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修复受损头发功效的烫发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3218发布日期:2022-07-30 00:46阅读:2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修复受损头发功效的烫发剂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烫发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修复受损头发功效的烫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烫发剂是一种常见的美发产品,一般的烫发剂由1号软化剂与2号中和剂组成,软化剂中含有的巯基乙酸或者亚硫酸氢钠等还原剂作为主要有效成分,中和剂中含有的过氧化氢氧化剂作为主要有效成分,由于发丝中的胱氨酸含量较高,当发丝与还原剂接触时,胱氨酸分子中的二硫化键会断开而形成半胱氨酸,使得发丝变得柔软,此时将头发盘卷成各种样式后,再将中和剂与发丝接触,中和剂中的氧化剂将二硫键重新连接,从而使得发丝定型,具有良好的卷曲效果。
3.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烫发剂普遍存在对受卷烫的发丝有损伤的弊端,特别是对于本身存在干燥开叉等受损问题的发质,卷烫后的头发受损程度往往进一步加重,头发变得枯黄易断,美发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发丝卷曲效果,改善烫发剂对头发的损伤,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修复受损头发功效的烫发用软化剂、中和剂以及包含有软化剂与中和剂的烫发剂。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修复受损头发功效的烫发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修复受损头发功效的烫发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修复受损头发功效的烫发剂,包括软化剂和中和剂,按占所述软化剂总质量的百分数计,所述软化剂的原料包括:半胱胺盐酸盐2.92-4.5%、巯基乙酸1.4-2.1%、氢氧化铵0.4-0.6%、喷替酸五钠0.03-0.05%、乳化剂2.4-3.1%、成膜剂1.15-1.45%以及修护剂5-6.12%,余量为去离子水;按占所述中和剂总质量的百分数计,所述中和剂的原料包括:过氧化氢0.96-1.44%、羟乙二磷酸0.1-0.18%、羟乙磷酸四钠0.04-0.07%、磷酸氢二钠0.08-0.12%、乳化剂6.4-7.1%、清洁剂0.24-0.36%以及修护剂3.9-4.8%,余量为去离子水;所述修护剂包括:鲸蜡醇以及棕榈酸乙基己酯、棕榈酸异丙酯、刺阿甘树仁油、牛油果树果脂、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去离子水解蚕丝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发明人在对烫发剂的配方研发试验过程中发现,除了烫发剂有效成分的浓度、涂膜接触时间、涂膜加热温度等因素会对发丝的受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外,发质已受损的头发相比健康的头发,卷烫前后的受损程度变化幅度更大。出于降低发质受损程度的目的进行配方改进,发明人采用“半胱胺盐酸盐+巯基乙酸+氢氧化铵+喷替酸五钠”的组合作为软化剂的主要有效成分,将“过氧化氢+羟乙二磷酸+羟乙磷酸四钠+磷酸氢二钠”的组合作为中和剂的主要有效成分,同时复配鲸蜡醇以及棕榈酸乙基己酯、棕榈酸异丙酯、刺阿甘树
仁油、牛油果树果脂、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去离子水解蚕丝,不仅能够提高卷烫后的发丝强韧度,使卷烫前的受损发丝得到修复,更出乎意料的是,烫发剂的卷曲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头发曲度与定型时的卷杠曲度更加接近,且多次洗发后不易出现卷曲复原的问题。
7.对此,发明人认为,这是由于软化剂以及中和剂中的特殊还原氧化成分组合,配合特别复配的修护剂共同作用而起效的。由于枯黄开叉的发丝上部分毛鳞片在接触软化剂前已经呈打开状态,得部分毛鳞片下的毛皮质直接与烫发剂还原成分接触,各处毛皮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过早打开的毛鳞片下的毛皮质角蛋白链断过度,导致毛髓质流失,发丝受到结构性的损伤,毛皮质难以在后续氧化键合完全,因此最终导致卷曲定型效果欠佳的问题。本技术通过采用以上配方的软化剂与中和剂,对发丝具有较为温和的还原与氧化作用,同时配合修护剂起效,使得过早打开的毛鳞片下的毛皮质受到初期的保护,从而拉近了发丝上开合程度不均匀的毛鳞片下毛皮质的开链软化程度,使发丝各处软化效果更为均匀,中和定型时毛皮质断开的二硫键更充分接合,毛鳞片闭合整齐,卷烫后的头发能够维持更久的卷曲效果。
8.优选的,所述半胱胺盐酸盐、巯基乙酸、氢氧化铵的质量比为(7.3-7.5):(3.5-3.6):1。
9.通过将半胱胺盐酸盐、巯基乙酸、氢氧化铵按特定范围的配比组合作为软化剂的还原成分,对发丝具有稳定温和的还原开链作用,不易对受损发质造成过度损失的问题。
10.优选的,所述过氧化氢、羟乙二磷酸、羟乙磷酸四钠、磷酸氢二钠的质量比为(1.2-1.5):(0.5-0.6):12:1。
11.通过将过氧化氢、羟乙二磷酸、羟乙磷酸四钠、磷酸氢二钠按特别配比相互作用,能够降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从而提高中和剂的稳定性,使发丝中的二硫键能够更好地被氧化而键合,提升了发丝的卷烫定型效果。
12.优选的,按占所述软化剂总质量的百分数计,所述软化剂中至少含有0.45-0.55%的棕榈酸乙基己酯;按占所述中和剂总质量的百分数计,所述中和剂中至少含有0.5-0.7%的棕榈酸异丙酯。
13.通过在软化剂中添加棕榈酸乙基己酯,在中和剂中添加棕榈酸异丙酯,当发丝初次接触软化剂时,棕榈酸乙基己酯作为修复组分覆盖毛皮质,通过棕榈酸乙基己酯在毛皮质上的较好的附着力,冲洗后能够持久地沾附在受损的毛鳞片底下,当发丝于中和剂接触后,棕榈酸异丙酯与棕榈酸乙基己酯相容性较好,有助于中和剂一同附着于毛鳞片之间,中和剂的氧化成分将毛皮质的二硫键重新连接之后,棕榈酸异丙酯与棕榈酸乙基己酯留存于毛鳞片之下,从而使毛鳞片贴合于毛皮质表面,不易重新翻卷打开,使发丝保持良好的卷曲定型效果。
14.优选的,按占所述软化剂总质量的百分数计,所述软化剂的修护剂至少包括以下原料:鲸蜡醇4.5-5.5%、棕榈酸乙基己酯0.45-0.55%、刺阿甘树仁油0.009-0.011%、牛油果树果脂0.009-0.011%、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去离子水解蚕丝0.0005-0.0007%。
15.通过采用鲸蜡醇、棕榈酸乙基己酯、刺阿甘树仁油、牛油果树果脂以及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去离子水解蚕丝按特定用量复配作为软化剂的修复组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在毛皮质的附着效果,而且组分之间相互协同作用提升了软化剂的温和性,使得受损发丝在软化的同时,毛皮质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不仅减少了发丝各处的不均匀软化程度,而且使毛
鳞片也得到一定的修复效果。
16.优选的,所述软化剂的修护剂还包括以下原料:胆甾醇、神经酰胺、季铵盐、氨基酸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7.通过添加胆甾醇、神经酰胺、季铵盐、氨基酸,提高了发丝角蛋白的保湿锁水性,使发丝在软化过程保持良好的柔韧性,便于头发更好地卷曲定型。
18.优选的,所述成膜剂包括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9.通过采用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氨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成膜剂,能够使修护剂更好地成膜附着在发丝表面,提高了对毛鳞片的修复效果,也减少了软化过程中发丝的水分流失,使得头发具有更好的光泽度。
20.优选的,按占所述软化剂总质量的百分数计,还包括以下原料:山嵛基三甲基氯化铵0.26-0.38%、二椰油基二甲基氯化铵0.0024-0.0036%、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0.0016-0.0024%。
21.通过在软化剂中添加山嵛基三甲基氯化铵、二椰油基二甲基氯化铵、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能够吸附在发丝表面形成水膜,从而使修护剂更好地附着覆盖于发丝的毛皮质表面,起到更好的修复受损发质的效果。
22.优选的,按占所述中和剂总质量的百分数计,所述中和剂的修护剂包括以下原料:鲸蜡醇3.2-4.3%、棕榈酸异丙酯0.5-0.7%。
23.通过添加鲸蜡醇与棕榈酸异丙酯于中和剂中,降低了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使得受损发丝在定型过程中能够得到良好的修复效果,而且鲸蜡醇与棕榈酸异丙酯在中和剂中保存稳定,对于过氧化氢的氧化作用影响较低,从而使得中和剂定型效果以及修复效果俱佳。
24.优选的,所述乳化剂包括以下原料:西曲氯铵、硬脂醇、甘油硬脂酸酯、鲸蜡醇聚醚-20、鲸蜡醇聚醚-30或矿油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25.通过采用以上原料作为乳化剂,使得各原料分散均匀性更好,提升了烫发剂的卷烫稳定品质。
26.优选的,所述清洁剂包括以下原料: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27.通过在中和剂中添加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使得卷烫定型完成后,头发冲洗时能够把未完全中和的氧化成分或中和成分从头发上冲洗干净,降低了烫发剂较为刺激的成分残留,减少了卷烫后的残留异味,提高了烫发剂的使用体验。
28.优选的,还包括防腐剂,所述防腐剂可以为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氯化镁、硝酸镁、羟苯甲酯、羟苯丙酯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29.通过添加防腐剂,使烫发剂中的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刺阿甘树仁油、牛油果树果脂、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去离子水解蚕丝等原料不易受到污染而变质,延长烫发剂的保存时间。
3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修复受损头发功效的烫发用软化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修复受损头发功效的烫发用软化剂,按占所述软化剂总质量的百分数
计,包括以下原料:半胱胺盐酸盐2.92-4.5%、巯基乙酸1.4-2.1%、氢氧化铵0.4-0.6%、喷替酸五钠0.03-0.05%、乳化剂2.4-3.1%、成膜剂1.15-1.45%、鲸蜡醇4.5-5.5%、棕榈酸乙基己酯0.45-0.55%、刺阿甘树仁油0.009-0.011%、牛油果树果脂0.009-0.011%、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去离子水解蚕丝0.0005-0.0007%,余量为去离子水。
31.通过采用半胱胺盐酸盐、巯基乙酸、氢氧化铵相互配合,使软化剂对于发丝具有温和的还原性,在初始接触到发丝时不会对毛皮质有过快的断键作用,同时,鲸蜡醇、棕榈酸乙基己酯、刺阿甘树仁油、牛油果树果脂、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去离子水解蚕丝相互配合,将裸露的毛皮质表面逐渐覆盖,降低半胱胺盐酸盐、巯基乙酸对该处的毛皮质还原断链速度,伴随着半胱胺盐酸盐、巯基乙酸对闭合的毛鳞片起作用而逐渐打开,氢氧化铵也透过被修护剂覆盖的毛皮质而使发丝膨胀,使得半胱胺盐酸盐、巯基乙酸在该处渗入至毛皮质上而作用,受损发质各处不均匀开闭的毛鳞片下的毛皮质得到均匀的断链软化,使得发丝在软化后不易出现局部严重受损的问题,减少了发丝各处的不均匀软化程度,从而使得卷烫效果更佳。
32.优选的,按占所述软化剂总质量的百分数计,还包括以下原料:山嵛基三甲基氯化铵0.26-0.38%、二椰油基二甲基氯化铵0.0024-0.0036%、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0.0016-0.0024%。
33.通过在软化剂中添加山嵛基三甲基氯化铵、二椰油基二甲基氯化铵、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组分,使发丝表面即便没有润湿也能够与修护剂有良好的亲和性,提高了修护剂的渗透修复效果。
3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修复受损头发功效的烫发用中和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修复受损头发功效的烫发用中和剂,按占所述中和剂总质量的百分数计,所述中和剂的原料包括:过氧化氢1-1.4%、羟乙二磷酸0.1-0.13%、羟乙磷酸四钠0.05-0.07%、磷酸氢二钠0.09-0.11%、乳化剂6-7.5%、清洁剂0.25-0.35%、鲸蜡醇3.2-4.3%以及棕榈酸异丙酯0.5-0.7%,余量为去离子水。
35.通过采用将特定用量范围的过氧化氢、羟乙二磷酸、羟乙磷酸四钠、磷酸氢二钠组合作为中和剂的主要有效成分,对于发丝具有温和的氧化作用,同时配合鲸蜡醇以及棕榈酸异丙酯,使得毛鳞片在闭合之间得到鲸蜡醇以及棕榈酸异丙酯的充分修复,改善了卷烫定型后毛鳞片的闭合效果。
3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采用“半胱胺盐酸盐+巯基乙酸+氢氧化铵+喷替酸五钠”的组合作为软化剂的主要有效成分,使得头发的软化过程更加温和,同时配合投加鲸蜡醇、棕榈酸乙基己酯、刺阿甘树仁油、牛油果树果脂、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去离子水解蚕丝等修护剂,使枯黄分叉的发丝得到一定的覆盖保护,拉进了受损发丝的各处毛皮质的软化程度,减少了出现发丝局部过度软化的问题,使得软化剂具有一定的修复受损头发的功效;2.通过采用“过氧化氢+羟乙二磷酸+羟乙磷酸四钠+磷酸氢二钠”的组合作为中和剂的主要有效成分,同时配合投加鲸蜡醇、棕榈酸异丙酯,使得发丝的氧化过程缓慢且稳定,使得毛鳞片在闭合前得到充分的盈润修复效果,使卷烫后的卷曲定型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实施例与检测数据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涉及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38.实施例a1-a7一种具有修复受损头发功效的烫发用软化剂,实施例a1-a7对应的原料详见表1,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a1、备料:s1.1、将7kg的去离子水、表1中用量的(1)号原料投入乳化锅中,加热至80℃搅拌至完全溶解,获得组分a;s1.2、将表1中用量的(2)-(11)号原料投入油相锅(溶解槽1)中,加热至80℃搅拌至完全溶解,获得组分b;s1.3、将1kg的去离子水、表1中(12)-(14)号原料投入油相锅(溶解槽2)中,加热至60℃搅拌至完全溶解,获得组分c;sa2、乳化:将组分b投入乳化锅中与组分a混合,抽真空至真空度为30kpa,在80℃下以300r/min的转速均质乳化15min,在真空状态下搅拌降温冷却至60℃,再将组分c投入乳化锅中以120r/min的转速搅拌均质10min,接着将表1中(15)-(21)号原料依次投入乳化锅中,并投加去离子水将原料总质量补足至10kg,以120r/min的转速搅拌均质45min,获得软化剂;sa3、取样分析,合格后出锅并静置24h,填充并包装,获得烫发用软化剂成品。
39.表1.软化剂原料用量(单位:g)
40.实施例b1-b4一种具有修复受损头发功效的烫发用中和剂,实施例b1-b4对应的原料详见表2,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b1、备料:sb1.1、将8kg的去离子水、表2中用量的(1)-(4)号原料投入乳化锅中,加热至80℃搅拌至完全溶解,获得组分d;sb1.2、表2中用量的将(5)-(9)号原料投入油相锅(溶解槽1)中,加热至80℃搅拌至完全溶解,获得组分e;sb2、乳化:将组分e投入乳化锅中与组分d混合,抽真空至真空度为30kpa,在80℃下以300r/min的转速均质乳化20min,在真空状态下搅拌降温冷却至60℃,再将表2中(10)-(11)号原料依次投入乳化锅中,并投加去离子水将原料总质量补足至10kg,以120r/min的转速搅拌均质45min,获得中和剂;sb3、取样分析,合格后出锅并静置24h,填充并包装,获得烫发用中和剂成品。
41.表2.中和剂原料用量(单位:g)
b3制得的中和剂配合作为烫发剂试样,进行卷曲效果检测以及修复功效检测,表3为烫发剂检测试样1-15对应匹配的软化剂与中和剂。
50.表3.检测试样对照表
51.检测方法:1)样品处理:购买15束发质相近的真人头发的发片,发片均没有经过染发或卷烫处理,每束发片捆扎后约为1.5cm粗。在试验前,对每束发片使用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清洗进行发质受损预处理,再将每束发片修剪整齐,使每束发片的发丝长度约为15cm,待自然晾干后,开始进行检测项目。
52.2)卷烫前检测:测量并记录每束发片的长度,记为l0,在每束发片中抽取10根发丝,分别对每根发丝采用头发拉伸性能测试仪进行断裂强度检测,计算并记录10根发丝的断裂强度的平均值,记为r0。
53.3)卷烫处理:各检测试样的烫发剂使用方法如下:步骤

、将2g的软化剂涂抹在发束上,涂抹均匀,尽量使每根发丝均得到充分的润湿;步骤

、等待发丝软化,静置10min后,用温水冲洗1min,随后用毛巾压印吸干水分;步骤

、使用相同直径的卷杠夹上发束,加热至50℃定型30min;步骤

、将2g中和剂涂抹在发束上,等待20min,拆掉卷杠冲洗发束,用毛巾吸干水分后自然晾干。
54.4)卷烫后检测:将发束上端夹起使其自然垂落,测量并记录发束的长度,记为l1,在每束发片中抽取10根发丝,分别对每根发丝采用头发拉伸性能测试仪进行断裂强度检测,计算并记录10根发丝的断裂强度的平均值,记为r
`

55.5)做旧处理:将各发束进行洗发处理,使用市售的普通洗发液进行清洗,清洗后用梳子梳顺并将发束夹起自然垂落,待完全自然晾干后,再次使用洗发液清洗,如此反复60次,测量并记录晾干后的发束自然垂落的长度,记为l2。
56.6)数据处理:6.1)计算各烫发剂检测试样对相应的发束进行卷烫处理前后的长度变化,获得卷烫长度变化率

l1,

l1计算式如下:6.2)计算各烫发剂检测试样对相应的发束进行做旧处理前后的长度变化,获得卷烫长度变化率

l2;

l2计算式如下:6.3)计算各烫发剂检测试样对相应的发束进行卷烫处理前后的拉伸断裂强度变化,获得发丝拉伸断裂强度变化率
△r`

△r`
计算式如下:
57.检测试样1-15的检测结果详见表4。
58.表4.检测结果表4.检测结果
59.根据表4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试样1-8在卷烫处理后的强度变化率均在85%以上,说明采用实施例a1-a7的软化剂以及实施例b1-b4的中和剂进行卷烫具有较好的温和性,卷烫处理后的发质不易出现如普遍市售烫发剂的受损程度加深严重的问题,且具有良
好的持久性,模拟日常洗发2个月后的卷度降低值低于5%,体现出优越的卷烫效果。
60.其中,试样1与试样4、试样13的检测结果相比可知,软化剂中的半胱胺盐酸盐、巯基乙酸、氢氧化铵需要在适宜的用量,才不易对发质有较大的损伤,而且半胱胺盐酸盐、巯基乙酸、氢氧化铵三者以特定的比例范围投加,对于提高软化剂的温和性以及软化程度均有比较重要的影响。试样1与试样8、试样9的检测结果相比可知,中和剂中的过氧化氢、羟乙二磷酸、羟乙磷酸四钠、磷酸氢二钠的投加量以及配比同样对于烫卷的效果有较明显的影响。
61.此外,试样1与试样12的发丝强度变化率数据差距较为明显,说明软化剂采用鲸蜡醇、棕榈酸乙基己酯、刺阿甘树仁油、牛油果树果脂、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去离子水解蚕丝以特定用量复配作为修护剂,是烫发剂具有良好温和性的关键所在,并且,试样1相比试样12的卷曲持久度更好,结合试样6-7的检测结果分析,可以知道,修护剂中的棕榈酸乙基己酯、刺阿甘树仁油、牛油果树果脂、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去离子水解蚕丝这四种组分具有提高头发卷曲持久度的协同效果。
62.从试样1与试样2、试样5的检测结果对比可以看出,添加胆甾醇、神经酰胺、季铵盐、氨基酸、山嵛基三甲基氯化铵、二椰油基二甲基氯化铵、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能够进一步改善烫发剂的修复效果以及卷烫持久效果。
6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