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肺炎患者的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9445发布日期:2022-08-31 06:3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症肺炎患者的吸痰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重症肺炎患者的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内窥镜技术,可以直接看见人体呼吸气道状况,确定病变部位及表现,同时可以在直视下对支气管进行灌洗、抽吸痰液、止血等。
3.在目前临床中,危重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咳嗽咳痰无力,或因长期使用呼吸机,气道湿化不够,导致大量痰液产生,堵塞支气管,普通的吸痰手法由于吸痰管长度限制,吸痰部位多位于支气管隆突上方,无法到达支气管,导致支气管深部的痰液无法吸出或吸出不彻底,造成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有时痰液过于粘稠吸不出来,需要将吸痰管拔出后向病人咽喉处注入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来稀释痰液,再将吸痰管插入吸痰,这样增加了吸痰管向人体内插伸的次数,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现有的吸痰器的吸痰管插入到吸痰位置后,吸痰管上的吸痰孔容易吸附住病人的呼吸道内壁,在吸痰时,容易对呼吸道内壁造成损伤。
4.中国专利cn201710581293.0公开了一种肺结核病取痰装置,涉及结核科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痰管上的吸痰孔容易吸附住病人的呼吸道内壁而对呼吸道内壁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该发明的肺结核病取痰装置包括集液器,集液器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吸痰管和负压管,当需要将吸痰管伸入到患者的咽部或者气管中时,将可拉出式软管从吸痰管中拉出,并旋转进行固定;同时,由于可拉出式软管的端部设置有软毛头,因此将可拉出式软管伸入到患者的气管中时,通过软毛头能够防止吸痰管上的吸痰孔吸附住患者的呼吸道内壁,从而避免了对呼吸道内壁造成损伤。
5.该取痰装置无法伸入到肺部支气管中进行吸痰,且软磨头易磨损支气管壁。


技术实现要素:

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重症肺炎患者的吸痰装置。
7.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重症肺炎患者的吸痰装置,包括电子支气管镜和抽吸单元,电子支气管包括操作部和插入部,插入部的前端设置有物镜,插入部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器械通道,抽吸单元包括自器械通道的入口延伸至其出口的管件,管件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抽吸通道和第一气道,管件的前端封闭,抽吸通道的前端外侧设置有沿其径向贯穿的抽吸孔,抽吸孔与抽吸通道连通,抽吸单元还包括波纹管,波纹管沿管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设置在第一气道上,波纹管与第一气道连通,波纹管两端的距离固定,膨胀状态下的波纹管形成弧形支撑并位于抽吸孔的外侧。
9.优选地,管件内还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气道,管件的外侧设置有气囊,气囊与第二气道连通。
10.优选地,波纹管与抽吸孔同径向面。
11.优选地,波纹管至少具有三个。
12.优选地,管件包括柔性外管,柔性外管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抽吸管和气管,抽吸管的内腔形成抽吸通道,气管形成第二气道,柔性外管的内腔与抽吸管和气管的间隙形成第二气道。
13.优选地,吸痰装置还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机壳和微型蠕动泵,机壳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一对接口,第一对接口与抽吸通道的外端连通,微型蠕动泵设置在机壳内,且微型蠕动泵的一端口与第一对接口的内端连通,微型蠕动泵的另一端口通过管路延伸至机壳的外侧。
14.优选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一延伸管,机壳上还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对接口,第二对接口与第一气道的外端连通,第一延伸管的一端与第二对接口的内端连通,第一延伸管的另一端贯穿机壳并具有能够与注射器对接的第一插头。
15.优选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延伸管,机壳上还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三对接口,第三对接口与第二气道的外端连通,第二延伸管的一端与第三对接口的内端连通,第二延伸管的另一端贯穿机壳并具有能够注射器连通的第二插头。
16.优选地,还包括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具有两个连通口和一个可与单个连通口选择导通的导通口,所述导通口与微型蠕动泵的外部端口连通,两个连通口分别与灌洗液桶和废液桶连通。
17.优选地,还包括公头和母头,公头和母头分别设置在管件的外端和机壳上,公头和母头对接时,第一对接口与抽吸通道连通,第二对接口和第一气道连通,第三对接口与第二气道连通。
18.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技术通过电子支气管镜配合抽吸单元进行吸痰,在吸痰时,通过使得波纹管在抽吸孔的外侧形成弧形支撑,能够有效地避免处于负压状态的抽吸孔吸附支气管壁,以此防止对支气管壁产生损伤,且为弧形支撑状态下的波纹管能够有效避免其遮挡物镜的视野,使得插入部能够精准且稳定的在支气管中游走;
20.2.本技术通过在管件的外侧设置能够膨胀或收缩的波纹管,使得管件能够被固定在器械通道中,位于器械通道中的气囊膨胀,进而将管件固定在器械通道中,使得管件不易相对插入部发生沿长度方向的滑动;
21.3.本技术通过使得波纹管和抽吸孔同径向面,已形成弧形支撑的波纹管能够使得支气管壁和抽吸孔之间的距离最远,从而避免负压状态的抽吸孔吸附支气管壁;
22.4.本技术通过至少三个波纹管,使其沿周向均匀布置在管件的端部外侧,当三个波纹管形成环绕管件端部的弧形支撑时,弧形支撑能够确保抽吸孔不会以任意方向吸附支气管壁;
23.5.本技术通过在柔性外管内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抽吸管和气管,使得抽吸管的内腔形成抽吸通道,以便吸取支气管中的痰液,使得气管的内腔形成第一气道,通过向气管中注入或抽取气体,能够有效的控制波纹管的内部压强,且柔性外管的内腔与抽吸管和抽吸管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能够形成第二气道,向间隙中注入或抽取气体,以此控制气囊的膨胀或收缩;
24.6.本技术通过将微型蠕动泵设置在机壳内,使得微型蠕动泵的一端口通过第一对接口与抽吸通道连通,当启动微型蠕动泵时,微型蠕动泵能够使得抽吸通道内产生负压,进
而能够通过抽吸孔抽吸支气管中的痰液;
25.7.本技术通过将第一延伸管的一端与第二对接口的内端连通,使得第一延伸管具有第一插头的另一端与注射器对接,通过注射器能够控制第一气道中的气压,以便于调节波纹管内部压强,使得波纹管能够形成弧形支撑;
26.8.本技术通过将第二延伸管的一端与第三对接口的内端连通,使得第二延伸管具有第二插头的另一端与注射器对接,通过注射器能够控制第二气道中的气压,以便于控制气囊的膨胀或收缩,使得管件能够在器械通道中滑动或被固定;
27.9.本技术通过将微型蠕动泵的外部端口与三通电磁阀的导通口连通,使得在需要稀释痰液时,通过三通电磁阀能够选择性的连通灌洗液桶,以此稀释痰液,便于将痰液抽出;
28.10.本技术通过公头和母头将驱动单元和抽吸单元迅速对接,并能够确保在对接后,第一对接口与抽吸通道连通,第二对接口和第一气道连通,第三对接口与第二气道连通,以便于更换抽吸单元,节约医疗成本。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的电子支气管镜和未工作状态下的抽吸单元的立体图;
30.图2是本技术的电子支气管镜和未工作状态下的抽吸单元的正视图;
31.图3是图2的d-d方向的剖视图;
32.图4是本技术的电子支气管镜和未工作状态下的抽吸单元的侧视图;
33.图5是图4的a-a方向的剖视图;
34.图6是图5的e处局部放大图;
35.图7是本技术的电子支气管镜和工作状态下的抽吸单元的立体图;
36.图8是本技术的电子支气管镜和工作状态下的抽吸单元的侧视图;
37.图9是图8的f-f方向的剖视图。
38.图中标号为:
39.1a-操作部;1b-插入部;1b1-物镜;1b2-器械通道;2a-管件;2a1-抽吸通道;2a2-第一气道;2a3-抽吸孔;2a4-第二气道;2a5-柔性外管;2a6-抽吸管;2a7-气管;2b-波纹管;2c-气囊;3a-机壳;3a1-第一对接口;3a2-第二对接口;3a3-第三对接口;3b-微型蠕动泵;3c-第一延伸管;3d-第二延伸管;4-三通电磁阀;5a-公头;5b-母头。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41.如图1、图5和图9所示,本技术提供:
42.一种重症肺炎患者的吸痰装置,包括电子支气管镜和抽吸单元,电子支气管包括操作部1a和插入部1b,插入部1b的前端设置有物镜1b1,插入部1b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器械通道1b2,抽吸单元包括自器械通道1b2的入口延伸至其出口的管件2a,管件2a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抽吸通道2a1和第一气道2a2,管件2a的前端封闭,抽吸通道2a1的前端外侧设置有沿其径向贯穿的抽吸孔2a3,抽吸孔2a3与抽吸通道2a1连通,抽吸单元还
包括波纹管2b,波纹管2b沿管件2a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设置在第一气道2a2上,波纹管2b与第一气道2a2连通,波纹管2b两端的距离固定,膨胀状态下的波纹管2b形成弧形支撑并位于抽吸孔2a3的外侧。
43.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确保管件在抽吸支气管痰液的同时,管件的抽吸孔不会吸附支气管壁而导致损伤支气管壁。为此,本技术通过电子支气管镜配合抽吸单元进行吸痰,具体操作如下,
44.通过操作部1a引导插入部1b进入肺部支气管中,物镜1b1能够提供操作部1a的可视化操作,当物镜1b1移动至主支气管时,将管件2a自器械通道1b2的入口进入器械通道1b2内,直到管件2a的前端自器械通道1b2的出口延伸至主支气管中,且波纹管2b已经伸出器械通道1b2,再通过注射器向第一气道2a2的外端注入气体,使得第一气道2a2和波纹管2b中压强增大,进而使得波纹管2b受压强影响而膨胀形变,因波纹管2b两端的距离被固定,使其自身的弧度减小,进而沿管件2a的径向弯曲以形成弧形支撑,而膨胀状态的波纹管2b位于抽吸孔2a3的外侧,通过负压装置使得抽吸通道2a1内产生负压,进而使得抽吸孔2a3产生吸力,继续引导插入部1b依次进入上叶支气管、中叶支气管和下叶支气管中,从而在游走过程中由抽吸孔2a3抽吸支气管中的痰液;因波纹管2b在抽吸孔2a3的外侧形成弧形支撑,使得波纹管2b无法接触支气管壁,进而避免抽吸孔2a3吸附在支气管壁上,以此防止其产生损伤,且为弧形支撑状态下的波纹管2b能够有效避免其遮挡物镜1b1的视野,使得插入部1b能够精准且稳定的在支气管中游走;
45.在吸痰完毕后,通过注射器抽吸第一气道2a2和波纹管2b中的气体,使得第一气道2a2和波纹管2b中的压强进行,进而使得已形成弧形支撑的波纹管2b的弧度逐渐增大,从而贴附于管件2a的外侧,以此能够减小管件2a前端的最大直径,使得管件2a的前端能够自器械通道1b2的出口移动至器械通道1b2内,以便于能够从器械通道1b2中将管件2a抽出,然后再讲波纹管2b抽离人体,以完成吸痰手术。
46.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
47.管件2a内还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气道2a4,管件2a的外侧设置有气囊2c,气囊2c与第二气道2a4连通。
48.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插入部1b在牵引管件2a在支气管中移动时,管件2a易在器械通道1b2中发生滑动。为此,本技术通过在管件2a的外侧设置能够膨胀或收缩的波纹管2b,使得管件2a能够被固定在器械通道1b2中,因器械通道1b2的内径需要大于管件2a的直径,才能够使得管件2a在器械通道1b2中滑动,并使得管件2a的端部能够相对器械通道1b2的出口伸出,在波纹管2b形成弧形支撑后,通过第二气道2a4向处于收缩状态的气囊2c中注入气体,即通过另一注射器自第二气道2a4的外端向其内注入气体,使得位于器械通道1b2中的气囊2c膨胀,进而将管件2a固定在器械通道1b2中,使得管件2a不易相对插入部1b发生沿长度方向的滑动。
49.如图1和图7所示,进一步的:
50.波纹管2b与抽吸孔2a3同径向面。
51.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形成弧形支撑的波纹管2b如何确保抽吸孔2a3能够远离支气管壁。为此,本技术通过使得波纹管2b和抽吸孔2a3同径向面,已形成弧形支撑的波纹管2b能够使得支气管壁和抽吸孔2a3之间的距离最远,从而避免负压
状态的抽吸孔2a3吸附支气管壁。
52.如图1和图7所示,进一步的:
53.波纹管2b至少具有三个。
54.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管件2a的前端在移动过程中如何确保抽吸孔2a3不会沿任意方向吸附支气管壁。为此,本技术通过至少三个波纹管2b,使其沿周向均匀布置在管件2a的端部外侧,当三个波纹管2b形成环绕管件2a端部的弧形支撑时,弧形支撑能够确保抽吸孔2a3不会以任意方向吸附支气管壁。
55.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
56.管件2a包括柔性外管2a5,柔性外管2a5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抽吸管2a6和气管2a7,抽吸管2a6的内腔形成抽吸通道2a1,气管2a7形成第二气道2a4,柔性外管2a5的内腔与抽吸管2a6和气管2a7的间隙形成第二气道2a4。
57.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管件2a如何形成抽吸通道2a1、第一气道2a2和第二气道2a4。为此,本技术通过在柔性外管2a5内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抽吸管2a6和气管2a7,使得抽吸管2a6的内腔形成抽吸通道2a1,以便吸取支气管中的痰液,使得气管2a7的内腔形成第一气道2a2,通过向气管2a7中注入或抽取气体,能够有效的控制波纹管2b的内部压强,且柔性外管2a5的内腔与抽吸管2a6和抽吸管2a6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能够形成第二气道2a4,向间隙中注入或抽取气体,以此控制气囊2c的膨胀或收缩。
58.如图6和图9所示,进一步的:
59.吸痰装置还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机壳3a和微型蠕动泵3b,机壳3a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一对接口3a1,第一对接口3a1与抽吸通道2a1的外端连通,微型蠕动泵3b设置在机壳3a内,且微型蠕动泵3b的一端口与第一对接口3a1的内端连通,微型蠕动泵3b的另一端口通过管路延伸至机壳3a的外侧。
60.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确保抽吸通道2a1的负压稳定。为此,本技术通过将微型蠕动泵3b设置在机壳3a内,使得微型蠕动泵3b的一端口通过第一对接口3a1与抽吸通道2a1连通,当启动微型蠕动泵3b时,微型蠕动泵3b能够使得抽吸通道2a1内产生负压,进而能够通过抽吸孔2a3抽吸支气管中的痰液;
61.微型蠕动泵3b中的流体直接出泵管,不接触泵体,无污染,且重复精度高,稳定性高,可有效防止痰液回流。
62.如图6和图9所示,进一步的:
63.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一延伸管3c,机壳3a上还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对接口3a2,第二对接口3a2与第一气道2a2的外端连通,第一延伸管3c的一端与第二对接口3a2的内端连通,第一延伸管3c的另一端贯穿机壳3a并具有能够与注射器对接的第一插头。
64.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管件2a的外端如何与注射器连通。为此,本技术通过将第一延伸管3c的一端与第二对接口3a2的内端连通,使得第一延伸管3c具有第一插头的另一端与注射器对接,通过注射器能够控制第一气道2a2中的气压,以便于调节波纹管2b内部压强,使得波纹管2b能够形成弧形支撑。
65.如图6和图9所示,进一步的:
66.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延伸管3d,机壳3a上还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三对接口3a3,第三对接口3a3与第二气道2a4的外端连通,第二延伸管3d的一端与第三对接口3a3的
内端连通,第二延伸管3d的另一端贯穿机壳3a并具有能够注射器连通的第二插头。
67.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第二气道2a4的外端如何与注射器连通。为此,本技术通过将第二延伸管3d的一端与第三对接口3a3的内端连通,使得第二延伸管3d具有第二插头的另一端与注射器对接,通过注射器能够控制第二气道2a4中的气压,以便于控制气囊2c的膨胀或收缩,使得管件2a能够在器械通道1b2中滑动或被固定。
68.如图6和图9所示,进一步的:
69.还包括三通电磁阀4,三通电磁阀4具有两个连通口和一个可与单个连通口选择导通的导通口,所述导通口与微型蠕动泵3b的外部端口连通,两个连通口分别与灌洗液桶和废液桶连通。
70.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抽吸通道2a1向支气管中注入灌洗液。为此,本技术通过将微型蠕动泵3b的外部端口与三通电磁阀4的导通口连通,当微型蠕动泵3b正向驱动时,同时启动三通电磁阀4以连通微型蠕动泵3b和废液桶,第二气道2a4中能够产生负压,使得抽吸孔2a3处的负压能够引导痰液依次经过抽吸通道2a1和微型蠕动泵3b,并被收集到废液桶中;而有时痰液过于粘稠吸不出来,需要将吸痰管拔出后向病人咽喉处注入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来稀释痰液,即使得第一延伸管3c反向驱动,同时启动三通电磁阀4以连通微型蠕动泵3b和灌洗液桶,使得第一延伸管3c能够将灌洗液桶中的液体泵出,并使得液体依次经过微型蠕动泵3b和抽吸通道2a1,并通过抽吸孔2a3排入到支气管中,从而稀释痰液,以便后续将被稀释的痰液泵出。
71.如图6和图9所示,进一步的:
72.还包括公头5a和母头5b,公头5a和母头5b分别设置在管件2a的外端和机壳3a上,公头5a和母头5b对接时,第一对接口3a1与抽吸通道2a1连通,第二对接口3a2和第一气道2a2连通,第三对接口3a3与第二气道2a4连通。
73.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抽吸通道2a1、第一气道2a2和第二气道2a4如何分别与第一对接口3a1、第二对接口3a2和第三对接口3a3连通。为此,本技术通过公头5a和母头5b将驱动单元和抽吸单元迅速对接,并能够确保在对接后,第一对接口3a1与抽吸通道2a1连通,第二对接口3a2和第一气道2a2连通,第三对接口3a3与第二气道2a4连通,以便于更换抽吸单元,节约医疗成本。
74.本技术通过电子支气管镜配合抽吸单元进行吸痰,在吸痰时,通过使得波纹管2b在抽吸孔2a3的外侧形成弧形支撑,能够有效地避免处于负压状态的抽吸孔2a3吸附支气管壁,以此防止对支气管壁产生损伤,且为弧形支撑状态下的波纹管2b能够有效避免其遮挡物镜1b1的视野,使得插入部1b能够精准且稳定的在支气管中游走。
75.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