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左右开合式吸氧头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67672发布日期:2022-09-09 22:0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左右开合式吸氧头罩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氧头罩,尤其涉及一种左右开合式吸氧头罩。


背景技术:

2.氧气疗法是指通过吸入高分压氧气,改善血氧不足,属吸入治疗范畴。此疗法可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因血氧下降造成的组织缺氧,使脑、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得以维持;也可减轻缺氧时心率、呼吸加快所增加的心、肺工作负担。对呼吸系统疾病因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引起的缺氧疗效较好,对循环功能不良或贫血引起者只能部分改善缺氧状况。
3.目前吸氧的方式一般分为面罩式吸氧和鼻吸式吸氧两种方式,而这两种吸氧方式均有不足之处,面罩式吸氧因佩戴有压迫感,且流量不足时可能会造成憋气,存在一定的缺陷与风险;鼻吸式吸氧在吸气时,会把周围的空气一起吸入,故氧气浓度不高,而且面罩式吸氧和鼻吸式吸氧两种方式的佩戴方式都较为繁琐,老人和小孩很难单独完成佩戴,需要医护人员辅助佩戴。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使用方便,无需医护人员辅助,可单独完成佩戴使用,束缚性少,吸氧浓度高、风险低的左右开合式吸氧头罩。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面罩式吸氧因佩戴有压迫感,且流量不足时可能会造成憋气,存在一定的缺陷与风险;鼻吸式吸氧在吸气时,会把周围的空气一起吸入,故氧气浓度不高,而且面罩式吸氧和鼻吸式吸氧两种方式的佩戴方式都较为繁琐,老人和小孩很难单独完成佩戴,需要医护人员辅助佩戴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无需医护人员辅助,可单独完成佩戴使用,束缚性少,吸氧浓度高、风险低的左右开合式吸氧头罩。
6.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左右开合式吸氧头罩,包括有椅架、l形座垫、固定块、u形空心滑杆、摆动杆、固定罩、头罩、输氧管、合拢装置和驱动装置,椅架上通过螺栓安装有l形座垫,l形座垫后侧上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内均滑动式安装有u形空心滑杆,两个u形空心滑杆上部前端均铰接安装有摆动杆,两根摆动杆前端均安装有头罩,头罩的前侧下部连通有供气体排出的排气管,头罩外沿的材质为密封性、韧性较好的食品级橡胶,l形座垫上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罩,固定罩外沿的材质为密封性、韧性较好的食品级橡胶,通过左右两个头罩合拢与固定罩配合形成一个吸氧的空间,头罩上部连通安装有输氧管,u形空心滑杆内安装有用于驱动头罩合拢的合拢装置,l形座垫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合拢装置的驱动装置。
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合拢装置包括有连通管、活塞杆、一字槽套筒、堵块、空心活塞、齿条、第一弹簧、扭力弹簧、齿轮和第二弹簧,u形空心滑杆上下两侧连通安装有连通管,u形空心滑杆下部滑动式安装有活塞杆,活塞杆前端安装有一字槽套筒,一字槽套筒套接在u形空心滑杆下部,连通管穿过一字槽套筒,u形空心滑杆内上部焊接有堵块,u形空心滑杆内前部滑动式安装有空心活塞,活塞杆与空心活塞之间的u形空心滑杆与连通管
内均充满液压油,空心活塞内滑动式安装有齿条,齿条与空心活塞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u形空心滑杆与摆动杆的铰接处安装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一端与u形空心滑杆连接,另一端与摆动杆连接,摆动杆后端通过键连接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固定块和u形空心滑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通过齿条的前后移动,可驱动摆动杆和头罩摆动,从而实现对头罩的打开和合拢。
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有导向架、l形滑杆、横杆和背靠板,左右两个固定块之间焊接有导向架,导向架内滑动式安装有l形滑杆,l形滑杆后端下部焊接有横杆,横杆与u形空心滑杆后部焊接,l形滑杆前端穿过l形座垫,l形滑杆前端套接有背靠板,背靠板位于l形座垫的前侧,通过推动背靠板往后移动,可实现带动u形空心滑杆、摆动杆和头罩往后移动。
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有卡杆、u形架、固定柱、第三弹簧和拨动球,两根l形滑杆上部都均匀间隔开有十四个卡槽,卡槽的前侧为斜面,卡槽的后侧为竖直面,l形座垫上滑动式设有两根卡杆,两根卡杆下部前侧为斜面,两根卡杆下部后侧为竖直面,两根卡杆下部均滑动式穿过导向架并卡入卡槽内,通过卡杆与卡槽的配合,可实现对l形滑杆和背靠板的卡位,左右两块固定块上滑动式安装有u形架,卡杆上端与u形架下部焊接,u形架中部焊接有固定柱,固定柱与固定块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绕在u形架上,u形架下部套接有拨动球,通过拨动球带动u形架和卡杆往上移动,可实现松开对l形滑杆和背靠板的卡位。
1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有固定杆和导向环,左右两侧的固定块外侧均焊接有固定杆,两根固定杆外端均焊接有导向环,输氧管穿过导向环,通过输氧管在导向环内滑动式,可实现导向环对输氧管进行导向限位。
11.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自适应调节机构,自适应调节机构包括有弧形空心橡胶囊、半球橡胶囊和空心软管,固定罩内下部通过卡扣安装有弧形空心橡胶囊,固定罩外下部卡接有半球橡胶囊,弧形空心橡胶囊与半球橡胶囊之间连通设有空心软管,空心软管穿过固定罩下部,弧形空心橡胶囊、半球橡胶囊和空心软管内均充满液体。
12.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密闭机构,密闭机构包括有空心橡胶管和通液管,左右两个头罩的下颚处均安装有空心橡胶管,空心橡胶管与连通管之间连通设有通液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4.1、通过用户背部往后靠动背靠板,背靠板再带动u形空心滑杆往后移动,通过活塞杆将u形空心滑杆下部的液压油通过连通管挤入左右两方的u形空心滑杆上部的空间,再通过u形空心滑杆上部的空心活塞和齿条往前移动,再通过齿条往前移动便会驱动左右两方的齿轮往内旋转带动头罩翻转,如此便可实现u形空心滑杆带动头罩一边往后移动的同时一边往内靠拢,从而可方便用户吸氧。
15.2、通过卡杆对卡槽的限位,用户可安心专注吸氧,无需用户分神背部一直使劲顶住背靠板。
16.3、通过头罩合拢后用户继续往后靠动背靠板,可使得连通管内的液压油便通过通液管排入空心橡胶管内,空心橡胶管便会膨胀,可避免用户下颚接触头罩坚硬部分,可增加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初始状态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初始状态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初始状态的第一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初始状态的第二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合拢工作状态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合拢工作状态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合拢工作状态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导向机构和密闭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发明导向机构和密闭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本发明自适应调节机构和密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2为本发明自适应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椅架,2、l形座垫,3、固定块,4、u形空心滑杆,5、摆动杆,51、固定罩,6、头罩,61、排气管,7、输氧管,8、合拢装置,81、连通管,82、活塞杆,83、一字槽套筒,84、堵块,85、空心活塞,86、齿条,87、第一弹簧,88、扭力弹簧,89、齿轮,810、第二弹簧,9、驱动装置,91、导向架,92、l形滑杆,93、横杆,94、背靠板,10、锁紧装置,101、卡槽,102、卡杆,103、u形架,104、固定柱,105、第三弹簧,106、拨动球,11、导向机构,111、固定杆,112、导向环,12、自适应调节机构,121、弧形空心橡胶囊,122、半球橡胶囊,123、空心软管,13、密闭机构,131、空心橡胶管,132、通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30.首先要指出,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向等等也参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
31.实施例
32.一种左右开合式吸氧头罩,包括有椅架1、l形座垫2、固定块3、u形空心滑杆4、摆动杆5、固定罩51、头罩6、输氧管7、合拢装置8和驱动装置9,如图1-3所示,椅架1上通过螺栓安装有l形座垫2,l形座垫2后侧上部左右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块3,固定块3内均滑动式安装有u形空心滑杆4,两个u形空心滑杆4上部前端均铰接安装有摆动杆5,两根摆动杆5前端均安装有头罩6,头罩6的前侧下部连通有供气体排出的排气管61,头罩6外沿的材质为密封性、韧性较好的食品级橡胶,l形座垫2上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罩51,固定罩51外沿的材质为密封性、韧性较好的食品级橡胶,通过左右两个头罩6合拢与固定罩51配合形成一个吸氧的空间,头罩6上部连通安装有输氧管7,u形空心滑杆4内安装有用于驱动头罩6合拢的合拢装置8,l形座垫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合拢装置8的驱动装置9。
33.合拢装置8包括有连通管81、活塞杆82、一字槽套筒83、堵块84、空心活塞85、齿条86、第一弹簧87、扭力弹簧88、齿轮89和第二弹簧810,如图3-5所示,u形空心滑杆4上下两侧连通安装有连通管81,u形空心滑杆4下部滑动式安装有活塞杆82,活塞杆82前端安装有一
字槽套筒83,一字槽套筒83套接在u形空心滑杆4下部,连通管81穿过一字槽套筒83,u形空心滑杆4内上部焊接有堵块84,u形空心滑杆4内前部滑动式安装有空心活塞85,活塞杆82与空心活塞85之间的u形空心滑杆4与连通管81内均充满液压油,空心活塞85内滑动式安装有齿条86,齿条86与空心活塞85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7,u形空心滑杆4与摆动杆5的铰接处安装有扭力弹簧88,扭力弹簧88一端与u形空心滑杆4连接,另一端与摆动杆5连接,摆动杆5后端通过键连接安装有齿轮89,齿轮89与齿条86啮合,固定块3和u形空心滑杆4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810,通过齿条86的前后移动,可驱动摆动杆5和头罩6摆动,从而实现对头罩6的打开和合拢。
34.驱动装置9包括有导向架91、l形滑杆92、横杆93和背靠板94,如图5所示,左右两个固定块3之间焊接有导向架91,导向架91内滑动式安装有l形滑杆92,l形滑杆92后端下部焊接有横杆93,横杆93与u形空心滑杆4后部焊接,l形滑杆92前端穿过l形座垫2,l形滑杆92前端套接有背靠板94,背靠板94位于l形座垫2的前侧,通过推动背靠板94往后移动,可实现带动u形空心滑杆4、摆动杆5和头罩6往后移动。
35.用户首先在压力舱内进行吸氧,用户先将排气管61穿出压力舱,排气管61与压力舱外连通,然后用户坐在l形座垫2上,用户的后脑先置于固定罩51内中心处,随后用户的背部与背靠板94紧密贴合,并通过背部带动背靠板94往后移动,背靠板94往后移动便会带动l形滑杆92和横杆93在导向架91内往后移动,横杆93便会带动左右两方的u形空心滑杆4往后移动,u形空心滑杆4往后移动时会带动左右两方的摆动杆5、头罩6、输氧管7和一字槽套筒83往后移动,左右两方的第二弹簧810随之拉伸,随着u形空心滑杆4往后移动,当左右两方的一字槽套筒83与固定块3前侧接触后,左右两方的一字槽套筒83便会带动左右两方的活塞杆82往前移动,左右两方的活塞杆82便会将u形空心滑杆4下部的液压油通过连通管81挤入左右两方的u形空心滑杆4上部的空间,在堵块84的作用下,液压油会往前推动u形空心滑杆4上部的空心活塞85和齿条86往前移动,左右两方的齿条86往前移动便会驱动左右两方的齿轮89往内旋转,左右两方的齿轮89往内旋转便会带动左右两方的摆动杆5和头罩6往内收拢,扭力弹簧88随之扭转,当左右两方的头罩6往中间完全靠拢合并后,两方的头罩6与后方的固定罩51围绕形成一个吸氧的空间,此时用户仍可以往后靠动背靠板94,此时富余的液压油便会推动空心活塞85继续往前移动,此时齿条86不再往前移动,空心活塞85往前移动便会压缩第一弹簧87,如此可使得左右两方的头罩6往靠拢后更加贴合,此时用户便可打开输氧管7的阀门,氧气便会通过输氧管7从头罩6的顶部排入头罩6与后方的固定罩51围绕形成的吸氧空间内,用户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和浓度不足的氧气便会通过头罩6下部的排气管61逐渐排出至压力舱外,如此便可使得头罩6与后方的固定罩51围绕形成的吸氧空间内逐渐形成高浓度的纯氧状态,用户便可在头罩6与后方的固定罩51围绕形成的空间内呼吸高浓度的纯氧;当用户吸氧完毕后,用户先关闭输氧管7的阀门,然后用户挺直后背,使后背尽量往前移动与背靠板94分离,在第二弹簧810的作用下,左右两方的u形空心滑杆4往前移动,u形空心滑杆4往前移动时会带动左右两方的摆动杆5、头罩6、输氧管7、一字槽套筒83和背靠板94一起往前移动,当左右两方的一字槽套筒83与固定块3分离后,在扭力弹簧88的作用下,左右两方的摆动杆5和头罩6便会往外扩张,左右两方的齿轮89便会往外旋转,如此便会驱动左右两方的齿条86和空心活塞85往后移动,左右两方u形空心滑杆4上部的液压油便会通过连通管81排入左右两方u形空心滑杆4下部的空间内,如此便可带动左右两方的活塞
杆82和一字槽套筒83移动复位,在用户背部往前移动的同时,头罩6一边往前移动一边往外扩张打开。通过用户背部往后靠动背靠板94,背靠板94再带动u形空心滑杆4往后移动,通过活塞杆82将u形空心滑杆4下部的液压油通过连通管81挤入左右两方的u形空心滑杆4上部的空间,再通过u形空心滑杆4上部的空心活塞85和齿条86往前移动,再通过齿条86往前移动便会驱动左右两方的齿轮89往内旋转带动头罩6翻转,如此便可实现u形空心滑杆4带动头罩6一边往后移动的同时一边往内靠拢,从而可方便用户吸氧。
36.还包括有锁紧装置10,锁紧装置10包括有卡杆102、u形架103、固定柱104、第三弹簧105和拨动球106,如图5-8所示,两根l形滑杆92上部都均匀间隔开有十四个卡槽101,卡槽101的前侧为斜面,卡槽101的后侧为竖直面,l形座垫2上滑动式设有两根卡杆102,两根卡杆102下部前侧为斜面,两根卡杆102下部后侧为竖直面,两根卡杆102下部均滑动式穿过导向架91并卡入卡槽101内,通过卡杆102与卡槽101的配合,可实现对l形滑杆92和背靠板94的卡位,左右两块固定块3上滑动式安装有u形架103,卡杆102上端与u形架103下部焊接,u形架103中部焊接有固定柱104,固定柱104与固定块3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05,第三弹簧105绕在u形架103上,u形架103下部套接有拨动球106,通过拨动球106带动u形架103和卡杆102往上移动,可实现松开对l形滑杆92和背靠板94的卡位。
37.当背靠板94带动l形滑杆92往后移动时,l形滑杆92与其上的卡槽101也随之移动,卡槽101的斜面与卡杆102的斜面接触后,卡槽101往后便可推动卡杆102往上移动,卡杆102便会带动u形架103、固定柱104和拨动球106往上移动,第三弹簧105随之压缩,当下一个卡槽101移动至卡杆102正下方时,在第三弹簧105的作用下,u形架103便会带动卡杆102往下卡入该卡槽101内,卡杆102的竖直面便会与卡槽101的竖直面接触,如此便可对l形滑杆92和背靠板94进行限位,如此便无需用户背部一直使劲顶住背靠板94,当用户吸氧完毕后,用户双手握住拨动球106,通过拨动球106带动u形架103、固定柱104和卡杆102往上移动,第三弹簧105随之压缩,当卡杆102与卡槽101分离后,背靠板94便会往前移动;通过卡杆102对卡槽101的限位,用户可安心专注吸氧,无需用户分神背部一直使劲顶住背靠板94。
38.还包括有导向机构11,导向机构11包括有固定杆111和导向环112,如图9-10所示,左右两侧的固定块3外侧均焊接有固定杆111,两根固定杆111外端均焊接有导向环112,输氧管7穿过导向环112,通过输氧管7在导向环112内滑动式,可实现导向环112对输氧管7进行导向限位。
39.还包括有自适应调节机构12,自适应调节机构12包括有弧形空心橡胶囊121、如图11-12所示,半球橡胶囊122和空心软管123,固定罩51内下部通过卡扣安装有弧形空心橡胶囊121,固定罩51外下部卡接有半球橡胶囊122,弧形空心橡胶囊121与半球橡胶囊122之间连通设有空心软管123,空心软管123穿过固定罩51下部,弧形空心橡胶囊121、半球橡胶囊122和空心软管123内均充满液体。
40.还包括有密闭机构13,密闭机构13包括有空心橡胶管131和通液管132,如图10-11所示,左右两个头罩6的下颚处均安装有空心橡胶管131,空心橡胶管131与连通管81之间连通设有通液管132。
41.当输氧管7在导向环112内滑动时,在导向环112的作用下,可避免输氧管7打结而影响用户输氧。
42.当左右两个头罩合拢并往后移动与固定罩51配合后,用户后颈部与弧形空心橡胶
囊121接触,通过用户后颈部的挤压,弧形空心橡胶囊121便会压缩,弧形空心橡胶囊121内的液体便会通过空心软管123排入半球橡胶囊122内,半球橡胶囊122随之膨胀,当用户后颈部与弧形空心橡胶囊121分离后,在半球橡胶囊122形变的作用力下,半球橡胶囊122内的液体便会通过空心软管123回流至弧形空心橡胶囊121内,弧形空心橡胶囊121便会再次复位,以方便下一个用户使用。
43.当左右两块头罩6合拢后,左右两个空心橡胶管131也便互相贴合位于用户下颚处,头罩6合拢后,用户继续往后靠动背靠板94,当连通管81内的液压油便通过通液管132排入空心橡胶管131内时,此时富余的液压油便会推动空心活塞85继续往前移动的距离便会缩短,空心橡胶管131便会膨胀,从而避免用户下颚直接触碰头罩。通过头罩合拢后用户继续往后靠动背靠板94,可使得连通管81内的液压油便通过通液管132排入空心橡胶管131内,空心橡胶管131便会膨胀,可避免用户下颚接触头罩坚硬部分,可增加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
44.应当理解,以上的描述仅仅用于示例性目的,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的变型形式将包含在本文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