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性好、损伤小、易插入喉罩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57828发布日期:2022-08-17 07:2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性好、损伤小、易插入喉罩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性好、损伤小、易插入喉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喉罩为作为一种声门上通气用具,已经广泛应用于麻醉和急救的气道管理中,因在通气管的前端衔接一个用硅橡胶或者其他软质材料制成的扁长形套,其大小恰好能盖住喉头,故有喉罩通气管之称,为更古老的、甚至更公知的气管导管提供另选方案。一般的喉罩是将整个喉罩与连接管,直接插入口腔中,在使用过程中易引起人的心肺反应、喉咙疼痛或喉痉挛等,使用不够方便拆卸麻烦。
3.目前,喉罩有充气式喉罩和免充气式喉罩两种。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无论是充气式还是免充气式均有一定的漏气现象,对于充气式喉罩,如果在正压通气过程中发现喉罩有漏气现象,一些麻醉医生会继续对通气罩充气,导致通气罩内压力过高,压力高可能会对患者口咽部组织黏膜造成严重的损伤,通气罩压力升高还会增加漏气率,而且囊体充气越大越僵硬,对患者咽部各种形状的适应性越差,从而造成患者咽喉部组织受伤,也有可能出现因移位而漏气的现象;对于免充气式喉罩,其贴合性相对较好,相对来说操作较简单方便,插管植入较快速,用于急救领域,没有气囊压所造成的黏膜损伤,但由于患者咽部的不同形态结构,其也无法完全匹配不同的口咽部形状,也会出现漏气现象,且一般的免充气喉罩插管易发生弯折、扭曲、翻折;同时,临床中喉罩漏气是较危险的现象,尤其是当手术过程中有电刀等工具出现时,漏气就很有可能会发生燃烧事件,十分危险。
4.因此,亟需制造出一种既能避免漏气情况发生,又能和人体口咽部形态结构高度匹配,同时插入时简单方便,拔管时也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喉罩,该问题已成为医学技术领域专业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性好、损伤小、易插入喉罩及其使用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喉罩气囊与患者口咽部的形态结构能够完全贴合,避免了喉罩漏气情况的发生,也提高了喉罩使用的舒适性。
6.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封性好、损伤小、易插入喉罩,包括喉罩本体、喉罩通气管和充放气装置,所述喉罩本体包括喉罩气囊、喉罩气囊支撑结构和弧形凹台,喉罩气囊支撑结构位于喉罩气囊下方,喉罩气囊通过弧形凹台与喉罩气囊支撑结构一体成型;所述喉罩通气管的一端与喉罩本体过盈连接,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充放气装置固定连接在喉罩通气管上。
7.进一步的,所述喉罩本体自然充气状态下为椭圆状、未充气状态下为毛笔状。
8.进一步的,所述喉罩气囊为医用硅胶或医用柔性材料制成的中空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喉罩气囊采用医用硅胶或医用柔性材料的邵氏硬度为0-6。
10.进一步的,所述喉罩气囊支撑结构为医用硅胶或医用柔性材料制成的内凹型实心体。
11.进一步的,所述喉罩气囊支撑结构采用医用硅胶或医用柔性材料的邵氏硬度为10-15。
12.进一步的,所述喉罩通气管包括喉罩通气管道接口,喉罩通气管道接口与喉罩通气管道过盈连接,并为一体式结构,喉罩通气管道一端的喉罩通气管道开口贯穿喉罩气囊、设置在喉罩气囊支撑结构上。
13.进一步的,所述充放气装置包括充放气导管a、充放气导管b、充放气阀门和充放气接口;所述充放气导管a固定连接在喉罩通气管上、设置在喉罩气囊内、与充放气导管b一体成型,充放气导管a固定连接在喉罩通气管的外壁上、内壁上或者管壁内部;所述充放气导管b与充放气接口之间设置有充放气阀门,通过充放气阀门控制喉罩本体为充气状态或未充气状态。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性好、损伤小、易插入喉罩的使用方法:在喉罩本体处于未充气状态时,将喉罩本体插入患者的口腔,待插入到预定位置后,将充气装置插入充放气接口内、在充气装置推力的作用下打开充放气阀门,通过充放气导管a、充放气导管b向喉罩气囊进行充气,气囊逐渐与口腔结构贴合,待外部气囊有一定弹性后,停止充气,充气完成,拔下充放气接口处的充气装置,再将喉罩通气管道接口与呼吸机连接;拔喉罩时,通过充放气阀门放气,使喉罩气囊收缩成毛笔状,再从患者口咽部拔出。
15.进一步的,所述喉罩本体未充气状态下伸入患者口、咽部的弧度与患者口、咽部的弧度相适应,为100
°‑
130
°
;所述喉罩本体充气状态下,喉罩充气囊的形态结构可根据患者口、咽部自动塑形。
16.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1)密闭性好,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密封性好、损伤小、易插入喉罩,有效改善传统喉罩形状固定,不适应所有人的口腔内部结构,同时由于喉罩本体设计的不合理易造成漏气的现象。
17.由于本发明喉罩气囊、弧形凹台与喉罩气囊支撑结构一体成型,公开的喉罩气囊、弧形凹台与喉罩气囊支撑结构均采用医用硅胶或医用柔性材料,喉罩本体充气状态下,当喉罩置入患者咽喉部时喉罩气囊可自动塑形,即通入适量的气体能使喉罩气囊膨胀与患者咽喉部的形态结构高度贴合,喉罩气囊膨胀紧密贴合候咽部组织结构,便于对口咽部密封;同时,避免了在临床使用时漏气情况的发生。
18.(2)易插入,本发明针对传统喉罩体积大、形状固定,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即使是熟练的操作者有时也不能准确的插入适当位置的问题,本发明公开的喉罩本体在未充气状态下,喉罩气囊表面紧贴在喉罩气囊支撑结构上呈毛笔状,便于置入患者口腔,对于一般的医护人员都能较容易的插入患者口咽部恰当的位置,操作较简单方便,插管植入较快速。
19.(3)损伤小,本发明针对传统喉罩体积大,易造成患者牙齿、嘴唇及口咽部组织受伤,使患者麻醉清醒后咽喉部产生疼痛的现象进行有效改善,本发明体积小,提高了喉罩使用的舒适性,避免了由于传统喉罩与患者口咽部形态结构不一样而造成黏膜损伤的情况;传统的喉罩充放气装置的充放气导管与喉罩通气管是分开设置,拔管时,易造成充放气导管与患者口腔内黏膜摩擦损伤,对于老年人,有时充放气导管会缠在患者牙齿上,对患者的
牙齿造成一定的伤害,本发明公开的喉罩充放气装置,一部分充放气导管固定设置在喉罩通气管的外壁上,另一部分充放气导管呈悬空状,避免了充放气导管对牙齿、嘴唇和候咽部组织的伤害。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密封性好、损伤小、易插入喉罩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密封性好、损伤小、易插入喉罩充气时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密封性好、损伤小、易插入喉罩未充气时的示意图。
24.图中:1-喉罩本体、11-喉罩气囊、12-喉罩气囊支撑结构、13-弧形凹台、2-喉罩通气管、21-喉罩通气管道接口、22-喉罩通气管道、23-喉罩通气管道开口、3-充放气装置、31-充放气导管a、32-充放气导管b、34-充放气接口、33-充放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性好、损伤小、易插入喉罩,如图1所示,该喉罩包括喉罩本体1、喉罩通气管2和充放气装置3,喉罩本体1包括喉罩气囊11、喉罩气囊支撑结构12和弧形凹台13,喉罩气囊支撑结构12位于喉罩气囊11下方,喉罩气囊11通过弧形凹台13与喉罩气囊支撑结构12一体成型;所述喉罩通气管2的一端与喉罩本体1过盈连接,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充放气装置3固定连接在喉罩通气管2上。
27.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喉罩气囊11通过弧形凹台13与喉罩气囊支撑结构12一体成型,提高了喉罩的密封性。
28.如图2-3所示,喉罩本体1自然充气状态下为椭圆状、未充气状态下为毛笔状,如此设置,喉罩本体未充气状态下为毛笔状,便于插入患者口咽部,喉罩本体充气状态下,喉罩气囊可自动塑形,与患者口咽部的形态结构高度贴合,便于对口咽部密封,避免漏气情况的发生。
29.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喉罩气囊11为医用硅胶或医用柔性材料制成的中空结构,其材料硬度为邵氏硬度为0-6;喉罩气囊支撑结构12为医用硅胶或医用柔性材料制成的内凹型实心体,其材料硬度为邵氏硬度为10-15。
30.值得说明的是,当喉罩置入患者口咽部时喉罩气囊可自动塑形,即通入适量的气
体能使喉罩气囊膨胀与患者口咽部的形态结构高度贴合,提高了喉罩使用的舒适性,避免了由于传统喉罩与患者口咽部形态结构不一样而造成黏膜损伤的情况。
31.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喉罩通气管2包括喉罩通气管道接口21,喉罩通气管道接口1与喉罩通气管道22过盈连接,并为一体式结构,喉罩通气管道22一端的喉罩通气管道开口23贯穿喉罩气囊11、设置在喉罩气囊支撑结构12上。
32.其中,充放气导管a31固定连接在喉罩通气管2上、设置在喉罩气囊11内、与充放气导管b32一体成型,充放气导管b32与充放气接口34之间设置有充放气阀门33,通过充放气阀门33控制喉罩本体1为充气状态或未充气状态。
33.值得说明的是,一部分充放气导管可固定设置在喉罩通气管的外壁上、内壁上或者管壁内部,另一部分充放气导管呈悬空状,避免了拔管时,易造成充放气导管与患者口腔内摩擦损伤,特别对于老年人来说,有时充放气导管会缠在患者牙齿上,对患者的牙齿造成一定的伤害。
34.实施例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性好、损伤小、易插入喉罩的使用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在喉罩本体1处于未充气状态时,将喉罩本体1插入患者的口腔,经过患者的口咽部,待插入到预定位置后,将充气装置插入充放气接口34内、在充气装置推力的作用下打开充放气阀门33,通过充放气导管a31、充放气导管b32向喉罩气囊11进行充气,气囊逐渐与口腔结构贴合,待外部气囊有一定弹性后,停止充气,充气完成,拔下充放气接口34处的充气装置,再将喉罩通气管道接口21与呼吸机连接;拔喉罩时,通过充放气阀门33放气,使喉罩气囊11收缩成毛笔状,再从患者口咽部拔出。
35.其中,喉罩本体1未充气状态下伸入患者口、咽部的弧度与患者口、咽部的弧度相适应,为100
°‑
130
°
,喉罩本体1充气状态下,喉罩气囊11可根据患者口咽部的形态结构自动塑形。
36.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公开喉罩使用时,由于未充气状态下,喉罩气囊表面紧贴在喉罩气囊支撑结构呈毛笔状,便于置入患者口咽部,操作较简单方便,插管植入较快速;喉罩气囊膨胀与患者口咽部的形态结构完全贴合,提高了喉罩使用的舒适性;本发明公开的喉罩充放气装置,一部分充放气导管固定设置在喉罩通气管的外壁上(如图2、3所示),另一部分充放气导管呈悬空状,避免了拔管不当,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
37.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密封性好、损伤小、易插入喉罩及其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