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80204发布日期:2022-11-30 01:5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脱毛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脱毛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进行强脉冲光(ipl)脱毛的脱毛装置。


背景技术:

2.作为脱毛装置,公知有基于ipl脱毛的脱毛装置,该脱毛装置具有凹面反射镜和配置于凹面反射镜的前侧的放电管,以脉冲波形向皮肤间歇地照射放电管所放出的光线,更详细而言,从皮肤朝向毛根照射光线,通过由光线的照射引起的毛根的变性来进行脱毛(例如专利文献1、2)。
3.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226132号公报
4.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1-7750号公报
5.进行ipl脱毛的脱毛装置在对皮肤的光线的面状的照射中,在进行均匀的良好的脱毛方面要求不存在光线的强度(照度)偏差而基于均匀的强度分布的光线的照射。
6.在进行ipl脱毛的脱毛装置、特别是手持型的装置中,由于小型轻量,因此要求部件数量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鉴于以上的背景,其课题在于提供光线的照射的强度分布的均匀性优异并且部件数量较少的脱毛装置。
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脱毛装置,其具有:凹面反射镜(14),其呈沿规定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槽状且具有抛物线状截面;放电管(18),其以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凹面反射镜的前侧;以及安装配件(16),其用于将所述放电管固定于所述凹面反射镜,所述脱毛装置向皮肤照射所述放电管所放出的光线而进行脱毛,其中,所述安装配件包含:中间部(16a),其与所述放电管的背离所述凹面反射镜的一侧的表面抵接;以及卡定部(16c),其从所述中间部的两端延伸,卡定于所述凹面反射镜所对应的侧缘部,所述安装配件构成为通过使所述放电管与所述凹面反射镜弹性地抵接而将所述放电管配置于所述凹面反射镜的焦点位置,并且所述安装配件兼作所述放电管的触发电极。
9.根据该方式,光线的照射的强度分布的均匀性优异并且部件数量较少。
10.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放电管是氙气放电管。
11.根据该方式,进行适合ipl脱毛的波长的光线的照射,从而进行良好的ipl脱毛。
12.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安装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放电管的两端部。
13.根据该方式,利用安装配件进行的放电管的安装变得可靠,并且作为触发电极的作用变得良好。
14.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安装配件由金属线材构成,通过弹力将所述放电管按压于所述凹面反射镜。
15.根据该方式,利用安装配件进行的放电管的安装变得可靠。
16.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中间部包含沿着所述放电管的外周面延伸的曲线部,所述卡定部设置于从所述曲线部的端部呈直线状延伸的直线部(16b)的自由端。
17.根据该方式,由于安装配件的形状,利用安装配件进行的放电管的安装变得可靠。
18.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放电管包含圆形截面的玻璃制的屏蔽管(20),所述凹面反射镜包含承接所述屏蔽管的圆弧截面的放电管容纳部(14b)。
19.根据该方式,放电管相对于凹面反射镜的安装变得可靠。
20.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凹面反射镜具有导电性,兼作向所述触发电极提供电力的电力提供部件。
21.根据该方式,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
22.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脱毛装置具有空气冷却装置,该空气冷却装置包含向所述凹面反射镜的后侧输送空气的送风装置(26),对所述凹面反射镜进行冷却。
23.根据该方式,进行凹面反射镜的冷却。
24.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为,所述空气冷却装置具有半导体式冷却器(34),该半导体式冷却器包含与从所述送风装置朝向所述凹面反射镜的后侧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珀尔帖效应元件。
25.根据该方式,良好地进行凹面反射镜的冷却。
26.根据以上的方式,光线的照射的强度分布的均匀性优异并且部件数量较少。
附图说明
27.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脱毛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28.图2是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29.标号说明
30.10:脱毛装置;12:外壳;14:凹面反射镜;14a:光线出口开口;14b:放电管容纳部;14c:切口部;16:安装配件;16a:中间部;16b:直线部;16c:卡定部;18:放电管;20:屏蔽管;22:透光部件;22a:接触面;24:空气冷却装置;26:送风装置;28:空气通路;30:空气通路;32:空气通路;34:半导体式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脱毛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32.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脱毛装置10是手持型的装置,具有能够手持的外壳12。在外壳12安装有凹面反射镜14。在凹面反射镜14的前侧(内侧)利用安装配件16安装有放电管18。
33.放电管18是由直管构成的氙气放电管。放电管18包含圆形截面的玻璃制的屏蔽管20,屏蔽管20的两端被端部部件(未图示)封闭,在各端部部件具有放电电极(未图示)。
34.凹面反射镜14呈沿规定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槽状且具有抛物线状截面。换言之,凹面反射镜14沿着放电管18的轴线在放电管18的全长范围内具有相同的抛物线状截面地延伸而呈槽状,构成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抛物面反射器。凹面反射镜14在前边缘具有矩形的光线出口开口14a。
35.放电管18以沿其轴线方向延伸且中心轴线与凹面反射镜14的焦点位置一致的方
式配置在凹面反射镜14的前侧。
36.在外壳12上,在凹面反射镜14的前方以封闭光线出口开口14a的方式安装有长方体形状的透光部件22。透光部件22由透光性的树脂或者玻璃构成,平坦的前表面成为与脱毛对象的皮肤接触的接触面22a。透光部件22将放电管18所放出的光线从接触面22a照射到皮肤。
37.凹面反射镜14在从前后方向观察时与光线出口开口14a相反的后部包含承接屏蔽管20的圆弧截面的放电管容纳部14b。
38.安装配件16分别设置于放电管18的左右的两端部。各安装配件16整体由金属线材构成,如图2所示,各安装配件16包含:曲线状的中间部16a,其与放电管18的背离凹面反射镜14的一侧的表面、更详细而言屏蔽管20的表面抵接;直线部16b,其从中间部16a的两端分别朝向外部延伸;以及卡定部16c,其设置于各直线部16b的自由端且卡定于凹面反射镜14。
39.各安装配件16包含与屏蔽管20的表面抵接的中间部16a,从而兼作放电管18的触发电极。由此,不需要另外设置触发电极,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安装配件16的中间部16a包含沿着屏蔽管20的表面延伸的曲线部,从而作为触发电极的性能提高。
40.各安装配件16分别设置于放电管18的两端部,因此利用安装配件16进行的放电管18相对于凹面反射镜14的安装变得可靠,并且作为触发电极的作用变得良好。
41.在屏蔽管20的两端在相互对置的放电电极(未图示)之间施加有电压的状态下,通过对构成触发电极的安装配件16施加触发电压,放电管18在放电电极间进行放电并闪光。在ipl脱毛中,通过以规定周期向安装配件16施加触发电压,放电管18以规定周期反复闪光。通过放电管18为氙气放电管,进行适合ipl脱毛的波长的光线的照射,从而进行良好的ipl脱毛。
42.另外,外壳12内置有用于放电管18的闪光的公知的电气装置(未图示)。在脱毛装置10为无线充电式的情况下,外壳12还内置有能够再充电的电池和充电电路。
43.各安装配件16在卡定部16c与凹面反射镜14导电连接。由此,具有导电性的凹面反射镜14兼作向构成触发电极的安装配件16提供电力的电力提供部件。由此,也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另外,在该情况下,凹面反射镜14的放电管容纳部14b也构成触发电极的一部分。
44.通过这些部件数量的削减,能够实现脱毛装置10的小型轻量化。
45.各卡定部16c与形成于凹面反射镜14的左右的各边缘部的对应的切口部14c弹性地卡合。安装配件16通过卡定部16c与切口部14c的卡合,利用弹力将放电管18按压于凹面反射镜14的放电管容纳部14b。放电管18通过安装配件16的弹力与凹面反射镜14的放电管容纳部14b抵接,换言之,放电管18被按压,从而放电管18配置于凹面反射镜14的焦点位置。
46.放电管18通过与凹面反射镜14的放电管容纳部14b抵接而配置于凹面反射镜14的焦点位置,因此与非抵接的情况相比,配置于凹面反射镜14的焦点位置f的位置精度不容易产生偏差。另外,通过将屏蔽管20承接于凹面反射镜14的放电管容纳部14b,放电管18配置于凹面反射镜14的焦点位置f的位置精度也提高。
47.由此,放电管18放出光线而被凹面反射镜14反射,从光线出口开口14a朝向透光部件22的多条光线彼此的平行度提高,并且光线出口开口14a中的光线的分布的均匀性提高。
48.由此,从透光部件22的接触面22a对脱毛对象的皮肤进行基于均匀的强度分布的光线的照射,从而进行均匀的良好的脱毛。
49.外壳12在凹面反射镜14的后侧具有用于对凹面反射镜进行冷却的空气冷却装置24。空气冷却装置24具有基于电动风扇的送风装置26。送风装置26将外部空气作为冷却用的空气输送到形成于外壳12的空气通路28、30、32,经由空气通路28、30、32而向凹面反射镜14的后侧(背面侧)送风。另外,空气通路28、30、32中的空气通路30在凹面反射镜14的后侧遍及凹面反射镜14的轴线方向的整个区域呈直线状延伸。
50.由此,通过在凹面反射镜14的背面侧流动的空气对凹面反射镜14进行冷却,即使放电管18与凹面反射镜14接触且放电管18反复闪光,也能够抑制凹面反射镜14的温度上升。
51.在空气通路28的中途设置有包含珀尔帖效应元件的半导体式冷却器34。半导体式冷却器34与从送风装置26朝向凹面反射镜14的后侧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进行朝向凹面反射镜14的后侧的空气的冷却。
52.由此,有效地进行包含半导体式冷却器34的空气冷却装置24对凹面反射镜14的冷却,从而有效地抑制凹面反射镜14的温度上升。
53.以上,完成了具体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能够广泛地变形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