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平稳转移抢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70447发布日期:2022-09-09 23:0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病患平稳转移抢救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病患平稳转移抢救系统。


背景技术:

2.抢救指在危急情况下突击救护,对于病危的伤员、病人,采取迅速及时的医疗手段,以挽救生命,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一定要争取时间,抢救器械有多种,如心脏电起搏器、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在抢救完成后,需要将患者由手术室送回病房,通常将患者移动到转移床上,对患者进行转移。
3.为方便医生进行手术,通常手术床会通过升降装置进行升高,因此手术完成后,手术台会高于转移床,在将患者移动到转移床上时,病房接患者的护士需与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及医生一起将患者平行托起平稳过床,同时要注意保护气管插管、输液管、引流管、尿管,多人一同进行托起位移,在从手术床至转移床的过程中,多人托起患者位移过程较长,容易因不同人的用力不同,难以保持患者在位移过程中的平稳,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在从手术床至转移床的过程中,多人托起患者位移过程较长的问题,提供病患平稳转移抢救系统。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病患平稳转移抢救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安装有滚轮,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底座和所述活动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活动块,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内壁底端,所述活动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板的底端,所述底座的内壁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活动板的底端位于所述连接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活动板的内部和外壁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位移板和转动板,所述位移板和所述转动板设置于所述活动板的上方,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位移板的一端,所述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延伸至所述活动板顶端的滑槽,所述位移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
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有手轮,所述手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外壁,所述底座的外壁位于所述手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卡块,所述手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底座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丝杆,所述连接座的内壁底端开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塑料薄片,所述塑料薄片的内部开设有贯穿于所述塑料薄片的圆孔。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活动板的内部,所述转动板朝向所述位移板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位移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位移板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滑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滑槽的内壁底端开设有凹
槽,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开设有贯穿槽。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座的内壁与所述活动块的外壁相贴合,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轮齿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齿槽相啮合,所述活动块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活动块的内螺纹与所述活动丝杆的外螺纹相匹配。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轮的外壁设置有棘齿,所述卡块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卡块与所述底座之间位于所述转轴的外壁连接有扭簧,所述卡块与所述底座的外壁均设置有扭簧槽,所述扭簧槽的内壁与所述扭簧的两端外壁相匹配。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座的内壁与所述连接块的外壁相贴合,且所述连接块的外壁与所述连接座相接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塑料薄片由多个弧形片组成,多个所述弧形片相互紧贴呈圆锥状,且均与所述通气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的外壁与所述滑槽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滑块的外壁形状呈t字型。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与所述定位块的外壁相贴合,所述位移板的内部位于所述限位块的外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的外壁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相贴合,所述位移板和所述滑块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块和所述推动块外壁相匹配的活动槽,所述定位块的一端设置有斜面,所述推动块的顶端与所述定位块的斜面相接触。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外壁相匹配的位移槽,所述推动块的外壁与所述贯穿槽和所述凹槽的内壁均贴合。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转动板向上位移至手术床高度后,位移转动板至患者的一侧,医生只需将患者移动至一侧的转动板,完成后位移转动板复位,之后转动板向下进行位移,转动板向下进行位移过程中,转动板缓慢向下进行位移,转动板向下位移复位后,对转动板进行固定,防止转动板发生位移和转动,从而提高患者平躺的稳定性,便于减小医生搬运患者的距离,且提高患者位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活动板升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位移板位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a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的底座的部分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b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发明的c处的放大图;图8为本发明的活动板的剖视图;图9为本发明的位移板的安装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d处的放大图。
16.图中:1、底座;2、支架;3、滚轮;4、活动板;5、升降机构;501、固定座;502、活动块;503、连接座;504、连接块;505、手轮;506、卡块;507、连接轴;508、第一锥齿轮;509、第二锥
齿轮;510、活动丝杆;511、通气槽;512、塑料薄片;513、圆孔;6、移动机构;601、位移板;602、转动板;603、滑槽;604、滑块;605、固定块;606、定位槽;607、定位块;608、限位块;609、限位弹簧;610、推动块;611、凹槽;612、贯穿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10,本发明实施例中,病患平稳转移抢救系统,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2,支架2和底座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支架2的底端安装有滚轮3,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活动板4,底座1和活动板4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包括固定座501和活动块502,固定座501固定连接于底座1的内壁底端,固定座501和底座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活动块502固定连接于活动板4的底端,活动块502与活动板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延伸至固定座501的内壁,底座1的内壁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503,活动板4的底端位于连接座50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04,连接块504与活动板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延伸至连接座503的内壁;活动板4的内部和外壁设置有移动机构6,移动机构6包括位移板601和转动板602,位移板601和转动板602设置于活动板4的上方,转动板602转动连接于位移板601的一端,活动板4的内部开设有延伸至活动板4顶端的滑槽603,位移板6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块604,滑块604与位移板60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位于滑槽603的内壁。
1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移动机构6减小医生搬运患者的距离,通过升降机构5带动活动板4进行升降位移,同时在活动板4向下位移过程中,保持活动板4的稳定性。
20.请着重参阅图1-6,升降机构5还包括有手轮505,手轮505转动连接于底座1的外壁,底座1的外壁位于手轮50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卡块506,手轮5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底座1内部的连接轴507,手轮505与连接轴507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连接轴5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08,连接轴507和第一锥齿轮508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底座1的内部位于第一锥齿轮508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09,第二锥齿轮50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丝杆510,活动丝杆510与第二锥齿轮509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延伸至活动块502的内壁,连接座503的内壁底端开设有延伸至底座1外壁的通气槽511,通气槽5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塑料薄片512,塑料薄片512的内部开设有贯穿于塑料薄片512的圆孔513。
21.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手轮505,卡块506受扭簧扭力作用与手轮505的外壁紧贴,卡块506沿着手轮505的外壁进行滑动,手轮505转动带动连接轴507进行转动,连接轴507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508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508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509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509转动带动活动丝杆510进行转动,活动丝杆510转动带动活动块502向上进行位移,活动块502位移带动活动板4进行位移,活动板4位移同时带动连接块504进行位移,连接块504向上位移,使得连接座503的内壁空间增大,外界的空气通过通气槽511进入连接座503的内壁,空气穿过塑料薄片512时,空气挤压塑料薄片512的内壁,多个弧形片受力发生形变相互分离,空气通过弧形片之间的间隙和圆孔513穿过塑料薄片512,当活动板4上升位移至合适高度后,位移停止,卡块506受扭簧扭力作用与手轮505的棘齿相贴合,从而防止手轮505反
向进行转动,从而防止活动板4向下进行位移。
22.请着重参阅图7-10,移动机构6还包括有固定块605,固定块605滑动连接于活动板4的内部,固定块605的顶端延伸至滑槽603的内壁,固定块605的底端延伸至活动板4的底端,转动板602朝向位移板601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606,位移板6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位移板601外壁的定位块607,定位块60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8,定位块607和限位块608通过注塑一体成型,限位块608与位移板601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609,滑块60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滑块604底端的推动块610,滑槽603的内壁底端开设有凹槽611,固定块605的顶端开设有贯穿槽612。
23.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608受限位弹簧609弹力作用进行位移,限位块608位移带动定位块607进行位移,定位块607位移出定位槽606,定位块607位移推动推动块610进行位移,推动块610位移与固定块605接触推动固定块605进行位移,固定块605位移与位移板601分离,取消对位移板601的固定,凹槽611和贯穿槽612相连接,推动位移板601进行位移,位移板601位移时滑块604在滑槽603内进行滑动,推动块610在凹槽611和贯穿槽612内进行滑动,位移板601位移带动转动板602朝向患者进行位移,直至位移至患者的一侧。
24.请着重参阅图1-6,固定座501的内壁与活动块502的外壁相贴合,第一锥齿轮508的轮齿与第二锥齿轮509的齿槽相啮合,活动块50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活动块502的内螺纹与活动丝杆510的外螺纹相匹配。
25.在本实施例中:手轮505转动带动连接轴507进行转动,连接轴507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508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508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509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509转动带动活动丝杆510进行转动,活动丝杆510转动带动活动块502向上进行位移。
26.请着重参阅图1-6,手轮505的外壁设置有棘齿,卡块506与底座1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卡块506与底座1之间位于转轴的外壁连接有扭簧,卡块506与底座1的外壁均设置有扭簧槽,扭簧槽的内壁与扭簧的两端外壁相匹配。
27.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手轮505,卡块506受扭簧扭力作用与手轮505的外壁紧贴,卡块506沿着手轮505的外壁进行滑动,当活动板4上升位移至合适高度后,位移停止,卡块506受扭簧扭力作用与手轮505的棘齿相贴合,从而防止手轮505反向进行转动,从而防止活动板4向下进行位移。
28.请着重参阅图1-6,连接座503的内壁与连接块504的外壁相贴合,且连接块504的外壁与连接座503相接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塑料薄片512由多个弧形片组成,多个弧形片相互紧贴呈圆锥状,且均与通气槽511的内壁固定连接。
29.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块504向上位移,使得连接座503的内壁空间增大,外界的空气通过通气槽511进入连接座503的内壁,空气穿过塑料薄片512时,空气挤压塑料薄片512的内壁,多个弧形片受力发生形变相互分离,空气通过弧形片之间的间隙和圆孔513穿过塑料薄片512,连接块504向下位移使得连接座503的内壁空间减小,连接座503内的空气通过通气槽511排出,空气穿过塑料薄片512时,空气挤压塑料薄片512的外壁,多个弧形片受力相互紧贴,使得空气只能通过圆孔513排出,仅通过圆孔513排出使得连接座503内壁的空气排出较慢,对连接块504向下位移产生阻力,使得连接块504缓慢向下进行位移。
30.请着重参阅图7-10,滑块604的外壁与滑槽603的内壁相贴合,滑块604的外壁形状呈t字型。
31.在本实施例中:推动位移板601进行位移,位移板601位移时滑块604在滑槽603内进行滑动,推动块610在凹槽611和贯穿槽612内进行滑动,位移板601位移带动转动板602朝向患者进行位移,直至位移至患者的一侧。
32.请着重参阅图7-10,定位槽606的内壁与定位块607的外壁相贴合,位移板601的内部位于限位块608的外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608的外壁与限位槽的内壁相贴合,位移板601和滑块604的内部开设有与定位块607和推动块610外壁相匹配的活动槽,定位块607的一端设置有斜面,推动块610的顶端与定位块607的斜面相接触。
33.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605向上位移推动推动块610进行位移,推动块610位移推动定位块607进行位移,定位块607位移进入定位槽606,从而对转动板602进行固定,同时限位块608在限位槽内进行滑动,对限位弹簧609进行挤压。
34.请着重参阅图7-10,活动板4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块605外壁相匹配的位移槽,推动块610的外壁与贯穿槽612和凹槽611的内壁均贴合。
35.在本实施例中:位移板601位移时滑块604在滑槽603内进行滑动,滑块604位移带动推动块610进行位移,推动块610进入贯穿槽612,当推动块610穿过贯穿槽612受进入凹槽611,推动块610在凹槽611内进行滑动。
36.工作原理:在对装置进行使用时,此时固定块605与滑块604的外壁相接触,定位块607位于定位槽606的内壁,限位弹簧609呈挤压状态,通过滚轮3带动底座1位移至手术床的一侧,转动手轮505,卡块506受扭簧扭力作用与手轮505的外壁紧贴,卡块506沿着手轮505的外壁进行滑动,手轮505转动带动连接轴507进行转动,连接轴507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508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508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509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509转动带动活动丝杆510进行转动,活动丝杆510转动带动活动块502向上进行位移,活动块502位移带动活动板4进行位移,活动板4位移同时带动连接块504进行位移,连接块504向上位移,使得连接座503的内壁空间增大,外界的空气通过通气槽511进入连接座503的内壁,空气穿过塑料薄片512时,空气挤压塑料薄片512的内壁,多个弧形片受力发生形变相互分离,空气通过弧形片之间的间隙和圆孔513穿过塑料薄片512,当活动板4上升位移至合适高度后,位移停止,卡块506受扭簧扭力作用与手轮505的棘齿相贴合,从而防止手轮505反向进行转动,从而防止活动板4向下进行位移,同时限位块608受限位弹簧609弹力作用进行位移,限位块608位移带动定位块607进行位移,定位块607位移出定位槽606,定位块607位移推动推动块610进行位移,推动块610位移与固定块605接触推动固定块605进行位移,固定块605位移与位移板601分离,取消对位移板601的固定,凹槽611和贯穿槽612相连接,推动位移板601进行位移,位移板601位移时滑块604在滑槽603内进行滑动,推动块610在凹槽611和贯穿槽612内进行滑动,位移板601位移带动转动板602朝向患者进行位移,直至位移至患者的一侧,在操作过程中,因操作误差使得活动板4位移略高于手术床时,转动板602与活动板4的顶端未接触时,转动板602受重力作用与位移板601发生相对转动,转动板602的一端与手术床相接触,医生只需将患者移动至一侧的转动板602上,完成后,推动位移板601进行复位,转动板602的底端与活动板4的顶端接触后受力发生转动,保持水平状态,位移板601复位带动转动板602和滑块604进行复位,完成后,转动卡块506与手轮505的棘齿相分离,反向转动手轮505,从而带动活动板4向下进行位移,活动板4向下位移同时连接块504向下进行位移,连接块504向下位移使得连接座503的内壁空间减小,连接座503内的空气通过通气槽511排
出,空气穿过塑料薄片512时,空气挤压塑料薄片512的外壁,多个弧形片受力相互紧贴,使得空气只能通过圆孔513排出,仅通过圆孔513排出使得连接座503内壁的空气排出较慢,对连接块504向下位移产生阻力,使得连接块504缓慢向下进行位移,配合医生转动手轮505,使得活动板4缓慢向下进行位移,使得患者向下位移过程中较为平稳,当活动板4位移与底座1的顶端相接触的过程中,固定块605的底端与底座1接触,从而使得固定块605向上进行位移,固定块605位移与滑块604的外壁接触,滑块604一端与滑槽603紧贴,另一端与固定块605接触,从而对滑块604进行固定,滑块604固定从而对位移板601进行固定,防止位移板601受力发生位移,同时固定块605向上位移推动推动块610进行位移,推动块610位移推动定位块607进行位移,定位块607位移进入定位槽606,从而对转动板602进行固定,防止转动板602发生位移和转动,从而提高患者平躺的稳定性,便于减小医生搬运患者的距离,且提高患者位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3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