毒肽组合物活性的同时将复合蜂毒肽组合物分散均匀,使得牙膏同时起到优异的抗菌、消炎、美白和去口臭的效果。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在蜂毒制备的过程中添加特定比例的蜂皇浆、蜂花粉、蜂蜜和甘草提取物,不但能去除蜂毒的毒性,使复合蜂毒肽组合物能发挥较佳的抗菌和消炎效果,而且当复合蜂毒组合物用于牙膏时,复合蜂毒组合物还能有效去除咖啡、红茶、酱油以及香烟引起的牙釉质外源性色斑,显著降低唾液中甲硫醇的含量,在美白牙齿以及去除口臭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效果。
25.2、上述复合蜂毒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工业化生产和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26.实施例1一种蜂毒肽组合物,由0.02g胡蜂蜂毒、5g蜂皇浆、3g蜂花粉、10g蜂蜜、5g甘草提取物、76.98g菜籽油制备而成,具体地,蜂毒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5g甘草提取物、10g蜂蜜、76.98g菜籽油、5g蜂皇浆和3g蜂花粉混合,在100℃的温度下熬制2h,过滤后常温静置24h,获得基础油,步骤2,在基础油中加入0.02g胡蜂蜂毒,在60℃下加热均质,使其混合均匀,室温静置24h,制备得蜂毒肽组合物。
27.实施例2一种蜂毒肽组合物,由0.07g胡蜂蜂毒、20g蜂皇浆、10g蜂花粉、30g蜂蜜、20g甘草提取物、19.93g菜籽油制备而成,具体地,蜂毒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20g甘草提取物、30g蜂蜜、19.93g菜籽油、20g蜂皇浆和10g蜂花粉混合,在120℃的温度下熬制6h,过滤后常温静置48h,获得基础油;
步骤2,在基础油中加入0.07g胡蜂蜂毒,在80℃下加热均质,使其混合均匀,室温静置48h,制备得蜂毒肽组合物。
28.实施例3一种蜂毒肽组合物,由0.05g胡蜂蜂毒、10g蜂皇浆、6g蜂花粉、20g蜂蜜、10g甘草提取物、53.95g菜籽油制备而成,具体地,蜂毒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10g甘草提取物、20g蜂蜜、53.95g菜籽油、10g蜂皇浆和6g蜂花粉混合,在110℃的温度下熬制4h,过滤后常温静置48h,获得基础油。
29.步骤2,在基础油中加入0.05g胡蜂蜂毒,在70℃下加热均质,使其混合均匀,室温静置24h,制备得蜂毒肽组合物。
30.对比例1一种对比样品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1kg金银花、6kg蒲公英、10kg甘草和72.99kg菜籽油混合加入熬煮锅中,在70℃下熬煮3h,过滤取滤液,冷却至15℃,得到基础油。
31.步骤1,10kg蜂蜜和0.01kg蜂毒提取物和基础油加入均质罐中,在65℃加热均质2h,接着自然降温至18℃,静置20h,重复加热均质再静置的操作三次,得到对比样品1。
32.对比例2一种对比样品2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采用菜籽油等量替换蜂花粉。
33.对比例3一种对比样品3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采用菜籽油等量替换蜂皇浆。
34.对比例4一种对比样品4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蜂花粉用量为1g,蜂皇浆用量为25g,菜籽油的用量为43.95g。
35.应用例1一种3d美白热感牙膏,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2g二氧化硅、30g碳酸钙、0.5g十二烷基硫酸钠、1.5g黄原胶和0.4g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粉料混合物;将0.15g糖精钠、0.2g焦磷酸钠与15g水搅拌均匀,得到水相混合物;将1g1,3-丙二醇、45g山梨醇、2g甘油、2g食用香精、0.05g羟苯甲酯和0.1g羟苯丙酯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油相混合物;将水相混合物以及油相混合物混合,得到液体混合物。
36.步骤2,再次将真空度调整为-0.1mpa,停止抽真空,在液体混合物中加入粉料混合物,接着搅拌0.5h,得到膏体混合物;步骤3,在膏体混合物中加入0.1g复合蜂毒肽组合物,搅拌30min,接着在真空度为-0.08mpa下搅拌3min,停止搅拌,并恢复至常压,得到蜂毒牙膏。
37.应用例2-3一种3d美白热感牙膏,与应用例1的区别在于:分别采用实施例2-3制备的复合蜂毒肽组合物等量替换实施例1制备的复合蜂毒肽组合物。
38.应用例4
一种3d美白热感牙膏,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15g二氧化硅、10g碳酸钙、5g十二烷基硫酸钠、0.2g黄原胶和2g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粉料混合物;将0.3g糖精钠、2g焦磷酸钠与26.75g水搅拌均匀,得到水相混合物;将10g1,3-丙二醇、10g山梨醇、8g甘油、0.5g食用香精、0.2g羟苯甲酯和0.05g羟苯丙酯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油相混合物;将水相混合物以及油相混合物混合,得到液体混合物。
39.步骤2,再次将真空度调整为-0.05mpa,停止抽真空,在液体混合物中加入粉料混合物,接着搅拌1.5h,得到膏体混合物;步骤3,在膏体混合物中加入10g复合蜂毒肽组合物,搅拌10min,接着在真空度为-0.1mpa下搅拌8min,停止搅拌,并恢复至常压,得到蜂毒牙膏。
40.应用对比例1-4一种3d美白热感牙膏,与应用例3的区别在于:分别采用对比例1-4制备的对比样品1-4等量替换实施例3制备的复合蜂毒肽组合物。
41.实验2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检测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对以上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制备的复合蜂毒肽组合物进行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检测。
42.检测结果详见表1。
43.表1 单位标准要求实施例1-3对比例1-4汞mg/kg≤1合格合格铅mg/kg≤10合格合格砷mg/kg≤2合格合格镉mg/kg≤5合格合格菌落总数cfu/g≤1000合格合格耐热大肠菌群/g不得检出合格合格铜绿假单胞菌/g不得检出合格合格金黄色葡萄球菌/g不得检出合格合格霉菌和酵母菌总数cfu/g≤100合格合格表1的检测结果表明,以上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制备的复合蜂毒肽组合物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44.实验2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3.1对以上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制备的复合蜂毒肽组合物样品进行毒性检测。
45.检验方法:spf级km小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16-23g,由南方医科大学提供,km小鼠隔夜禁食不禁水后,一次给药,样品剂量为5000mg/kg体重。给药后立即观察并记录km小鼠的中毒表现、死亡数和死亡时间,观察期14d。结果评价,在14d内无实验动物死亡,可判定ld
50
》 5000mg/kg。
46.检测结果:染毒后,在观察期内未发现小鼠有中毒表现及死亡,证明以上实施例以
及对比例制备的复合蜂毒肽组合物样品对雌、雄性km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
50
》 5000mg/kg体重,属于实际无毒级,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 年版) 2.3.13.1 (1)要求。
47.实验3口腔黏膜刺激实验参照yy/t0127.13-2018《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3部分:口腔黏膜刺激试验》,对各应用例和应用对比例制备的牙膏样品进行口腔黏膜刺激实验。
48.检测方法:1、每支牙膏样品对应取检疫合格的雄性金黄地鼠3只。用3%戊巴比妥钠按45mg/kg bw剂量将动物麻醉,用碘伏清洁消毒动物口腔内外组织。
49.2、直接使用材料,记录所用受试物体积,放入金黄地鼠的一侧口腔颊囊内。另一侧口腔颊囊不放置样品作为空白对照。接触时间5min,每小时重复1次,共4次。每次接触后及重复放置前检查颊囊。末次接触后24小时肉眼观察颊囊。
50.3、末次接触后24小时无痛处死动物,取试样接触部位的黏膜及其周围组织,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半连续切片,间隔取片5张,he染色。
51.4、结果判定按yy/t 0127.13-2018《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3部分:口腔黏膜刺激试验》中10.2.2 表2口腔黏膜组织反应记分系统进行结果判定。
52.表2受试物对金黄地鼠口腔黏膜组织反应记分。
53.表2
结果评价,刺激性大小:应用对比例2 》应用对比例3》应用对比例4》应用例1-3、应用对比例1,并且,从总分结果来看,应用对比例2-3的具有明显刺激性,应用对比例4刺激性较低,应用例1-3以及应用对比例1的受试物结果与对照侧一致,对金黄地鼠口腔黏膜刺激判定为无刺激。
54.实验4牙膏去除外源性色斑功效评价根据gqt/zy-hj-a-20《牙膏去除外源性色斑功效评价检验细则》,以刺激性较低的应用例1-3、应用对比例1、应用对比例4制备的牙膏为待测牙膏样品,按照以下试验方法进行测试:1、制作牙釉质样本:取牛切牙切割成大小约为5mm
×
5mm的牙釉质块,包埋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中。用经水润湿的180目砂纸打磨牙釉质唇面,将弧形结构的牙釉质面打磨平整。用水冲洗样本后,再用经水润湿的600目砂纸将牙釉质面打磨光滑。在超声浴中用去离子水清洗15分钟。
55.2、酸蚀:将牙釉质块浸入1%盐酸中,搅拌1分钟,取出后用纸巾将残留的液体吸干;然后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搅拌1分钟,取出后用纸巾将残留的液体吸干;最后浸入1%植酸溶液中,搅拌1分钟,取出后用纸巾将残留的液体吸干。
56.3、牙釉质样本的染色: (1) 染色液的成份: 4.0g/l 咖啡,4.0g/l 红茶,2.5g/l 胃粘蛋白,4.0g/l 酱油,16支/l香烟,0.05g/lfecl3。(2) 染色液的配制:首先配制胃粘蛋白溶液(使用去离子水),加入上述染色液的成份,冷却。使用前按照10ml/l 的量加入4℃保存的0.05g/l 的fecl3;溶液。将酸蚀好的牙釉质块放入染色机中染色,持续染色12d。
57.4、测量染色后的牙釉质样本的颜色:将染色后的牙釉质块编号并标记好,用色差计测量牙釉质的颜色(l*
刷牙前
),选择l*值在30-50的牙釉质块,随机分配到样品组和对照组中,每组8块,分别用受试物及对照物进行刷磨处理。
58.5、模拟刷牙过程: (1)测试牙膏浆的制备:按照1:1.6 (牙膏:水)的比例称取一定重量的待测牙膏和去离子水,用玻璃棒搅拌使牙膏分散后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成匀浆备用。对照牙膏浆的制备方法同上。(2)将牙釉质块,放入自动机械刷牙机试样固定槽内固定,使牙釉质块高出2mm左右,拧紧螺丝将其固定。安装牙刷头,使刷毛垂直接触牙釉质表面,牙刷头及杆总重量为150g。称取约70g待测样品匀浆,加入到磨液瓶内,将磨液瓶固定在刷牙机上,使牙膏浆埋没牙釉质样本,往返刷牙800 次。刷牙结束后,将牙釉质样本从刷牙机上取出,用水冲洗干净,用纸币吸干水,晾干。计算刷牙前后l*的差值

l*,

l*=l*
刷牙后-l*
刷牙前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独立样本t检验。如果样品组

l*值大于对照组

l*值,且两组

l*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受试物能有效去除外源性色斑。
59.表3为检验数据及统计结果。
60.表3
ꢀ△
l*
刷牙前

l*
刷牙后

l*应用例139.63
±
1.2551.54
±
2.5911.98
±
1.08应用例239.26
±
1.6154.52
±
2.1815.25
±
1.32应用例338.88
±
1.5353.15
±
2.6714.28
±
2.23应用对比例139.39
±
1.7640.66
±
1.831.28
±
0.28
应用对比例438.74
±
1.7642.32
±
2.513.68
±
1.49与对照组比较,样品组

l*值均大于对照组

l*值,且两组间

l*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认为该应用例1-3能有效去除咖啡、红茶酱油、香烟引起的牙釉质外源性色斑。
61.结合表3的数据可得,本技术制备的复合抗菌肽组合物与对比例1的不同,应用例3和应用对比例1虽同样为无毒且对口腔无明显刺激性,但本技术制备的复合抗菌肽组合物加入牙膏后,该牙膏美白牙齿效果显著优异于应用对比例1,证明本技术制备的复合抗菌肽组合物相对于应用对比例1在去除外源性色斑效果方面具有显著的进步。
62.实验5根据gqt/zy-hg-1《牙膏或漱口水去口臭效果评价检验细则》,以应用例3制备的牙膏为样品组,应用对比例2的牙膏为对照组,测试方法如下:1)唾液的制备:收集4名志愿者的唾液共14g存放于50ml的离心管,然后8000转离心处理15分钟,取上清液。
63.2)过夜培养(成膜) :取10支10ml离心管,每支离心管放入1片羟基磷灰石(hap)片并加入1ml唾液上清液,然后将离心管置于37"c 的恒温水浴锅中过夜培养,以在hap片表面形成获得性生物膜。第二天将离心管从水浴锅里取出,吸走管中的唾液。
64.3)牙膏浆制备:按照1:1.6 (牙膏:水)的比例称取一定重量的待测牙膏和去离子水,用玻璃棒搅拌使牙膏分散后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成匀浆备用。
65.4)测试样品的处理:将10 片培养后的hap片随机分为样品组和对照组,每组5片。将样品组hap片浸泡牙膏浆30秒,取出后放入顶空瓶中,每瓶1片。对照组则用普通牙膏浆做相同处理。
66.5)唾液培养基溶液的制备:称取硫乙醇酸盐培养基0.75g,加入25g去离子水,适当加热搅拌溶解后作为培养基储备液。收集4名志愿者的唾液26g存放于50ml的离心管,按照1.6: 13.4: 85 (培养基储备液:去离子水:唾液)的比例称取一定重量的培养基储备液、去离子水和唾液,混合均匀后备用。
67.6)过夜培养(挥发性硫化物) :每个顶空瓶里加入3ml唾液培养基溶液,然后将其置于37"c的恒温水浴锅中过夜培养(12小时以上),以产生挥发性硫化物。第二天将培养好的顶空瓶从水浴锅里取出。
68.7)检测甲硫醇的产生量:甲硫醇是口气的特征物质之
‑ꢀ‑
,甲硫醇的量越少,说明口气越清新。将顶空瓶置于顶空进样器中,通过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检测得到甲硫醇的峰面积。
69.8)评价方法:将样品组和对照组的峰面积取对数后,采用spss 27.0 统计软件,用shapiro-wilk test 进行峰面积对数值正态分布的显著性检验,若p》0.01,则呈正态分布:进行t检验,显著性差异水平a=0.05。若p《0.01,则呈非正态分布,进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显著性差异水平a=0.05。如果样品组数值小于对照组数值,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样品组经过12小时以上与唾液共同培养后,能够减少甲硫醇的产生,具有清新口气的效果。
70.表4为实验5的检测数据及统计结果。
71.表4
由表4可得,与应用对比例2(对照组)比较,应用例3(样品组)的牙膏中增加蜂花粉,经过12小时以上与唾液共同培养后,能够显著减少甲硫醇的产生,具有12小时清新口气,减少口臭的效果,证明蜂花粉的加入不但能帮助降低复合蜂毒肽组合物的口腔刺激性,还能与复合蜂毒肽组合物中各组分协同产生较佳的去口臭的效果,应用对比例1中同样未添加蜂花粉,同上推理可得,应用对比例1制备的牙膏无法获得由蜂花粉带来的去除口臭的效果。
72.实验6小鼠耳肿胀实验根据gqt-zy-dl-002《小鼠耳肿胀试验作业指导书》,对应用例3和应用对比例1、4制备的牙膏样品进行小鼠耳肿胀实验。
73.试验方法如下:1、将检疫合格后的60只spf级km小鼠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10只,分别为应用例3受试物组、应用对比例1、4受试物组和模型对照组。
74.2、小鼠检疫分组后,左耳不作处理做本底值,右耳内外两面共涂30 u l的二甲苯溶液,30min后,模型对照组不作处理,受试物组小鼠右耳两面涂抹100mg的相应样品,涂样1h后颈椎脱白处死小鼠,擦净受试物,剪下双耳,取直径为8mm的耳片(左右耳同一部位)称重记录。同一只动物左右耳的重量差即为肿胀度。
75.肿胀度=右耳耳片重量-左耳耳片重量肿胀抑制率=(模型对照组平均肿胀度-受试物组平均肿胀度)/模型对照组平均肿胀度
×
100%。
76.3、统计分析,实验数据以均值土标准差表示(x士s),采用spss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77.试验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受试物组小鼠耳肿胀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耳肿胀的抑制效果见表5。
78.表5组别耳肿胀度(mg)耳肿胀抑制率(%)模型对照组22.58
±
3.14-应用例313.78
±
2.5238.97应用对比例113.88
±
2.4338.53
应用对比例421.75
±
3.683.68本试验条件下,应用例3和应用对比例1受试组的消暑耳肿胀度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提示应用例3和应用对比例1样品均具有一定的体内抗炎作用。
7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