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65918发布日期:2022-09-20 20:3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椅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老年骨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椅。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医护问题,常见的,有很多老年人都存在骨质疏松的问题,对于骨质疏松而言,根据不同的程度,有以下几种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2:功能锻炼;3:药物护理;其中功能锻炼是对于早起的骨质疏松最为有效的护理手段之一,包括: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等;由此,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很多老年人平衡训练的设备来帮助老年人训练;如公开号为:cn111346340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老年病人测试锻炼平衡能力自动调整装置,来帮助老年人训练平衡,从而增强体能,避免骨质疏松,但是由于老年护理病房内的空间有限,已经放置了很多设备:床,椅子,柜子,还有些医疗设备,为了训练平衡在添加专门的设备的话,护理病房的空间就会显得局促,导致老年人活动空间缩小,提高了摔倒的可能性,由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护理椅,在作为椅子功能的时候,其起到椅子的作用;在需要平衡训练的时候,就可以将椅子改变姿态,变为可以平衡训练的设备,缩减了老年护理室的设备数量,提高了老年活动空间,减小其摔倒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椅,其在作为椅子功能的时候,其起到椅子的作用;在需要平衡训练的时候,就可以将椅子改变姿态,变为可以平衡训练的设备,缩减了老年护理室的设备数量,提高了老年活动空间,减小其摔倒的概率。
4.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椅,包括底座,底座的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和竖直设置在顶板底部的前支撑腿和后支撑腿;顶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三面板,顶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面板,在第三面板绕铰接点的摆动下第一面板的一端随着前支撑腿上下滑动,第一面板的顶面设有平衡训练组件;锁死组件,锁死组件用以控制第三面板的旋转。
5.进一步的,前支撑腿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相对面都设有竖直设置的滑槽;第一面板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杆之间且第一面板通过连接杆在滑槽内滑动连接;第三面板通过第一旋转轴铰接顶板远离第一面板的一端;第一旋转轴和第三面板固定连接;还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第一面板位于滑槽的端部,传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旋转轴,且在第三面板的旋转下,第一面板的端部在滑槽内滑动。
6.进一步的,还设有第二面板,第二面板设置于顶板的顶面,且位于第一旋转轴和第一面板之间,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的顶面设有软垫。
7.进一步的,传动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的转轴固定设置于底座;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张紧轮;第一传动辊的直径小于第二
传动辊,第一传动辊和第一旋转轴通过带传动或链传动的方式连接;滑槽的内侧壁设有直齿条,连接杆的一端设有齿轮,齿轮啮合直齿条设置且在直齿条上滚动,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第一面板,第二传动辊和连接杆通过带传动或链传动的方式连接。
8.进一步的,第一面板上设有通孔,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设置在通孔内。
9.进一步的,通孔的底部还设有多边形凹槽,通孔内还设有轴套,轴套的外侧通过轴承设置在通孔内;轴套的内部为阶梯孔;连接杆包括滑动杆和固定杆;滑动杆包括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滑动部,第二传动辊和连接部通过带传动或链传动连接,连接部设有配合凹槽,配合凹槽的内部设有滑动块;滑动部的一端设置在轴套的小孔内,且滑动部的外侧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设置在轴套的大孔内,弹簧的另一端抵接连接部;位于小孔内的滑动部的端部设有多边形凸起,多边形凸起配合多边形凹槽设置;齿轮设置在固定杆的第一端,固定杆的第二端设置在配合凹槽内,且第二端的侧面设有光滑过度的圆弧滑槽和螺旋线滑槽,滑动块设置在圆弧滑槽或螺旋线滑槽内且沿其滑动;圆弧滑槽位于螺旋线滑槽的远离齿轮的一端;在弹簧未压缩状态的下,滑动块位于螺旋线滑槽的靠近齿轮的一端,多边形凸起远离多边形凹槽设置;在弹簧的完全压缩状态下,滑动块位于圆弧滑槽内,多边形凸起插接在多边形凹槽内。
10.进一步的,顶板的两侧还设有挡板,锁死组件包括插销,挡板上设有多边形通孔,第一旋转轴的端部设有锁死凹槽,插销穿过多边形通孔设置且插销的一端与锁死凹槽的底部设有凹凸配合部。
11.进一步的,第一面板的顶面设有放置凹槽,平衡训练组件设置在放置凹槽内,平衡训练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和平衡板,电动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放置凹槽的底部,平衡板的底部球铰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前支撑腿设有行程开关,当第一面板运动到最低点的时候,触发行程开关,从而控制电动伸缩杆的启闭。
1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其在作为椅子功能的时候,其起到椅子的作用;在需要平衡训练的时候,就可以将椅子改变姿态,变为可以平衡训练的设备,改变的过程也非常简单,只需要手动旋转第三面板,此时第一面板就会向下运动,与地面平行,老年人就可以站在第一面板的平衡训练组件上训练平衡,然后手握第三面板的顶端,防止其摔倒;整个设备巧妙的结合了椅子和平衡训练设备,缩减了老年护理室的设备数量,提高了老年活动空间,减小其摔倒的概率;同时由于老年人在一个时间段只能从事一个动作,要么坐下,要么训练;所以本设备的使用率非常高,简单有效。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椅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椅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椅的第三状态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椅中平衡训练组件的结构示意
图;
1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椅中锁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椅中连接杆配合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21.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椅中连接板和固定杆的安装未锁死状态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椅中连接板和固定杆的安装锁死状态示意图;
23.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椅中圆弧滑槽和螺旋线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1为图5的c-c放大图;
25.图12为图9的b-b放大图;
26.图标:1-后支撑腿,2-顶板,3-前支撑腿,4-第一面板,5-第二面板,6-第三面板,7-把手,8-软垫,9-第一旋转轴,10-第一传动辊,11-第二传动辊,12-张紧轮,102-滑槽,41-放置凹槽,42-电动伸缩杆,43-平衡板,44-行程开关,100-连接杆,400-插销,500-挡板,200-同步带,101-齿轮,103-直齿条,310-轴套,320-弹簧,330-多边形凹槽,111-滑动部,111-多边形凸起,112-连接部,121-螺旋线滑槽,122-圆弧滑槽,120-固定杆,114-配合凹槽,113-滑动块,91-锁死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
30.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老年人骨质疏松护理椅,如图1-3所示,包括底座和锁死组件,底座的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2和竖直设置在顶板2底部的前支撑腿3和后支撑腿1,这里前支撑腿3和后支撑腿1的具体形式不做任何限制,比如采用立柱的支撑腿,或者折叠、升降的支撑腿;顶板2的一端铰接有第三面板6,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面板6作为靠背;顶板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面板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面板4作为小腿的支撑板;在第三面板6绕铰接点的摆动下第一面板4的一端随着前支撑腿3上下滑动,第一面板4的顶面设有平衡训练组件;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平衡训练组件不做限制,只要能训练平衡即可,比如采用如公开号为cn21376042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中老年人锻炼平衡能力的健身装置;利用上述专利中的底座结构节课即可,参照说明书第20段;当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
如下设置,如图4所示,具体的:第一面板4的顶面设有放置凹槽41,平衡训练组件设置在放置凹槽41内,平衡训练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42和平衡板43,电动伸缩杆42的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放置凹槽41的底部,平衡板43的底部球铰电动伸缩杆42的活动端;前支撑腿3设有行程开关44,当第一面板4运动到最低点的时候,触发行程开关44,从而控制电动伸缩杆42的启闭。
31.整个运动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初始状态,第三面板6作为靠背倾斜设置,第一面板4的一端与地面接触,另一端设置在前支撑腿3的顶点,所以第一面板4为倾斜的用以支撑小腿,整个结构完成了椅子功能的构件,当需要平衡训练的时候,如图2所示,将第三面板6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带动第一面板4沿着前支撑腿3下降,使第一面板4于地面平行,然后此时,第一面板4触发行程开关,平衡板43上升,老年人就可以站上去完成平衡训练,说要强调的是,当第三面板6旋转后,如图2所示,其顶部设有把手7,该把手7可以给老年人用以搀扶,避免其摔倒;使用完后将第三面板6顺时针旋转即可;第一面板4和第三面板6又恢复在如图1所示的状态;锁死组件用以控制第三面板6的旋转。
32.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面板4和第三面板6之间的动作驱动方式不做限制,可以采用伺服电机来同步旋转或者设置多个行程开关来满足动作的触发,通过将第三面板6的旋转运动改变为第一面板4的滑动,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第一面板4的滑动可以采用丝杆或者直齿条103的方式来实现;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方式采用如下设置;如图1,2,3,6,7所示,前支撑腿3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相对面都设有竖直设置的滑槽102;第一面板4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撑和第二支撑杆之间且第一面板4通过连接杆100在滑槽102内滑动连接;第一面板4的另一端设有滚轮,用以接触地面;第三面板6通过第一旋转轴9铰接顶板2远离第一面板4的一端,通过远离第一面板4,两者的间距中构建一个老年人屁股坐的地方;第一旋转轴9和第三面板6固定连接,第三面板6的旋转会带动第一旋转轴9旋转,第一旋转轴9又旋转设置在顶板2上,所以第三面板6只能沿第一旋转轴9做往复运动;如图2所示,当逆时针旋转到位的时候,第一面板4与地面平行;如图1所示,当顺时针旋转到位的时候,第一面板4倾斜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锁死组件来限制第三面板6的旋转,也就是限制第一旋转轴9的旋转,具体的,对于锁死组件的具体结构不限制,可以采用碟刹的方式或者采用锁紧螺栓的方式,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如下设置来设置:如图5所示,顶板2的两侧还设有挡板500,锁死组件包括插销400,挡板500上设有多边形通孔,第一旋转轴9的端部设有锁死凹槽91,插销400穿过多边形通孔设置且插销400的一端与锁死凹槽91的底部设有凹凸配合部;当需要锁死,也就是第一旋转轴9不旋转的时候,只需要将插销400插入锁死凹槽91内,利用凹凸配合部完成扭矩的传递,但是由于插销400通过多边形通孔连接在挡板500上,所以插销400是不会旋转的,由此第一旋转轴9不会旋转,从而锁死第三面板6的旋转;还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一端连接第一面板4位于滑槽102的端部,传动机构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旋转轴9,且在第三面板6的旋转下,第一面板4的端部在滑槽102内滑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机构不做任何限制,可以采用齿轮101配合直齿条103的方式在滑槽102内滑动,齿轮101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同时第一旋转轴9设有角度行程开关,通过行程开关控制伺服电机的旋转角度即可,从而实现第一面板4的一端在滑槽102内实现上下滑动,当然,在本实施中,采用如下设置:如图1-3所示,传动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辊10和第二传动辊11,第一传动辊10和第二传动辊11的转轴固定
设置于底座;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张紧轮12;第一传动辊10的直径小于第二传动辊11,第一传动辊10和第一旋转轴9通过带传动或链传动的方式连接;如图6,7所示,滑槽102的内侧壁设有直齿条103,连接杆100的一端设有齿轮101,齿轮101啮合直齿条103设置且在直齿条103上滚动,连接杆100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第一面板4,第二传动辊11和连接杆100通过带传动或链传动的方式连接;通过第一旋转轴9带动第一传动辊10和第二传动辊11旋转,第二传动辊11带动连接杆100旋转,连接杆100带动齿轮101旋转,齿轮101啮合直齿条103,从而实现了上下位移,同时由于连接杆100和第一面板4通过轴承连接,所以第一面板4不会旋转,只会沿着直齿条103上下位移;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第一传动辊10还是第二传动辊11,如果采用链条传动的方式,那么第一传动辊10和第二传动辊11上就应该设有链轮,如果采用同步带200的方式,那么第一传动辊10和第二传动辊11上就应该设有配合齿轮,这些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知识,在此不作过多解释说明。
33.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还设有第二面板5,第二面板5设置在顶板2的顶面,且位于第一旋转轴9和第一面板4之间,作为坐垫设置,第二面板5和第三面板6的顶面设有软垫8,提高作为椅子的舒适感;通过滑槽102限制了第一面板4的运动轨迹,避免其错位。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弧形滑槽。
34.对于上述结构的实现,本实施例给出了但不限于一种参数设置,如图1所示,滑槽102的竖直高度为37~40cm,所以顶板2的高度就是45~50cm的高度;满足了老年人椅子的高度要求;第一旋转轴9的半径为3cm,第一传动辊10的半径为3cm,第二传动辊11的半径为12cm;连接杆100的半径为2cm,齿轮101的分度圆为半径为6cm;如图1所示,作为椅子的时候,第三面板6于水平面夹角为60
°
,如图2所示,当需要第一面板4运动到底部的时候,需要将第三面板6逆时针旋转60
°
;由于第一传动辊10和第一旋转轴9的同半径设置,第一传动辊10和第二传动辊11同轴设置;所以第二传动辊11的旋转角度也是60
°
,假设采用同步带200传动,那么同步带200的运动长度就是(60/360)*2*π*12,约等于12.5cm,所以连接杆100的旋转就需要走12.5cm,那么由于其半径为2cm,所以连接杆100的旋转角度就为360
°
,也就是一圈,所以齿轮101也就需要旋转一圈,那么此时,由于齿轮101的分度圆为6cm,齿轮101与直齿条103就会带动第一面板4上移一个周长的距离,也就是2*π*6,约为37cm,刚好走完滑槽102的高度。
35.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可以将第三面板6继续顺时针旋转,从而将第一面板4绕连接杆100旋转,直至抬起第一面板4远离连接杆100的一端,使第一面板4,第二面板5和第三面板6近乎平行设置,构建一个床,便于护理人员或者家属睡觉或者休息,具体结构如下。
36.如图8,9,10所示第一面板4上设有通孔,连接杆100的一端通过轴承设置在通孔内;通孔的底部还设有多边形凹槽330,通孔内还设有轴套310,轴套310的外侧通过轴承设置在通孔内;轴套310的内部为阶梯孔;连接杆100包括滑动杆和固定杆120。
37.滑动杆包括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12和滑动部111,第二传动辊11和连接部112通过带传动或链传动连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112上设有2cm半径的部位连接第二传动辊11,连接部112设有配合凹槽114,配合凹槽114的内部设有滑动块113;滑动部111的一端设置在轴套310的小孔内,且滑动部111的外侧套设有弹簧320,弹簧320的一端设置在轴套310的大孔内,弹簧320的另一端抵接连接部112;位于小孔内的滑动部111的端部设有多边形凸
起111,多边形凸起111配合多边形凹槽330设置;
38.齿轮101设置在固定杆120的第一端,固定杆120的第二端设置在配合凹槽114内,且第二端的侧面设有光滑过度的圆弧滑槽122和螺旋线滑槽121,滑动块113设置在圆弧滑槽122或螺旋线滑槽121内且沿其滑动;圆弧滑槽122位于螺旋线滑槽121的远离齿轮101的一端;
39.在弹簧320未压缩状态的下,如图8所示,滑动块113位于螺旋线滑槽121的靠近齿轮101的一端,多边形凸起111远离多边形凹槽330设置;在弹簧320的完全压缩状态下,如图9所示,滑动块113位于圆弧滑槽122内,多边形凸起111插接在多边形凹槽330内。
40.整个运动过程为:当第一面板4的顶端向上运动到锁死位置,也就是运动到滑槽102的顶端的时候,齿轮101不会再旋转了,此时由于需要将第三面板6继续顺时针旋转,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连接杆100中的连接部112继续旋转,如图8,9所示,此时由于固定部不旋转了,所以滑动块113会沿着螺旋线滑槽121滑动,从而将连接部112向左推进通孔底部的多边形凹槽330内,使连接部112和第一面板4连接,传递扭矩,从而继续旋转,带动第一面板4的另一端抬起,此时滑动块113运动到圆弧滑槽122内,就不会带动连接部112继续向左运动,只会带动第一面板4绕连接部112旋转,最终达到第一面板4、第二面板5和第三面板6近乎平行的设置;当下降的时候,起初由于滑动部111和多边形凹槽330配合,同时滑动块113在圆弧滑槽122内滑动,所以连接部112的旋转会带动第一面板4恢复至图1的状态,然后滑动块113运动到螺旋线滑槽121内,由于弹簧320的作用,且齿轮101的运动没有被限制死,所以连接部112就只有一个弹簧320向右的力,使滑动块113沿着螺旋线滑槽121向右运动,滑动部111脱离多边形凹槽330,直至运动到螺旋线滑槽121的底部,然后带动齿轮101继续向下运动,回复至图2的状态,这个过程中第一面板4不发生绕连接部112的旋转运动。
41.具体的运动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逆时针旋转第三面板6,通过传动机构传动,齿轮101也逆时针旋转,从而将第一面板4的一端向下运动,运动到图2的位置,实现平衡感的训练;然后顺时针旋转第三面板6,至图1的状态,如图6所示,齿轮101顺时针旋转,向上运动,第一面板4的一端向上运动,回复到如图1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过程中,在弹簧320的作用下滑动部111不会和多边形凹槽330接触,所以连接部112的旋转不会带动第一面板4绕连接部112旋转;从图1到图3的状态过程中,顺时针旋转第三面板6,然后此时,由于齿轮101已经运动到滑槽102的顶部,所以齿轮101不会继续旋转,固定杆120也就不会继续旋转,由此,连接部112上的滑动块113就会沿着螺旋线滑槽121向左滑动,带动连接部112向左运动,滑动部111向左运动,直至滑动部111的端部卡在多边形凹槽330内,带动第一面板4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滑动块113将要运动到圆弧滑槽122内的时候,滑动部111就要和多边形凹槽330卡死,带动第一面板4旋转,但是,在螺旋线滑槽121的作用下,滑动部111还是会继续向左运动,进一步的完全卡在多边形凹槽330内,直至滑动块113在圆弧滑槽122内滑动,带动第一面板4转动,最终达到如3所示的状态;还需要强调的是,还可以将滑动部111和连接部112,通过弹簧320连接,组合成弹簧顶针的结构,防止如果多边形凹槽330的边数较少的时候,滑动部111的顶面和多边形凹槽330的顶面贴合,而此时由于滑动块113和螺旋线滑槽121的作用,会一直向左运动,造成卡死的现象;所以在这里可以将滑动部111和连接部112设置为弹簧顶针的结果,但是滑动部111和连接部112需要传递扭矩,所以弹簧顶针的滑动孔应该为多边形孔而非圆孔;如果采用边数较多的多边形凹槽330的话,那么就不
需要设置为弹簧顶针的结构,应该需要的位移量很小,前支撑腿3的轻微形变就可以满足。
42.从图3到图1的状态的过程中,逆时针旋转第三面板6,此时连接部112逆时针旋转,从而圆弧滑槽122向螺旋线滑槽121滑动,带动第一面板4旋转将第一面板4的端部降低,直至滑动块113从圆弧滑槽122运动到螺旋线滑槽121后,在弹簧320的作用下,连接部112上的滑动块113向右运动,直至运动到螺旋线滑槽121的端部,这个过程中,固定杆120都不会被动旋转,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反向旋转的力,所以存在由于自重齿轮101会自己沿着直齿条103下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滑槽102的顶部设置一个永磁铁,用以给齿轮101一个向上的力,克服其自重,另外的,不设置永磁铁也是可以的,只需要将第三面板6直接逆时针旋转至图2的状态,然后再旋转至图1的状态即可。
43.对于上述结构的实现,在本实施例中,依旧给出但不限于一种参数设置,如下:如图1所示,滑槽102的竖直高度为37~40cm,所以顶板2的高度就是45~50cm的高度;满足了老年人椅子的高度要求;第一旋转轴9的半径为3cm,第一传动辊10的半径为3cm,第二传动辊11的半径为12cm;连接部112的半径为2cm,齿轮101的分度圆为半径为6cm;如图1所示,作为椅子的时候,第三面板6于水平面夹角为60
°
,要达到如图3所示的状态,需要顺时针旋转60
°
,以连接部112的轴线为圆心,圆弧滑槽122的弧度为0.78,也就是45
°
,螺旋线滑槽121的弧度为5.497,也就是315
°
,当第三面板6旋转60
°
的时候,第二传动辊11旋转60
°
,由于第二传动辊11的半径是12cm,所以同步带200的运动长度就约为12.56cm,有因为连接部112和同步带200的连接处的半径为2cm,所以刚好连接部112就旋转360
°
,刚好满足圆弧滑槽122的45
°
旋转和螺旋线滑槽121的315度的旋转。
44.综上,当第三面板6顺时针旋转60
°
或者逆时针旋转60
°
的时候,连接杆100都旋转360,从图2运动到图1的时候,弹簧320(高强度)的作用下,连接部112带动固定杆120旋转,固定杆120带动齿轮101旋转,齿轮101在直齿条103上运动上升,到图1,然后继续旋转第三面板6,由于齿轮101已经运动到滑槽102的顶部了,所以固定杆120不会旋转了,此时滑动块113就会在螺旋线滑槽121内滑动315度,使滑动部111卡在多边形凹槽330内,然后再在圆弧滑槽122内旋转45
°
,将第一面板4的另一端抬起;放下的时候,反向驱动即可。
45.另外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三面板6的旋转有一个杠杆作用,所以即使是老年人也能徒手旋转第三面板6,从而压缩弹簧320;另外的如图3所示,当需要睡人的时候,只需要再在第一面板4的底部放置一个支撑物即可,当然的,这是遇到质量较大的时候;或者在第一面板4的底部设置一个折叠支撑腿即可,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应知应会,在此就不一一说明了。
46.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