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含量蓝铜胜肽的修护抗衰精华液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231106发布日期:2022-08-23 21:33阅读:9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含量蓝铜胜肽的修护抗衰精华液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修护抗衰精华液,特别是一种高含量蓝铜胜肽的修护抗衰精华液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皮肤衰老主要表现为皮肤的皱纹增生、弹性丧失、干燥和色素沉着等。在皮肤衰老的过程中最显著的生物学特征是真皮层的变化,如真皮层厚度变薄,胶原纤维含量逐渐降低,弹性纤维变性和减少,失去弹性和张力等。而且皮肤老化通常会引起炎症现象,炎症细胞释放的促炎因子可以促进胶原酶的活化,导致胶原降解。除了衰老危机,季节的变换、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空气污染、精神压力等因素,都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破坏,肌肤敏感。
3.蓝铜胜肽,化妆品原料inci名为三肽-1铜(coppertripeptide-1,ghk-cu),是一类天然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并在损伤后释放出来的生物活性肽。蓝铜胜肽是由铜离子和三肽-1构成的络合物,蓝铜胜肽通过调节铜离子水平,促进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增加皮肤中关键蛋白(如胶原蛋白、弹性蛋白)、以及糖胺聚糖等重要成分的合成;可以降低由脂多糖诱导产生的活性氧,提高了sod活性,同时降低了促炎因子的释放;还可以平衡皮肤蛋白酶的量,减少氧化损伤,维持表皮干细胞以及恢复受损皮肤细胞的活力。研究发现,高含量的蓝铜胜肽具有很好的修复、抗衰老的功效。
4.但是蓝铜胜肽中的铜离子一旦被其他成分鳌合,价值昂贵的蓝铜胜肽就会丧失大部分活性,功效也大为降低。因此蓝铜胜肽的配伍性较差,对配方体系要求很高,例如:含蓝铜胜肽的配方里不适合添加edta或辛酰羟肟酸等螯合剂;配方体系的ph不可过酸或过碱;不适合采用一些容易与蓝铜胜肽混合后会降低体系黏度的增稠剂;配方中添加的功效成分也要严格筛选。因此,蓝铜胜肽的使用较为受限,市面上高含量的蓝铜胜肽的产品并不多见。目前市面上添加蓝铜胜肽的精华液产品,大多蓝铜胜肽的添加量较低;配方成分比较简单,多为透明的无油体系,肤感比较单一,滋润度不够;活性成分配伍弱,功效不够优异。并且在高温下蓝铜胜肽对体系的稳定性的影响大,容易出现黏度变低、颜色变暗的现象,导致产品功效难以保证。因此,想要制作同时满足肤感优越、高稳定性和高功效的高含量蓝铜胜肽精华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含量蓝铜胜肽的修护抗衰精华液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肤感优越、高稳定性和高功效的特点。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含量蓝铜胜肽的修护抗衰精华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蓝铜胜肽0.3%~2%、保湿剂5~10%、增稠剂0.25~2%、ph调节剂0.1~1%、非离子型乳化剂0.5~5%、油脂3~10%、促渗透剂0.5~3%和皮肤调理剂15~30%,余量为水。
7.前述的一种高含量蓝铜胜肽的修护抗衰精华液中,所述保湿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1,3-丙二醇1~5%、1,2-戊二醇1.5~3.5%、1,2-己二醇1~3%、甘油1~3%和甘油葡糖苷0.1~1.0%。
8.前述的一种高含量蓝铜胜肽的修护抗衰精华液中,所述增稠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0.1~1%、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1~0.5%、透明质酸钠0.1~0.5%和银耳多糖0.01~0.2%。
9.前述的一种高含量蓝铜胜肽的修护抗衰精华液中,所述ph调节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精氨酸0.1~1%。
10.前述的一种高含量蓝铜胜肽的修护抗衰精华液中,所述非离子型乳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c12-20酸peg-8酯0.1~2.5%和鲨肝醇0.01~2.5%。
11.前述的一种高含量蓝铜胜肽的修护抗衰精华液中,所述油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二甲基硅氧烷1~5%、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1~5%、霍霍巴籽油0.1~2%和角鲨烷0.1~2%。
12.前述的一种高含量蓝铜胜肽的修护抗衰精华液中,所述促渗透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肌醇0.5~2.5%、双-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二羧酸酯0.01~0.5%。
13.前述的一种高含量蓝铜胜肽的修护抗衰精华液中,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甘油交联聚合物1~5%、乙酰基六肽-80.001~0.1%、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0.1~2%、泛醇0.01~2%、棕榈酰三肽-50.001~0.1%、十四烷基氨基丁酰缬氨酰胺基丁酸脲三氟乙酸盐0.001~0.1%、乙酰基二肽-1鲸蜡酯0.001-0.1%、四氢甲基嘧啶羧酸0.1~1%、生物糖胶-20.01~1%、泛酰巯基乙胺磺酸钙0.01~1%、羟基积雪草甙0.05~0.25%、乙酰化透明质酸钠0.05~0.25%。
14.上述的修护抗衰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a、将保湿剂,增稠剂中的透明质酸钠、银耳多糖,促渗透剂中的肌醇,皮肤调理剂中的泛醇、四氢甲基嘧啶羧酸、乙酰化透明质酸钠加水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0~75℃后搅拌至溶解完全,保温,得a1品;将乳化剂和油脂按比例混合加热85~90℃后搅拌至溶解完全,保温,得a2品;将a2品加入a1品,以2500~3500r/min的速率均质3~5min,得a品;
16.b、将增稠剂中的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用水完全浸润,与增稠剂中的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一起加入a品中,以2500~3500r/min的速率均质2~4min,得b品;
17.c、将ph调节剂用水完全溶解后加入b品中,以2500~3500r/min的速率搅拌2~4min,得c品;
18.d、将c品降温至40~50℃,然后加入促渗透剂中的双-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二羧酸酯和皮肤调理剂中的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甘油交联聚合物、乙酰基六肽-8、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棕榈酰三肽-5、十四烷基氨基丁酰缬氨酰胺基丁酸脲三氟乙酸盐、乙酰基二肽-1鲸蜡酯、生物糖胶-2、泛酰巯基乙胺磺酸钙、羟基积雪草甙和乙酰化透明质酸钠,搅拌均匀,得d品;
19.e、将蓝铜胜肽与水按照重量比1:1的比例搅拌均匀,得e1品;将d品降温至35~45℃,然后加入e1品保温并搅拌均匀,得e2品;再将e2品脱泡降温至30~35℃后出料,得精华液成品。
20.前述的一种的修护抗衰精华液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精华液成品的ph值为6.2~7.0,精华液成品的粘度为15000~25000cp。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2.本发明采用众多不同功效的成分,并通过对各成分的进一步限定和含量优化,筛选出与蓝铜胜肽在体系中稳定性好的乳化剂、增稠剂、ph调节剂和皮肤调理剂进行组合,提高精华液在长期存放后的含量稳定性;添加四种不同结构的油脂复配,改善精华的滋润度和提供柔软的肤感;并添加促渗透剂显著提高精华液在短时间内对皮肤表面的渗透性,从不同的机理、不同维度协同达到抗衰、修护、保湿的效果。本发明所制备的蓝铜胜肽精华液稳定性优于市售蓝铜胜肽产品,经过严格的稳定性加速实验测试,化妆品货架期的存储稳定性可以达到3年。
23.具体的,从稳定性方面而言,本发明选用非离子型乳化剂0.1~2.5%c12-20酸peg-8酯和0.01~2.5%鲨肝醇复配作为精华的乳化剂,相比离子型的乳化剂能够有效避免其与蓝铜胜肽中的铜离子发生螯合,调整hlb值范围可以乳化多种油脂,精华体系中能够形成稳定的、粒径小的水包油液滴,提高蓝铜胜肽在精华液中的含量均一和性能稳定性;
24.从肤感方面而言,首先,本发明的增稠剂中采用的银耳多糖属于大分子的天然胶体,与低分子(20~40wda)的透明质酸钠复配胶体增稠,两者均为耐离子天然胶体。银耳多糖是一种酸性杂多糖,其主链结构是由α-(1

3)糖苷键连接的甘露聚糖,支链由葡萄糖醛酸和木糖组成;透明质酸钠,属于天然高分子多糖聚合物,是一个由葡萄糖醛酸和乙酰氨基己糖组成双糖单位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质量的直链黏多糖。两者复配使用,保证精华液在高温条件下仍有一定的黏度,同时提供顺滑、不粘腻的肤感;
25.其次,本发明采用0.1-0.5%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和0.1-1.0%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复配,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特指ultrez 20polymer、ultrez 21polymer、pemulen
tm
tr-1polymer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同时使用特定的ph调节剂精氨酸进行中和,优选有机碱与丙烯酸酯以特定比例中和,维持体系的ph值平衡,可以最大程度地缓冲配方体系的降粘程度,使体系维持在高黏度,使精华液具有更好的皮肤相容性和柔软的成膜感。精华液在组配后的粘度值能够达到15000~25000cp,体系的ph为6.2~7.0,同时保持稳定,使得蓝铜胜肽在体系中不易发生变色情况。
26.本发明还通过添加四种不同结构的油脂复配,所述的油脂包括1~5%的聚二甲基硅氧烷、1~5%的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0.1~2%的霍霍巴籽油和0.1~2%的角鲨烷。低黏度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含有线性、稳定的si-o-si结构单元,具有良好的铺展性能和顺滑不粘腻的肤感;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是来源于天然脂肪酸的谷氨酸和植物甾醇的润肤剂,其可像神经酰胺一样形成液态晶体薄膜,具有皮肤调理的作用;霍霍巴籽油是一种植物来源的油脂,是长直链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醇组成的酯,冷热稳定性好,抗氧化能力强,易被皮肤吸收;角鲨烷由六个异戊二烯双键组成的碳氢化物,渗透性、润滑性和透气性好。本发明通过添加四种不同结构的油脂复配,与皮肤的亲和性好,吸收快,能够改善精华的滋润度和提供柔软、油而不腻的肤感。
27.从功效方面而言,本发明通过乙酰基六肽-8、棕榈酰三肽-5、十四烷基氨基丁酰缬氨酰胺基丁酸脲三氟乙酸盐、乙酰基二肽-1鲸蜡酯,激发内源透明质酸和皮肤胶原蛋白的
合成,提升皮肤的紧致度,具有即时抗衰效果;通过保湿剂、油脂、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甘油交联聚合物、生物糖胶-2、乙酰化透明质酸钠和四氢甲基嘧啶羧酸的复配,不仅不会影响蓝铜胜肽的正常功效使用,而且具有双倍长效保湿、修护角质层屏障、提高皮肤弹性、滋润性高、肤感舒适的特点;还将皮肤维持在健康的弱酸性ph,促进皮肤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的合成,即时提高皮肤的含水量;通过四氢甲基嘧啶羧酸、羟基积雪草甙、泛醇和泛酰巯基乙胺磺酸钙的复配,起到减少炎症、防护修复受损细胞、减少紫外线对细胞的损害、保护细胞膜免于表面活性剂损伤的作用。
28.此外,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对各步骤温度等参数、操作步骤顺序的限定,能够较好地避免活性成分失活,提高产品稳定性。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乳酸刺痛实验测试结果均值图;
3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专家视觉评估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32.一种高含量蓝铜胜肽的修护抗衰精华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蓝铜胜肽0.3%~2%、保湿剂5~10%、增稠剂0.25~2%、ph调节剂0.1~1%、非离子型乳化剂0.5~5%、油脂3~10%、促渗透剂0.05~3%和皮肤调理剂15~30%,余量为水。
33.所述保湿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1,3-丙二醇1~5%、1,2-戊二醇1.5~3.5%、1,2-己二醇1~3%、甘油1~3%和甘油葡糖苷0.1~1.0%。
34.所述增稠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0.1~1%、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1~0.5%、透明质酸钠0.1~0.5%和银耳多糖0.01~0.2%。
35.所述ph调节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精氨酸0.1~1%。
36.所述非离子型乳化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c12-20酸peg-8酯0.1~2.5%和鲨肝醇0.01~2.5%。
37.所述油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二甲基硅氧烷1~5%、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1~5%、霍霍巴籽油0.1~2%和角鲨烷0.1~2%。
38.所述促渗透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肌醇1.5~2.5%、双-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二羧酸酯0.01~0.5%。
39.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甘油交联聚合物1~5%、乙酰基六肽-80.001~0.1%、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0.1~2%、泛醇0.01~2%、棕榈酰三肽-50.001~0.1%、十四烷基氨基丁酰缬氨酰胺基丁酸脲三氟乙酸盐0.001~0.1%、乙酰基二肽-1鲸蜡酯0.001-0.1%、四氢甲基嘧啶羧酸0.1~1%、生物糖胶-20.01~1%、泛酰巯基乙胺磺酸钙0.01~1%、羟基积雪草甙0.05~0.25%、乙酰化透明质酸钠0.05~0.25%。
40.上述的修护抗衰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a、将保湿剂,增稠剂中的透明质酸钠、银耳多糖,促渗透剂中的肌醇,皮肤调理剂
中的泛醇、四氢甲基嘧啶羧酸、乙酰化透明质酸钠加水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0~75℃后搅拌至溶解完全,保温30min,得a1品;将乳化剂和油脂按比例混合加热85~90℃后搅拌至溶解完全,保温30min,得a2品;将a2品加入a1品,以2500~3500r/min的速率均质3~5min,得a品;
42.b、将增稠剂中的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用40倍重量的水完全浸润,与增稠剂中的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一起加入a品中,以2500~3500r/min的速率均质2~4min,得b品;
43.c、将ph调节剂用40倍重量的水完全溶解后加入b品中,以2500~3500r/min的速率搅拌2~4min,得c品;
44.d、将c品以0.5℃/min的速率降温至40~50℃,然后加入促渗透剂中的双-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二羧酸酯和皮肤调理剂中的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甘油交联聚合物、乙酰基六肽-8、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棕榈酰三肽-5、十四烷基氨基丁酰缬氨酰胺基丁酸脲三氟乙酸盐、乙酰基二肽-1鲸蜡酯、生物糖胶-2、泛酰巯基乙胺磺酸钙、羟基积雪草甙和乙酰化透明质酸钠,搅拌15min,得d品;
45.e、将蓝铜胜肽与水按照重量比1:1的比例搅拌均匀,得e1品;将d品以0.5℃/min的速率降温至35~45℃,然后加入e1品保温搅拌15min,得e2品;再将e2品脱泡降温至30~35℃后出料,得e品;
46.f、以200目滤网对e品进行过滤,得精华液成品,精华液成品的ph值为6.2~7.0,精华液成品的粘度为15000~25000cp。
47.实施例1:
48.一种高含量蓝铜胜肽的修护抗衰精华液,包括蓝铜胜肽、保湿剂、增稠剂、ph调节剂、乳化剂、油脂、促渗透剂、皮肤调理剂和水,
49.其中,蓝铜胜肽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三肽-1铜0.5g。
50.所述保湿剂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1,3-丙二醇5g、1,2-戊二醇2g、1,2-己二醇1g、甘油2g和甘油葡糖苷0.15g。
51.所述增稠剂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0.8g、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4g、透明质酸钠0.25g和银耳多糖0.1g。
52.所述ph调节剂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精氨酸0.45g。
53.所述乳化剂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c12-20酸peg-8酯2g和鲨肝醇0.2g。
54.所述油脂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聚二甲基硅氧烷4g、植物甾醇/辛基十二醇月桂酰谷氨酸酯2g、霍霍巴籽油0.5g和角鲨烷0.5g。
55.所述促渗透剂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肌醇1.5g、双-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二羧酸酯0.3g。
56.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以下重量的组分: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甘油交联聚合物3g、乙酰基六肽-80.001g、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1g、泛醇1g、棕榈酰三肽-50.005g、十四烷基氨基丁酰缬氨酰胺基丁酸脲三氟乙酸盐0.005g、乙酰基二肽-1鲸蜡酯0.005g、四氢甲基嘧啶羧酸0.5g、生物糖胶-20.3g、泛酰巯基乙胺磺酸钙0.02g、羟基积雪草甙0.2g、乙酰化透明质酸钠0.08g。
57.上述的修护抗衰精华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8.a、将保湿剂,增稠剂中的透明质酸钠、银耳多糖,促渗透剂中的肌醇,皮肤调理剂中的泛醇、四氢甲基嘧啶羧酸、乙酰化透明质酸钠加水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5℃后搅拌至溶解完全,保温30min,得a1品;将乳化剂和油脂按比例混合加热90℃后搅拌至溶解完全,保温30min,得a2品;将a2品加入a1品,以3000r/min的速率均质5min,得a品;
59.b、将增稠剂中的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用40倍重量的水完全浸润,与增稠剂中的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一起加入a品中,以3000r/min的速率均质3min,得b品;
60.c、将ph调节剂用40倍重量的水完全溶解后加入b品中,以3000r/min的速率搅拌3min,得c品;
61.d、将c品以0.5℃/min的速率降温至45℃,然后加入促渗透剂中的双-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二羧酸酯和皮肤调理剂中的三甲基戊二醇/己二酸/甘油交联聚合物、乙酰基六肽-8、乳酸杆菌/豆浆发酵产物滤液、棕榈酰三肽-5、十四烷基氨基丁酰缬氨酰胺基丁酸脲三氟乙酸盐、乙酰基二肽-1鲸蜡酯、生物糖胶-2、泛酰巯基乙胺磺酸钙、和羟基积雪草甙,搅拌15min,得d品;
62.e、将三肽-1铜与水按照重量比1:1的比例搅拌均匀,得e1品;将d品以0.5℃/min的速率降温至40℃,然后加入e1品保温搅拌15min,得e2品;再将e2品脱泡降温至30℃后出料,得e品;
63.f、以100目滤网对e品进行过滤,得精华液成品。精华液成品的ph值为6,精华液成品的粘度为20000cp。
64.根据表1的成分配比,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得对比例1~对比例5。
65.表1实施例1和对比例1~5的成分表
66.[0067][0068]
实施例1和对比例1~4的稳定性测试:
[0069]
将实施例1和对比例1~4分别置于25℃、光照、45℃的条件下存放4周,观察各样品初始状态、2周和4周时的颜色和粘度值,结果如表2所示:
[0070]
表2稳定性测试结果
[0071][0072]
从上述结果可得,随着时间的递进,非离子型乳化剂比离子型乳化剂添加在蓝铜胜肽精华液中更稳定,本发明选用非离子型乳化剂0.1~2.5%的c12-20酸peg-8酯和0.01~2.5%的鲨肝醇复配作为精华的乳化剂,相比离子型的乳化剂能够有效避免其与蓝铜胜肽中的铜离子发生螯合,精华体系中能够形成稳定的、粒径小的水包油液滴,提高蓝铜胜肽在精华液中的含量和性能稳定性;
[0073]
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和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单独与蓝铜胜肽搭配时,都出现较为明显的降粘现象,而两种增稠剂复配可以协同增效,能够缓冲降粘,提高粘度的稳定性;使用氢氧化钠中和,体系不稳定,容易发生变色,而精氨酸中和,可以使体系稳定,使得该精华液在组配后的粘度值能够达到较高的15000~25000cp,并长时间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本发明采用的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和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复配,所述的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特指u20、u21、tr-1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同时使用特定的ph调节剂精氨酸进行中和,可以缓冲配方体系的降粘,使体系维持在高黏度,使精华液具有更好的皮肤相容性和柔软的成膜感。
[0074]
实施例1和对比例5的功效性测试:
[0075]
选择60名年龄在18~60周岁的女性受试者,受试者要求:面部皮肤泛红(红血丝、痘印等均可)、面部有皮屑(受试者占比在40%~60%)、肌肤敏感(受试者乳酸刺痛实验为阳性占比在40%~60%)。受试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人,一组受试者使用实施例1的样品,另一组受试者使用对比例5的样品。受试者每天早晚上洁面后使用三泵样品,轻轻按摩至精华液完全吸收,共计使用28天。整个测试期间不能进行长时间的日晒、户外运动、旅游等,并且不得使用与产品功效相似的化妆品或者药品,测试期间受试者不得改变日常护理习惯。
[0076]
受试者在使用样品前和使用样品28天后,分别使用visia-cr采集受试者脸部图像,使用vc20 plus采集受试者图像并分析脸颊皮肤粗糙度ser、皮肤平滑度sesm,使用德国
ck仪器的各个探头:corneometer cm 825测量脸颊角质层水分含量,tewameter tm 300测量脸颊经皮水分流失量、glossymeter gl200测量皮肤光泽度、colorimeter cl400测量皮肤颜色。应用excel软件,对各个测量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包括数量、均值、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值等。应用spss分析软件,将不同时间点的测量值与基础值比较,采用shapiro-wilktest进行数据改善值正态分布的显著性检验。
[0077]
使用产品后的提升/改善(变化率)=(使用后数据-使用前数据)/使用前数据;
[0078]
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0079]
表3受试者使用样品28天后对各皮肤参数的检测结果
[0080]
测试指标实施例1对比例5皮肤含水量增加33.08%增加22.71%经皮水分流失降低30.94%降低15.23%弹性增加4.87%增加2.21%皱纹减少13.90%减少1.84%皮肤光泽度增加25.57%增加5.89%肌肤泛红减少27.65%减少9.54%紧致增加13.20%增加6.68%
[0081]
根据表3的检测结果可知,受试者在使用测试样品28天后,受试者脸颊角质层水分含量、弹性、皮肤光泽度、紧致均明显升高;而经皮水分流失、皱纹、肌肤泛红值均明显降低,而且使用实施例1的受试者的皮肤各项指标的参数改善都比对比例5更好。以上结果说明,本发明得到的精华液对肌肤的修护和抗衰老效果较好。
[0082]
实施例1的乳酸刺痛实验:
[0083]
选择30名年龄在18~60周岁的女性受试者,受试者要求:面部皮肤泛红(红血丝、痘印等均可)、面部有皮屑(受试者占比在40%~60%)、肌肤敏感(受试者乳酸刺痛实验为阳性占比在40%~60%),受试者使用实施例1的样品。受试者每天早晚上洁面后使用三泵样品,轻轻按摩至精华液完全吸收,共计使用28天。整个测试期间不能进行长时间的日晒、户外运动、旅游等,并且不得使用与产品功效相似的化妆品或者药品,测试期间受试者不得改变日常护理习惯。
[0084]
测试方法:在室温下,取10%乳酸溶液50μl滴加于任意一侧鼻唇沟,分别在2.5min和5min时询问受试者的自觉症状,按4分法进行评分(0分为没有刺痛感,1分为轻度刺痛,2分为中度刺痛,3分为重度刺痛)。然后将每个询问点分数相加,作为乳酸刺痛试验结果,结果见图1。
[0085]
乳酸刺痛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测试样品后与使用前相比,使用测试样品14天后,鼻唇沟乳酸刺痛评分在2.5min显著性降低(p《0.001)、在5min显著性降低(p《0.01)、在2.5min和5min的总分显著性降低(p《0.001)。使用测试样品28天后,鼻唇沟乳酸刺痛评分在2.5min显著性降低(p《0.001)、在5min显著性降低(p《0.001)、在2.5min和5min的总分显著性降低(p《0.001)。
[0086]
实施例1的专家视觉评估实验:
[0087]
选择30名年龄在18~60周岁的女性受试者,受试者要求:面部皮肤泛红(红血丝、痘印等均可)、面部有皮屑(受试者占比在40%~60%)、肌肤敏感(受试者乳酸刺痛实验为
阳性占比在40%~60%),受试者使用实施例1的样品。受试者每天早晚上洁面后使用三泵样品,轻轻按摩至精华液完全吸收,共计使用28天。整个测试期间不能进行长时间的日晒、户外运动、旅游等,并且不得使用与产品功效相似的化妆品或者药品,测试期间受试者不得改变日常护理习惯。
[0088]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研究人员或皮肤医生,根据量表对受试者皮肤反应程度进行评估。
[0089]
视觉评估结果显示见图2,图2中“n.s.”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0.001≤p《0.01;“***”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01。
[0090]
与使用测试产品前相比,使用测试样品14天后,皮肤灼热评分(专家评估)显著性降低(p《0.01),皮肤红斑评分(专家评估)显著性降低(p《0.05),皮肤脱屑评分(专家评估)显著性降低(p《0.01)。皮肤干燥评分(专家评估)显著性降低(p《0.01),皮肤光泽度评分(专家评估)升高,皮肤质地(纹理)均一性评分(专家评估)升高。使用测试样品28天后,皮肤灼热评分(专家评估)显著性降低(p《0.001),皮肤红斑评分(专家评估)显著性降低(p《0.01),皮肤脱屑评分(专家评估)显著性降低(p《0.001)。皮肤干燥评分(专家评估)显著性降低(p《0.001),皮肤光泽度评分(专家评估)显著性升高(p《0.05),皮肤质地(纹理)均一性评分(专家评估)显著性升高(p《0.0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