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吸引器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76556发布日期:2022-09-10 00:3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吸引器管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吸引器管。


背景技术:

2.吸引器管是一种脊柱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器械,其主要用于吸取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液化组织液、电刀烧灼过程中产生的烟尘等,防止液体遮挡手术视野,避免手术人员吸入有害气体等,且在使用时需与吸引器的抽气软管连接。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常常需行腰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术,术中需切除椎间盘,在处理椎间盘时,椎间盘铰刀处理椎间隙时,会产生大量的破碎髓核和纤维环组织,容易引起吸引器堵塞;另外,在处理上下终板时,也容易产生大量碎屑,而与此同时,也是术中出血较多的时候,由于手术视野小,操作空间小,如果吸引器经常堵塞,影响操作过程,甚至可能因为术野不佳损伤神经及硬脊膜等,因而需要将吸引器的吸引孔孔径设置得足够大。
3.并且,在椎管减压术完成后,还需行脊柱植骨融合术,植骨过程中需要植入松质骨骨粒并使用特殊器械压实,同时还要继续抽吸术中残渣、渗血,以确保骨粒压实度。但是骨粒直径多为2-5mm,而目前常用的吸引器管口内径多在2-5mm左右,使用较大孔径吸引孔的吸引器管容易将骨粒吸走,影响植骨量;使用较小孔径吸引孔的吸引器管容易被骨粒或者上述髓核和纤维环组织堵塞管口,此时需要取下吸引器管,使用专用通条或者注射器才能去除骨粒。如此,多次的操作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操作过程中污染的概率,出血量也会随之增加,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脊柱外科手术施术时吸引器管堵塞频发且需要更换特殊器械压骨而影响施术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吸引器管。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吸引器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吸引器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头端、管体和用于与吸引器连接的末端,所述头端上开设有多个与其内腔连通的吸引孔,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吸力控制结构,所述头端包括一体成型的直通部和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自由端封闭,所述直通部与所述弯折部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弯折部呈扁平状且其背离所述直通部的一侧设有平直区域;所述吸引孔包括设于所述弯折部自由端的第一吸引孔及设于所述直通部周壁的第二吸引孔,所述弯折部邻近所述直通部的侧壁也设有所述第二吸引孔,所述第一吸引孔设为长孔且其沿所述弯折部扁平厚度方向的孔径为1~1.8mm,所述第二吸引孔孔径为1~1.8mm。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本技术时,先将末端与吸引器的抽气软管连接,在进行腰椎间盘切除术和椎间融合术的过程中,将头端伸入至手术区域,启动吸引器,可使头端的第一吸引孔和多个第二吸引孔处形成负压,以将手术区域中的破碎髓核、纤维环组织和终板碎屑等抽吸至管体中;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吸引孔呈长孔状,其实际开口面积远大
于第二吸引孔孔径,因此即使多个第二吸引孔被堵塞后,第一吸引孔也依然能保持较好的抽吸效果,能大幅降低吸引器管在运用至腰椎间盘切除术和椎间融合术中时吸引孔发生堵塞的概率。
7.而随后在进行脊柱植骨融合术的过程中,在施术部位植入骨粒后,需要对骨粒进行压实,此时由于头端上弯折部上具有平直区域,可以直接使用本技术的弯折部对骨粒进行压实,无需将吸引器管取出后再更换特殊器械,能有效避免在施术过程中需要多次更换手术器械而导致的施术效率降低及感染风险;并且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吸引孔和第二吸引孔的孔径均小于植骨骨粒粒径,第一吸引孔和第二吸引孔也能随时保持对术中渗血的抽吸效果,进一步确保压骨过程中的压实度,同时也不会将粒径更大的骨粒抽吸至管体中,确保了植骨手术中的植骨量。
8.并且由于头端由二者之间具有夹角的直通部和弯折部组成,使得在施行椎管减压术时,本技术还能用于将硬脊膜或神经根牵拉向一侧,保护硬脊膜或神经根。
9.从而在进行脊柱外科手术时,也即依次施行腰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脊柱植骨融合术时,本技术既能起抽吸术后残渣、渗血作用,也能起神经拉钩作用,还能起骨粒压实作用,从而无需针对不同的手术场景多次更换手术器械,大幅降低了患者感染的可能,也极大提高了施术效率。
10.可选的,所述直通部与所述弯折部之间夹角范围为85
°
~120
°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直通部和弯折部夹角大小限定在上述范围,可以有效确保本技术的头端既能实现牵拉神经或者硬脊膜的功能,又能实现压骨的效果。
12.可选的,所述管体包括头管和末管,所述吸力控制结构设于所述末管上;所述头管由医用不锈钢或钛合金制成,所述末管由医用工程塑料制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体一部分由可以侵入人体的医用不锈钢或者钛合金制成,另一部分由成本更低的医用工程塑料制成,可以在确保本技术符合医用标准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及使用成本,有利于市场推广。
14.可选的,所述吸力控制结构包括贯穿开设于所述管体周壁上的调节孔及沿所述管体轴向滑动的调节片,所述调节片贴于所述管体一侧的面积大于所述调节孔开口面积,所述调节孔为长孔且其长度方向沿所述管体轴向设置;所述管体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调节片贴附于所述管体周壁滑动的限位机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机构可使调节片紧贴在管体外壁,以降低调节片与管体外壁之间的缝隙,从而在管体上滑动调节片时,可以改变调节片封堵调节孔的面积,也即改变调节孔与外部空气实际连通的孔径,由此可以改变头端吸引孔出的负压大小,也即改变本技术在抽吸术后残渣时的吸力,无需施术人员另外再去调节吸引器,提高了吸引孔吸力调节的便捷性和精准性。
16.可选的,所述管体内腔中设有缩径部,所述缩径部设于所述调节孔靠近所述末端的一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抽吸术后残渣时,管体中的气流沿由头端至末端的方向穿过缩径部的过程中,由于管体于缩径部靠近末端一侧管腔的截面积增大,在此处形成了低负压区,从而使得气流在穿过缩径部的过程中流速增大;因此气流携带术后残渣在穿行至调节孔的过程中,第一方面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能够快速穿过管体设有调节孔
的区域;第二方面缩径部后部的低负压区能形成对缩径部前部气流及术后残渣的强抽吸效果,从而从两方面使得术后残渣在穿行管体设有调节孔的区域时自调节孔流出的概率大大降低,尽可能确保了本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洁净度,降低了术后残渣自调节孔流出后对施术环境造成污染的概率。
18.可选的,所述调节片靠近所述管体的一侧固接有贯穿所述调节孔并延伸至所述管体内腔中的挡片;所述挡片沿所述管体内气流抽吸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挡片与邻近的所述管体内腔壁之间具有间隙。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抽吸术后残渣时,管体中的气流沿由头端至末端的方向穿过缩径部的过程中,挡片对调节孔的实际开口部位进行遮挡,一方面能有效避免术后残渣在穿行管体设有调节孔的区域时自调节孔流出的概率;另一方面外部气流能自调节孔实际开口部及挡片与管体内壁之间的间隙中被抽吸至管体内腔,能确保吸力控制结构对吸引孔的吸力的有效调整。
20.可选的,所述挡片沿所述调节孔孔宽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调节孔孔宽,且所述挡片沿所述调节孔孔宽方向超出所述调节孔区域的部分为软质材料制成;所述挡片沿所述管体轴向呈弯曲弧状且其外弧部靠近所述管体轴线。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片宽度大于调节孔孔宽,可对调节孔进行更为全面的防护,而挡片宽度方向的边缘部位设为由软质材料制成,可使挡片能自调节孔顺畅地装入至管体中,使得调节片、挡片和管体能独立加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更加符合本技术在使用时的一次性要求。
22.而当将挡片设为弧状时,管体内腔位于挡片弧部最大曲面处的截面积减小,因此气流携带术后残渣通过该截面积减小的区域时流速增大,也能进一步避免术后残渣在管体内穿行的过程中自挡片与管体腔壁之间间隙流出调节孔的可能。
23.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管体周壁上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上设有用于提高所述调节片滑动阻力的阻尼组件。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动调节片以对调节孔实际开口面积进行调整时,阻尼组件能对调节片起到一定的阻尼效果,从而能使调节片在调节完成后在无外力的作用下能保持在调节位置,提高本技术使用时的便捷性。
25.可选的,所述阻尼组件包括固接于所述调节片上的拨块,所述限位片沿所述管体轴向的侧壁与所述拨块抵紧且二者抵紧部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凸起和凹槽,所述凹槽设有多个且沿所述管体轴向依次排布。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调节片时,只需滑动拨块,即可实现调节片沿管体轴向的滑动作,在此过程中,凸起和多个凹槽依次卡嵌,既能起到对拨块的阻尼效果,也能起到定位效果,提高了调节片的调节精度和稳定性。
27.可选的,所述弯折部长度尺寸为6~10mm,所述弯折部扁平方向厚度尺寸为3.5~5mm。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头端能在空间狭小的施术区域中进行术后残渣抽吸、牵拉神经或者硬脊膜或者压骨作业。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第一吸引孔设为长孔状且使其最小孔径小于骨粒粒径,使得在使用本技术进行腰椎间盘切除术和椎间融合术时,吸引孔发生堵塞的概率大大降低;并且由于弯折部和直通部的设置,还可使用本技术在施行椎管减压术时进行硬脊膜和神经根的牵引,或者在施行脊柱植骨融合术时一边进行压骨、一边进行渗血的抽吸;从而在进行上述手术的连续实施时无需多次更换手术器械,大幅降低了患者感染的可能,也极大提高了施术效率;2.在管体上滑动调节片时,可以改变调节片封堵调节孔的面积,也即改变调节孔与外部空气实际连通的孔径,由此可以改变头端吸引孔出的负压大小,也即改变本技术在抽吸术后残渣时的吸力,无需施术人员另外再去调节吸引器,提高了吸引孔吸力调节的便捷性和精准性;3.在管体内腔中设置缩径部,使得气流在穿过缩径部的过程中流速增大,从而术后残渣第一方面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能够快速穿过管体设有调节孔的区域;第二方面缩径部后部的低负压区能形成对缩径部前部气流及术后残渣的强抽吸效果,从而从两方面使得术后残渣在穿行管体设有调节孔的区域时自调节孔流出的概率大大降低,尽可能确保了本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洁净度,降低了术后残渣自调节孔流出后对施术环境造成污染的概率;4.挡片的设置,能对调节孔的实际开口部位进行遮挡,能有效避免术后残渣在穿行管体设有调节孔的区域时自调节孔流出的概率,并且进一步将挡片设为弧状时,管体内腔位于挡片弧部最大曲面处的截面积减小,因此气流携带术后残渣通过该截面积减小的区域时流速增大,也能进一步避免术后残渣在管体内穿行的过程中自挡片与管体腔壁之间间隙流出调节孔的可能。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头端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头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要用于展示吸力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限位片一体成型在控制台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1、头端;11、直通部;12、弯折部;13、平直区域;2、管体;21、头管;22、末管;23、控制台;3、末端;31、连接管;32、抵紧环;41、第一吸引孔;42、第二吸引孔;51、调节孔;52、调节片;53、缩径部;54、挡片;55、限位片;551、限位槽;552、安装环;561、拨块;562、凸起;56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吸引器管。参照图1,脊柱外科手术用吸引器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头端1、管体2和用于与吸引器连接的末端3,头端1上开设有多个与其内腔连通的吸引孔,管体2上设置有吸力控制结构。头端1包括一体成型的直通部11和弯折部12,弯折部12呈扁平状且其靠近和背离直通部11的侧壁均设有平直区域13,弯折部12自
由端封闭。
39.同时,直通部11与弯折部12之间具有夹角,直该夹角范围为85
°
~120
°
,具体可以为90
°
、105
°
或者115
°
等,本实施例中该夹角选为90
°
。基于施术空间考虑,管体2外径选为4~5.5mm,且管体2与直通部11连通的一端设有缩径过渡部;弯折部12长度尺寸为6~10mm,本实施例中选为8mm;弯折部12扁平方向厚度尺寸为3.5~5mm,本实施例中选为4mm。
40.参照图2和图3,吸引孔包括开设于弯折部12自由端的第一吸引孔41及设于直通部11周壁的第二吸引孔42,弯折部12邻近直通部11的侧壁也设有第二吸引孔42,第一吸引孔41设为长孔且其沿弯折部12扁平厚度方向的孔径为1~1.8mm,第二吸引孔42孔径为1~1.8mm,实际设置时第二吸引孔42和第一吸引孔41最小孔径一致,并且二者可取1.2mm、1.5mm、1.6mm等值,本实施例中以孔径1.5mm为例。
41.如此设置后,在使用本技术时,先将末端3与吸引器的抽气软管连接,在进行腰椎间盘切除术和椎间融合术的过程中,将头端1伸入至手术区域,启动吸引器,可使头端1的第一吸引孔41和多个第二吸引孔42处形成负压,以将手术区域中的破碎髓核、纤维环组织和终板碎屑等抽吸至管体2中。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吸引孔41呈长孔状,其实际开口面积远大于第二吸引孔42孔径,因此即使多个第二吸引孔42被堵塞后,第一吸引孔41也依然能保持较好的抽吸效果,能大幅降低吸引器管在运用至腰椎间盘切除术和椎间融合术中时吸引孔发生堵塞的概率。
42.而随后在进行脊柱植骨融合术的过程中,在施术部位植入骨粒后,需要对骨粒进行压实,此时由于头端1上弯折部12上具有平直区域13,可以直接使用本技术的弯折部12对骨粒进行压实,无需将吸引器管取出后再更换特殊器械,能有效避免在施术过程中需要多次更换手术器械而导致的施术效率降低及感染风险。并且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一吸引孔41和第二吸引孔42的孔径均小于植骨骨粒粒径,第一吸引孔41和第二吸引孔42也能随时保持对术中渗血的抽吸效果,进一步确保压骨过程中的压实度,同时也不会将粒径更大的骨粒抽吸至管体2中,确保了植骨手术中的植骨量。
43.并且由于头端1由二者之间具有夹角的直通部11和弯折部12组成,使得在施行椎管减压术时,本技术还能用于将硬脊膜或神经根牵拉向一侧,保护硬脊膜或神经根。从而在进行脊柱外科手术时,也即依次施行腰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脊柱植骨融合术时,本技术既能起抽吸术后残渣、渗血作用,也能起神经拉钩作用,还能起骨粒压实作用,从而无需针对不同的手术场景多次更换手术器械,大幅降低了患者感染的可能,也极大提高了施术效率,对于改善手术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44.在实际施术时,虽然吸引器自带有吸力调节系统,但是在实际施术时情况多变,施术者需要对吸引器管的吸力进行较为精准的调节,并且还需要调节方便,此时与施术范围较远的吸引器显然不利于吸力的便捷调节。因此,参照图4,吸力控制结构包括贯穿开设于管体2周壁上的调节孔51及沿管体2轴向滑动的调节片52,调节片52贴于管体2一侧的面积大于调节孔51开口面积,调节孔51为长孔且其长度方向沿管体2轴向设置;管体2上设有用于限定调节片52贴附于管体2周壁滑动的限位机构。实际设置时,为方便施术人员操作吸力控制结构,管体2于调节孔51处一体成型有扁平状的控制台23,调节孔51设置于控制台23的最大平面上。
45.如此,限位机构可使调节片52紧贴在控制台23外壁,以降低调节片52与控制台23
外表面之间的缝隙,从而在控制台23上滑动调节片52时,可以改变调节片52封堵调节孔51的面积,也即改变调节孔51与外部空气实际连通的孔径,由此可以改变头端1吸引孔处的负压大小,也即改变本技术在抽吸术后残渣时的吸力,无需施术人员另外再去调节吸引器,提高了吸引孔吸力调节的便捷性和精准性。
46.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被抽吸的血水、破碎髓核和纤维环组织等术后残渣在管体2中流通时需要借助气流的吸力,当吸引器管吸力较大时,不同密度的术后残渣容易在管体2内腔中形成紊流,致使部分残渣在穿过调节孔51的裸露部时会自调节孔51中溅出。而当术中抽吸完成节点调低吸引器管的吸力时,这些残渣突然失去气流支撑作用后也容易从调节孔51中渗出,尤其是当手术中用于连接吸引器和末端3的软管在牵引时发生折曲后,这一弊端显得尤为明显;而自调节孔51流出的术后残渣滴淌在管体2外壁时,存在较大的卫生安全隐患,对患者来说存在较大的二次感染风险。有鉴于此,管体2于调节孔51处设置有用于避免术后残渣渗漏的防渗漏结构。
47.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防渗漏结构包括在管体2内腔中设置的缩径部53,缩径部53设于调节孔51靠近末端3的一侧,具体的缩径部53设为与管体2同轴且一体成型的环状,并且缩颈部沿管体2轴向具有过渡面。
48.从而本技术在抽吸术后残渣时,管体2中的气流沿由头端1至末端3的方向穿过缩径部53的过程中,由于管体2于缩径部53靠近末端3一侧管腔的截面积增大,在此处形成了低负压区,从而使得气流在穿过缩径部53的过程中流速增大;因此气流携带术后残渣在穿行至调节孔51的过程中,第一方面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能够快速穿过管体2设有调节孔51的区域;第二方面缩径部53后部的低负压区能形成对缩径部53前部气流及术后残渣的强抽吸效果,从而从两方面使得术后残渣在穿行管体2设有调节孔51的区域时自调节孔51流出的概率大大降低,尽可能确保了本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洁净度,降低了术后残渣自调节孔51流出后对施术环境造成污染的概率。
49.在另一实施例中,同样参照图5,防渗漏结构包括贯穿调节孔51并延伸至管体2内腔中的挡片54,挡片54固接在调节片52靠近管体2的一侧,并且挡片54与调节片52的连接部设为过渡弧面;挡片54沿管体2内气流抽吸方向延伸设置,挡片54与邻近的管体2内腔壁之间具有间隙。
50.从而本技术在抽吸术后残渣时,管体2中的气流沿由头端1至末端3的方向穿过缩径部53的过程中,挡片54对调节孔51的实际开口部位进行遮挡,一方面能有效避免术后残渣在穿行管体2设有调节孔51的区域时自调节孔51流出的概率;另一方面外部气流能自调节孔51实际开口部及挡片54与管体2内壁之间的间隙中被抽吸至管体2内腔,能确保吸力控制结构对吸引孔的吸力的有效调整。
51.更具体的,挡片54沿调节孔51孔宽方向的宽度大于调节孔51孔宽,且挡片54沿调节孔51孔宽方向超出调节孔51区域的部分为软质材料制成,而为了确保挡片54的阻挡效果,挡片54长度小于但接近调节孔51长度;需进一步明确的是,挡片54与调节片52的连接部、挡片54长度方向的中线部位均由硬质塑料制成,而挡片54宽度方向的两侧则由软质橡胶制成、比如硅橡胶,以便大面积的挡片54能够顺利自调节孔51插入至管体2内腔中,实现挡片54的便捷安装。从而调节片52、挡片54和管体2能独立加工,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更加符合本技术在使用时的一次性要求。
52.而为了使挡片54伸入管体2内腔中同样具有上一实施例中缩径部53的效果,参照图5,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挡片54沿管体2轴向呈弯曲弧状且其外弧部靠近管体2轴线。
53.则此时挡片54设为弧状,管体2内腔位于挡片54弧部最大曲面处的截面积减小,因此气流携带术后残渣通过该截面积减小的区域时流速增大,也能进一步避免术后残渣在管体2内穿行的过程中自挡片54与管体2腔壁之间间隙流出调节孔51的可能,进一步提高了防泄漏结构的防术后残渣泄漏效果。
54.为了既能确保本技术的吸引器管在符合一次性使用的成本控制要求下,又能保证本技术的吸引器管的装配和使用便捷性。参照图1,管体2包括头管21和末管22,头管21由医用不锈钢或钛合金制成,末管22由医用工程塑料制成,上述的控制台23与末管22以同样材料一体成型而成,头管21和末管22可以以螺接加密封圈的方式密封连接,也可以以卡接加密封圈的方式密封卡接。上述的吸力控制结构设于末管22上,末端3包括一体成型在末管22上且管径小于末管22的连接管31,连接管31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多个抵紧环32,抵紧环32背离头管21的一侧设为斜面。
55.参照图4和图6,上述的限位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控制台23周壁上的限位片55,限位片55呈长片状且沿末管22轴向设置,限位片55上设有用于提高调节片52滑动阻力的阻尼组件,并且限位片55可以一体成型于控制台23上,也可以借助头管21和末管22的可拆结构套接在末管22与头管21之间。
56.其中,参照图4和图6,阻尼组件包括固接于调节片52上的拨块561,限位片55沿管体2轴向的侧壁与拨块561抵紧且二者抵紧部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凸起562和凹槽563,凹槽563设有多个且沿管体2轴向依次排布,凹槽563设为齿槽。
57.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在多个凹槽563中间隔选取几个设为开口面积较大的定位槽,以实现凸起562在该定位槽处的停顿感并形成触感刻度,以便施术者在通过拨动拨块561实现本技术吸引器管的吸力调节时能感知到触感刻度,从而提高本技术的盲操性能。
58.或者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限位片55与控制台23外壁之间的间距设为不均等,比如沿头管21至末管22的方向逐渐增大,从而施术者拨动拨块561朝靠近头管21的方向靠近时,调节孔51的实际开口面积被打开至最大,此时吸引器管的吸力最大,也即需要调节的吸力越大,施术者调节时受到的阻力越大,也能形成吸引器管吸力调节的触感反馈。
59.而为了实现上述阻尼组件的阻尼效果,需要凸起562能与限位片55侧壁保持充分抵紧。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限位片55上贯穿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与调节孔51对准的限位槽551,且限位槽551贯穿限位片55自由端,限位槽551与凸起562滑动适配;其中限位片55于限位槽551一侧或两侧槽壁上设置上述的多个凹槽563,对应的,拨块561靠近凹槽563的一侧固接有上述的凸起562。
60.在该实施例中,为便于调节片52和挡片54的安装,以防限位片55干涉了挡片54的正常安装,参照图4,限位片55可拆连接在末管22上,具体的,限位片55一端固接有套设于末管22靠近头管21的端部的安装环552,安装环552通过头管21和末管22的连接而实现在末管22上的固定安装,实现了限位片55的便捷、稳定安装,简化了本技术的吸引器管的加工、装配工艺,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6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6,限位片55一体成型于控制台23外壁上,且限位片55
长度方向的一侧边与调节孔51的一侧孔壁平齐,从而在末管22上安装调节片52后,凸起562直接抵紧在限位片55的侧壁上,也不会对挡片54的安装造成干涉。
6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用吸引器管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脊柱外科手术时,也即依次施行腰椎间盘切除术、椎间融合术脊柱植骨融合术时,本技术既能起抽吸术后残渣、渗血作用,也能起神经拉钩作用,还能起骨粒压实作用,从而无需针对不同的手术场景多次更换手术器械,大幅降低了患者感染的可能,也极大提高了施术效率。并且借由第一吸引孔41的长孔设置,能在极大地避免吸引器管发生堵塞的现象发生,为脊柱外科手术提供了较大的保障。
63.而当需要调节吸引器管的吸力时,可以通过拨动拨块561使得调节片52在末管22外壁上滑动以改变调节孔51的实际开口面积,从而实现对吸引孔中吸力的调节;在此过程中,设在末管22内壁处的缩径部53可以增大气流裹挟术后残渣通过末管22开设有调节孔51的部位的速度,进而能有效缓解因末管22中吸力骤降而导致的术后残渣自调节孔51中泄漏的现象。或者通过延伸至末管22内腔中的挡片54,可对调节孔51的实际开口部位进行防护,也能有效避免术后残渣在穿行管体2设有调节孔51的区域时自调节孔51流出的概率。因此通过设置防渗漏结构,能够显著提高本技术的吸引器管在使用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